内镜结合病理诊断直肠类癌1例分析

内镜结合病理诊断直肠类癌1例分析

宋德顺王锋(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266100)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212-01

男,43岁,因左下腹痛半月,到院就诊,查体无异常。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直肠(距肛门约10cm处)见约0.5×0.5cm半球状隆起,表面略有充血,活检质韧,活动度较差。病理免疫组化示:CK(+)CK20(-)CgA(+)CD56(+),诊断为类癌。胃镜结合病理诊断:中度慢性浅表活动性胃炎,HP(+++)。上腹部超声及CT检查无明显异常。测定24h尿中5-羟吲哚乙酸及血液中5-羟色胺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追问病史,无皮肤潮红、心慌、腹痛、腹泻及哮喘等类癌综合征表。超声内镜示粘膜下层见欠均匀的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楚。根据病情,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术后1个月、半年、一年复查无异常,继续随访中。

讨论

类癌起源于berkuhn腺基底部的嗜铬细胞,和许多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相同,可以合成多种肽类和胺类,从而引起类癌综合征的表现,40—60岁多发,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90%以上的类癌发生于胃肠道,阑尾和直肠的类癌最多见,其他部位少见。但因其很少产生5-HT及其代谢产物5-HTP和ACTH,故而消化道类癌很少伴发典型的类癌综合症,也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在消化道内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内镜多表现为广基半球状粘膜下隆起。瘤体较小时,与息肉、粘膜下病变不易区别,早期诊断极为困难,易漏诊和误诊;当瘤体较大时表面糜烂可形似肿瘤和溃疡等表现,因病变多发生于黏膜下层,肉眼和常规活检都不易确诊。放大内镜可观察粘膜表面腺管开口的情况,对于病变位于粘膜还是粘膜下有鉴别意义,但对类癌无直接诊断意义。有研究表明,类癌的恶性程度与病变大小明显相关,直径>2.0cm的60%-80%有转移;直径在1-2cm之间的10%-15%转移;直径<1.0cm的转移的不足2%。所以消化道类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决定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当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粘膜下隆起,应该考虑到类癌的可能,超声内镜示类癌多为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边界清楚的低回声欠均匀肿块。发现此类病变,可在超声内镜引导下采取了深挖式活检,较易取得阳性组织,同时行免疫组化检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标志物,争取尽快确诊。确诊的病例要积极的给予恰当的治疗,对于局限于粘膜下层的类癌行EMR,损伤小、费用低、病人恢复快,是治疗的第一选择;不能行EMR的病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手术切除,必要时可行根治术。类癌的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较好,但是要定期进行复查,发现复发及时治疗,最大限度的提高生存质量。

标签:;  ;  ;  

内镜结合病理诊断直肠类癌1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