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C++语言实现SIP协议的呼叫建立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徐晨[1](2019)在《MCPTT系统交换功能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MCPTT(Mission Critical Push to Talk,关键任务一键通)协议是 2016 年 3GPP提出的基于LTE的新一代宽带集群通信协议。MCPTT系统是一种基于MCPTT协议的专业指挥调度系统,主要应用于政府、公安、交通以及军队等部门。MCPTT系统交换功能主要包括登录、附属、单呼、组呼、优先级呼叫、告警、预先建立会话以及地理位置上报等功能,是宽带集群通信系统的核心功能。目前,MCPTT系统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MCPTT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较少。因此,MCPTT系统交换功能的研究与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数字集群系统交换功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并实现了 MCPTT系统的交换功能,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MCPTT系统的组成,分析了 MCPTT系统交换功能,给出了高并发情况下影响MCPTT系统交换功能可用性的因素;2.提出了一种集中式和准分布式MCPTT系统架构,设计了 MCPTT参与服务器和控制服务器的软件架构以及MCPTT系统交换功能信令流程,定义了MCPTT参与服务器与媒体转发服务器的接口、MCPTT控制服务器与MCPTT控制服务器的接口以及MCPTT参与服务器与终端的接口;3.设计了一种基于MySQL和Redis的数据库读写机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Zookeeper的热切换机制,MCPTT控制服务器在Zookeeper中注册一个MCPTT参与服务器可监控的节点,当该节点发生事件时,MCPTT参与服务器切换至备份MCPTT控制服务器,可改进交换功能的可用性;4.基于Linux操作系统,利用C和C++编程语言,开发了 MCPTT参与服务器、MCPTT控制服务器以及媒体转发服务器等系统网元,实现了 MCPTT系统登录、附属、单呼、组呼、优先级呼叫、告警、预先建立会话、地理位置上报以及准分布式系统中跨系统的单呼和组呼等功能;5.搭建MCPTT系统交换功能测试系统,对登录、附属、单呼、组呼、优先级呼叫、告警、预先建立会话以及地理位置上报等功能和准分布式架构中跨系统的呼叫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MCPTT系统交换功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杨永刚[2](2019)在《基于Android的家庭医生实时远程视频问诊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与日俱增,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也随之增长,尤其是对老年人影响比较大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保健需求急剧增长,传统的医疗服务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国务院将“互联网+”订立为一项国家战略计划,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现有的一些互联网医疗企业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缓解了医患矛盾,但是针对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互联网诊疗和“家庭医生”实现等方面大都存在轻问诊、快餐式诊疗,缺乏即时性和真实性等问题。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Android的家庭医生实时远程视频问诊系统,该项目采用Osip/Exosip等开源SIP协议栈来开发信令控制,然后利用JNI技术将音视频对讲信令控制设计成Android应用层、JNI层及SIP协议栈3层结构。然后通过SIP技术搭建平台的C/S通信架构,实现客户端与上位机服务器端快速稳定安全的数据交互;采取Android嵌入式技术和RTP实时传输协议、H.264等多媒体技术设计、实现家庭医生和病患实时视频通信的APP,使在线诊疗具有即时性和真实性。同时基于C#语言开发上位机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医生在PC端管理信息。另外要设计一款方便老年病患使用的一键式问诊终端,提升老年病患的使用体验。本项目——基于Android的家庭医生实时远程视频问诊系统可有效解决现有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在针对远程诊疗和实现“家庭医生”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主推针对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专业性互联网医疗服务,并可成为实现分级诊疗的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
陈天宇[3](2017)在《基于Android平台的VoIP客户端开发与性能改进》文中指出Android操作系统是近年来最热门且发展最快的手机操作系统。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客户端,并在其中增加回声消除算法,提升了VoIP的通话质量,使系统的性能得到改进。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深入研究VoIP的技术原理和其所用的关键技术,特别是SIP协议、回声消除技术等。(2)利用Android操作系统提供的NDK(Native Development Kit)框架设计并开发了Android平台下VoIP客户端。客户端主要完成了注册功能、拨打和结束电话功能及接听电话功能。(3)针对影响VoIP通话质量的回声问题,在语音处理模块中加入了回声消除功能以提高通话质量。回声消除算法以SPEEX协议栈中的MDF(Muti-delay Frequency Domain)算法为基础,增加了两种同步信号的方法。一种是在输入/输出端划出若干个专用的缓冲区,添加预取过程;另一种是用两个变量分别作为传入声卡的远端信号帧的序列号和本地采集帧的序列号,通过比较两个变量的大小关系修正预取的过程。(4)对本文设计的VoIP客户端进行测试,检验所设计的各项功能。测试结果表明,客户端的各项功能运行稳定、操作简单,且回声得到明显消除,提高了通话质量。
涂斯宇[4](2017)在《宽带集群系统中脱网直通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集群系统是我国专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集群通信系统对大数据传输和高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并且对时延和容量等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环境非常恶劣时,如发生地震(基础设施被毁坏、常规通信能力丧失、通信救援车抵达事故现场受阻),基于公网基础设施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此时宽带集群系统需要一种简单的工作模式:终端间不需要经过基站能够直接进行通信,这种工作模式为脱网直通模式。虽然宽带集群产业联盟提出了宽带集群通信标准B-TrunC(Broadband Trunking Communication),但是脱网直通模式还在预研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从集群系统宽带化的需求和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宽带集群系统的整体架构和系统性能指标,对宽带集群系统中脱网直通方案采用的技术和相关协议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传统数字集群系统TETRA(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直通模式DMO(Direct Mode Operate)的帧结构、突发结构以及呼叫过程进行分析,得到脱网直通模式呼叫建立过程、帧结构和突发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则。结合TETRA DMO和TD-LTE帧结构特性,设计了宽带集群直通模式下的帧结构,并用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测试了帧结构的性能。根据脱网直通模式场景通信距离短、终端移动速度缓慢等特点,设计了基于OFDM技术的直通突发结构。借助软件无线电思想,在GNU Radio和USRP(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平台上提出了脱网直通收发两端设计方案来检测突发结构的合理性。通过对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的深入分析,将SIP协议作为宽带集群系统脱网直通呼叫建立的信令协议,并且基于SIP协议设计了直通模式下单呼、组呼、广播呼的呼叫建立流程。最后对数据传输和呼叫建立过程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得到数据传输丢包率以及呼叫建立时间,对比WLAN工程验收丢包率指标和宽带集群系统中语音会话建立指标,本文设计的脱网直通突发结构可靠性强且呼叫建立时间达到指标要求。
刘涛[5](2015)在《iOS平台视频通信应用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视频通信应用得到飞速的发展。由于苹果公司不公开视频编解码的API和视频通信的源码,使得在iOS平台进行视频通信面临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对其中的视频采集、视频编码、视频通信的信令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为企业移动视频通信应用开发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在第二章比较分析了主流的视频通信协议H.323和SIP,由于在协议的复杂性、灵活性等方面上,SIP协议更适合移动视频通信,所以采用SIP作为视频通信中的信令控制协议。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对应的协作协议以及视频通信的基础协议和标准。在第三章,本文主要分析了SIP信令的网络架构以及对应在视频通信中主要的信令控制原理。在第四章,基于实现SIP协议的简易性以及对视频通信的支持性,本文通过比较PJSIP和Linphone三方库,选择了多平台、抽象性、灵活性、视频通信等各方面支持性更好的Linphone作为本文实现iOS平台视频通信三方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Linphone的SIP信令控制原理和研究了对应依赖的媒体处理库Mediastreamer2实现基本原理。并将iOS平台视频采集、iOS平台视频编码技术等关键技术如何融合到该媒体处理库进行分析。最后,由于Objective-C的鲁棒性强于Swift,所以采用Objective-C语言作为iOS平台的基础语言。由于可协同belle-sip三方库实现SIP协议、协同Mediastreamer2三方库进行抽象多媒体处理、协同oRTP三方库进行多媒体传输,因此本文采用Linphone三方库结合苹果提供的系统库实现了iOS平台的视频通信原型系统,为企业级移动视频通信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杨碧川[6](2014)在《嵌入式SIP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于1999年制定的一个应用层信令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以及终止客户端之间的会话进程,它能将电信级应用与Internet良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提供基于IP的语音、图像以及视频等形式的多媒体通信增值业务,在下一代网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采用SIP协议的应用系统中,SIP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为SIP终端提供注册、代理以及重定向功能。随着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网络通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音视频网关以及网络通信服务器等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SIP协议与嵌入式系统相结合,是SIP通信设备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在研究SIP协议和嵌入式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嵌入式SIP服务器,经过测试,该系统能为SIP终端之间的音视频通信建立提供服务,并具有嵌入式系统成本低、功耗低、实时性好以及可靠性高的优点。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深入分析了SIP协议标准RFC3261,包括SIP协议结构、消息信令、SIP事务、SIP应用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SIP会话的呼叫控制流程等。(2)选择ARM Cortex-A8架构的S5PV210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设计了系统外围接口,包括电源电路、网络接口电路、串口电路、LCD接口电路以及USB接口电路。(3)移植Linux操作系统到硬件平台;分析了开源SIP协议栈oSIP的源码,研究其解析器模块、状态机模块以及工具模块;在Linux环境下以oSIP协议栈为基础,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嵌入式SIP服务器的认证模块、注册服务器模块、代理服务器模块以及重定向服务器模块。(4)搭建测试平台,在局域网环境下,选用SIP终端对嵌入式SIP服务器进行了功能测试与呼叫建立时间测试;选用并发性能测试工具软件SIPp对嵌入式SIP服务器进行了压力测试。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李德阁[7](2014)在《基于Android平台的SIP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在IP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文对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最基本的语音通信,以及当下最流行的应用层信令控制协议——SIP协议作了深入研究。同时,考虑到目前全球第一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是Android系统,于是本文利用Android平台中的NDK框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ndroid平台的SIP无线通信系统。本文首先对SIP协议和Android平台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Android平台下SIP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并结合Android NDK开发平台实现了该系统。本文设计的通信系统主要包含四个模块:(1)用户代理模块:主要负责SIP服务的相关功能,如:用户注册、呼叫建立和呼叫释放功能。该模块的实现基于oSIP和eXosip开源协议栈。(2)语音处理模块:主要负责对语音信号数据的采集、编解码处理及播放。该模块的实现基于Speex开源协议栈。(3)传输控制模块:主要负责用户间进行通话时语音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控制。该模块的实现基于ORTP开源协议栈。(4)主控模块:主要负责用户与系统之间进行交互的各项操作界面,以及方便用户存储好友信息的联系人功能。该模块使用JAVA编程语言并结合SQLite开发完成。在系统开发完成后,借助miniSipServer服务器和两部Android手机进行了该SIP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SIP服务的基本功能,且各项功能均运行稳定。
张江贵[8](2014)在《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目前,我国在井下救灾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针对井下应急救灾通信的重大需求,设计了井下Mesh救灾网络应急通信系统,该系统运用无线Mesh网络技术,可以在矿井事故发生时快速灵活地部署,同时集成了语音通信、视频监控和环境监测等功能。本论文主要设计和实现了其中的语音通信子系统,这个子系统是井下Mesh救灾网络应急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组成部分。本文将无线Mesh网络技术和VoIP技术结合起来设计了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整个系统主要基于SIP协议。同时本文成功构建该系统的语音服务器IPPBX,并设计和实现了系统的嵌入式无线SIP语音终端和主控制语音终端。本文首先叙述了无线Mesh网络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余无线网络的比较,然后阐述了两种VoIP协议H.323和SIP并进行对比,为后继的设计和开发奠定基础。接着根据井下巷道结构和井下应急救援的需求,设计了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的网络结构、系统组成和主要功能,并且选择基于Asterisk的IP02构建了系统语音服务器IPPBX,结合该服务器设计并实现了语音通信子系统的终端管理、群体呼叫、电话会议、语音菜单、语音邮箱以及与PSTN互联等多种语音通信功能。本文其次结合目前流行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Linux,设计实现了系统的嵌入式无线SIP语音终端,将该终端软件分为SIP事务处理、用户应用、实时传输和网络连接四个功能模块,四个模块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重点实现了SIP事务处理模块和用户应用模块。另外基于PC上的Windows平台,利用C#语言成功开发实现了系统的主控制语音终端。本文最后分别搭建了测试用Mesh网络和测试用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利用测试用Mesh网络对嵌入式无线SIP语音终端及主控制语音终端进行了SIP会话过程测试,包括SIP注册和SIP通话过程,另外对主控制语音终端的用户信息管理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类终端都可以成功接入Mesh网络并实现预计的功能。同时利用ClearSight Analyzer软件测试了测试用系统的语音通信服务质量,利用系统语音服务器IPPBX的呼叫详细记录CDR测试了系统语音通信功能,并对以上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证明了设计的系统具有较高的网络可靠性和良好的语音传输质量,同时也具备了预先设计的通信功能。
王冰瑶[9](2013)在《嵌入式VoIP Server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VoIP技术是通过IP数据网络来实现声音信号的实时传递,它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实现语音通信的成本,并且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带宽的不断增加,使得VoIP的语音质量问题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近年来VoIP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同时,随着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嵌入式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当前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基于PC平台的VoIP服务器系统体积庞大、价格高昂和便携性差等缺点,设计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VoIP服务器系统,为开发小型、快捷、实惠和离线的VoIP服务器系统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信令协议是VoIP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SIP协议具有方便、简洁和良好的互通性等优点,从而在VoIP的众多信令协议中脱颖而出成为主流的信令协议。为了增强本文所设计的嵌入式VoIP服务器功能的扩展性,和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因此,本文也选择SIP协议作为呼叫控制协议。ARM微处理器因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优点,已经成为工业控制、移动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嵌入式解决方案中的首选处理器,所以本文设计的嵌入式系统也基于ARM微处理器来实现。本文最终选用以Samsung公司的S3C2440A处理器为核心的Mini2440开发平台,支持SIP协议、开源的SER服务器来实现本文的嵌入式系统。首先在Mini2440开发平台上为SER服务器构建运行环境,其中包括BootLoader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的移植和制作根文件系统,然后把交叉编译后运行于ARM平台的SER服务器移植到该根文件系统中,最终得到能够脱离PC独立完成呼叫控制功能的嵌入式VoIP服务器。最后对嵌入式系统进行测试,其中包括功能测试、呼叫建立时间测试、语音质量评价以及硬件使用情况测试。经过分析整个系统的测试结果,本文所设计的嵌入式VoIP服务器能够完成基本的呼叫控制功能,并且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达到了课题设计的目标要求,同时证明了本文设计的基于嵌入式系统的VoIP服务器是完全可行的,达到了课题的研究目的。
何珂依[10](2013)在《基于Android系统的SIP协议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于1999年提出的实时IP电话信令协议。IETF起草并发布了RFC3261SIP协议基础标准,该标准主要实现了会话的建立、连接、修改和终止的控制过程。同时通过对该标准在身份验证、协议安全、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扩充,整合了传统的语音及视频服务,为增值应用服务商提供一个可实现三方通话、视频会议和事件通知等增值业务的可扩展的协议架构。同时Android是一个面向移动互联设备的开源操作系统,在Linux核心的基础上,提供了各种函数库,并提供Google自制的应用程序运行环境Dalvik和基于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IDE的免费、跨平台的开发工具SDK,方便开发人员学习、使用。针对Android系统下的安全语音通信的应用需求,本研究采用标准SIP协议,在Android平台上设计和实现一个安全的移动通信IP电话系统。本论文介绍了SIP协议的相关研究工作,深入剖析了SIP协议的工作机理,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RFC3261标准的基于Android系统上的SIP协议,并且经过Android平台的测试及实际应用,基本满足SIP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上应用开发的需求。本论文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对SIP协议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2)深入分析了SIP协议体系结构如协议原理、信令流程、消息机制和SIP的一些关键技术如注册过程等,并重点研究了SIP协议的结构,深入思考了SIP协议的结构及实现原理。(3)借鉴PJSIP、oSIP等开源系统,独立设计了一个简化的嵌入式SIP协议。并重点设计了该SIP协议的整体架构及关键模块。(4)在RFC3261的基础上,利用java语言,Ec lipse集成环境以及Android模拟环境,开发基于Android平台的SIP软电话,详细介绍了实现该软电话关键模块的技术以及核心代码。(5)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Asterisk服务器对该软电话的功能及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用C++语言实现SIP协议的呼叫建立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C++语言实现SIP协议的呼叫建立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MCPTT系统交换功能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数字集群系统及其交换功能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数字集群系统及其交换功能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数字集群系统及其交换功能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和论文结构 |
1.3.1 选题意义 |
1.3.2 论文结构 |
2 MCPTT系统交换功能 |
2.1 MCPTT系统的组成 |
2.1.1 MCPTT系统信令层面架构 |
2.1.2 MCPTT系统应用层面架构 |
2.2 MCPTT系统的功能 |
2.3 影响系统交换功能可用性的因素 |
2.3.1 底层数据存储引擎 |
2.3.2 MCPTT系统的单点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 MCPTT系统交换功能的设计 |
3.1 概述 |
3.2 MCPTT系统架构 |
3.2.1 集中式MCPTT系统架构 |
3.2.2 准分布式MCPTT系统架构 |
3.3 MCPTT系统接口 |
3.3.1 MCPTT参与服务器与MCPTT终端的接口 |
3.3.2 MCPTT参与服务器与媒体转发服务器的接口 |
3.3.3 MCPTT控制服务器与MCPTT控制服务器的接口 |
3.4 软件架构 |
3.4.1 MCPTT参与服务器 |
3.4.2 MCPTT控制服务器 |
3.5 MCPTT系统交换功能信令流程 |
3.5.1 登录 |
3.5.2 附属 |
3.5.3 组呼 |
3.5.4 单呼 |
3.5.5 呼叫优先级改变 |
3.5.6 预先建立会话 |
3.5.7 地理位置上报 |
3.5.9 告警 |
3.5.9 准分布式系统组呼 |
3.5.10 准分布式系统摘挂机单呼 |
3.6 改进交换功能可用性的机制 |
3.6.1 底层数据存储引擎 |
3.6.2 MCPTT系统热切换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4 MCPTT系统交换功能的实现 |
4.1 开发环境 |
4.2 MCPTT参与服务器 |
4.2.1 上行模块 |
4.2.2 下行模块 |
4.2.3 FloorControl模块 |
4.2.4 UDP打洞模块 |
4.2.5 预先建立会话模块 |
4.2.6 HTTP模块 |
4.3 MCPTT控制服务器 |
4.3.1 本系统路由模块 |
4.3.2 跨系统路由模块 |
4.3.3 移动链路模块 |
4.3.4 移动性管理模块 |
4.3.5 呼叫控制模块 |
4.4 改进交换功能可用性的机制 |
4.4.1 底层数据存储引擎 |
4.4.2 MCPTT系统热切换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MCPTT系统交换功能的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内容 |
5.3 测试例设计 |
5.3.1 附属 |
5.3.2 集中式系统组呼 |
5.3.3 集中式系统单呼 |
5.3.4 准分布式系统组呼 |
5.3.5 准分布式系统单呼 |
5.3.6 预先建立会话 |
5.3.7 告警 |
5.3.8 地理位置上报 |
5.3.9 MCPTT系统热切换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Android的家庭医生实时远程视频问诊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
1.2.2 国内形势和技术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原理 |
2.1 嵌入式系统介绍 |
2.1.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 |
2.1.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2.2 Android系统的相关简介 |
2.3 JNI技术简介 |
2.3.1 JNI开发环境搭建 |
2.3.2 JNI接口的优点 |
2.4 SIP会话初始协议 |
2.4.1 SIP消息 |
2.4.2 SIP协议的特点 |
2.4.3 SIP基本结构及事物 |
2.5 C#简介 |
2.6 SQL Server 2008数据 |
3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概述 |
3.3 SIP通信协议设计 |
3.3.1 SIP信令控制协议的开发 |
3.3.2 基于SIP协议音视频通话设计 |
3.4 音视频功能设计 |
3.4.1 音频数据处理 |
3.4.2 视频数据处理 |
3.5 B/S及C/S系统架构的选择 |
3.5.1 C/S架构 |
3.5.2 B/S架构 |
3.5.3 B/S与C/S的比较与选择 |
3.6 问诊终端硬件及Android端软件设计 |
3.6.1 问诊终端设计 |
3.6.2 软件功能设计 |
3.7 数据库管理模块设计 |
3.7.1 用户帐号及密码数据表 |
3.7.2 用户信息数据表 |
3.7.3 医生数据表 |
3.7.4 预约信息数据表 |
3.7.5 电子病历数据表 |
3.7.6 问诊信息数据表 |
3.7.7 意见反馈数据表 |
3.8 上位机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4 系统实现 |
4.1 Android端APP功能的实现 |
4.1.1 主界面 |
4.1.2 可视对讲功能 |
4.1.3 一键救助功能 |
4.1.4 就诊信息 |
4.1.5 系统设置 |
4.2 一键式问诊终端的实现 |
4.3 上位机数据管理终端实现 |
4.3.1 登录界面 |
4.3.2 主界面 |
4.3.3 电子病历 |
4.3.4 预约挂号 |
4.3.5 用户信息 |
4.3.6 免费咨询 |
5 系统测试 |
5.1 系统功能性测试 |
5.1.1 SIP通信功能模块测试 |
5.1.2 家庭医生实时远程视频问诊模块测试 |
5.1.3 一键问诊终端功能测试 |
5.1.4 上位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测试用例 |
5.2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
6 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7 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 致谢 |
(3)基于Android平台的VoIP客户端开发与性能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VoIP技术原理概述 |
2.1 基本原理 |
2.2 关键技术 |
2.2.1 信令技术 |
2.2.2 语音处理技术 |
2.2.3 实时传输技术 |
2.3 Android操作系统 |
2.3.1 Android平台的体系结构 |
2.3.2 Android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会话初始化协议SIP |
3.1 SIP协议 |
3.2 SIP结构 |
3.3 SIP网络实体 |
3.3.1 用户代理 |
3.3.2 网络服务器 |
3.4 SIP消息及基本格式 |
3.5 SIP事务 |
3.6 SIP消息流程 |
3.6.1 注册流程 |
3.6.2 用户呼叫 |
3.6.3 用户释放通话过程 |
3.7 SIP协议栈 |
3.8 NDK框架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回声消除 |
4.1 声学回声产生的原因 |
4.2 回声消除的方法及特点 |
4.3 回声消除原理 |
4.4 自适应算法 |
4.4.1 LMS算法 |
4.4.2 NLMS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oIP客户端设计 |
5.1 Android平台开发环境 |
5.2 总体通信框架 |
5.3 功能需求 |
5.4 系统总体设计 |
5.5 VoIP客户端详细设计 |
5.5.1 信令模块 |
5.5.2 语音处理模块 |
5.5.3 传输模块 |
5.5.4 JAVA用户界面模块 |
5.5.5 JNI的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Android的Vo IP客户端测试 |
6.1 搭建测试环境 |
6.2 注册功能 |
6.3 拨打功能 |
6.4 报错功能 |
6.5 回声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4)宽带集群系统中脱网直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集群系统宽带化研究现状 |
1.2.2 D2D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宽带集群及脱网直通相关技术研究 |
2.1 宽带集群系统 |
2.1.1 宽带集群系统概述 |
2.1.2 宽带集群系统架构 |
2.1.3 宽带集群系统中脱网直通终端业务及指标 |
2.2 OFDM技术 |
2.2.1 OFDM简介 |
2.2.2 OFDM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2.2.3 OFDM同步技术 |
2.3 信令控制协议 |
2.3.1 SIP协议概述 |
2.3.2 SIP消息 |
2.3.3 会话描述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脱网直通帧结构/突发结构设计及收发实现 |
3.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3.2 TETRA DMO帧结构/突发结构分析 |
3.2.1 TETRA DMO帧结构分析 |
3.2.2 TETRA DMO突发结构分析 |
3.3 脱网直通帧结构/突发结构设计 |
3.3.1 帧结构设计 |
3.3.2 突发结构设计 |
3.3.3 语音业务速率分析 |
3.3.4 数据业务速率分析 |
3.4 脱网直通收发实现 |
3.4.1 脱网直通发射端 |
3.4.2 脱网直通接收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脱网直通信令协议分析及呼叫过程设计 |
4.1 TETRA DMO呼叫过程分析 |
4.2 oSIP/eXosip协议栈研究 |
4.2.1 oSIP与SIP协议层次关系 |
4.2.2 oSIP协议栈结构 |
4.2.3 eXosip协议栈简介 |
4.3 宽带集群脱网直通呼叫过程设计 |
4.3.1 单呼流程信令设计 |
4.3.2 组呼流程信令设计 |
4.3.3 广播呼流程信令设计 |
4.3.4 呼叫释放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突发结构测试与分析 |
5.1.1 测试平台及测试环境 |
5.1.2 测试内容 |
5.1.3 测试结果 |
5.1.4 测试分析 |
5.2 业务建立过程测试与分析 |
5.2.1 测试平台及测试环境 |
5.2.2 测试内容 |
5.2.3 测试结果 |
5.2.4 测试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5)iOS平台视频通信应用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工作 |
第二章 视频通信基础协议研究 |
2.1 流媒体及基础协议 |
2.2 视频编解码标准H264 |
2.3 H.323与SIP的比较 |
2.4 SIP相关协作协议 |
2.4.1 会话描述协议SDP |
2.4.2 实时传输协议RTP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IP视频通信基本原理 |
3.1 SIP网络组成 |
3.2 SIP消息结构 |
3.3 SIP消息头域 |
3.4 SIP信令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OS平台视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
4.1 SIP三方库的选取策略 |
4.1.1 PJSIP |
4.2.2 Linphone |
4.2 基于SIP协议信令控制 |
4.2.1 注册验证 |
4.2.2 呼叫 |
4.2.3 挂断 |
4.3 多媒体处理链与抽象接口 |
4.4 iOS平台视频采集 |
4.5 iOS平台视频编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个移动视频通信原型系统的实现 |
5.1 视频通信框架选取策略及实现 |
5.1.1 SIP服务器的选取策略 |
5.1.2 FreeSwitch服务器搭建 |
5.1.3 iOS平台开发语言选取策略 |
5.1.4 iOS平台开发环境搭建 |
5.2 移动视频通信原型系统实例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嵌入式SIP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SIP 协议简介 |
2.1 SIP 协议结构 |
2.2 SIP 协议消息信令 |
2.3 SIP 事务 |
2.4 SIP 应用系统的基本结构 |
2.5 SIP 会话的呼叫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嵌入式 SIP 服务器总体设计 |
3.1 系统设计目标 |
3.2 系统设计原则 |
3.3 系统总体设计 |
3.3.1 硬件平台 |
3.3.2 软件平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 SIP 服务器硬件设计 |
4.1 硬件总体架构设计 |
4.2 核心板简介 |
4.2.1 嵌入式处理器简介 |
4.2.2 存储系统简介 |
4.2.3 以太网卡简介 |
4.3 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
4.3.1 电源电路设计 |
4.3.2 网络接口电路设计 |
4.3.3 串口电路设计 |
4.3.4 LCD 接口电路设计 |
4.3.5 USB 接口电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嵌入式 SIP 服务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软件总体设计 |
5.2 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 |
5.2.1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
5.2.2 Linux 内核的裁剪和编译 |
5.2.3 根文件系统的构建 |
5.2.4 内核和根文件系统的引导 |
5.3 oSIP 协议栈源码分析 |
5.3.1 解析器模块 |
5.3.2 状态机模块 |
5.3.3 工具模块 |
5.4 SIP 服务器模块设计 |
5.4.1 传输层模块设计 |
5.4.2 认证模块设计 |
5.4.3 注册服务器模块设计 |
5.4.4 代理服务器模块设计 |
5.4.5 重定向服务器模块设计 |
5.5 SIP 服务器模块实现 |
5.5.1 传输层模块实现 |
5.5.2 认证模块实现 |
5.5.3 注册服务器模块实现 |
5.5.4 代理服务器模块实现 |
5.5.5 重定向服务器模块实现 |
5.6 应用程序交叉编译与移植 |
5.6.1 oSIP 协议栈交叉编译 |
5.6.2 SIP 服务器模块程序交叉编译 |
5.6.3 应用程序移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6.1.1 测试工具及运行环境 |
6.1.2 测试场景 |
6.1.3 测试方法及结果 |
6.2 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6.2.1 呼叫建立时间测试 |
6.2.2 并发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系统硬件实物图) |
(7)基于Android平台的SIP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终端平台的选择 |
1.3 课题任务 |
1.4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SIP 协议及 Android 平台概述 |
2.1 SIP 协议 |
2.1.1 SIP 协议概述 |
2.1.2 SIP 分层结构 |
2.1.3 SIP 网络模型 |
2.2 SIP 消息 |
2.2.1 SIP 消息概述 |
2.2.2 SIP 请求消息 |
2.2.3 SIP 响应消息 |
2.3 SIP 呼叫处理流程 |
2.3.1 用户注册 |
2.3.2 呼叫建立 |
2.3.3 呼叫释放 |
2.4 Android 操作系统概述 |
2.4.1 Android 系统概述 |
2.4.2 Android 系统架构 |
2.4.3 Android 应用程序的基本组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ndroid 平台下 SIP 无线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系统的总体框架分析 |
3.3 SIP 会话建立流程分析 |
3.4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3.4.1 SIP 开源协议栈的选择 |
3.4.2 Android NDK |
3.4.3 JNI 接口 |
3.4.4 逻辑功能模块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ndroid 平台下 SIP 无线通信系统的具体实现 |
4.1 Android 开发环境的搭建 |
4.2 创建 Android 工程 |
4.3 用户代理模块 |
4.3.1 用户注册功能 |
4.3.2 呼叫建立功能 |
4.3.3 呼叫释放功能 |
4.4 语音处理模块 |
4.4.1 音频流采集与播放 |
4.4.2 语音编解码 |
4.5 传输控制模块 |
4.6 主控模块 |
4.6.1 界面实现 |
4.6.2 界面交互 |
4.6.3 数据库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Android 平台的 SIP 无线通信系统的测试 |
5.1 搭建测试环境 |
5.2 用户注册功能测试 |
5.3 基本通话功能测试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井下无线通信国内外发展情况 |
1.3 VoIP技术国内外发展情况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 |
2 无线Mesh网络和VoIP协议概述 |
2.1 无线Mesh网络概述 |
2.1.1 无线Mesh网络的网络结构 |
2.1.2 无线Mesh网络的特点 |
2.1.3 无线Mesh网络与其它无线网络的区别 |
2.2 VoIP协议概述 |
2.2.1 H.323协议 |
2.2.2 SIP协议 |
2.2.3 SIP协议与H.323协议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3 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井下Mesh救灾网络应急通信系统概述 |
3.1.1 系统逻辑结构 |
3.1.2 系统网络结构 |
3.2 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的设计 |
3.2.1 VoIP技术概述 |
3.2.2 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的结构及组成 |
3.2.3 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的功能 |
3.3 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的功能实现 |
3.3.1 语音服务器IPPBX的构建 |
3.3.2 终端用户管理 |
3.3.3 群体呼叫 |
3.3.4 电话会议 |
3.3.5 语音菜单 |
3.3.6 语音邮箱 |
3.3.7 与PSTN互联 |
3.4 本章小结 |
4 嵌入式SIP语音终端和主控制语音终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嵌入式SIP语音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
4.1.1 终端设计的目标 |
4.1.2 终端嵌入式开发软硬件平台的选择 |
4.1.3 终端软件模块及其功能的设计 |
4.1.4 SIP事务处理模块 |
4.1.5 用户应用模块 |
4.2 主控制语音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
4.2.1 终端的功能及启动过程 |
4.2.2 SIP语音对话功能的实现 |
4.2.3 系统用户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5 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性能综合测试 |
5.1 嵌入式SIP语音终端和主控制语音终端测试 |
5.1.1 测试设备及网络 |
5.1.2 SIP会话过程测试及分析 |
5.1.3 主控制语音终端的系统用户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
5.2 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性能测试 |
5.2.1 测试系统的搭建及测试工具 |
5.2.2 系统通话服务质量测试 |
5.2.3 系统语音通信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嵌入式VoIP Server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VoIP技术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嵌入式系统 |
2.1 嵌入式系统简介 |
2.1.1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2.1.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2.2 ARM处理器 |
2.3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
2.3.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组成 |
2.3.2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优点 |
2.4 系统开发平台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IP协议与SER服务器的分析与研究 |
3.1 SIP协议 |
3.1.1 SIP协议的信令功能 |
3.1.2 SIP协议的网络结构 |
3.1.3 SIP协议的请求与响应消息 |
3.1.4 SIP协议的消息结构 |
3.1.5 SIP协议的呼叫流程 |
3.2 SER服务器 |
3.2.1 SER服务器的特点 |
3.2.2 SER服务器的结构 |
3.2.3 SER服务器的运作流程 |
3.2.4 配置SER服务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Linux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4.1 构建交叉编译环境 |
4.2 构建Bootloader |
4.2.1 Bootloader简介 |
4.2.2 U-Boot的分析与移植 |
4.3 构建嵌入式Linux内核 |
4.3.1 Linux内核简介 |
4.3.2 Linux内核配置、编译与移植 |
4.4 构建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SER服务器的移植与系统测试 |
5.1 移植SER服务器 |
5.2 嵌入式系统测试 |
5.2.1 功能测试 |
5.2.2 呼叫建立时间测试 |
5.2.3 语音质量评价 |
5.2.4 硬件资源使用情况测试 |
5.2.5 系统测试总结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Android系统的SIP协议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SIP 与 H.323 的比较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SIP 协议简介 |
2.1 SIP 协议的基础 |
2.2.1 SIP 协议的体系结构 |
2.2.2 SIP 协议的层次结构 |
2.2.3 SIP 消息 |
2.2.4 SIP 事务 |
2.2 SIP 协议的呼叫控制 |
2.3 SIP 在软交换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ndroid 系统 SIP 协议设计 |
3.1 Android 操作系统 |
3.2 软件总体架构 |
3.3 需求分析 |
3.3.1 功能设计 |
3.3.2 接入控制设计 |
3.4 SIP 协议关键模块的设计 |
3.4.1 消息管理模块 |
3.4.2 音视频管理模块 |
3.4.3 事务管理模块 |
3.4.4 传输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IP 协议在 Android 系统上的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1.1 开发语言 |
4.1.2 开发平台 |
4.2 关键模块实现 |
4.2.1 消息管理模块 |
4.2.2 音视频管理模块 |
5.2.3 事务管理模块 |
4.2.4 传输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 |
5.1 测试场景描述 |
5.2 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5.3 性能测试 |
5.4 测试结论 |
总结及展望 |
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2 本文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用C++语言实现SIP协议的呼叫建立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 [1]MCPTT系统交换功能的研究与实现[D]. 徐晨.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2]基于Android的家庭医生实时远程视频问诊系统研究[D]. 杨永刚.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3]基于Android平台的VoIP客户端开发与性能改进[D]. 陈天宇. 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4]宽带集群系统中脱网直通技术研究[D]. 涂斯宇. 重庆邮电大学, 2017(04)
- [5]iOS平台视频通信应用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D]. 刘涛. 云南大学, 2015(09)
- [6]嵌入式SIP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D]. 杨碧川. 湖南大学, 2014(04)
- [7]基于Android平台的SIP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李德阁.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8]井下Mesh救灾网络语音通信子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江贵.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6)
- [9]嵌入式VoIP Server的设计与实现[D]. 王冰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3)
- [10]基于Android系统的SIP协议研究与实现[D]. 何珂依. 湖南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