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科技为我们讲述新鲜事(论文文献综述)
薛晓涵[1](2021)在《中欧文化交流在明清之际的南京与杭州(1583-1707) ——以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的互动为中心》文中指出在明清之际中欧文化交流这一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中,前辈学人们已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中一些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是中欧文化最初接触并频繁互动的地域,城市则是明清中国对外交往的出发点。研究明清之际发生在南京与杭州的中欧文化交流,实则是研究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双向交流的一个断面。本论文尝试将相关问题置于中欧文化交流的全局层面加以思考,以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的互动为主线,对明清之际发生在南京与杭州的中欧文化交流作一专题探讨。论文在大体上还暗含着一条逻辑线索: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双方对于彼此的认识不断获得提升。在研究方法上,对学术研究的多种理论、视角有所涉及,注重进行比较与互动的分析,并多借鉴历史学的考辨方法。在文献方面,大量应用中外文文献,特别是将若干葡文稀见文献作为史料突破的方式。本论文包括以下章节: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章讨论文化交流的缘起。首先考察欧洲人对于南京与杭州的城市书写,涉及若干游记汉学与传教士汉学的经典文本,几位作者有相类似的视角,但身份、经历的不同使得他们的关注重点有所差异。而后对于耶稣会选择南京与杭州作为驻地进行一番考论,可发现士人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因而可以说,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间的互动,是文化交流生根发芽之时最初的支点。第2章讨论文化交流的空间。对于南京与杭州耶稣会主要驻地建筑的沿革,以及其他与耶稣会相关的地点分别进行一番考论。相关建筑与地点是中欧文化的相遇空间以及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的互动空间。在本章节末,应用“接触地带”与空间理论进行相关论述。第3章讨论文化交流的媒介,即西学书籍。首先对书籍交流背后的两种学术传统加以讨论,其一是耶稣会的学术体系与“科英布拉评注”,其二是南京、杭州的耶稣会驻地藏书传统。西学书籍特别是西学汉籍作为中欧文化交流的媒介,是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加强互动的上佳选择。以相关学术传统为基础,在中国士人与耶稣会士两方合作之下,南京与杭州出现了活跃的西学译介、西学刊刻活动。中欧双方基于知识阶层的平等立场,借由书籍展开了有益的对话。第4章讨论文化交流的内容,即耶稣会士对南京与杭州的历史书写,其中留存了当时的时代精神。所涉及的相关文本,是对相关历史现场的记录与研究,可归于汉学研究历史学路径的脉络中。所选取的与西士、西教、西学相关联的三方面典型案例,展现出明清之际南京、杭州地方社会典型生活场景中的士人生活与士人精神。结论部分对中欧文化交流在明清之际的南京与杭州的意义予以总结。通过回顾南京与杭州的中欧文化交流历程,可发现决定文化交流走向的,不是耶稣会士一方的作用,而是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间的深度互动,这在文化交流的几个位面上表现明显。由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互动而展开的南京与杭州的中欧文化交流,是异质文化间以相对平等的心态对话交流、互学互鉴的优良典范,是为一种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论文后附六种附录。附录1至附录3对本论文主要参考的原始文献、所涉及问题的历史背景以及活跃于南京、杭州的耶稣会士的基本情况作出了说明,附录4至附录6是对几种相关材料具体处理的成果。
王妍[2](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和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我国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制作水平、内容创作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思想主题和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时代思想和艺术变革的是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其具有多元的意识嬗变和形象创新。从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乡村女性形象在中国影视艺术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与中国乡村社会传统观念和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思想相纠葛,乡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意识。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以及大环境的变迁,都是女性形象变迁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同类题材创作的基础上,再次肩负起了反映社会变革和变革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历史重任,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风貌和乡村女性群像。她们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思想解放的主体。我们在梳理和评价这些形象鲜明的乡村女性形象时,不能不思考几个问题:她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们与新时期姊妹们有些什么样的异同?她们的形象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为观众和研究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努力在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中去寻找相关答案。从社会学和影视创作理论的角度分析并阐述新世纪以来乡村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表现对乡村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惯性影响下,新世纪影视剧中乡村女性的形象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此其形象的变迁来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并从中看到了乡村女性在人生价值观、道德取向、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女性的社会处境也发生进一步变化乃至分化。在市场化、都市化和网络化等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社会结构、道德伦理、人生行为和家庭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份、价值和命运的变化最为显着。以乡土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够充分表征这种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最适宜表达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下的深层影响。不同于以往或从电影或从电视的单一形式和单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乡村女性形象的常见方式,本文以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为起点进行纵向梳理、以作品中女性形象类型及其特征横向比较的全方位视角,力求从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演变和乡村女性形象谱系的延续中,去溯源乡村题材影视剧对乡土和乡村女性的重新审视和再塑造,同时从中探索新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变革及其引发的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职业身份、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通过梳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人生历程,发现当下乡村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更加趋于开放和现代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们接受了当代文明的洗礼,也留下了当代文明的伤疤。这类女性通过现实和网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并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勇于挑战传统宗法观念和女性道德,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乡村女干部、女性创业者和某些大学生女村官等。同时,在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乡村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现代性的畸变。她们从社会底层冲杀出来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人性良知、自然身体和个人尊严都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纵欲享乐成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堕落或复杂女性的形象,其中包括乡村女贪官、风尘女和留守情妇等。另一类是受传统道德影响和宗法观念迫害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和最持久的保守者,往往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由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自然间隔,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女性的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影响培养和保留了中国乡村女性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具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价值。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其中的代表,她们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和好邻居。在商品化大潮中,这类形象和这种思想性格成为现实生活的东方女性的楷模,也成为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审美价值中最诱人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贤妻良母式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往往是建构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坚忍性格之上的,她们往往是传统道德的崇高者,又是封建道德的殉葬者。因此,除去正常的贤妻良母之外,在传统乡村女性中还有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抛家舍业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和城里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支队伍在新时期是人数寥寥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壮大,同时也就在乡村社会产生出另外一支数量众多的队伍—留守妇女。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留守妇女这一新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人生处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过去寡妇和弱女的命运。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表现出将其与贤妻良母形象融合的模糊认识。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走出家庭或乡村作为新旧女性和觉醒蒙昧女性形象的划分依据,因为从新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家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或者全职太太也可能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类的形象和观念还十分鲜见,可能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意识制约所致。论文在比较全面的对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类、界定的基础上,对于“留守妇女”“风尘女”等形象及其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仅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会遇到,而且还是“女性形象”在社会变革中必然面临的困惑。因此,以女性形象为理论出发点,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创作为背景,探讨未来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新途径,试图为影视剧中的女乡村性形象的创作及批评提出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这两大类乡村女性形象系列之间,还有两种跨界性的女性形象,那就是靠近现代文明的大学生女村官和靠近乡村民间文化的农村“泼妇”形象。大学生女村官严格来说不属于乡村社会中人,但是其中扎根农村就业的女村官从身份和生活来说,具有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特质;而“泼妇”形象既有传统乡村民间文化的源流,又有现代文化的自我意识张扬。应该说,乡村现代女性中的这两类形象大多并不是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才新出现的人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时期文艺中已经登场,但是,在新世纪同类题材影视剧中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而且这其中有的是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新世纪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具有了新的人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受当代影视艺术观念和技巧的影响,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显示出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而在艺术手法上更加注意融会新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特别是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相结合,运用色彩、声音、构图和音乐等多种方式的不同变化来刻画各种女性形象,创造了比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乡村女性形象。本文力图从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中梳理总结出乡村女性形象并全面地分析其影像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将所研究的影视作品放置在新世纪市场化、城市化的叙事语境下,对其进行全景式的解读和阐释,并努力综合社会学、传播学、电影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方法,以尽量扩展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中专门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于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区,努力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女性形象建构进行艺术本体分析。新世纪以来的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新风貌,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乡村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当然,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女性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表达女性内在精神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塑造出具有文艺史价值的典型形象。
章玺[3](2021)在《中国民间童话的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间童话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讲述中得以传承。从民间童话具有变异性的特点来看,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新生。童话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儿童强烈的阅读需求,以及商业资本的助推等因素,使童话的改写和转化已经成为必然。在当代,民间童话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既有以有声书、广播剧等为代表的口头传播形式,也有以纸质书等为代表的书写印刷形式,还有以动画等为代表的影像形式。本研究立足于民间文艺学的视角,从媒介变迁的角度对源于民间的童话这一文体入手,关注中国当代童话的多元形态,从纷繁多姿的“童话”百花园中梳理出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童话,分析其是如何对传统民间童话进行改编的。同时,基于电子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从童话的本土化创作实践中,重新思考童话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本研究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共有四章。引言部分首先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接着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一章研究童话的文化传统。从童话的经典式开头“很久很久以前”入手,回顾了童话在中国的发展史,回答“童话距离我们究竟有多远”这一疑问。从五四时期的时代背景出发,理解童话这一文体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由于童话文体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使“童话”这一概念从进入中国起就呈现出含混不清的局面。在“儿童本位”观的基础上对“古典童话”“民间童话”“创作童话”加以区分,并通过对古典童话进行梳理,挖掘出适合改编成现代童话的文学资源。第二章研究童话的“再创作”。以文字书写类型的童话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为孩子建构一个“可记忆的中国”。首先分析《格林童话》《意大利童话集》是如何改写传统民间童话的,接着回顾中国民间童话改写的历史和现状。最后通过评析《汉声中国童话》、萧袤“山海经系列”两个经典案例,说明国内出版社和童话作家是如何利用传统题材进行童话再创作,借此探讨童话改写的原则和方法。第三章研究童话的“新传播”。以影像视听类型的童话为研究对象,聚焦当下童话传播的新形式。从读图时代这一背景入手,探讨当代儿童生活和阅读现状,分析绘本、儿童电子读物、动画等是如何讲述和传播传统故事。绘本作为一种强调“图文统一”的艺术形式,促进了民间童话的视觉化改编。儿童电子读物,极大地促进了民间童话的传播,充分满足了儿童听故事和看故事的需求。而动画作为一种更为复杂的综合艺术,在改编上难度更大。“中国学派”对传统民间童话和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运用,依然值得今天的动画创作者学习。第四章是对多元媒介下民间童话改写和阅读的反思。一苇出版的《中国故事》引发的争论,从侧面说明了童话改写的困难。通过观察民间童话在不同媒介中的改编,总结了关于民间童话改编的六点建议。通过描述当下家长对童话的认知,说明童话在当代对儿童和成人的双重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亲子阅读。结语部分,在对中国童话创作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展望童话的未来,探讨童话创作向民间传统回归的价值和意义。
龙飞宇[4](2021)在《伯顿· W.佩雷蒂《众声飘扬:美国黑人音乐史》的翻译与述评》文中认为
刘天宇[5](2021)在《纳博科夫长篇小说《天赋》中的庸俗》文中研究指明《天赋》是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最后一部俄语小说。在《天赋》虚实交加的艺术世界中,并非只有落寞的侨民生活、失去的往昔天堂,纳博科夫的笔触早已触及到人性中脆弱的一环——庸俗。纳博科夫认为自己是一位抨击罪恶、谴责愚蠢,嘲笑庸俗和残忍的固执道德家。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对于“庸俗”的评判莫衷一是,但纳博科夫却从母语出发,根植于俄罗斯文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本论文运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探究纳博科夫长篇小说《天赋》中的庸俗。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关于庸俗”,首先从社会、经济、美学等几个层面对“пошлость”的同义词“媚俗”进行解读,并借此引出纳博科夫对“пошлость”的阐释;在俄语语境下探究“пошлость”的俄语词源,在梳理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和《尼古拉·果戈理》中对庸俗见解的基础上,以果戈理、契诃夫的作品为例归纳19世纪60年代以来俄罗斯文学中的庸俗现象。回顾纳博科夫早期俄语作品中的庸俗现象,为阐释《天赋》中的庸俗做铺垫。第二章“社会的庸俗群像——聚焦柏林的俄侨群体”,主要选取《天赋》中三位身份、年龄不同的人物:西奥果列夫、雅沙、亚历山德拉·雅科芙列芙娜,由浅到深,分别揭开庸俗的三层面孔,即鄙俗、从众、冷漠,从而印证庸俗超越时间、空间与民族的危害性。第三章“文学的庸俗——聚焦车尔尼雪夫斯基”,通过《天赋》中主人公为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所着的传记,关注纳博科夫所理解的文学中的庸俗,即虚假的自我感动、呆滞的审美品位、政治化的文学观。第四章“纳博科夫的拨正”,从三个角度探究纳博科夫在《天赋》中为克服庸俗所做的努力,首先,在人物设置方面,以妻子薇拉·斯洛尼姆为蓝本塑造了与庸俗群像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济娜;在情节方面,则以普希金的生平和作品贯穿全文,践行普希金的文学理念;最后则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构建新型读者关系,引领读者远离庸俗的滥觞。最后总结《天赋》中庸俗的几重涵义和纳博科夫的抗衡。
何庆亮[6](2021)在《高中历史教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 ——以《中外历史纲要(下)》为例》文中认为
孙海燕[7](2021)在《论“70后”女作家的乡村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丰明启[8](2021)在《范小青小说叙事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芦斌[9](2021)在《从文本到社会:以外卖骑手为中心的话语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黄铖[10](2021)在《德勒兹作为方法:约翰·卡萨维茨电影病态人物研究》文中认为
二、21世纪,科技为我们讲述新鲜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科技为我们讲述新鲜事(论文提纲范文)
(1)中欧文化交流在明清之际的南京与杭州(1583-1707) ——以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的互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意义 |
研究方法 |
创新之处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章 文化交流的缘起:为何是南京与杭州 |
1.1 欧洲人对南京与杭州的城市书写 |
1.1.1 耶稣会士来华前欧洲人对南京与杭州的书写 |
1.1.2 耶稣会士对南京与杭州的书写 |
1.1.3 欧洲人的书写焦点:尼霍夫的“南京瓷塔” |
1.2 耶稣会对南京与杭州的选择 |
1.2.1 耶稣会选择南京考论 |
1.2.2 耶稣会选择杭州考论 |
小结 |
第2章 文化交流的空间:南京与杭州的耶稣会驻地 |
2.1 南京与杭州耶稣会主要驻地建筑沿革考论 |
2.1.1 南京耶稣会主要驻地建筑沿革考论 |
2.1.2 杭州耶稣会主要驻地建筑沿革考论 |
2.2 南京与杭州其他与耶稣会相关的地点考论 |
2.2.1 南京其他与耶稣会相关的地点考论 |
2.2.2 杭州其他与耶稣会相关的地点考论 |
小结 |
第3章 文化交流的媒介:南京与杭州的西学书籍 |
3.1 书籍交流背后的学术传统 |
3.1.1 来华耶稣会士的学术生成与传播至中国的“科英布拉评注” |
3.1.2 南京与杭州的耶稣会驻地藏书 |
3.2 南京与杭州的中欧书籍交流 |
3.2.1 中国士人与耶稣会士合作下的西学译介活动 |
3.2.2 中国士人与耶稣会士合作下的西学刊刻活动 |
小结 |
第4章 文化交流的内容与时代精神:耶稣会士对南京与杭州的历史书写 |
4.1 耶稣会士历史书写中的晚明士人生活 |
4.1.1 南京的士林交游:以利玛窦在南京为例 |
4.1.2 江南居乡士大夫对地方行政的干预:以李之藻退居杭州为例 |
4.2 耶稣会士历史书写中的明清鼎革与士人精神 |
4.2.1 明清鼎革中的耶稣会士与文本交织的可能 |
4.2.2 耶稣会士对鼎革之际南京与杭州历史现场的书写 |
4.2.3 鼎革之际文本的交织与情感的互动 |
小结 |
结论 中欧文化交流在明清之际的南京与杭州的意义 |
附录1 主要参考的原始文献述评 |
附录2 作为本论文历史背景的南京与杭州中欧文化交流大事纪 |
附录3 活跃于南京与杭州的耶稣会士的基本信息 |
附录4 《泰西殷觉斯先生行略》全文(BNF Chinois 1096) |
附录5 何大化《远方亚洲》中涉及南京与杭州的章节标题一览 |
附录6 1645年至1649年耶稣会中国年信选译 |
参考文献 |
(2)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定量”与“变量”: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理论辨析 |
一、“乡村题材影视剧”和“乡村女性形象”的概念界定 |
二、影视剧对“乡村”的发现、叙述和再造 |
三、“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文化之“根” |
第二节 “一体”与“多面”:“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一、1949-1978 年:在传统女性藩篱内外 |
二、1978-1992 年:革命女性的现代借用 |
三、1993-2000 年:世俗女性的“无名”和“分散” |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 |
第一节 德性与重负:传统乡村女性形象 |
一、传统的贤妻良母 |
二、被“遗弃”的女性 |
三、留守女童 |
第二节 乡土与城市:由乡入城的乡村女性形象 |
一、“打工妹” |
二、“风尘女” |
三、“泼妇” |
第三节 坚守与新生:乡村新女性形象 |
一、女村官 |
二、创业“女强人” |
第三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转型与裂变: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乡村伦理的转向 |
一、乡村传统伦理中的女性意识 |
二、“女性主义”、乡村传统伦理与女性主体 |
第二节 觉醒与新生:乡村女性意识的强化与乡村伦理的弱化 |
一、现代法理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自审 |
二、现代生活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唤询 |
三、身体爱欲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激发 |
四、女性传统身份的转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超越 |
第四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视听语言艺术手段 |
一、视觉与认知:画面元素交错间乡村女性形象的确立 |
二、听觉与情感:声音元素构架与乡村女性形象的烘托 |
第二节 乡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
一、时代与环境中呈现的形象之美 |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人伦之美 |
三、不同时空交错下的意象之美 |
第五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愿景 |
第一节 困境突围与精神再造:乡村女性形象的两个价值维度 |
一、影视剧的商业困境与乡村题材的突围 |
二、乡村女性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愿景与可能性: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
一、乡村女性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 |
二、乡村女性故事的现实化 |
三、乡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
四、乡村女性意识的内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主要作品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民间童话的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童话研究的历史和流派 |
(二)童话与媒介 |
(三)童话与改编 |
四、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童话的文化传统: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
(一)“童话”的传入 |
(二)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 |
小结 |
二、童话的“再创作”:建构一个可记忆的中国 |
(一)如何编选具有民族特色的童话集 |
1.《格林童话》 |
2.《意大利童话》 |
(二)中国民间童话改编的历史和现状 |
(三)经典改写案例分析 |
1.《汉声中国童话》 |
2.萧袤“童话山海经”系列 |
小结 |
三、童话的“新传播”:传统故事的创新表述 |
(一)根植于民间和传统的绘本创作 |
1.绘本的起源和历史 |
2.中国绘本的引进与原创 |
3.中国民间童话绘本 |
(二)民间童话的大众化传播——以童书类APP为例 |
1.儿童有声书:凯叔讲故事 |
2.电子书:KaDa故事 |
3.动画书:咿啦看书 |
(三)传统民间童话在现代影视中的再呈现 |
1.国产动画对民间童话的改编与颠覆 |
2.国产动画对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运用 |
小结 |
四、多元媒介下中国民间童话改编的再思考 |
(一)多元媒介下的中国民间童话改编 |
(二)多元媒介下的亲子阅读 |
1.童话的价值与意义 |
2.童话具有永恒的魅力 |
3.童话的双重读者:成长中的儿童与怀旧的成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纳博科夫长篇小说《天赋》中的庸俗(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1 绪论 |
2 关于庸俗 |
2.1 “庸俗”的概念考辨 |
2.1.1 西方学界的“媚俗艺术” |
2.1.2 俄语语境中的“пошлость” |
2.2 纳博科夫与庸俗 |
2.2.1 纳博科夫论庸俗 |
2.2.2 纳博科夫早期俄文作品中的庸俗书写 |
3 社会的庸俗群像——聚焦柏林的俄侨群体 |
3.1 庸俗的第一层面孔——鄙俗 |
3.2 庸俗的第二层面孔——从众 |
3.3 庸俗的第三层面孔——冷漠 |
4 文学的庸俗——聚焦车尔尼雪夫斯基 |
4.1 虚假的自我感动 |
4.2 呆滞的审美品位 |
4.3 政治化的文学观 |
5 纳博科夫对庸俗的拨正 |
5.1 塑造对立的人物形象 |
5.2 重拾俄罗斯的文学传统 |
5.3 构建新型读者关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21世纪,科技为我们讲述新鲜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欧文化交流在明清之际的南京与杭州(1583-1707) ——以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的互动为中心[D]. 薛晓涵.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民间童话的改编研究[D]. 章玺.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伯顿· W.佩雷蒂《众声飘扬:美国黑人音乐史》的翻译与述评[D]. 龙飞宇. 星海音乐学院, 2021
- [5]纳博科夫长篇小说《天赋》中的庸俗[D]. 刘天宇. 浙江大学, 2021(08)
- [6]高中历史教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 ——以《中外历史纲要(下)》为例[D]. 何庆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7]论“70后”女作家的乡村书写[D]. 孙海燕. 江南大学, 2021
- [8]范小青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 丰明启. 云南民族大学, 2021
- [9]从文本到社会:以外卖骑手为中心的话语建构研究[D]. 芦斌. 西南大学, 2021
- [10]德勒兹作为方法:约翰·卡萨维茨电影病态人物研究[D]. 黄铖. 上海戏剧学院,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