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社会的再分析

现代中国社会的再分析

一、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范恩实[1](2021)在《中国东北边疆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边疆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史料的发现与整理,通史、断代史、分省通史着作的编撰,有关学科理论、方法的思考,历史地理研究,历代东北边疆治理和开发研究,东北边疆历史族群和区域性政权研究,中朝关系史研究,近代东北边界沿革史研究等8个方面,初步奠定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但是由于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导致学科发展相对缓慢,一些研究领域甚至进入瓶颈期。未来应通过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和应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扩大视野,深化认识;同时大力提倡学术争论与批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提升学术水平,增加研究成果的国际认可度。

徐文文[2](2021)在《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研究》文中提出民粹主义作为一种非理性、易变性和复发性的西方社会思潮,其思想中不乏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尤其是近年来,欧美新民粹主义思潮崛起使得民粹主义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反对全球化、反精英、极端排外等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反马克思主义倾向。因此,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然要防范民粹主义思潮的渗透,深入开展对民粹主义及其错误观点的揭露和批判。本文追溯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民粹主义的批判,即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以期掌握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这无疑对新时代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扞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作为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俄国革命和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之中,系统研究这一思想,关键是要解决列宁为什么批判,列宁怎么批判,以及列宁批判的价值等问题。对此,本文侧重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中构建全文。首先从时代背和理论依据,分析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必然性,掌握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一般批判;然后重点放在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经济观、文化观和历史观的批判上,深入挖掘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理论内容;最后总结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历史意义和当代启示。全文共四个部分,由六章组成:第一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以此确定了本文研究的逻辑基点。其次,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相关问题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综述。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第2章)主要分析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这一部分注重历史背景的说明和历史脉络的梳理。首先,通过回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国际国内背景,阐述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思想形成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理论危机”,同时俄国面临社会转型期文化选择的迷茫、俄国民粹主义泛滥、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时代背景。其次,分析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历史命运的科学论述,都为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最后,从整体上分析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思想形成的演进历程。以1905年革命为分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经历了从批判否定到辩证扬弃的思想演变。这两个阶段不仅形成了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一般批判,而且又都贯穿着列宁所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观,因而使得这一批判过程具有独特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第3章、第4章、第5章)本着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重点选取了在经济观、文化观、历史观三个方面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这一部分主要侧重于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思想中与俄国意识形态构建紧密关联,又具有内在联系的三个层面,进而构成了全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是从经济观的视角,分析了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村社经济稳固论”“市场缺乏论”“资本主义破坏论”的批判,对应的是列宁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在俄国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可行性、现实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的回答,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二是从文化观的视角,分析了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科学文化意识、道德评价、文化遗产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等错误观点的批判,列宁在这一批评过程中解答了困扰俄国民粹主义的文化与现实的关系、文化与传统的关系、文化与革命的关系。三是从历史观的视角,分析了列宁在俄国革命的理论基础、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等问题上对俄国民粹主义这一“冒牌的社会主义”的批判,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实现论”。这三个部分既是相对独立的不同方面,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最终都落脚到俄国社会主义的实现及确定正确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上。第四部分(第6章)探析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历史意义和当代启示。这一部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两个层面进行了说明。一是历史意义上,分别从提供了批判社会思潮的观点和方法、对肃清民粹主义在俄国的影响、指导苏维埃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摆脱社会思潮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借鉴等四个方面,探究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在历史上起到的积极作用。二是现实意义上,分别从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各种社会思潮、警惕各种形式的新民粹主义及其危害、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和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四个方面,探讨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对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当代启示。

李金凤[3](2021)在《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战后日本女性突出的就业模式是M型就业模式,其中M型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在高度经济成长期内逐渐加深,很多日本研究者都认为这是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了。高度经济成长期以后,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虽然逐渐上升右移,但是到2020年依然是中间凹陷的M型曲线。对于日本女性一直维持M型就业模式的原因,以及M型就业曲线所代表的女性主妇化的变迁情况,中日学界目前尚无研究能够回答。本论文尝试基于压缩现代化、顺序颠倒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变动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国际比较,梳理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主妇化模式变迁,分析其一直未能脱离M型就业曲线的原因,进而剖析主妇化模式变迁的相关社会结构,以及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模式中的离职时机变化和个人影响因素。本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把主妇化定义作了进一步的明晰。主妇化具体是指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等生活事件的前1年就职,到这些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年之间离职,之后或终身不再就职,或保持一段时期内无职后再就职的生命历程成为趋势,并且该生命历程模式在经历过结婚、生育、育儿期的女性中占一半及以上的社会现象即为主妇化。根据结婚后保持无职时间的长短,又细分为生涯性主妇化和阶段性主妇化两种类型,其中阶段性主妇化又根据不同的离职时机分为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和育儿期离职模式主妇化。基于以上主妇化的分类,本论文对于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主妇化模式变迁,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在国际比较视野的宏观层面,基于压缩现代化理论、顺序颠倒的现代化理论和福利体制论,通过分析美、法、英、德四国的主妇化过程,对比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解释日本迟迟未能脱离M型就业曲线的原因,进而论述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时空特征。其次,在日本国内的中观层面,将战后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分为四个阶段,并基于富永健一的社会结构变动论和社会性别分工意识的变迁,分析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化和相应的社会结构。最后,在个人因素的微观层面上,运用人力资本论、统计性歧视论、道格拉斯-有泽法则等相关理论,通过对《SSM调查》和《消费生活面板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战后日本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离职时机变化及相关的个人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研究,本论文有以下主要观点:1.美、法、英、德四个国家的主妇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大致分为生涯性主妇化和阶段性主妇化两个阶段。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阶段性主妇化时期从1950年代一直延续至1980、1990年代。对比分析欧美四个国家的主妇化变迁,因日本女性就业模式自日本主妇在大正时代诞生以来,直接形成的是阶段性主妇化的标志-M型就业曲线,并且到1955年都一直保持着平缓的M型就业曲线,未有大的变化,所以日本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另外,欧美四个国家在20世纪中期以前的女性劳动率是50%以下,已婚女性劳动率也大多是在30%以下,而日本因压缩式的工业革命、产业结构转换时间晚且速度快,女性劳动率自1900年到1970年左右一直保持在50%以上,即便在1970年以后女性劳动率出现了下降,已婚女性就业率也保持在50%前后不变,因此与欧美四个国家的生涯性主妇化时期相比,日本女性劳动率和已婚女性劳动率都非常高,生涯性家庭主妇比例较小,没有形成生涯性主妇化时期。日本女性1955-1975年的M型就业曲线,中间山谷部分加深,右山峰更加突出。分析这种曲线变化的原因,山谷部分的不断加深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转换太快,女性雇用率的上升速度没有超过家庭从业者、自营者等就业率的下降速度,两者效果抵消,结果就是女性的就业率逐渐下降;右山峰更加突出是因为育儿期结束后的已婚女性短期被雇用者比例上升。因此1955-1975年这个时期,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阶段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趋势没有大变化,只是离职后再就职比例上升显着,使阶段性主妇化更为凸显.1975年至2010年,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逐渐上升右移,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未婚化、晚婚化、晚育化等造成的,已婚女性在这个时期的就业率变化不大,所以日本依旧处于阶段性主妇化时期。2010年以后,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上升,主要是已婚女性就业率升高引起的,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逐渐弱化。总体而看,与欧美四个国家相比,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在时间上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又延长了阶段性主妇化时期。这种时间上的特征与日本独特的压缩现代化模式、顺序颠倒的现代化模式、产业结构转换、1970年代以后的福利体制改革以及男女性别平等政策迟缓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在空间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不同时代的元素压缩杂糅在一个空间内,如主妇现象评价的多元化、性别角色分工意识与社会现状的扭曲错位、战后日本女性政策的复杂矛盾等。2.战后日本女性整体上维持着阶段性主妇化,但内部的主妇化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根据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从家庭、企业、国家政策、劳动市场、保育所、公共教育以及社会性别意识形态方面等多方面探究了相对应的社会结构变动。战后日本女性具体的主妇化模式变迁是:1950年代之前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1960年代-1970年代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为主,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为辅;1980年代-2000年代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变强;2010年以后是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比例增加。因此,战后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整体上逐渐弱化,但也出现了新模式的阶段性家庭主妇。伴随着主妇化模式的变化,家庭、企业、国家政策、劳动市场、保育所、公共教育及性别角色分工意识等各方面相对应的社会结构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3.利用《SSM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其一,从出生队列来看,1930-1934年出生队列开始,日本女性初次离职与结婚有关,到1950-1954年出生队列,初次离职与结婚的关系最强,说明1950-1954年出生队列结婚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比例达到峰值;从1955-1959年出生队列开始,结婚后离职增加,初次离职与第1子生育关联变强,也就是说,1955-1959年出生队列的第1子生育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比例升高。其二,从结婚队列和第1子生育队列来看,从1960年代以前开始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增强,持续上升至1986年后达到顶峰;第1子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在1981-1985年开始上升,1986年以后增强幅度明显.由此看来,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并没有走向去主妇化,尤其是经历过结婚、生育、育儿期的女性主妇化,在1975年之后只是主妇化模式发生了变化,具体从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转换到第1子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其三,从初次离职成为家庭主妇后,再就职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可以得出出生年龄、结婚队列、第1子生育队列、本人学历、丈夫学历、性别角色分工意识等都对再就职有显着影响,从侧面证明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不是一结婚就离职,之后终身不再就职的生涯性主妇化,是阶段性主妇化.进一步利用《消费生活面板调查》数据对战后日本女性的离职模式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其一,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越来越少,同时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也有弱化倾向,而“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已经出现,并有进一步强化的倾向;其二,分析女性在第1子生育前后、第1子小学入学前后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因素,结果得出性别角色分工、丈夫收入、与父母同居·准同居·近居、高学历等都有显着影响。只是这些影响因素在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各个阶段的影响力有所不同,说明女性的个人因素在面临选择是否离职成为家庭主妇时有重要影响.本论文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综合分析,认为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与欧美四个国家不同,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1920年代以后出现的是欧美四个国家二战后才出现的阶段性主妇化,并一直持续到2020年。目前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依旧存在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也出现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模式的家庭主妇,更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继续完善育儿休业制度、保育所、儿童俱乐部和家庭育儿支援等更加综合性的支援政策和措施,以有效应对这种现象。以上政策措施只是促进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的继续就业,并不等于充分有效地发挥了女性的作用。日本要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需要在以上支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女性相关政策、企业雇用、劳动市场等方面实施彻底的社会性别平等政策,尤其是大力改革企业的长时间劳动等雇用习惯和劳动市场的多维度二元结构,为女性提供更为自由的选择环境。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也是与日本相同的压缩现代化模式,加上当前“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和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将来很可能会出现生育、育儿期离职的家庭主妇。了解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相关情况,可以为我国应对生育、育儿期的家庭主妇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刘文卿[4](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认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刘春强[5](2020)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史学研究的社会科学面相——以历史组为中心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成立于1928年,由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任命傅斯年等负责筹建,同年成立于广州,翌年迁到北平。史语所下设历史、语言、考古和民族学4个组。历史组的主要工作为整理、考订内阁大库档案、秦汉简、《明实录》等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出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在陈寅恪、傅斯年的带领下,历史组形成了重史料、不尚议论的研究风格,被后人称为史料学派。所谓史料学派,其学术风格为"以史料之搜集、整理、考订与辨伪为史学的中心工作"。

韩幸[6](2020)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提出当今社会正值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依次开展,社会中日益凸显的贫富差距、生态环境破坏、金融危机、网络安全、极端恐怖和局部战争等现实问题,对人类社会有机体带来了挑战。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重要时期,人们开始探讨世界未来发展之路,基于此,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该思想揭示出社会是由各种要素和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和结构之间发生着各种联系,并由于相互之间作用而引起社会的运行发展,展现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整体图景,能够为社会的全面共同发展提供借鉴。从这一点来讲,深入研究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正当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分析与综合研究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进行研究,不仅在原着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也通过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期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本结构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包含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等。第二章,从背景和过程两个方面入手,着重突出相关的历史脉络,梳理马克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溯源,从历史实践角度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展开了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三章,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有机体是包括“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一切关系是囊括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在哪的总体性范畴”。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主体、政治、经济、文化等诸要素共同构成不断自我更新的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有机体。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主体构成入手,总结分析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五类十项特点从而认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系统,深刻领会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所坚持的“现实的人”这一出发点。第四章,社会有机体具有典型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总体性实践推动社会有机体的运行。辩证统一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方法。从社会有机体的形成机制、发展实质及构成维度,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结构做出更为全面而客观地解读。第五章,从理论的高度认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定位。本章节是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社会生产、社会结构、及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等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确定,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历史来看,它影响和表征着唯物史观的成熟和完善程度。从理论逻辑上看,它使唯物史观真正体现为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从而与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上,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唯物史观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第六章,本章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中国目前的新发展理念做了总结,再谈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五位一体理论的丰富及实践的推进,最后谈及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有力支撑。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当代价值和重要方法论进行了阐述。结语部分不是简单的对文章的总结,而是在分析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本论述的情况下力求结合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试图寻找解决思路。有机体的理论特征与现代社会的治理目标之间实现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社会有机体的特点和规律。新形势下,要想更好地进行社会建设,必须对社会治理做出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探索构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有机治理模式。

张国华[7](2020)在《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演进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现代化逐步成为世界潮流。近代以来,中国各地主要城市相继建立了现代城市管理机构,对城市生活的主体内容进行制度化、体系化管理。当然,基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区域的差异,不同城市在发展中呈现了自身的特点。民国时期,太原作为山西省会,是山西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然条件、历史承袭和区域发展等多重因素叠加所形成。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经历了市政公所成立、设置城区管理到正式独立建市几个阶段。太原的政治功能增强、城市外延拓展、市政设施逐步健全,城外周边范围也被纳入到城市分区统一管辖内,形成了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典型模式和城市内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伴随着近代山西地区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省会太原是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成效;是区域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具有领先性特征。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伴随着西方城市学和市政管理理念的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了渐进的时代进步,成为推动太原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管理中开启了前置规划、统筹布局的治理模式,体现了时代前行。太原城市发展与工业化建设紧密相连,现代工业企业的建立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将城市有效范围大量延展,通过吸引从业人口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又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化铁路的奔腾之力,进一步加速了太原城市的发展,对民国时期太原市的工业建设、商业发展、功能布局、人口结构和城市空间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为研究对象正是对以上各方面内容的最好诠释,可以有效解读政策、体制等政治因素,工业、交通等科技因素,人口、商业等综合因素对民国时期太原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其渐进发展正是政治、经济、科技与城市本身交互作用的最好注解。本文选取民国太原为中心,试图揭示在区域近代化、山西城市化和太原现代化的过程中,太原市政府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现代意义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确立,建立起了体现内陆城市区域特色的管理机制。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展示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的具体内容。一是介绍山西历史地理概况,简要回顾太原市的自然环境状况、历史地位及演进过程,同时对太原市进行概念界定,阐释太原市作为民国时期山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和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的功能定位。为合理实现城市功能区划与布局,作为行使城市管理职权的政府部门应具备全局意识,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城市发展布局中自然因素也发挥着作用,因此最终形成的城市功能布局是在政府宏观主导下、城市自发演进中综合作用形成的客观结果。二是考察城市人口的发展变迁,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两个层面,具体涉及人口迁徙、人口数量、城区分布、变动趋势及结构特点等内容。三是分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民用照明用电的起源发展以及政府的相关管理措施等内容,主要以太原电灯新记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解读供电照明事业得以存续并不断发展的情况,理清民国时期太原电力照明事业的延续脉络,折射太原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山西区域社会现代化概况。四是分析太原城市交通管理,涵盖城市道路维护和行政管理两部分内容,包括民国时期太原市城市道路的整体设计、建设标准、具体实施及完成情况,从而了解太原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具体水平。五是公共卫生管理,包括太原市城区街道的卫生管理、生活垃圾清理、污水废水排放管网的规划、公共卫生场所的管理以及体现时代进步和科学理念的防疫卫生管理,通过施加防疫、卫生教育、注重防控等有效手段,确保民众身体健康,体现了医学和防疫学在城市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有效引入。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发展及管理为研究选题,以功能区划、人口变迁、道路交通、城市照明、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缘起、逐步演化及宏观管理为研究内容。依托城市管理学的观点,将城市管理理论引入到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中进行考察。在城市管理学的统一视角下,对各个具体方面内容作出归纳总结,反映出当时太原市社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态势,反映出地方政府执政施政的决断水平和行政能力,以及对于社会管理和城市发展的投入力度及支持情况,致力于民生保障的客观实效,归纳出当时山西城市化、区域近代化的发展程度,为当代城市社会治理和宏观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张芮[8](2020)在《詹子庆先生的夏史研究》文中提出夏作为中国文献记载中最早的王朝,因史料稀缺又无直接证据证明其真实存在,所以相关的历史在学界争论颇多。但是夏史研究对于构建中国早期文明,明晰中国从文明起源过渡到国家阶段的发展历程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夏史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热点问题,众多学者都曾参与夏史问题的讨论,詹子庆先生就是其中一位。詹子庆先生(1937—2019)作为老一辈的先秦史研究者,先秦史学会创始人之一,曾发表了一系列与夏史相关的论着,在夏史问题上有着自己的见解。如詹先生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认为夏是真实存在的,目前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就属于夏文化;夏族起源于豫西地区;夏王朝建立后,势力范围逐渐向四周发展,形成豫西、晋南两大中心统治区域,但其势力影响则远超这个范围;夏王朝已具有若干国家特征,如刑法、军队、职官等,故可称为早期国家;夏王朝的物质生产与文化也有较大发展,其中农业、青铜冶铸业、手工业水平都有较大提高。詹子庆先生的这些观点,基本代表了学界夏史研究的主流意见。除此之外,詹子庆先生的治史方法,如唯物史观、多重证据法、释古、通业意识等,也为学者研究夏史乃至先秦史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通过阅读詹子庆先生的着作、学术论文、书评感悟等,探讨了詹先生关于夏史的一些观点以及相关的治学方法。并通过对詹子庆先生夏史研究的梳理,一方面丰富和扩展了国内夏史乃至先秦史研究学术史的内容,另一方面借助对詹先生夏史研究方法的总结,折射出老一辈学者的治学门径,为我们现在的学习提供借鉴。

李泽雨[9](2020)在《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的学术成就与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翦伯赞是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史学研究和革命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翦伯赞一生的着述和文章颇多,《中国史纲要》是其中重要的一部着作,该着作既是一本学术性着作,又是一本历史教学教材。《中国史纲要》问世后对新中国初期学术界盛行的非历史主义观点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近年来对翦伯赞的研究增多,但是大多局限在翦伯赞学术思想某一领域,如阶级关系、教学思想、史料观、民族史观、唯物史观等等,对翦伯赞某一部着作进行探讨研究,尤其是《中国史纲要》进行集中探讨的并不多见。本论文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之上,梳理出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学术成就与当今的时代价值。论文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翦伯赞史学研究的影响,这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历程,并且在该历程中,翦伯赞为何会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翦伯赞如何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史学研究并作出了哪些学术贡献。其次,从《中国史纲要》编纂的社会背景、方法及理念和《中国史纲要》的内容与特色等五个方面,对《中国史纲要》学术成就进行了全面整理及分析。最后对《中国史纲要》的时代价值予以阐发,分别从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两方面进行。总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史纲要》的出版让他取得突出的学术成就,这本着作为后来编纂中国通史教材提供了科学的蓝本,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中国史纲要》从1962年出版之日到现在已有五十多年,在这五十多年期间,被众多高校历史专业作为中国通史专用教材。在当今,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被国家教育部列入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且《中国史纲要》被后人称作为经典教材,由此可见,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这本书不仅具有它独特的优点,它还在中国通史着作教学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如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实际情况,编纂出符合当今时代的中国通史着作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着作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张月梅[10](2020)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唯物史观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展现。以往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哲学革命,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的生产劳动,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研究,即对特定的社会形态的形成及其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具体的社会形态是唯物史观的载体,在各个社会形态的演进中展现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社会形态还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唯物史观作了科学的分析,它从纵向维度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在横向维度上分析了具体的社会形态,对社会有机体的结构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剖析,使唯物史观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真实、全面的展现。马克思的着作中多次提到相关“社会形态”的概念,并且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论述。本文根据马克思论述过的不同的侧面,对马克思论述的社会形态进行了经济、技术、文明程度等角度的划分,对经济关系、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总体文明程度三个视角进行系统阐述,以便更好的、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提出“经济的社会形态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从经济的社会形态进行过深刻的论述。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划分是最被认可也是最受重视和常用的一种分法。“五形态”和“三形态”两种划分法都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范畴。“五形态”是按照生产发展的程度,将人类社会大体分为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五种社会形态。“三形态”是从人自身的发展程度来划分的,将人类社会分为“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自由个性”三种形态。技术的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按照技术发展的程度来进行社会形态划分的。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这种划分法,但是在他的着作中却有很多相关的论述。技术代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技术的社会形态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和经济的社会形态划分相辅相成进行研究。文明的社会形态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它与“经济的社会形态”、“技术的社会形态”都有着一种相互胶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明形态既包含物质和技术,也包含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发展程度。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社会形态的形成和演进,都离不开对生产劳动的研究。技术的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标志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程度。经济的社会形态是在劳动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等,而文明形态则是人类的发展距离野蛮的程度。社会形态是在不断演进的,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演进是有一定规律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社会形态的不断演进呢?其演进究竟具有怎样的内在逻辑呢?究其根本,需要在劳动中寻找答案。首先,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生产劳动的第一动力。是需要促使人不断从事为了满足需要的活动,先满足生存的需要,继而满足生产的需要,第二个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在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人在不断发明创造新的生产工具,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随着生产工具的革新,出现了分工并且越来越精细,分工导致所有制的变迁。所有制是整个大厦的经济基础,它的变革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的变革。随着生产力发展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定是消灭私有制,那么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就实现了,社会形态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价值旨归。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特殊性。东方社会的发展走出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一个特殊的存在,为马克思晚年提出的跨越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践验证。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是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形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形态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能够更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为中国道路提供更丰富的理论支撑。

二、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逻辑与历史统一法
        1.3.3 比较归纳法
        1.3.4 理论与实践结合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
    2.1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时代背景
        2.1.1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国际国内背景
        2.1.2 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产生及泛滥
        2.1.3 俄国民主革命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2.2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2.2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2.2.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历史命运的科学论述
    2.3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演进历程
        2.3.1 批判否定阶段:19 世纪90 年代到1905 年革命
        2.3.2 辩证扬弃阶段:1905 年革命到20 世纪20 年代
        2.3.3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特点
第3章 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经济观的批判
    3.1 批判民粹主义的俄国“村社经济稳固论”
        3.1.1 把“村社”与资本主义发展对立是荒谬的
        3.1.2 俄国“资本的统治已成事实”
    3.2 批判民粹主义的俄国“市场缺乏论”
        3.2.1 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形成了资本主义国内市场
        3.2.2 生产消费的增长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内市场
    3.3 批判民粹主义的“资本主义破坏论”
        3.3.1 正视“人民工业”的发展以否认“对立论”
        3.3.2 利用资本主义与发展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
第4章 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文化观的批判
    4.1 批判民粹主义科学文化上的极端功利主义
        4.1.1 俄国贫乏的思想界离不开文化教育工作
        4.1.2 文化浪漫主义倾向不能反映现实生活
    4.2 批判民粹主义文化立场上的狭隘道德主义
        4.2.1 科学的道德评价具有客观性
        4.2.2 “旧的民族文化”的消解是社会发展趋势
    4.3 批判民粹主义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
        4.3.1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是忠实的遗产保存者
        4.3.2 保存遗产不等于局限于遗产
    4.4 批判民粹主义者是“糊涂的无党性分子”
        4.4.1 无产阶级应当坚持文化创作的党性原则
        4.4.2 无产阶级政党要做科学思想的领导者
第5章 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批判
    5.1 批判民粹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攻击
        5.1.1 米海洛夫斯基的主观社会学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5.1.2 以物质生活变革分析俄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5.2 批判民粹主义虚假的人民观
        5.2.1 人民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科学理解
        5.2.2 历史活动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需要正确看待
    5.3 批判民粹主义是“冒牌的社会主义”
        5.3.1 无产阶级批判超阶级的国家观
        5.3.2 民粹主义“远景论”是对社会主义理想的空想描绘
第6章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历史意义和当代启示
    6.1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历史意义
        6.1.1 提供了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6.1.2 肃清了民粹主义在俄国的影响
        6.1.3 为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6.1.4 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摆脱错误思潮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借鉴
    6.2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当代启示
        6.2.1 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各种社会思潮
        6.2.2 警惕各种形式的新民粹主义及其危害
        6.2.3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
        6.2.4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要旨
序章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日本国内对战后女性的主妇化研究
        1.1.1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形成的社会结构研究和主妇化走向研究
        1.1.2 日本1980年代以后的女性相关政策对女性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研究
        1.1.3 战后日本女性个人因素对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研究
    1.2 中国对日本战后女性的主妇化研究
    1.3 遗留问题
第2章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2.1 本论文的理论框架
        2.1.1 宏观理论框架
        2.1.2 中观理论框架
        2.1.3 微观理论框架
    2.2 主妇化概念界定
    2.3 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数据
    2.4 研究内容、框架结构及创新之处
        2.4.1 研究内容
        2.4.2 框架结构
        2.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3章 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和时空特征
    3.1 欧美国家的主妇化变迁
        3.1.1 美国和法国的主妇化变迁
        3.1.2 英国和德国的主妇化变迁
    3.2 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及持续时间特征
        3.2.1 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
        3.2.2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持续时间特征及相关原因
    3.3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空间压缩特征
        3.3.1 主妇现象评价的多元化
        3.3.2 男女性别角色分工意识和社会现状的扭曲错位
        3.3.3 战后日本政府女性政策间的相互矛盾
第4章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模式的阶段性变迁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4.1 战前至195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4.1.1 战前的女性劳动及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4.1.2 战后至195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4.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4.2.1 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4.2.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的社会结构
    4.3 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4.3.1 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
        4.3.2 1980年代至2000年代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的社会结构
    4.4 2010年至2019女性年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4.4.1 2010年至2019年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
        4.4.2 2010年至2019年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的社会结构
第5章 战后日本女性的离职时机及相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SSM调查》中女性结婚、生育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实证分析
        5.1.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5.1.2 女性结婚、生育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1.3 女性结婚、生育离职后再就职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消费生活面板调查》中女性结婚、生育、育儿期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实证分析
        5.2.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5.2.2 女性结婚、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3 女性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的影响因素分析
终章
    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与今后的课题
    3. 本论文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二 日文文献(按姓氏五十音图排序)
    三 英文文献
    四 政府统计数据
    五 网站资料
附录
    附录1《SSM调查》数据的调查问卷
    附录2《消费生活面板调查》数据的调查问卷

(4)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基本思路
        (二)研究主要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注释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历史渊源
    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近代欧洲工业革命解放社会生产力
        (二)近代欧洲工人运动激化了社会矛盾
        (三)近代欧洲启蒙运动孕育社会有机体
        (四)近代自然科学重构社会的组织形态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产生的理论溯源
        (一)古希腊哲学中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二)中世纪神学中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五)近代社会学家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萌芽时期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时期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发展时期
        (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拓展时期
    注释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构成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内在构成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构成要素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特征分析
        (一)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整体性与主体性
        (二)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系统性与开放性
        (三)社会有机体思想自组织性与再生性
        (四)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辩证性与实践性
        (五)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自觉性与调节性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社会有机体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
        (二)社会有机体以人的实践性活动为主线
        (三)社会有机体以人的自由发展为落脚点
        (四)社会有机体表现为各个层次的整体性
        (五)社会有机体是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系统
        (六)均衡冲突是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特征
    注释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结构论析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机制
        (一)实践是社会有机体诞生的基本形式
        (二)总体性实践是社会有机体运行机制
        (三)辩证统一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方法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实质
        (一)关系综合体是社会有机体的实质
        (二)动态发展性是社会有机体的特征
        (三)物质交互性是社会有机体关键点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构成维度
        (一)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诞生的前提
        (二)社会实践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内核
        (三)社会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横向构成
        (四)社会形态是社会有机体的纵向趋势
    注释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唯物史观定位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社会生产
        (一)人的物质生活生产是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本前提
        (二)人的自身再生产是社会有机体运行的内驱动力
        (三)人的精神再生产指挥着社会有机体的运转
        (四)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协调着社会有机体的运转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社会结构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阶级及国家关系重构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三重结构的社会性分析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
        (一)社会有机体对人生存制约
        (二)社会有机体中人的能动性
        (三)未来社会有机体的理想人
    注释
第六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新发展理念
        (一)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新发展理念提供理论依据
        (二)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三)新发展理念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实现路径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时代与“五位一体”
        (一)“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意蕴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格局”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奠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基础
        (二)社会有机体思想升华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的发展蓝图
        (三)“一带一路”构筑社会有机体与命运共同体合作机制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概念阐释
    四、行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五、运用的资料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太原市历史沿革与变迁
    第一节 太原市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
        一、自然条件
        二、历史沿革
        三、承袭发展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太原市行政区划(1912—1937)
        一、早期变革——行政区划调整
        二、专业建制——市政公所成立
        三、分区管理——划分五区模式
    第三节 太原城市功能规划变迁
        一、宋明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二、清朝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三、民国时期城区功能变迁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人口变动与管理
    第一节 民国之前山西人口发展概述
        一、城市人口概念界定
        二、元代以前人口变迁
        三、明清时期人口变化
    第二节 近代人口管理起步(1912—1932)
        一、民初人口统计
        二、民初山西人口
        三、民初太原人口
    第三节 省会人口管理(1933—1937)
        一、分类管理
        二、制度建设
        三、统计管理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民用照明建设管理
    第一节 近代太原照明用电起源
        一、清末山西政治环境
        二、近代太原照明肇始
        三、民初电力事业概述
    第二节 新记公司创立
        一、创立运营
        二、组织管理
        三、初具规模
    第三节 新记公司发展
        一、国内成长环境
        二、调整巩固提高
        三、稳步投资建设
    第四节 太原电力事业(1934—1937)
        一、国民政府政策扶持
        二、新记公司接续发展
        三、太原电力事业概况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第一节 清末城市管理初步开启
        一、道路交通概念界定
        二、清末城市道路管理
    第二节 民初道路交通管理
        一、省会恢复及建章立制
        二、交通管理及设施维护
        三、道路养护及系统管理
        四、严格执法及违警处置
    第三节 太原城市街道管理(1931—1937)
        一、系统规划
        二、统筹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
    第一节 近代太原市公共卫生管理
        一、清末卫生管理启动
        二、民初卫生管理举措
    第二节 规划中的公共卫生事业
        一、自来水事业
        二、下水道计划
        三、尘芥物清理
        四、重点行业管理
        五、卫生防疫体系
    第三节 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1931—1937)
        一、完善制度建设
        二、加强环卫清理
        三、宰杀牲畜管理
        四、公厕粪场管理
        五、夏令卫生扫除
        六、城市用水管理
        七、防疫卫生管理
    小结
结语
参考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詹子庆先生的夏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及方法
第一章 詹子庆先生关于夏信史问题的研究
    一、学界关于夏信史问题的争论
        (一)不同时间段对夏信史问题的争论
        (二)基于夏代信史前提的专题研究
    二、詹子庆先生的观点
        (一)夏为信史
        (二)夏史相关问题的论述
第二章 詹子庆先生关于夏时期国家形态的研究
    一、学界对于夏代国家形态的探索
        (一)奴隶制国家
        (二)封建制国家
        (三)早期国家
        (四)其它观点
    二、詹子庆先生的观点
        (一)早年的“奴隶制国家”
        (二)晚年转向“早期国家”
第三章 詹先生的治史方法
    一、唯物史观
    二、多重证据法
    三、释古
    四、通业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詹子庆先生学术编年
后记

(9)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的学术成就与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的难点
    1.2 研究综述、研究不足
        1.2.1 研究综述
        1.2.2 研究不足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 创新点
    1.4 概念界定
        1.4.1 马克思主义史学概念界定
        1.4.2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版本变化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对翦伯赞史学研究的影响
    2.1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传播与发展
        2.1.1 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
        2.1.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五四运动
        2.1.3 社会史论战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初步形成
    2.2 翦伯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与运用
        2.2.1 翦伯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
        2.2.2 翦伯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第3章 《中国史纲要》编纂的社会背景、方法与理念
    3.1 《中国史纲要》编纂的社会背景
        3.1.1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主导地位的确立
        3.1.2 新中国成立后阶级观点的消极倾向与历史主义思潮的兴起
        3.1.3 高校文科通用历史教材的需要
    3.2 《中国史纲要》编纂的方法
        3.2.1 关于史料搜集方法的五个步骤
        3.2.2 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
    3.3 《中国史纲要》编纂的理念
        3.3.1 历史理论、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相统一
        3.3.2 科学研究与历史教学相统一
        3.3.3 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相统一
第4章 《中国史纲要》的内容与特色
    4.1 《中国史纲要》的内容
        4.1.1 《中国史纲要》的政治内容
        4.1.2 《中国史纲要》的经济内容
        4.1.3 《中国史纲要》的文化内容
    4.2 《中国史纲要》的特色
        4.2.1 在文字语言上:文字精炼,言必有据
        4.2.2 在结构体系上:突出特色,框架完善
        4.2.3 在人物评价上:具体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人物
        4.2.4 在教材教学上:条理分明,源于教学积累而成
        4.2.5 在叙事角度上:客观实际,观点稳妥
第5章 《中国史纲要》的当代价值
    5.1 《中国史纲要》的学术价值
        5.1.1 从编纂体例上:用通史体例编纂历史教材
        5.1.2 从内容研究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
        5.1.3 从理论运用上:用唯物史观理论贯穿中国历史
        5.1.4 从史料运用上:史料与理论相统一
    5.2 《中国史纲要》的现实价值
        5.2.1 从编纂中国通史教材经验上:集体协作,汲取他人成果
        5.2.2 从学习翦伯赞的治史态度上:科学严谨,认真负责
        5.2.3 从当今高校教材使用情况上:适用教学,延续至今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新中国成立后翦伯赞发表和再版的着述

(10)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的背景与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自然科学的成就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
        二、市民社会的兴起导致社会权利的重新分化
        三、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及困境
        四、无产阶级的迅速壮大并登上历史的舞台
    第二节 马克思以前社会形态的理论铺垫
        一、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观和社会观
        二、十七、十八世纪的社会哲学思想
        三、德国古典哲学家:社会历史是有目的有规律发展的
        四、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天才预测
        五、孔德等实证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论述
        六、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家涉及社会形态的思想
    第三节 以往理论的缺陷与社会形态理论的萌芽
        一、马克思对以往理论的批判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诞生与社会形态理论的萌芽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及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从提出到完善
        一、“社会形态”理论逐步形成
        二、“社会形态理论”的深入发展
        三、“社会形态”理论走向成熟
        四、“社会形态”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第二节 社会形态对唯物史观意义
        一、社会形态是唯物史观的承载实体
        二、社会形态展现了横向的社会结构
        三、社会形态揭示了纵向的社会规律
    第三节 我国学界对社会形态认识的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受苏联教科书影响对社会形态认识的局限
        二、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学界对五种形态认识的丰富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的划分及延展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的概念和划分
        一、社会形态的相关概念辨析
        二、社会形态的几种划分法及之间的关系
        三、社会形态的内部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节 经济的社会形态
        一、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构成要素
        二、“五形态”
        三、“三形态”
    第三节 技术的社会形态
        一、生产力:技术的社会形态的尺度
        二、技术的社会形态划分的主要内容
        三、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奠基
    第四节 文明的社会形态
        一、文明形态的构成
        二、以文明形态为标准的社会形态划分的主要内容
        三、对现代西方社会形态划分的辩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劳动与社会形态的演进
    第一节 需要是生产劳动的第一动力
        一、“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二、需要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 分工与所有制变迁
        一、正确认识分工
        二、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间环节
        三、分工与所有制的变迁
    第三节 劳动辩证法的实践展开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形态的演变
        一、劳动中主客体的矛盾
        二、劳动的内在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资本主义劳动的矛盾与扬弃异化的共产主义
    第四节 劳动的最终状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东方社会的实践
    第一节 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律性与特殊性
        一、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
        二、东方社会形态演进的特殊性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的特殊性体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形态演进过程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定形态分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内在逻辑统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边疆史研究回顾与展望[J]. 范恩实. 中国边疆学, 2021(01)
  • [2]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研究[D]. 徐文文. 辽宁大学, 2021(02)
  • [3]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D]. 李金凤.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历史语言研究所史学研究的社会科学面相——以历史组为中心的探讨[J]. 刘春强. 近代中国, 2020(01)
  • [6]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韩幸.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D]. 张国华. 山西大学, 2020(08)
  • [8]詹子庆先生的夏史研究[D]. 张芮.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的学术成就与当代价值研究[D]. 李泽雨.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10]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D]. 张月梅. 黑龙江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现代中国社会的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