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垣孢子论文_丁兆建,朱为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厚垣孢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孢子,病菌,香蕉,基因,转录,螺旋,曲菌。

厚垣孢子论文文献综述

丁兆建,朱为菊[1](2019)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厚垣孢子形成过程的比较转录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蕉Musa spp.是世界重要的水果之一,也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已严重威胁香蕉种植业的发展。该菌产生的厚垣孢子可在土壤、腐殖质和非寄主植物中存活多至30年,是寄主植物发病的初侵染源,是轮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主要障碍,故所引起的香蕉枯萎病的防控难度极大。为解析该病菌厚垣孢子的形成机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RNA-seq技术对该病菌厚垣孢子形成前期(0h)、初期(24h)、中期(48h)和后期(96h)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4h时,差异表达基因共有6106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有3384个,下调表达基因有2722个;在48h时,差异表达基因共有6016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有3215个,下调表达基因有2801个;在96h时,差异表达基因共有6328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有3458个,下调表达基因有2870个。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在结合(binding)、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分子功能组和代谢过程(metabolic process)、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生物学通路中。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参与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脂代谢(2-oxocarboxylic acid metabolism)、碳源代谢(carbon metabolism)、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amino sugar and nucleotide sugar metabolism)通路。此外,通过氨基糖添加试验,证明添加氨基糖N-乙酰葡糖胺可抑制厚垣孢子的形成;对该代谢通路上大量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敲除和生物学功能验证正在进行之中。该研究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厚垣孢子的形成和侵染机制的阐明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于俊杰,俞咪娜,曹慧娟,潘夏艳,雍明丽[2](2019)在《稻曲病菌突变体B-766中厚垣孢子形成调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克隆了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突变菌株B-766中与厚垣孢子形成相关的基因,并通过基因敲除验证该基因在稻曲病菌分生孢子形成中的功能,为进一步揭示稻曲病菌的厚垣孢子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通过利用hiTAIL-PCR、Southern杂交和半定量PCR等方法克隆到B-766中与厚垣孢子形成相关基因编码转录因子UvHox2,该基因为homeobox家族基因。进一步通过基于农杆菌介导转化和CRISPR技术的基因敲除方法确证了该基因在厚垣孢子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同时也参与调控分生孢子形成和致病性。观察发现,UvHOX2通过调控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的小梗形成,从而影响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的形成。通过RNA-seq技术比较厚垣孢子形成初期的野生型菌株P-1和UvHox2基因敲除突变体发现,UvHOX2可能影响多种功能基因的表达,涉及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壁合成、泛素化和细胞自噬、渗透压和细胞膜完整性。其中,BrlA-AbaA-WetA信号传导途径被发现处于UvHOX2调控途径下游,该信号传导途经通常被认为参与真菌分生孢子小梗形成的调控,本研究发现在稻曲病菌中转录因子UvHOX2可能通过BrlA-AbaA-WetA信号传导途径同时调控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小梗的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丁兆建,漆艳香,曾凡云,彭军,谢艺贤[3](2019)在《氨基糖代谢通路影响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厚垣孢子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是威胁香蕉生产的重要土传病原真菌,其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是香蕉枯萎病的重要侵染源。为解析该病菌厚垣孢子的形成机制,本研究建立了厚垣孢子的诱导形成体系。通过氨基糖添加试验,证明添加N-乙酰葡糖胺可抑制厚垣孢子的形成;通过对该病菌厚垣孢子形成前期(0h)、初期(24h)、中期(48h)和后期(96h)的转录组分析,发现氨基糖代谢通路中有41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厚垣孢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其中9个基因与几丁质合成相关,32个基因与糖类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及催化转换相关。本研究首次证明了氨基糖代谢通路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厚垣孢子形成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小娟,李杰,周瑚,任佐华,刘二明[4](2019)在《稻曲病菌休眠与非休眠厚垣孢子的MSAP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黄色(非休眠)厚垣孢子、黑色(休眠)厚垣孢子、厚垣孢子萌发后产生的分生孢子(非休眠)3种孢子为材料,采用DNA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对供试材料基因组DNA进行甲基化分析,探究稻曲病菌休眠与非休眠厚垣孢子DNA甲基化的水平和模式。结果显示,3种形态孢子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明显,分生孢子基因组DNA中CCGG序列的总甲基化率为20.56%,黑色休眠厚垣孢子为25.63%,黄色非休眠厚垣孢子为33.52%。黄色和黑色的厚垣孢子主要是全甲基化模式,其全甲基化率高于半甲基化率,其中黄色厚垣孢子全甲基化率高达17.68%;分生孢子则是以半甲基化模式为主。结果对揭示稻曲病菌厚垣孢子休眠的分子机制,探究真核生物孢子的分子休眠机制有普遍意义。(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1期)

于俊杰,俞咪娜,宋天巧,曹慧娟,雍明丽[5](2018)在《稻曲菌突变体B-766中厚垣孢子形成关键调控基因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本研究室构建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株不能产生厚垣孢子的突变体B766。通过Southern杂交检测发现,该突变体中含有3个拷贝的T-DNA突变体。随后利用TAILPCR的方法进行T-DNA侧翼序列的克隆,发现该突变体中3个拷贝的T-DNA分别插入至KDB18871.1基因上游1.4kb处、KDB15727.1基因上游2.4kb处和KDB14847.1基因上游0.5kb处。为了进一步鉴定B-766中厚垣孢子形成关键基因,对以上基因在RNA水平的表达进行了qRT-PCR检测,结果显示KDB14847.1基因在稻曲球中表达量下降显着,初步推测稻曲菌中KDB14847.1基因为厚垣孢子形成关键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显示,该基因的表达产物中包含一个homeobox结构域。通常homeobox类转录调控因子含有一个homeobox结构域,在高等生物和真菌中,具有多个homeobox类转录调控因子,并分别参与调控不同类型细胞的发育或细胞发育的多个阶段。本文中鉴定到的Homeobox基因应特异性地参与了稻曲菌在厚垣孢子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孙艳,张学坤,王振辉,赵静,冯丽凯[6](2018)在《滴灌条件下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防治棉花黄萎病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田间实际效果,2012—2014年连续3年通过随水滴灌技术将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施入棉花黄萎病田。调查发现,木霉菌对棉花的出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平均出苗率能增加0.96%~4.93%;施用木霉菌能明显降低黄萎病的发病率,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超过30%,随着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使用年限的延长,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具有增加的趋势;此外,木霉菌还能改善棉花品质,能在衣分增加、单铃质量增加、衣指增加和绒长伸长等方面提高棉花的农艺性状,增加产量,平均增产幅度达15%~20%。(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王琦,冯静红,孙占斌,姜维治,李世东[7](2018)在《氧化胁迫对粉红螺旋聚孢霉生长和产厚垣孢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变液体发酵通气量和添加不同种类活性氧(O2-,H_2O_2,OH·),研究氧化胁迫对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丝生长和产厚垣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胁迫对真菌菌丝和孢子的影响不同。低氧胁迫下,67-1菌丝生长状态发生改变,培养液装量越多,菌丝分枝越少,并且厚垣孢子产量越低。发酵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活性氧可以调控粉红螺旋聚孢霉厚垣孢子的形成。接种前添加5-6 mmol/L H_2O_2,菌株产厚垣孢子水平显着提高,浓度达到9 mmol/L时,67-1生长和产孢完全受到抑制。培养16 h后添加,67-1对H_2O_2的耐受力增强。培养基中添加甲萘醌能够抑制厚垣孢子的形成,培养16 h后添加350μmol/L甲萘醌则可以提高67-1厚垣孢子的产量。在Fe2+-H_2O_2体系中,不同添加时间高氧胁迫均能够显着促进厚垣孢子的生成(P<0.05)。(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8年04期)

丁兆建,漆艳香,曾凡云,彭军,谢艺贤[8](2017)在《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形成体系的建立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是威胁我国乃至世界香蕉(Musa spp.)生产的重要植物土传病原真菌,其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至30年,是轮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主要障碍,故所引起的香蕉枯萎病的防控难度极大。迄今,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形成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解析该病原菌厚垣孢子的形成机制,最终为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笔者建立及优化了厚垣孢子的诱导形成体系,研究发现该病原菌菌丝在含有七水硫酸镁(7H_2O·MgSO_4)和磷酸二氢钾(KH_2PO_4)两种盐溶液体系中,添加作为碳源的葡萄糖(Glucose)或碳酸镁(MgCO_3)浓度为1 mg/L时,在28℃黑暗静止条件下培养4d,诱导几乎所有的菌丝顶端和部分菌丝中间产生了圆形和椭圆形的厚垣孢子,葡萄糖或碳酸镁的浓度增大或降低均导致厚垣孢子产量的减少,这说明碳源在该病原菌厚垣孢子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开关作用;此外,碳酸镁作为碳源优于葡萄糖作为碳源时产生厚垣孢子的数量。该诱导体系的建立为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原材料,相关后续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5)

闫越[9](2017)在《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的产生条件及其分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是一株典型的白腐真菌,该菌株不仅具有非特异性的降解能力,而且能够产生具有抗逆性的厚垣孢子。真菌一旦形成了厚垣孢子,就可以有较长的货架期。本文描述了一种P.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工业化生产的发酵工艺。同时,探究其形成机制,以期指导生产。本课题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内容:(1)介绍采用发酵工艺中补料分批培养形式,通过对厚垣孢子诱导培养基(补料)营养成分和发酵条件的单因素实验,得到了适用于工业发酵P.chrysosporium产厚垣孢子的生产工艺。优化后的补料配方是诱导剂-a 3.8 g/L,七水合硫酸镁2.5 g/L,硫酸氨含量为3.0 g/L,葡萄糖含量为30.0 g/L、苯甲醇0.50 m L/L、磷酸二氢钾2.0 g/L、氯化钙0.50g/L、吐温80 0.50 mL/L、维生素B1 0.001 g/L、微量元素液70.0 m L/L。最佳培养条件是:将100 m L、pH 4.5的四倍浓缩补料接入已培养48 h菌丝的培养基中,在35℃、16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3 d,菌丝球干重及孢子数量分别是3.97 g/L、2.687×109个/L。(2)将上述优化的条件,应用于50 L发酵罐,最优的生产条件是将菌丝培养36 h后补料,补料后60 h放罐,收获厚垣孢子。与摇瓶相比,整个发酵周期缩短了24 h,厚垣孢子数量为5.710×109个/L,最终得到300.0 g产品,还原糖仅剩0.18 g/L。利用湿室载片培养技术测产品的萌发率为72%。(3)通过对固体培养基及接种时菌的状态的筛选比较,采用等比例秸秆麦麸培养基,接种1.0 g菌丝球发酵一周可产生大量厚壁的大孢子细胞,形成的菌垫约厚2.5 mm,与空气接触面较光滑且形成少量分生孢子,余1.336 g秸秆麸皮,利用率达86.64%。该大孢子细胞的特征是细胞壁普遍较液体发酵的厚垣孢子厚,且直径较大,测得的最大直径约70μm,在直径为40μm的大孢子中,细胞壁厚约6.7μm。(4)应用荧光染色技术测厚垣孢子成分。细胞壁由薄外壁及厚内壁组成,增厚部分由含β-1,4-糖苷键的多糖组成。细胞内含大量的中性脂肪酸。在纤维素酶解实验中,20 mg等量的菌丝和厚垣孢子细胞壁经酶解,测得的终产物浓度分别为0.244 g/L和0.215g/L,即纤维素不是厚垣孢子增厚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β-葡聚糖酶解实验中,20 mg等量的菌丝和厚垣孢子细胞壁经酶解,测得的终产物浓度分别为0.480 g/L和0.598 g/L,即厚垣孢子葡聚糖含量较高;在几丁质酶解实验中,5 mg等量的菌丝和厚垣孢子细胞壁经酶解,测得的终产物浓度分别为0.313 g/L和0.290 g/L,即两者含量无明显差异。(5)锁定叁条主要的显着富集的代谢通路—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MAPK代谢通路及脂肪酸降解通路,并推导出P.chrysosporium的葡聚糖合成路径、脂肪酸代谢路径及MAPK调控路径,推测厚垣孢子增厚的细胞壁成分可能与葡聚糖有关,细胞内合成同时积累脂肪酸,为维持正常生长提供能量。选取六个相关的基因进行qRT-PCR验证,从整体上看此次转录组测序结果比较可信。(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张俊[10](2017)在《粉红螺旋聚孢霉67-1产厚垣孢子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是一类重要的生防真菌,可以防治灰霉菌、核盘菌、立枯丝核菌等多种植物真菌病害,具有很强的生防潜力。目前真菌制剂多为分生孢子制剂,稳定性较差,货架期短。厚垣孢子是真菌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抗逆结构,对真菌生防制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但迄今关于生防真菌厚垣孢子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极少。为筛选粉红螺旋聚孢霉产厚垣孢子相关基因,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分离的粉红螺旋聚孢霉高效菌株67-1为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株产厚垣孢子转录组,筛选出不同产孢条件下稳定表达的适宜内参基因,并通过基因敲除,证明己糖激酶基因、聚酮化合物羟化酶基因和醛脱氢酶基因在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株厚垣孢子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揭示厚垣孢子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为获得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株产厚垣孢子相关基因,本实验以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株为材料,分别在36 h和72 h取样,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获得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株产孢差异表达基因。转录组分析获得549,661,174 clean reads。36 h时有67个基因上调表达,117个基因下调表达;72 h时有53个基因上调表达,24个基因下调表达。GO分类注释差异表达基因与细胞组分、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相关。KEGG分析表明,共有188条代谢途径参与了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株厚垣孢子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和环境代谢途径。对16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转录组分析一致。内参基因是基因表达水平准确定量的基础。为筛选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株产厚垣孢子条件下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选取9个管家基因—肌动蛋白(ACT)、延伸因子1(EF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泛素(UBQ)、泛素结合酶(UCE)、组氨酸(HIS)、RNA聚合酶II CTD磷酸酶Fcp1(RPP)、TATA结合蛋白(TBP)和琥珀酸-半醛脱氢酶(SSD),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这些基因在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株产厚垣孢子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叁个内参软件分析候选基因的表达稳定性。最终筛选出SSD和ACT组合作为内参基因用于定量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株在产厚垣孢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通过转录组分析结果,分离获得己糖激酶基因HXK67、聚酮化合物羟化酶基因PKH67和醛脱氢酶基因ALD67。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与对照相比,在36 h和72 h,HXK67表达量分别升高1.8倍、89.1倍,PKH67表达量分别升高11.8倍、25.3倍,ALD67表达量分别升高16.1倍、9.8倍。叁个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HXK67编码区总长1602 bp,编码533个氨基酸,与顶头孢霉(Acremonium chrysogenum)的己糖激酶相似蛋白同源性为63%。PKH67编码区总长1716bp,编码571个氨基酸,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中的聚酮化合物羟化酶同源性为61%。ALD67编码区总长975 bp,编码324个氨基酸,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中的醛脱氢酶同源性为49%。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HXK67、PKH67和ALD67的敲除载体,并用PEG4000-CaCl_2介导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成功得到HXK67的缺失突变株ΔHXK67,突变株ΔHXK67的生长速率较野生菌株显着性提高,但产厚垣孢子能力和对尖孢镰刀菌的拮抗能力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厚垣孢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克隆了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突变菌株B-766中与厚垣孢子形成相关的基因,并通过基因敲除验证该基因在稻曲病菌分生孢子形成中的功能,为进一步揭示稻曲病菌的厚垣孢子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通过利用hiTAIL-PCR、Southern杂交和半定量PCR等方法克隆到B-766中与厚垣孢子形成相关基因编码转录因子UvHox2,该基因为homeobox家族基因。进一步通过基于农杆菌介导转化和CRISPR技术的基因敲除方法确证了该基因在厚垣孢子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同时也参与调控分生孢子形成和致病性。观察发现,UvHOX2通过调控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的小梗形成,从而影响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的形成。通过RNA-seq技术比较厚垣孢子形成初期的野生型菌株P-1和UvHox2基因敲除突变体发现,UvHOX2可能影响多种功能基因的表达,涉及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壁合成、泛素化和细胞自噬、渗透压和细胞膜完整性。其中,BrlA-AbaA-WetA信号传导途径被发现处于UvHOX2调控途径下游,该信号传导途经通常被认为参与真菌分生孢子小梗形成的调控,本研究发现在稻曲病菌中转录因子UvHOX2可能通过BrlA-AbaA-WetA信号传导途径同时调控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小梗的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厚垣孢子论文参考文献

[1].丁兆建,朱为菊.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厚垣孢子形成过程的比较转录组分析[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2].于俊杰,俞咪娜,曹慧娟,潘夏艳,雍明丽.稻曲病菌突变体B-766中厚垣孢子形成调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丁兆建,漆艳香,曾凡云,彭军,谢艺贤.氨基糖代谢通路影响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厚垣孢子的形成[J].菌物学报.2019

[4].李小娟,李杰,周瑚,任佐华,刘二明.稻曲病菌休眠与非休眠厚垣孢子的MSAP分析[J].植物保护.2019

[5].于俊杰,俞咪娜,宋天巧,曹慧娟,雍明丽.稻曲菌突变体B-766中厚垣孢子形成关键调控基因的鉴定[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6].孙艳,张学坤,王振辉,赵静,冯丽凯.滴灌条件下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防治棉花黄萎病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8

[7].王琦,冯静红,孙占斌,姜维治,李世东.氧化胁迫对粉红螺旋聚孢霉生长和产厚垣孢子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18

[8].丁兆建,漆艳香,曾凡云,彭军,谢艺贤.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形成体系的建立及优化[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9].闫越.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的产生条件及其分化机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10].张俊.粉红螺旋聚孢霉67-1产厚垣孢子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论文知识图

菌株FI29rDNA-ITS序列扩增电泳图2-86厚垣孢子-厚垣孢子(草菇)拟美德福里斯孢A:菌落;B:枝孢型的分...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透射电镜照...乙酰葡糖胺的添加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2-50菌株TK221Figure...

标签:;  ;  ;  ;  ;  ;  ;  

厚垣孢子论文_丁兆建,朱为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