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土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梁柱,钢管,曲线,延性,木梁。
混凝土柱论文文献综述
郑永乾,赖鹏松,何春霞[1](2019)在《方形复合不锈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方形复合不锈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新型组合构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为研究其滞回性能,以轴压比(0.05、0.3和0.6)、内外管尺寸比(0.42和0.67)、柱类型(复合不锈钢管混凝土、中空夹层不锈钢管混凝土、不锈钢管混凝土)为主要参数进行8个压弯试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建立方形复合不锈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分析的有限元模型,考察各参数对侧向荷载-位移骨架线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方形复合不锈钢管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较为饱满,且比中空夹层不锈钢管混凝土柱和不锈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更高的极限承载力、延性和塑性耗能能力。随着外管屈服强度、夹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增加或者外管宽厚比、轴压比、长细比的减小,方形复合不锈钢管混凝土柱极限承载力显着增加,随着内外管尺寸比的增加或者内管径厚比的减小,极限承载力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多数情况下,方形复合不锈钢管混凝土比复合普通钢管混凝土极限承载力高2%~20%。(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曾希,李锐,杜国锋[2](2019)在《横向冲击后圆钢管混凝土柱剩余轴压承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构件横向冲击后的剩余轴压承载力,通过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横向落锤冲击及竖向静力抗压试验,绘制了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荷载-位移曲线及荷载-应变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试件最终破坏模式均为偏心破坏,呈现"弓"形;荷载-位移曲线经历了上升、峰值和下降叁个阶段,随着冲击能量增大,试件剩余承载力降低;试件纵向应变值要大于横向应变值,处于试件弯曲凹面的纵向应变增长速度最快,始终受压,处于试件凸面的纵向应变由初始受压转为最终受拉;得到了剩余承载力系数与试件长细比、约束效应系数、冲击能量的关系曲线。(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23期)
阎慧群,王清远,熊峰[3](2019)在《再生钢筋混凝土柱疲劳性能多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混凝土是一种绿色、可循环建筑材料。当其用于结构构件时,可能会因遭受荷载作用而发生疲劳现象。因此,针对不同再生骨料掺合比(0,50%,100%)的再生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疲劳强度试验,通过多尺度(微观和宏观)观察并分析试件,分析受轴心和偏心疲劳荷载作用下不同掺合比的再生钢筋混凝土试件疲劳性能差异。此试验方法和数据结果可为研究、分析其在工程中的运用提供基础依据。(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鹏飞,冷玲倻[4](2019)在《探索锈蚀钢筋混凝土柱地震作用下滞回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柱地震作用下滞回行为研究,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于相关工程的分析能力,利于不断提高抗震水平,基于此,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积极对其进行了有效分析,希望分析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效从哪看。(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33期)
颜军,王可卿,罗海艳,吕慧慧,李升才[5](2019)在《钢齿槽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钢齿槽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并验证钢齿槽连接的可靠性,进行了4个装配式试件和1个现浇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装配式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承载力退化及耗能等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钢齿槽连接工作性能良好,装配式试件与现浇试件的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相同;装配式试件滞回曲线饱满,极限位移角为1/30~1/29,抗震性能满足规范要求。钢齿槽连接可用于抗震设计的装配式混凝土柱的连接。(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继承,李勇,黄泳水,周灵姣[6](2019)在《高强冷弯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试验结果,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模拟高强冷弯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抗震的受力全过程。分析试验构件的滞回性能,并基于纤维模型理论数值计算方法对高强矩形冷弯钢管混凝土的骨架曲线进行理论计算。探讨了截面长宽比、钢管的宽厚比、轴压比对高强冷弯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Open SEES计算得到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与试验实际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吻合较好;在一定范围内,高强冷弯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长宽比越小,其水平承载力和刚度越大;钢管宽厚比减小可有效提高高强冷弯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水平承载力和刚度;轴压比越小,高强冷弯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水平承载力越高且延性越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10期)
曾国燕,覃伯瑜,梁斯宇[7](2019)在《型钢混凝土柱施工的关键技术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型钢混凝土柱的特点及施工难点,并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总结,形成了相应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型钢混凝土柱梁柱节点的深化设计、预埋件安装质量、型钢柱的吊装与垂直度监测技术以及钢筋安装质量的控制措施等,在满足设计和质量要求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9年20期)
仇建磊,贡金鑫[8](2019)在《压弯剪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荷载-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破坏模式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机理及性能,该文提出能够考虑压弯剪相互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柱荷载-变形分析模型。以修正压力场理论及传统纤维截面分析法为基础,将柱受力过程分为弯曲控制及剪切控制两个阶段,分别对控制截面受拉区和受压区进行分析,同时考虑了纵筋受压屈曲及P-?效应的影响,进而得到柱水平受剪承载力及其变形。最后,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所收集的拟静力试验柱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压弯剪作用下钢筋混凝柱会表现出弯曲、弯剪及剪切叁种不同的破坏模式,其荷载-变形性能差异较大,采用该文所提模型所得计算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模型能够被用于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分析。(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建军[9](2019)在《仿古建筑中混凝土柱与木梁连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因其具有优良的坚固性和可塑性,在很多仿古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可以有效克服木质结构易潮易腐易燃等缺点,目前,在仿古建筑中混凝土和木质结构结合的形式越来越普遍,因此,混凝土柱和木梁连接技术就成为了行业内研究的难点,基于此,本文对仿古建筑中混凝土柱和木梁连接技术的优点和常用的连接技术进行介绍,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更好解决两者连接问题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30期)
陈辉国,雷屹欣,赵樾[10](2019)在《高温后无机聚合物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无机聚合物混凝土柱进行多种高温工况下偏心受压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工况对无机聚合物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承载力、轴向变形、侧向挠度等指标,得出无机聚合物混凝土柱在不同温度作用下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机聚合物混凝土试块虽在受火400℃内存在承载力强化现象,但无机聚合物混凝土柱的承载力随受火温度升高始终呈下降的趋势,在不同高温工况下,无机聚合物混凝土柱的偏压承载力损失比例均要小于普通混凝土柱,具有优良的耐火性。(本文来源于《粉煤灰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5期)
混凝土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构件横向冲击后的剩余轴压承载力,通过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横向落锤冲击及竖向静力抗压试验,绘制了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荷载-位移曲线及荷载-应变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试件最终破坏模式均为偏心破坏,呈现"弓"形;荷载-位移曲线经历了上升、峰值和下降叁个阶段,随着冲击能量增大,试件剩余承载力降低;试件纵向应变值要大于横向应变值,处于试件弯曲凹面的纵向应变增长速度最快,始终受压,处于试件凸面的纵向应变由初始受压转为最终受拉;得到了剩余承载力系数与试件长细比、约束效应系数、冲击能量的关系曲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土柱论文参考文献
[1].郑永乾,赖鹏松,何春霞.方形复合不锈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2].曾希,李锐,杜国锋.横向冲击后圆钢管混凝土柱剩余轴压承载力研究[J].建筑结构.2019
[3].阎慧群,王清远,熊峰.再生钢筋混凝土柱疲劳性能多尺度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9
[4].张鹏飞,冷玲倻.探索锈蚀钢筋混凝土柱地震作用下滞回行为[J].科学技术创新.2019
[5].颜军,王可卿,罗海艳,吕慧慧,李升才.钢齿槽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
[6].张继承,李勇,黄泳水,周灵姣.高强冷弯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混凝土.2019
[7].曾国燕,覃伯瑜,梁斯宇.型钢混凝土柱施工的关键技术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9
[8].仇建磊,贡金鑫.压弯剪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荷载-变形分析[J].工程力学.2019
[9].张建军.仿古建筑中混凝土柱与木梁连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
[10].陈辉国,雷屹欣,赵樾.高温后无机聚合物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与应用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