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资源论文_孙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因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资源,林木,氮肥,水稻,晚疫病,株型。

基因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孙健[1](2019)在《高纬度杂草稻的起源演化与基因资源的系统性发掘》一文中研究指出杂草稻是一类具有很强入侵性和环境可塑性的水稻变种或变型,在全世界稻区危害着水稻生产。同时其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又可以作为宝贵的基因资源,用于栽培稻的遗传改良。关于杂草稻的起源,一直是困扰着学术界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应用群体遗传学、演化场景推演、比较基因组学等生物大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亚洲高纬度杂草稻与粳型栽培稻的遗传趋异始于栽培稻驯化后的遗传改良,其杂草化的实质是基因组的半驯化"semi-domestication"。本研究同时测序组装了第一个高质量的杂草稻参考基因组,基于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高纬度杂草稻WR04-6基因组的驯化程度介于栽培粳稻日本晴与野生稻w1943之间。首个杂草稻基因组的发布,对发掘来源于杂草稻的优良适应性基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株高模型发现了杂草稻与栽培稻具有依赖性竞争的协同进化关系,进而首次应用"演化博弈"的思想来解释杂草稻的起源与演化。在这场进化的博弈中,"杂草型等位基因"扮演着"自私基因"的角色,应用落粒与早熟等策略在与人类和栽培稻的角逐中维持着种群的动态繁衍。同时课题组对杂草稻的非生物学抗性、驯化相关性状以及特用品质等基因资源开展了系统性的发掘工作。(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齐芳[2](2019)在《我科学家揭示麻雀选食高粱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齐芳)麻雀喜食高粱,会造成粮食减产。但科学家们发现,麻雀对高粱也会“挑食”。这是为什么呢?我国科学家最近揭晓了麻雀对不同高粱品种“挑食”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子刊《分子植物》上。这一研究既为培育抗鸟的高粱新品种(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09-26)

高建勋,欧任贵[3](2019)在《公海生物基因资源的惠益分享机制初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海生物多样性的开发并无明确的公约条款可循。为公平地分享惠益,国际社会试图通过谈判达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项下的第叁份执行协定以填补公约规定的空白。公海生物基因资源惠益分享机制的构建是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公海生物基因资源在法律定位上应属于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这可从具有典型意义的惠益分享区域性立法和国内立法中找到合理的惠益分享机制。(本文来源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马爱平[4](2019)在《解锁农作物的生命密码》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内的作物科学研究所重大科学工程楼,即使是在建成16年后的今天,外表看起来也颇为壮观。鲜为人知的是,这里拥有着世界先进、国内领先的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核心设施和技术平台。植物育种是(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7-05)

胡顺利,汤璟瑶[5](2019)在《找寻深海基因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1月7日,由自然资源部批准、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组织、"大洋一号"船执行的中国大洋48航次科考,圆满完成在西北太平洋的深海资源和环境综合调查以及"海龙"系列无人缆控潜水器(ROV)系统的试验与应用任务,返航青岛。我有幸代表南京农业大学参与了这次国家级重大科考任务的全部航(本文来源于《大学生》期刊2019年03期)

赵长星,王维华,姜雯,姜德锋,王建林[6](2019)在《《植物基因资源及生物多样性》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基因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是一门多个学科基础理论、科学方法和相关技术手段相互交叉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新兴边缘科学,该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了植物基因资源的现状(包括种类、分布、数量等)和保护管理,以及植物基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涵盖了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及其意义。该课程在我校虽然是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等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但课程内容在植物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间通连起到了桥梁作用,对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多年来课程组教师在授课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尝试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实践。(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08期)

[7](2019)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发现可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新基因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氮肥是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然而,氮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并未带来农作物产量的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反而呈下降趋势。因此,培育氮肥高效利用的新品种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绿色高效提高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8月16日,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以研究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组关于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调控植物氮肥高效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该项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植物生长与代(本文来源于《科技促进发展》期刊2019年01期)

刘翠兰,燕丽萍,王开芳,臧真荣,王因花[8](2018)在《竹子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及抗寒性初步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适宜山东地区气候特点栽植的观赏竹类资源,恢复竹林景观,2014年10月—2015年3月对山东省、江苏省和江西省境内有代表性竹子分布区进行基因资源调查与收集,共收集种质31份,分别保存于威海文峰基地与济南历城区唐王基地资源圃。连续2年调查其成活率、萌笋率及抗寒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1份种质进行了抗寒性综合评价。初步评价结果是:‘桂竹’、‘碧玉间黄金’和‘箬竹’在山东省沿海地区表现出抗寒性最强;‘桂竹’、‘金明竹’、‘黄槽石绿竹’、‘美丽箬竹’和‘矮箬竹’在山东省内陆地区表现出抗寒性最强。可见,‘桂竹’、‘金明竹’等7个竹种适应性强,适宜山东省栽植并可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24期)

王洪洋,田振东[9](2018)在《基于晚疫病菌效应子识别策略挖掘马铃薯潜在抗病基因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利用晚疫病菌效应子识别策略快速挖掘具有潜在抗晚疫病基因的马铃薯资源,挑选了晚疫病菌侵染马铃薯时早期上调表达的68个RXLR类效应子基因,将它们分别克隆到PVX病毒植物表达载体pGR106上,采用农杆菌牙签穿刺方法,在55份不同基因型的马铃薯叶片上进行瞬时表达,根据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发生与否来推断马铃薯中是否存在潜在抗病基因。结果表明,10个效应子基因,包括无毒基因AVR2家族成员PITG_23008,细胞死亡激发子PexRD2、无毒基因PexRD39(AVRblb2),以及其它未知功能效应子基因Pex147-2、PexRD8、PexRD49、PITG_10232、PITG_11484、PITG_07555和PITG_22724,能够在10份马铃薯材料上诱导HR,预示这些马铃薯材料中具有潜在抗病基因。另外,离体叶片晚疫病菌接种鉴定表明,识别6个晚疫病菌效应子的马铃薯材料IVP196-2比识别3个效应子的马铃薯材料HJT349-3抗病性更强。(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朱静怡,胡元斌[10](2018)在《挖掘林木基因资源 助力金华绿色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入夏,八婺大地的色彩变得更浓烈了,无论是炎炎夏日里坚持站岗庇护一方阴凉的大树,或是热烈绽放为生态家园平添芬芳的花卉,还是那沿着生态廊道、两路两侧越来越蓬勃生长的珍贵彩色林,都让金华这座“国家森林城市”以更殷实的生态家底,敞开怀抱迎接各方来客。金(本文来源于《金华日报》期刊2018-06-27)

基因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记者齐芳)麻雀喜食高粱,会造成粮食减产。但科学家们发现,麻雀对高粱也会“挑食”。这是为什么呢?我国科学家最近揭晓了麻雀对不同高粱品种“挑食”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子刊《分子植物》上。这一研究既为培育抗鸟的高粱新品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因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1].孙健.高纬度杂草稻的起源演化与基因资源的系统性发掘[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齐芳.我科学家揭示麻雀选食高粱的分子机制[N].光明日报.2019

[3].高建勋,欧任贵.公海生物基因资源的惠益分享机制初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视角[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9

[4].马爱平.解锁农作物的生命密码[N].科技日报.2019

[5].胡顺利,汤璟瑶.找寻深海基因资源[J].大学生.2019

[6].赵长星,王维华,姜雯,姜德锋,王建林.《植物基因资源及生物多样性》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

[7]..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发现可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新基因资源[J].科技促进发展.2019

[8].刘翠兰,燕丽萍,王开芳,臧真荣,王因花.竹子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及抗寒性初步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8

[9].王洪洋,田振东.基于晚疫病菌效应子识别策略挖掘马铃薯潜在抗病基因资源[J].园艺学报.2018

[10].朱静怡,胡元斌.挖掘林木基因资源助力金华绿色发展[N].金华日报.2018

论文知识图

染色体编码示意图一1美洲黑杨基因资源引进地区示意...欧洲黑杨基因资源引种国家示意...欧洲黑杨基因资源引物国家示意...蝎物种遗传基因资源的数据形式一1家蚕Z染色体性状连锁图(娜叫大学#~

标签:;  ;  ;  ;  ;  ;  ;  

基因资源论文_孙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