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搜狐“10大”评选尘埃落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琴[1](2014)在《从短语到词汇:构式化的另一种概括方式 ——以“打酱油”的构式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适应性自组织的复杂系统(成军、莫启扬,2009),在这个系统中,语言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促使语言结构本身在形式上或在功能上不断变化,推动语言系统的发展,新的语言结构由此不断涌现,这种新的语言结构涌现的过程就是构式化的过程(Traugott,2008)。构式化是人类对语言体验的抽象和概括,是词汇和语法产生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基于使用的视角,运用样本模型理论,阐释构式化过程的认知动因和生成机制,从而确认构式化过程中不同于从具体到抽象的另一种概括方式。而且本研究对网络热词“打酱油”进行了个案研究,“打酱油”由短语变为词汇,是典型的词汇构式化现象,其意义和句法环境在构式化前后都发生了变化。基于使用的理论认为语言结构形成于使用过程中,词汇构式化是语言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语言的使用密切相关,一个语言结构每使用一次就会在大脑中储存下来,称为样本,样本相同时,即重复使用某一语言结构时,大脑就会将其表征为同一个样本,换句话说就是重复使用强化了语言在心智中的表征。网络热词“打酱油”在使用过程中由短语结构变为近似词汇的形态单位,它的语用义和句法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重复使用是促使其变化的关键原因,随着“打酱油”作为整体被使用的次数逐渐增多,它在心智中的整体表征不断得到强化,逐渐作为一个整体被提取和使用,换言之,“打酱油”在使用过程中自主性不断加强,词汇性不断得到强化,逐渐演变成一个独立的词汇构式。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Goldberg (2006)对语言概括的本质进行了研究,认为构式之间是层级关系,是基于相似性从具体例示中逐步概括的,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构式化,在变化过程中其能产性不断增强,然而还存在另一种现象,即语言结构在构式化过程中能产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本文将这种现象定义为构式化的另一种概括方式,“打酱油”在变为词汇的过程中逐渐不易被拆分,能产性逐渐消失。这一研究引起了对构式及短语结构的注意,并且要求对语法的心理表征作重新思考。本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本研究用一种新的角度诠释了词汇化过程,从构式化的角度考察词汇化,并且由此提出了另一种不同于从具体到抽象的构式化路径,这是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将对语法本质的研究和语言心理表征的研究有重大的启示;其次,对“打酱油”等网络热词进行研究,有利于日常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流的顺利展开,而且也为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和习得提供了启示,对汉语的信息计算加工处理和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王旭东[2](2013)在《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珍贵的社会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资源的价值只有通过开发利用使其服务于人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实现档案蕴藏的文化价值,能够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强化档案馆文化功能,更有助于社会文化发展与繁荣,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在文化强国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文化软实力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成为主要国民经济部门的条件下,充分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理应成为档案事业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的新方向。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档案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借鉴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关注社会文化发展方向,观察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类型、意义,阐述了面临的障碍与困难,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利用方式,并对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对策和办法。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共五章:第一章:“档案文化资源概说”。主要分析了档案的文化价值,在分析“文化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文化资源”的定义,对其资源特性、类型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与意义”。主要给“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做了定义界定,说明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客体,对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在各个层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第三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制约因素和档案馆面临的‘文化危机”’。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阻碍因素、不足和问题。并着重对档案馆正在经历的“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和肇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内容”。主要从公益性开发利用与产业性开发利用两个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及内容。在公益性开发利用方式中,讨论了以档案馆为首要主体的编研、展览、文化活动、公共文化产品开发、社会教育等开发利用方式。在产业性开发利用方式中,主要对档案馆的文化商品开发活动,对文化产业部门进行档案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第五章:“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主要针对第三章所分析的各种阻碍因素和第四章的开发利用需要,认为应当加强档案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整合、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从观念、资源、信息化、制度、机构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档案界围绕档案与文化进行了为时甚久的讨论,但至今罕见专门以“档案文化资源”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的研究,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档案学研究者、实践者对这个问题的共同关注,以便更好地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使档案文化资源这一文化富矿能服务于我国的文化战略,服务于公众的文化需求。
王铁磊(TieLei Taylor Wang)[3](2013)在《留学服务供应链建模及其发展成功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增长。由最初的混乱到留学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留学服务市场的迅速膨胀,其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随着自费留学的持续升温,催生了留学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留学中介机构日益成为中国公民出国留学的一个重要的渠道。留学服务供应链的逐渐规范,帮助公民办理出国留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整个留学服务供应链运行复杂,在服务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和服务方式不当,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个别留学中介违背了诚信原则,利用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本文运用petri网建模进行模拟仿真,首先根据留学服务供应链的行业现状,建立了留学服务供应链的基础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PIPE软件构建了留学服务供应链的Petri网的基本流程,然后就供应链结构和性能进行了一些分析。并以启德教育集团为典型案例,结合相关软件运用关联矩阵方法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对留学服务供应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为留学管理者和设计者在留学供应链建设和优化过程中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在留学服务供应链的发展过程中,本文以理论结合实际问题的思路分析了留学服务供应链的发展关键因素。为了研究留学申请阶段的市场动向以及留学服务行业在发展中的成功因素,了解留学申请者对出国考试培训机构以及留学中介机构的依赖和信任程度,探寻整体行业发展空间,本文开展了留学中介机构市场调查,综合梳理出留学申请者对市场的认可程度,为市场各方了解行业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依次介绍了本次调查采取的主要方式,重点调查和分析中国申请留学者对出国考试培训及留学中介机构的认知状况,主要分析留学申请者的选择机构标准;还有对出国考试培训及留学中介机构收费标准的反馈,最后为留学申请者机构选择过程中的建议。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留学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五大国家的留学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为本文顺利开展研究提供背景参考。第二章具体介绍服务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接着阐述服务供应链的研究现状,和供应链建模和成功因素分析方法的理论综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三章是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目的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第四章是基于Petri网的留学服务供应链建模研究,首先介绍了Petri网的历史和发展、基本概念和行为性质。其次,阐述了Petri网的研究模型,介绍了Petri网的留学服务供应链模型的构建步骤,并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以启德教育集团作为案例,对其服务供应链运行模型进行了提取,最后基于Petri网启德留学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对策建议。第六章是留学服务供应链发展成功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了收集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第七章是结论总结和研究展望部分。
唐成豹[4](2012)在《2005-2009年度刑事影响性诉讼实证分析与法治意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所谓影响性诉讼,是指那些个案价值超越本案当事人的诉求,能够对类似案件,对立法、司法完善和社会管理制度改进以及人们的法律意识转变产生较大促进作用的个案。力图从年度、地域、所涉罪名与指向的法治问题等三个反映法治面貌的表征来展示刑事影响性诉讼的全貌,努力让这些数据透露出当下中国刑事法治的气息。社会矛盾是刑事影响性诉讼兴起和形成的根源。有多少个公共议题或者社会焦点问题,就会形成多少个与之相应的刑事影响性诉讼。依法治国方略是刑事影响性诉讼形成的另一重要社会背景因素。在网络时代和信息社会里,传媒和社会公众是个案具有影响力的不可缺少的力量。从实然层面讲,在我国,制造诉讼影响力的主要力量是媒体和社会大众而不是司法机关。刑事影响性诉讼的法治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检验法律制度的不足和运行效果、实现法律创新;促进正确司法和司法统一,强化司法权威;提升社会公众法律意识。检验法律制度的不足和运行效果、实现法律创新是指刑事影响性诉讼具有推动法律立、改、废的法治功能,这是刑事影响性诉讼促进法治进步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影响性诉讼之所以具有促进正确司法和司法统一,强化司法权威的意义,是因为影响性诉讼可以成为判例性案件,对类似案件的处理有示范和指导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理性看待案例的影响。在每一个刑事影响性诉讼中,除了诉讼参加人外,社会公众的关注、广泛讨论与媒体的介入、推波助澜,促使法律理念的传播和法律意识的提升,激发对不合理制度的批判精神,弘扬了程序正义理念,依法行使公权力,强化了人权保障的观念。
鄢显俊[5](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指出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路小静[6](2010)在《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的出版业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我国的出版单位也经历了事业单位管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公司制改造的发展与演变过程。由于出版业具有显着的意识形态特征,出版业长期以来受党和政府机关的重视,被过分地强调了其政治和教化功能,而出版物的商品性这一重要属性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强调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由此以后,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我国文化产业成长期的主导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出版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必然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出版业的发展不仅要有内需的拉动,而且也要有外需的拉动,我们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虑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国出版业必须“走出去”。而今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正面临着五大问题:我国出版业作为国家垄断产业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产生的阵痛一直没有消失;外国出版巨头开始涉足中国,我国出版企业的实力无法与之匹敌;缺乏出版业“走出去”人才、版权贸易人才、翻译人才,成为我国“走出去”的瓶颈;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改变着全球人们的阅读习惯;我国的出版行业组织、版权中介机构还远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01年我国加入WTO,这对我国出版业而言既是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我国出版业如何抓住机遇、大力改革、加快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出版企业的实力以实现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转变,是摆在所有从事出版从业人员面前的艰巨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出版业发展状况,通过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系列问题,以下简要介绍全文内容。首先,本文对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许多制约因数进行了概述。具体表现在:中国出版业正在按中央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具备条件后可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这一改革正在全面推开;国内出版市场尚未完全放开,作为国家特许经营的出版企业,经营风险较小,获利空间较大,“走出去”开拓国际业务动力不足,或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走出去”的行动相对迟缓;分析了我国出版产业管理体制、市场结构以及出版集团、中介组织的弊端。其次,本文分析了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三种主要模式:一是出版物出口。从统计数据看,我国出版物实物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西方出版物市场所占份额极小,影响十分微弱,需在增加外文图书的基础上,扩大营销网点和营销渠道。二是版权输出,这是当前我国走出去的主要形式,我国的版权输出从改进内容入手,力求突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障碍,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让承载中华文化精华的出版内容通过版权贸易方式进入到西方主流社会。三是资本输出,即对外进行直接投资。让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可利用直接设立新设、并购海外出版企业等方式在海外成立出版公司,以此让我国的出版企业在跨国出版传媒的传统领地上争得立足之地。再次,本文借鉴了国外出版业发达国家诸如美国、英国、日本出版业“走出去”的模式与经验,通过分析发现,虽然美国出版物的输出重在强化资本的输出,英国的图书出口具有强大优势,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与输出特色十分鲜明。但是它们也存在共性的特点:一是将实物出口、版权贸易与资本输出完整联合起来,齐头并进地促进本国的出版业“走出去”;二是克服三种瓶颈,包括本土语言的教育和推广、国际市场的选择以及本土化运作;三是利用三种动力,即以政府相关部门为驱动,以行业自身发展需求为起点,借高新科技相关领域之力量。最后,论文阐释了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的对策:政府支持,从融资、税收等方面加大对走出去的扶持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培养“外向型”的人才;打造走出去的主体,即采取上市、并购等方式将我国出版企业做强做大;利用新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促使出版企业“走出去”等。全文在文化产业、文化多样性、文化软实力及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国情、依据我国图书出版业现状条分缕析,试图找到一条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发展之路,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及建议以供参考。
杜舟[7](2010)在《2009年IT10大争议人物》文中指出有IT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为争"市"夺利引发的纷纷扰扰,是是非非。2009年,金融风暴的肆虐放大了人性的阴暗面。"赢者通吃"、"胜者为王",已演变成时下各行业最基本的信条,仿佛没有置对手于死地的谋略和勇气,就算不上是真正的行业领袖。"利"字当先,商业领袖也免不了纵横捭阖,逢场作戏。马化腾之于腾讯,郭台铭之于富士康,张朝阳之于搜狐……都难免卷入人们口诛笔伐的漩涡之中。有人说他们是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也有人说他们是道德沦丧、见利忘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风采。有争议才彰显是非,才能纠偏和矫枉,IT江湖也因此而更加异彩纷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让人生厌,IT精英们不断修正和挑战行业准则及游戏规则。为了江湖之利,他们置商业伦理于不顾,杀得分外眼红,上演了一幕幕以邻为壑的戏码。但这本身就是一个商业悖论——不要迷恋一统江湖,那只是个传说。在此,我们记录下这些尔虞我诈、神秘诡异的商战,个中是非曲直,任由读者和历史公论。
李喜华[8](2009)在《网络事件的心理学分析 ——以华南虎照片事件的网络舆论分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民群体的壮大,网民越来越多的在网络公共平台上表达对社会事件、现象的意见与态度,网民意见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最终对事件的发展甚至社会进程都产生重大影响,这些事件即为网络事件。网络事件一方面可能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引发现实生活中的暴力事件,因此必须要对网络事件进行有效的调控。网络事件的参与者主要是网民,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行为表现为态度的表达。笔者认为对网络事件的调控主要要从网民的心理入手,因此首要的是要分析网民在参与网络事件中的心理特征。本文以华南虎照片事件为案例进行分析,以该事件的网络舆论为载体,采用深度访谈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分析网民在参与网络事件过程中的心理表现,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学、舆论学相关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总结出网民心理的一般性特征。笔者认为,在参与网络事件的过程中,网民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暗示会影响网民态度的形成,说服影响网民态度的改变;网民特别关注政府公信力等问题;网民参与网络事件既是源于其心理需求,又有现实环境等的诱因。在文章的最后,笔者试着从政府与网站两个角度对网络事件的调控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梁智勇[9](2009)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讯社在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博弈 ——以新华通讯社为视角》文中提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世界金融信息服务业寡头垄断的弊端。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均衡、透明的金融信息服务新秩序,以提高信息服务机构对金融风险的预警功能。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生逢其时。在数字化的技术背景下,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信息化的驱动下,新华社从传统的新闻通讯社开始战略转型,发力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同汤姆森路透、彭博等国际垄断巨头展开博弈。本文将新华社的这项革新战略放入全球化的视野中和历史的视阈中,以中国传媒业市场化改革为参照系,深入剖析其转型的原因,重点借鉴产业经济学的SCP经典分析框架(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同时兼顾传媒业的特殊属性,解析了国际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市场结构,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社会绩效,并着力探讨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参与市场竞争的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战略、改革路径,以此管窥中国传媒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参与全球竞争的策略选择。首先,本文分析了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宏观环境。参照经济学领域的“PEST”模型,本文着重分析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在技术环境的分析中,特别考察了媒介融合对现代通讯社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新华社推进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既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和新华社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诉求高度吻合。其次,本文剖析了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所处的市场环境,也就是世界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市场结构。主要围绕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差异化程度、市场进入壁垒(主要包括政策壁垒、技术壁垒和资本壁垒)三方面展开。本文还参照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市场竞争者、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直接竞争者是汤姆森路透、彭博和道琼斯。这些国际金融信息服务巨头如今已长驱直入中国市场,或直接驻点攻占金融机构,或与国内交易所与高校共建项目、联合研究,或依靠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手段开拓市场,或通过资本运作手段涉足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市场;潜在竞争者,如有着政府背景的中经网、国研网,有着传媒背景的第一财经,有着企业背景的万得、世华、金融界、大智慧、和讯等。替代品分析,侧重剖析国内外财经媒体状况。再则,本文着重分析了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市场行为。具体分为四个方面:其一,从历史的角度全面梳理新华社开展经济信息服务的历程。其二,揭示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内容架构、市场定位、基本功能(资讯发布、行情展示、数据查询、模型分析、在线交易等),同时与路透3000 Xtra、彭博专业服务和万得等国内金融信息服务系统开展比较。其三,剖析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组织架构:采编、技术、营销“三合一”。其四,分析新华08的营销策略、产业价值链整合、采编流程的再造和组织结构的创新,以及资本运营策略。然后,本文阐释了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市场绩效与社会绩效。市场绩效评估主要采用四项参考标准:一是市场盈利水平;二是金融交易平台功能的实现状况;三是国际化程度;四是用户评价。作为行政力量主导推进下的一项战略,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一直面临着政府规制下的两难,其社会绩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积极意义上讲,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在争取中国经济话语权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背靠体制荫蔽却又深受羁绊,权力越界干扰正常市场竞争,政治化的体制易导致“市场失灵”,新华社受权监管外国通讯社并与之在新闻信息业务竞争,监管者与竞争者的双重角色产生冲突。最后,本文参照SWOT模型(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ieS—ThreatS),探讨了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竞争战略选择。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优势在于:拥有独特的政治地位与强大的品牌效应,先进的多媒体数据库与专业的财经媒体资源,完善的采集网络与多渠道的发布系统等;劣势在于资源高度分散,体制机制不顺,IT技术力量滞后,财经与外语人才匮乏等。市场机会在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明显,中国需要自主的金融交易服务系统和话语平台;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扩大,信息需求持续旺盛。威胁主要是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压力,以及外部体制的风险。笔者最终提出,产品创新需要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作支撑。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用资本化、市场化和公司化的手段,推进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发展。从组织架构上,可积极实施品牌主导的相关多元化战略;从产品创新的角度看,应当积极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邹军[10](2008)在《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 ——中国网络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舆论是网民在平等、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的公开表达,是民间舆论的重要形式,表现出了明显的民粹主义、非理性等特征。网络舆论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态:除了常见的新闻跟帖和网络论坛的讨论外,还有众多颇具特色的表现形态,如黑客集体攻击行动、“网络通缉”等等。与传统的舆论类型相比,网络舆论的生成过程是“可视化”的意见汇聚,表现出明显的直观性。网络舆论在中国的兴起既有赖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也归因于现实社会中民间表达渠道的不畅。研究表明,互联网提供的交流空间扩大了中国既有的公共领域,网络空间本身也初现公共领域的曙光。互联网促进了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网络舆论与市民社会之间呈现互动与提升的相互关系。互联网对于中国政治的最大改变之一就在于广开言路。因此,网络舆论在协商民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拓展了协商民主的领域。现有的网络协商还存在很多缺陷,它既可以是民意的呈现,也可能沦为建构民意的工具。理想的网络协商还有赖于法律保障、制度建设、公共精神的培养以及知识普及等方面的配套措施。而且,网络协商只能作为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并不能替代其它形式的协商。互联网在中国的社会运动中起着动员和抗争的重要作用。由于社会运动在中国的敏感性,运动中的网络舆论表达都不是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进行的,网络动员和抗争受到种种限制。在社会运动中,网络舆论形态和所起的具体作用,以及网络表达的自由度都取决于社会运动的目标与国家总体利益的一致程度。作为一种民间表达,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扩散、呈现与驯化、控制与反控制体现的是现阶段的国家-社会关系。一个初具雏形的市民社会正在成长,但国家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动摇。至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当前中国,互联网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并不能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作用受到各种制约,因而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其次,也不能排除在某些情况下网络舆论对于现实的重要影响,比如面对特定的议题或者有众多精英人物的参与,网络舆论就可能发挥强大的威力;第三,一旦真正成熟的市民社会在中国出现,民众在现实中拥有了更多的表达渠道,则网络舆论的过度繁荣就可能成为历史。
二、搜狐“10大”评选尘埃落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搜狐“10大”评选尘埃落定(论文提纲范文)
(1)从短语到词汇:构式化的另一种概括方式 ——以“打酱油”的构式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
Abstract |
内容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2 Objective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
1.3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ology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5 Layout of the paper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y of lexicalization |
2.1.1 Lexicalization:Diachronic versus synchronic |
2.1.2 Lexicalization:Generative versus function-typological |
2.1.3 Related topics of lexicalization study |
2.1.4 Summary |
2.2 Previous study of generalization |
2.2.1 Generalization view in philosophy |
2.2.2 Generalization view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2.3 Previous study of constructionalization |
2.3.1 Construction-based grammar |
2.3.2 Constructionalization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preliminary:The usage-based model |
3.1 An overview of the usage-based model |
3.2 Frequency effects |
3.2.1 The conserving effect of token frequency |
3.2.2 The reducing effect of token frequency |
3.2.3 The autonomy effect of token frequency |
3.3 An exemplar-based account of the usage-based model |
3.4 Application of the usage-based model |
3.4.1 A usage-based account of language |
3.4.2 A usage-based accoun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
Chapter Four Constructionalization of "打酱油":From a phrase to a lexically filled construction |
4.1 Data analysis |
4.2 An analysis of "打酱油" on its syntactic and semantic change |
4.2.1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打酱油" as a verb phrase |
4.2.2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打酱油" as a lexicon |
4.3 Frequency effects on the constructionalization of "打酱油" |
4.3.1 Chunking of "打酱油" |
4.3.2 Semantic change |
4.3.3 Generalization of meaning |
4.3.4 Reanalysi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
5.2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
5.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1 "打酱油" in news titles(2008—2014) |
Appendix 2 "打酱油" in CCL |
(2)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课题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档案文化资源概说 |
第一节 档案与文化 |
一、文化 |
二、档案的文化价值 |
第二节 档案文化资源的概念、特性及类型 |
一、档案文化资源的概念 |
二、档案文化资源的特性 |
三、档案文化资源的类型 |
第二章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主客体及意义 |
第一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 |
一、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分析 |
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
第二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客体 |
一、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主体——档案馆 |
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其他主体 |
三、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客体 |
第三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
一、有利于充分实现档案文化价值 |
二、有利于档案馆融入社会,参与国际文化事业 |
三、有助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 |
四、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
五、有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第三章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制约因素和档案馆的“文化危机” |
第一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主观因素 |
二、客观因素 |
第二节 档案馆的“文化危机” |
一、档案馆文化身份难以获得认同 |
二、档案馆对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功能不显着 |
三、档案馆缺乏清晰的文化定位 |
第四章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内容 |
第一节 档案文化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 |
一、加强编研,探索新的编研方式 |
二、改进展览方式,贴近社会文化主题 |
三、围绕档案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
四、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
五、进行社会教育 |
六、其他开发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档案文化资源的产业性开发利用 |
一、档案馆与“档案文化产业” |
二、档案馆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商品化”开发利用 |
三、产业部门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五章 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
第一节 推进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与改革 |
一、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
二、建立档案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整合机制 |
三、探索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革新 |
四、推动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机构建设 |
第二节 提升档案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
一、观念建设 |
二、善用资源 |
三、信息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留学服务供应链建模及其发展成功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留学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1.3.1 中国留学中介发展的背景 |
1.3.2 中国留学中介发展的历史演进 |
1.3.3 中国留学市场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
1.3.4 留学中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4 五大留学目的国的留学特点 |
1.4.1 美国留学情况 |
1.4.2 英国留学情况 |
1.4.3 加拿大留学情况 |
1.4.4 澳大利亚留学情况 |
1.4.5 新西兰留学情况 |
2 相关基本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服务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
2.2 服务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
2.2.1 服务供应链内涵及结构模型研究 |
2.2.2 服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
2.2.3 服务供应链能力协调研究 |
2.2.4 服务供应链质量控制研究 |
2.2.5 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 |
2.3 供应链建模理论研究现状 |
2.3.1 图形化建模方法 |
2.3.2 数学建模方法 |
2.3.3 语法建模方法 |
2.3.4 仿真建模方法 |
2.4 成功因素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目的 |
3.1.1 研究思路 |
3.1.2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Petri网的研究方法 |
3.2.2 调查问卷方法 |
3.3 本文特色与创新 |
4 基于Petri网的留学服务供应链建模研究 |
4.1 Petri网的基本理论 |
4.1.1 Petri网的历史与发展 |
4.1.2 Petri网的基本定义 |
4.1.3 Petri网的行为性质 |
4.2 留学服务供应链的Petri网模型 |
4.2.1 留学服务供应链基础模型 |
4.2.2 基于Petri网的留学服务供应链模型构建 |
4.2.3 Petri模型分析 |
5 留学服务供应链建模应用研究—启德教育集团案例分析 |
5.1 启德留学服务供应链参与成员简介 |
5.1.1 启德教育集团 |
5.1.2 新东方外语培训企业 |
5.1.3 Bond International College |
5.1.4 花旗银行(Citibank) |
5.2 启德留学服务供应链运行模型的提取 |
5.3 启德留学企业基于Petri网的留学服务供应链模型的建立 |
5.3.1 建立模型 |
5.3.2 关联矩阵分析 |
5.3.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6 留学服务供应链发展成功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
6.1 留学服务供应链发展成功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 |
6.1.1 问卷设计原则 |
6.1.3 调查问卷分析 |
6.2 关于留学服务供应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6.2.1 从留学服务供应链的自身角度 |
6.2.2 从政府对留学服务供应链的政策角度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留学服务供应链客户调查问卷 |
附录B:留学服务供应链专家调查问卷 |
(4)2005-2009年度刑事影响性诉讼实证分析与法治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刑事影响性诉讼的量度分析 |
2.1 年度分布 |
2.2 地域分布 |
2.3 所涉罪名与指向的法治问题分布 |
2.3.1 2005 年刑事影响性诉讼所涉罪名与指向的法治问题 |
2.3.2 2006 年刑事影响性诉讼所涉罪名与指向的法治问题 |
2.3.3 2007 年刑事影响性诉讼所涉罪名与指向的法治问题 |
2.3.4 2008 年刑事影响性诉讼所涉罪名与指向的法治问题 |
2.3.5 2009 年刑事影响性诉讼所涉罪名与指向的法治问题 |
第3章 刑事影响性诉讼形成的因素 |
3.1 社会矛盾与刑事影响性诉讼的形成 |
3.2 依法治国方略与刑事影响性诉讼的形成 |
3.3 传媒、社会公众与刑事影响性诉讼的形成 |
第4章 刑事影响性诉讼的法治意义 |
4.1 检验法律制度的不足和运行效果并实现法律创新 |
4.2 促进正确司法和司法统一强化司法权威 |
4.3 提升社会法律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
一、何谓Wintel联盟 |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
二、OEM策略 |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
四、"标准战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
结束语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中国实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回顾 |
1.2.1 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内涵 |
1.2.2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内涵 |
1.2.3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历史回顾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述评 |
1.4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创新点 |
2 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分析 |
2.1 文化多样性、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理论 |
2.1.1 文化多样性 |
2.1.2 文化软实力 |
2.1.3 文化产业 |
2.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1 竞争优势理论概述 |
2.3.2 竞争优势理论的特点 |
2.3.3 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 |
3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
3.1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现状 |
3.1.1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背景——出版业发展现状 |
3.1.2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现状 |
3.2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制约因素分析 |
3.2.1 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约着出版业"走出去" |
3.2.2 市场体系不完善制约了出版业"走出去" |
3.2.3 出版企业竞争力不足制约了其"走出去" |
3.2.4 中介机构功能缺失制约了出版业"走出去" |
4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模式及分析选择 |
4.1 出版物实物出口 |
4.1.1 我国图书出口现状 |
4.1.2 图书出口现存问题分析 |
4.1.3 我国实物出口模式的利弊总述 |
4.2 版权输出 |
4.2.1 我国版权输出现状 |
4.2.2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分析 |
4.2.3 版权输出现存问题分析 |
4.2.4 我国版权输出模式的利弊总述 |
4.3 资本输出 |
4.3.1 我国对外资本输出的现状 |
4.3.2 中国出版业资本输出的形式 |
4.3.3 基于我国对外资本输出现状的分析 |
4.3.4 我国对外资本输出模式利弊的总述 |
5 国外出版业"走出去"战略模式与经验分析 |
5.1 美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经验分析 |
5.1.1 美国的图书出口 |
5.1.2 美国的版权输出 |
5.1.3 美国的出版资本输出 |
5.2 英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经验分析 |
5.2.1 英国的图书出口 |
5.2.2 英国的版权输出 |
5.2.3 英国的出版资本输出 |
5.3 日本出版业"走出去"的经验分析 |
5.3.1 日本动漫产业的兴起 |
5.3.2 日本动漫"走出去"的特点 |
5.4 国外出版业"走出去"模式取得成功的经验 |
5.4.1 有效克服语言、市场和当地风俗三种阻力 |
5.4.2 合理利用政府、行业协会和新科技三种力量 |
6 促进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
6.1 完善政府对出版业的宏观管理 |
6.1.1 完善政府的政策支持体系 |
6.1.2 强化出版业"走出去"人才的培养力度 |
6.1.3 完善出版企业的融资渠道 |
6.2 培育出版业"走出去"的市场主体 |
6.2.1 建立与完善现代出版企业制度 |
6.2.2 通过并购实现出版企业的规模扩张 |
6.2.3 打造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6.2.4 实施本土化战略,"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
6.2.5 创立出版业"走出去"的国际品牌 |
6.3 加强数字出版对出版业"走出去"的支持 |
6.3.1 数字出版发展概述 |
6.3.2 数字化出版的具体形态 |
6.3.3 利用数字出版加快出版"走出去"的建议 |
6.4 完善行业管理和中介机构的功能 |
6.4.1 发挥出版行业协会的管理与服务功能 |
6.4.2 完善版权代理机构对出版业"走出去"的促进作用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网络事件的心理学分析 ——以华南虎照片事件的网络舆论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2 网络事件的概念界定 |
2.1 网络事件定义 |
2.2 网民 |
2.3 网络事件与现实事件 |
2.4 网络事件与媒介事件 |
2.5 网络事件与网络舆论 |
3 研究设计与说明 |
3.1 研究案例 |
3.2 深度访谈设计与说明 |
3.3 内容分析设计与说明 |
4 虎照事件网络舆论演变方向的心理分析 |
4.1 网络舆论演变方向分析 |
4.2 网民个体态度形成与变化 |
4.3 认知结构及心理暗示影响网民态度形成 |
4.4 说服影响网民态度的改变 |
5 虎照事件网络舆论关注点变化与网民心理 |
5.1 网民关注点变化分析 |
5.2 关注点及其变化揭示的网民社会心理 |
6 虎照事件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基础 |
6.1 使用与满足的参与动机 |
6.2 虚拟网络的环境诱因 |
6.3 客观事件的直接诱因 |
7 虎照事件的启示 |
7.1 政府要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与调控 |
7.2 网站要加强对网民网络行为的引导与控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全球化背景下通讯社在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博弈 ——以新华通讯社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媒介产业组织的主流研究范式与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一节 SCP模型及其在传媒经济学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媒介产业组织的特殊性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之宏观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政治环境:思想渗透入侵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威胁中国意识形态交全 |
第二节 经济环境:中国崛起迫切需要世界级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
第三节 技术环境:数字化时代通讯社面临新的战略选择 |
第三章 世界金融信息服务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
第二节 产品差异化程度 |
第三节 市场进入壁垒 |
第四节 利用"五力模型"分析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竞争环境 |
第四章 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之行为分析 |
第一节 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历程 |
第二节 模仿创新: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成长方式 |
第三节 新华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组织架构:采编、技术、营销"三合一" |
第四节 营销策略、产业价值链整合、组织创新与资本运营策略 |
第五章 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之市场绩效与社会绩效评价 |
第一节 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市场绩效评价 |
第二节 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社会绩效评价 |
第六章 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竞争战略选择 |
第一节 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SWOT分析 |
第二节 新华社建设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竞争战略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件一 |
(10)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 ——中国网络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舆论"的含义与舆论研究回顾 |
一、舆论的概念及研究概述 |
二、舆论、舆情和民意:概念辨析 |
第二节 "网络舆论"的含义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网络舆论的含义 |
二、关于中国网络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框架、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 |
一、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作为民间表达的网络舆论 |
第一节 网络舆论主体的"草根性" |
一、网络舆论主体的总体特征 |
二、网络舆论主体的倾向 |
三、对网络政治舆论主体的重点考察 |
第二节 网络舆论的民意彰显 |
一、网络舆论是民意表达的重要形式 |
二、网络舆论的民粹主义、非理性和全球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样化与直观性:网络舆论的形态和生成 |
第一节 网络舆论的主要形态 |
一、以新闻跟帖为代表的传统网络舆论形态 |
二、以"网络通缉"为代表的"另类"网络舆论形态 |
三、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网络舆论形态 |
第二节 网络舆论的生成:"可视化"的意见汇聚 |
一、网络舆论的生成路径:基于信息来源与流动的考察 |
二、网络舆论的触发机制和生成标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动与提升:网络舆论与当代中国市民社会 |
第一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局部呈现 |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及其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 |
二、"华南虎"风波:网络狂欢背后的理性表达 |
三、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初步形成 |
第二节 互联网与中国市民社会的相互作用 |
一、市民社会的基本概念及中国的市民社会 |
二、网络表达对市民社会的提升 |
三、市民社会的发展促进网络舆论的进一步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呈现与建构:协商民主实践中的网络舆论 |
第一节 互联网对协商民主的拓展 |
一、协商民主的一般理论 |
二、网络公共领域对协商民主的有限推进 |
第二节 网络协商的实现:以中国公众假期调整为例 |
一、背景 |
二、网络协商的主要形态:网上调查和网络讨论 |
三、协商过程:被建构的舆论与自在的民意 |
第三节 网络协商:在理性与非理性、开放与封闭之间 |
一、理性协商与非理性宣泄并存 |
二、网络参与的开放与限制 |
三、网络协商的前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员与抗争:社会运动中的网络舆论 |
第一节 社会运动与传媒:中西对比 |
一、西方社会运动对传统媒体的依赖 |
二、互联网等新媒体构成中国社会运动的重要因素 |
第二节 案例解析:对三起社会运动的考察 |
一、三起社会运动的概况 |
二、博客与QQ群在运动动员中的重要作用 |
三、网络签名促成跨国公共领域的出现 |
第三节 社会运动中的网络表达:官-民的互动与博弈 |
一、网络舆论的表现形态和作用受制于运动的性质及其目标 |
二、网络动员有效性的前提是网络舆论话语与国家保持一致 |
三、网络表达的弹性自由与刚性控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国家-社会关系中的互联网及网络舆论的走向 |
一、互联网促进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型 |
二、网络舆论的未来走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搜狐“10大”评选尘埃落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短语到词汇:构式化的另一种概括方式 ——以“打酱油”的构式化为例[D]. 张艳琴. 西南大学, 2014(01)
- [2]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 王旭东. 云南大学, 2013(11)
- [3]留学服务供应链建模及其发展成功因素研究[D]. 王铁磊(TieLei Taylor Wang).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1)
- [4]2005-2009年度刑事影响性诉讼实证分析与法治意义研究[D]. 唐成豹. 湖南大学, 2012(05)
- [5]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
- [6]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研究[D]. 路小静. 武汉大学, 2010(05)
- [7]2009年IT10大争议人物[J]. 杜舟. IT时代周刊, 2010(02)
- [8]网络事件的心理学分析 ——以华南虎照片事件的网络舆论分析为例[D]. 李喜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2)
- [9]全球化背景下通讯社在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博弈 ——以新华通讯社为视角[D]. 梁智勇. 复旦大学, 2009(10)
- [10]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 ——中国网络舆论研究[D]. 邹军. 复旦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