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连解毒胶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连,胶囊,心绞痛,不稳,丹参,栀子,复方。
黄连解毒胶囊论文文献综述
丁光超,王芳芳,叶肖栗[1](2009)在《黄连解毒胶囊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比较了灌胃栀子苷和黄连解毒胶囊后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Gardenoside)采用Hyper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大鼠血浆中栀子苷在0.05~5.00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大于95%(n=5),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5%(n=5)。结论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特征。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栀子苷的体内血浆药物浓度分析。(本文来源于《西北药学杂志》期刊2009年01期)
夏丽娅[2](2006)在《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黄连解毒汤原方组成及剂量比例配制黄连解毒胶囊(规格为每粒含生药0.3 g)。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胶囊(6粒/次,3次/d),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疗效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黄连解毒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06年15期)
卢笑晖,丁书文[3](2005)在《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系统回顾有关热毒的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提出“热毒伤络,瘀血闭阻”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机关键的认识。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了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热毒血瘀证的疗效和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常规西医治疗合用黄连解毒胶囊治疗UA,可明显改善UA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浆ET-1、TXB2、hs-CRPs、ICAM-1s、VCAM-1水平,同时提高NO、6-keto-PGF1α水平,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常规西医治疗。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连解毒胶囊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液流动性的功能有关。(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雷鹏,刘韶,李新中,钱康年[4](2005)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胶囊中5组分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亭、盐酸药根碱、黄芩苷、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3种紫外检测波长同时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流动相为水-甲醇-0.05%磷酸(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45、280、238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亭、盐酸药根碱、黄芩苷、栀子苷进样量分别在0.105μg~1.680μg(r=0.9999)、0.045μg~0.720μg(r=0.9998)、0.065μg~1.040μg(r=0.9997)、0.190μg~3.040μg(r=0.9999)、0.145μg~2.320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1%、98.19%、97.21%、98.52%、99.22%。结论:本方法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为黄连解毒胶囊提供更合理、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05年12期)
卢笑晖,杨亚丽[5](2005)在《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2例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S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状态,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一种,是当今社会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病情不稳定,部分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很快演变成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而另一些则可能在24小时内恢复。因此UA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国际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5-06-30)
卢笑晖[6](2005)在《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包括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两部分。 理论研究 回顾、总结有关热毒的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际,探析了热毒的含义、源流及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中的作用,提出“热毒伤络,瘀血闭阻”是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机关键。 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解毒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热毒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清热解毒法治疗UA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UA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6例UA热毒血瘀证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2例,给予黄连解毒胶囊加常规西医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U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流变、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浆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_(1α))、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明显减轻UA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浆ET-1、TXB_2、hs-CRP、sICAM-1、sVCAM-1水平,同时提高NO、6-keto-PGF_(1α)水平。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合用黄连解毒胶囊治疗UA,可明显改善UA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肌供血,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常规西医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连解毒胶囊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液流动性的功能有关。(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5-04-20)
付晓春,王敏伟,卢方正,沈嘉[7](2004)在《黄连解毒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黄连解毒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对高胆固醇血症小白鼠血清胆固醇影响。方法 5 0只大鼠随机分为 5组 ,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胶囊 (0 68、1 3 5、2 7g·kg-1)给大鼠给药 7d ,用MVIS— 2 0 0 0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系统测定全血黏度 (BV)、血浆黏度 (PV)、纤维蛋白原 (FIB)、血细胞比容积 (HCT)、血沉 (ESR)、血沉方程k(TK)、红细胞电泳时间 (t) ;小白鼠 60只随机分为 6组 ,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胶囊 (1、2、4g·kg-1)连续灌胃 7d,第 7天给药后禁食 3h后小白鼠眼眶静脉采血取血清 ,测定血清胆固醇 ;60只大鼠随机分为 6组 ,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建立血瘀模型 ,再观察血液流变学的指标。结果黄连解毒胶囊能显着降低正常及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 (高、中、低均降低 ) ,降低血浆黏度 ,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并能显着降低红细胞比容积 ,减慢血沉速度 ,降低血沉方程k值 (TK) ,显着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或非常显着 (P <0 0 5或P <0 0 1 ) ;黄连解毒胶囊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白鼠的血清胆固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着或非常显着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黄连解毒胶囊对正常及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白鼠的?(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李进华,徐剑[8](2003)在《黄连解毒胶囊的稳定性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黄芩苷为指标,对黄连解毒胶囊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变化,并用经典恒温法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该制剂稳定性好,有效期初定为4.5年。结论: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稳定性考察。(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03年12期)
付晓春,王敏伟,彭亮[9](2003)在《黄连解毒胶囊防治脑缺血的药效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黄连解毒胶囊对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穿线法观察黄连解毒胶囊 (0 7、1 4、2 8g/kg)灌胃给药对家兔颈总动脉血栓影响 ;观察对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大鼠 (0 68、1 3 5、2 7g/kg)的神经功能障碍及MCAO大鼠的脑梗塞范围的影响 ;观察对小白鼠 (1、2、4 g/kg)脑卒中指数的影响 ;观察黄连解毒胶囊对断头小鼠 (2、4、8g/kg)喘气持续时间和两侧颈总动脉结扎小鼠的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黄连解毒胶囊可显着抑制穿线法形成的家兔颈总动脉血栓 ,明显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及减少MCAO大鼠的梗塞范围 ,降低小白鼠脑卒中指数。同时 ,黄连解毒胶囊能显着延长断头小鼠喘气持续时间和两侧颈总动脉结扎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黄连解毒胶囊对脑缺血缺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吴洪元,姜晓群,陈贤琼[10](1999)在《黄连解毒胶囊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黄连解毒汤的水提工艺进行研究,认为采用黄连、黄柏共煎及黄芩栀子共煎的分煎法较好,并得出黄连、黄柏共煎的最佳条件为:加水量20倍,煎煮次数3次,煎煮时间90min;黄芩、栀子共煎的最佳条件为:加水量20倍,煎煮次数3次,煎煮时间150...(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黄连解毒胶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黄连解毒汤原方组成及剂量比例配制黄连解毒胶囊(规格为每粒含生药0.3 g)。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胶囊(6粒/次,3次/d),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疗效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黄连解毒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连解毒胶囊论文参考文献
[1].丁光超,王芳芳,叶肖栗.黄连解毒胶囊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9
[2].夏丽娅.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J].中国药业.2006
[3].卢笑晖,丁书文.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
[4].雷鹏,刘韶,李新中,钱康年.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胶囊中5组分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5
[5].卢笑晖,杨亚丽.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2例临床疗效观察[C].第二届国际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6].卢笑晖.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
[7].付晓春,王敏伟,卢方正,沈嘉.黄连解毒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
[8].李进华,徐剑.黄连解毒胶囊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业.2003
[9].付晓春,王敏伟,彭亮.黄连解毒胶囊防治脑缺血的药效学[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
[10].吴洪元,姜晓群,陈贤琼.黄连解毒胶囊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