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钢板混凝土连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外肋板节点,有限元分析,抗震性能
钢板混凝土连梁论文文献综述
万馨,刘振杰,白尧尧,赵根田[1](2019)在《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外肋板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外肋板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轴压比、钢连梁跨高比、外伸梁段翼缘长厚比的变化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肋板墙梁节点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在达到极限荷载后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后期变形能力,满足节点延性的要求。轴压比对节点承载力和延性影响较小;钢连梁跨高比越大,节点承载力越低,延性呈上升趋势;外伸梁段翼缘长厚比增大,延性变差,承载力几乎不变,宜取18.75左右。(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海彬,李一康,葛楠,苏幼坡[2](2017)在《含钢率对钢板混凝土连梁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震作用下,内置钢板的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能够起到较好的耗能能力。为定量分析含钢率对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完成了2个缩尺比例为1∶3的钢板连梁-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往复水平拟静力加载试验,采用位移控制加载。2个试件以钢板厚度为变化参数,分别为10mm和12mm,跨高比、锚固长度等均不作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含钢率较高的连梁表现出更为理想的变形能力,并拥有更高的延性。内置钢板的钢筋混凝土连梁,在试件达到屈服之后,能够在梁端形成塑性铰,进入承载力强化阶段,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可以有效耗散地震能量。(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7年03期)
陈彬[3](2017)在《内嵌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层建筑剪力墙和核心筒结构中,连梁起到传递水平剪力和约束弯矩的作用,是关键的耗能构件。研究结果表明,连梁的强度、刚度和延性对剪力墙受力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连梁的变形和耗能能力,研究人员提出使用钢连梁和组合连梁替代传统配筋混凝土连梁。其中,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Steel Plate Reinforced Concrete Coupling Beams,简称SPRC连梁)利用钢板面内受力连续、强度高、塑性变形好等特点,可以较好改善钢筋混凝土连梁抗剪能力不足和延性变形差等问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连梁形式。本文设计并制作了5个SPRC连梁和1个交叉斜筋钢筋混凝土连梁(CCB)试件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件变化参数包括连梁纵筋配筋率、配板形式和钢板配板率。对比分析了连梁的破坏过程、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承载力和延性等。试验结果表明,SPRC连梁与CCB连梁相比,不仅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而且施工更为简单。SPRC连梁主要发生以弯曲为主的破坏模式,实现了延性破坏模式。当连梁纵筋配筋率过高时,在提高承载力的同时降低了试件的位移延性;配板率相同情况下,钢板形式由单钢板改变为双层钢板,连梁受力性能相似,实际设计中当单层钢板厚度较大时可采用双层钢板设计方案以解决厚钢板带来的其他问题;试件承载力随着钢板配板率增加而增加,当配板率和纵筋配筋率超过一定值后,试件位移延性降低。钢板的设置有效提高了试件的承载力与变形性能,较好改善了滞回曲线的捏拢效应,同时参与塑性铰区的抗弯,提供了较大的抵抗弯矩,钢板的受压作用也提高了塑性铰的转动能力,SPRC连梁综合抗震性能优于传统配筋混凝土连梁。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试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钢板厚度、钢板高度、跨高比、纵筋配筋率等对SPRC连梁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到,SPRC连梁承载力随着钢板厚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增长速度逐渐降低,随着钢板高度变化成线性递增,且钢板高度越高峰值点的位移角越大;纵筋配筋率对跨高比大于2.0的SPRC连梁承载力影响较大,小跨高比连梁配筋率的增加,承载力提升不明显。最后,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及规范提出的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受弯和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存在问题。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适用于SPRC连梁的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经过比较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为吻合,可为实际工程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设计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7-05-25)
侯炜,陈彬,郭子雄,张建[4](2017)在《内嵌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传统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3个内嵌钢板混凝土组合(SPC)连梁和1个交叉斜筋钢筋混凝土连梁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件变化参数包括连梁纵筋配筋率和配板形式。对比分析各连梁的破坏过程、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强刚度退化、承载力、延性以及变形能力等。结果表明,连梁试件发生弯剪和弯曲两种破坏模式;增大连梁纵筋配筋率在提高承载力的同时降低了试件的延性变形;在配板率相同情况下,钢板形式由单钢板改变为拉结双层钢板,连梁受力性能相似,当单层钢板厚度较大时可采用双层钢板设计方案;钢板的设置可有效提高试件的承载力与延性,较好改善滞回曲线的捏拢效应,同时参与连梁端部塑性铰区的抗弯,提供较大的抵抗弯矩,钢板的受压作用也可提高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与交叉配筋钢筋混凝土连梁相比,利用钢板良好的承载力和延性变形能力,内嵌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和耗能能力且施工简单,其综合抗震性能优于传统配筋混凝土连梁。(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田建勃,史庆轩,陶毅,李哲,李慎[5](2016)在《小跨高比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受力与变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7个小跨高比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试件的应变量测数据,研究了纵筋、箍筋和钢板在不同转角位移下的应变分布,定量分析了不同工作阶段连梁中钢板承担的剪力,并采用ABAQUS软件对组合连梁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钢板承担的剪力占连梁总剪力的百分比随连梁弦转角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小跨高比组合连梁剪切变形和总侧移量并不成固定比例增长;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加,连梁剪切变形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各试件达到屈服荷载以后,剪切变形已超过总变形的50%以上。采用混凝土应力-裂缝宽度关系来考虑混凝土受拉软化性能,能较好地进行小跨高比组合连梁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钢板沿梁跨度方向全跨轴向受拉,拉力分布呈M形分布,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大,M形的峰值点拉力逐渐增大,在梁跨内钢板拉力较小,最小仅约为其峰值拉力的20%;跨高比、截面配钢率、纵筋配筋率、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楼板作用是影响组合连梁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赵宝成,刘军,顾强,柳骏飞,胡团结[6](2016)在《可替换连梁连接的双钢板混凝土联肢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可替换连梁连接的内填混凝土双钢板混凝土联肢组合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2层半单跨1∶3缩尺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中对连梁进行了2次替换,分析了试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延性、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水平荷载作用下,双钢板混凝土联肢组合剪力墙的可替换连梁首先进入塑性耗能,连梁替换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基本恢复到连梁替换前的性能水平;连梁端板没有出现变形,连梁拆卸和安装方便;设计中钢柱柱脚截面可适当加大,需合理设计柱脚部位的焊缝和连接构造,避免应力集中;可替换连梁连接的组合剪力墙结构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抗震性能较好;连梁替换前后结构的骨架曲线相差很小,其抗侧刚度基本一致;结构进入塑性后,试件的承载能力降低很小;在同水平荷载作用下,连梁的剪应力最大,边柱柱脚的正应力较大,中柱、钢梁及剪力墙钢板的应力较小。(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李一康[7](2015)在《含钢率对改进焊接箍筋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的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小跨高比剪力墙连梁的抗剪超限及墙肢中箍筋布置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焊接箍筋钢板连梁。在混凝土连梁之中内置钢板,并在钢板焊接箍筋及拉结钢筋,作为锚固区位置墙肢中的箍筋。钢板连梁充分利用了钢材的抗剪承载能力,以达到在连梁出现弯曲破坏,形成塑性铰时,连梁的抗剪尚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并能在较大外力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完成了3个缩尺比例为1:3的改进焊接箍筋钢板连梁-剪力墙试件低周往复水平拟静力加载试验,采用位移控制加载。试件以钢板厚度为变化参数,分别为8mm、10mm和12mm,跨高比、锚固长度等均不作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含钢率较高的连梁表现出更为出色的变形能力,且拥有更高的延性。内置钢板的钢筋混凝土连梁,在试件达到屈服之后,能够在梁端形成塑性铰,进入承载力强化阶段,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对叁个试件分别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模型,结果表明,钢板厚度对连梁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和范围影响不大。而钢板本身的损伤较小,表明具有进一步承载、变形的能力;计算得出的滞回曲线形状饱满,试件有较好的延性与耗能能力。墙肢部分的箍筋轴向应变值处于较低的水平,能保证对边缘构件中受力纵筋的约束作用。内置钢板的钢筋混凝土连梁,其含钢率增加使试件的屈服位移减小,极限位移增大,延性比提高,破坏后形成塑性铰,有较大的安全储备。钢板厚度较大的试件其墙梁节点处纵筋应变较大,表现出更为显着的变形性能,在强震作用下,可以更有效地耗散地震能量。(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5-11-28)
陈栋,宋力,李瑶亮,王怀亮[8](2015)在《部分翼缘加强型钢板混凝土连梁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Abaqus建立钢板混凝土连梁模型对原始实验[1]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与原始实验吻合良好,有限元分析表明:钢板混凝土连梁的墙梁连接处钢板的边缘在剪拉应力的作用下率先进入屈服,而配有工字型截面的型钢混凝土连梁其翼缘并不能沿跨度全部发挥作用,因此提出了在钢板混凝土连梁的钢板端部增加翼缘板形成部分翼缘加强型钢板混凝土连梁的思想,为了探究这种新型组合连梁的加强翼缘的几何尺寸对模型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翼缘板的长、宽、高建立叁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分析,并通过有限元程序对其进行初步设计与分析。结果显示这种组合连梁在提高连梁承载力与改善钢板应力分布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翼缘长度、宽度与厚度对均能改善钢板应力分布,但增加翼缘厚度对改善应力分布效果不明显。随翼缘板的长度、宽度、厚度的增加,模型承载力以及梁端转角逐渐增大;但是随着翼缘厚度增加,模型承载力提高以及梁端转角增加效果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高扬,王兴国,葛楠,陈海彬[9](2015)在《内置梳齿钢板混凝土连梁与混凝土剪力墙节点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内置梳齿钢板混凝土连梁与混凝土剪力墙节点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验证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正确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内置梳齿钢板混凝土连梁和普通钢筋混凝土连梁与剪力墙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这种形式节点性能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丁铁锋[10](2014)在《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弹塑性性能及受剪承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梁是许多高层建筑结构中最关键的耗能构件,其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对联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钢板-混凝土组合(PRC)连梁是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连梁中内嵌垂直的钢板来增强连梁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钢板与混凝土的剪力传递是通过焊接在钢板上的抗剪栓钉实现。已有的试验研究证实了这种新型抗大剪力和转角的连梁能够满足在强风和地震作用下的抗风抗震需求。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小跨高比(l/h=1.0~2.5)PRC连梁的弹塑性性能影响因素及其受剪承载力。本文首先根据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PRC连梁的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之后设计了39个ABAQUS数值模拟模型,设计的模型大部分发生剪切破坏,少量弯曲剪切破坏和纵筋粘结滑移破坏,此外配板较多的模型发生了墙肢的早期失效。根据数值模拟模型深入探讨了跨高比、配板率、纵筋配筋率和墙肢配筋率等因素对PRC连梁弹塑性性能及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并且还初步研究了混凝土对角斜压杆模型的受力机制和内部钢筋钢板的应力分布。PRC连梁的跨高比、配板、配筋的选择总是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以同时满足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的需求,且应避免强梁弱墙。但是墙肢配筋空间不足也将导致墙肢配筋量的限制,从而影响到PRC连梁承载力上限。最后,文章提出现有计算方法的不足,根据国内外试验结果分析了PRC连梁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出一个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利用此公式求得PRC连梁的受剪承载力与PRC连梁试验研究结果相符合。(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钢板混凝土连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地震作用下,内置钢板的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能够起到较好的耗能能力。为定量分析含钢率对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完成了2个缩尺比例为1∶3的钢板连梁-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往复水平拟静力加载试验,采用位移控制加载。2个试件以钢板厚度为变化参数,分别为10mm和12mm,跨高比、锚固长度等均不作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含钢率较高的连梁表现出更为理想的变形能力,并拥有更高的延性。内置钢板的钢筋混凝土连梁,在试件达到屈服之后,能够在梁端形成塑性铰,进入承载力强化阶段,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可以有效耗散地震能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钢板混凝土连梁论文参考文献
[1].万馨,刘振杰,白尧尧,赵根田.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钢连梁外肋板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9
[2].陈海彬,李一康,葛楠,苏幼坡.含钢率对钢板混凝土连梁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7
[3].陈彬.内嵌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抗震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7
[4].侯炜,陈彬,郭子雄,张建.内嵌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7
[5].田建勃,史庆轩,陶毅,李哲,李慎.小跨高比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受力与变形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
[6].赵宝成,刘军,顾强,柳骏飞,胡团结.可替换连梁连接的双钢板混凝土联肢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
[7].李一康.含钢率对改进焊接箍筋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的抗震性能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
[8].陈栋,宋力,李瑶亮,王怀亮.部分翼缘加强型钢板混凝土连梁的有限元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
[9].高扬,王兴国,葛楠,陈海彬.内置梳齿钢板混凝土连梁与混凝土剪力墙节点性能[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0].丁铁锋.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弹塑性性能及受剪承载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标签: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外肋板节点; 有限元分析; 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