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与实践探讨

计算机软件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与实践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分析,在实践的进一步探讨下,对有效的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使得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得到转变,进而促使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达到计算机软件类课程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10-004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也逐步得到了提升。在具体的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当中,传统的理念难以使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通过教学改革,对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应用,充分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才能有效的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缺陷

(一)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灌输,轻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计算机软件课程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对算法、语法的教学。虽然目前软件课程的教学能够在机房进行,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对程序进行验证。但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依然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造成了阻碍。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性的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容易强调语法的具体内容和规则,主要通过算法分析对知识进行阐述,而在算法设计、程序设计、调试、编程等多个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长期以往,学生的编程能力就会有所弱化,学生则会在死记硬背中对所要了解的算法和语法进行学习和掌握,但对于实际编程所需的内容,就会全部丢失。

(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实景教学的缺乏,使得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会对相关的上机操作例题进行说明,对每个知识对应的程序设计的应用进行讲解。不过,授课的环境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只能对部分知识进行讲解,即使具备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也只能够通过设备观看运行结果,并没有真正实际应用的机会,对此,进行运行、调试、编程等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能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了解,而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并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通过实景教学的运用,许多复杂的知识点都能够非常方便快速的得到理解和掌握,而正是因为这一内容的缺乏,就会浪费学生和教师的大量时间,在理解、记忆方面做更多的功夫,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迅速掌握和培养。

(三)通常来讲,一节课程有50分钟左右,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占据了大多的时间,学生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对知识进行学习和记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完全受教师的支配,长期这样,学生就会失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对整体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一旦如此,继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就存在着许多的难度,同时对教学效果产生重大影响,阻碍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激发。

(四)理论与实践内容之间的结合出现的缺失。以往的教学和编程操作并不能同步的进行,在进行知识理论理解的过程中,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得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有所弱化。为此,教学就不能依据工程实践的具体要求对重要的知识和内容进行讲解,这就影响了工程实践培养目的的有效达成。实(践)教学的内容非常的多,每一项内容的实施对知识内容的巩固都尤为重要,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进一步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对重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良好形成。

(五)对于所学知识的检验,通过考试的形式进行实施,其形式比较单一,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结果就不能够全面的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考试的形式多为笔试,而为了拿到优异的成绩,学生就会通过死记硬背,来提升自己的考试分数。但这种现象的不断形成就使得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有所欠缺,要进一步对学生程序的调试能力进行考核,就具有大的难度,使得目标的培养有所偏离。

二、教学模式几种重要形式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

真正的教育是对自我教育的一种实现。通过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教师能够有效的遵循一定的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进行激发,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得到积极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获得。在启发的作用下,学生能够自己去剖析全部的课程和知识内容,这对学生思想的转变非常的重要,也是促使教育目的实现的关键内容。具体的启发式教学的模式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依据教学的重点内容,对重要的问题进行设置,能够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与自身的思维同步进行,要使学生能够跟着问题进行学习,而不是被迫在课堂上进行听讲。当结论得出后要留有余地,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2.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的灌输。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要注重问题的逻辑性,以引导角色的位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主导。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利用“教案”充分抓住学生内心的变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3.思维性。对于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思维性。在疑问的设置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对问题进行设置,以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样一来,学生面对问题就能够触类旁通,旁征博引。

(二)案例式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以具体情景的描述,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对特殊情景的有效探讨和分析。对于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方法而言,问题方案决策的解决与分析尤为重要,尤其重视知识框架的良好应用,能够形成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例如,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给出案例,之后学生对案例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完成对案例的分析。然后将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让所有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和探讨,与此同时,每组学生把自己的规划方案详细的提交出来。之后可以远离教室,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重要资料的查找,或进入实训室进行模拟试验的实施。最后,对详细的解决方案进行下一步的制定,而教师进行检查和监督,对其效果进行检测,同时提出具有价值的建议。

(三)跨专业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工具性、辅助性的专业,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本专业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是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还要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和应用,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拓宽,进而促使就业适应性的不断增强。通过此种方式,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形成,并且能够培养出更为广阔的专业特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一模式的技术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而综合的复合型人才才是社会发展所需的重要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跨专业教学模式的良好实现。

(四)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型学习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心灵的感触达到对事物的深透体验,对知识的掌握非常的重要。1.情境体验法。在一些课程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一些大型企业当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激发,通过访问、调查、参观的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企业的氛围和环境,进一步促使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和形成。2.角色体验法。对于角色体验而言,具体的方法比较多,包括模拟情境、课本剧表演、角色扮演等。在专业方向的设立方面,要注重专业知识内容的多样化,进而促使多样、灵活、跨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构筑。

三、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教学模式的确定

就计算机软件类课程而言,其实践要求强、逻辑思维强、语法规则固定,与实践的联系非常的密切。所以,在在培养目标的制定方面,就要注重对理论基础的进一步培养,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以主导的身份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实景教学等形式不断促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进行提高,促使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

(二)教学主体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以主体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导的,通常来说,教师一味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作为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载体,并不能够有效地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随着教育形式的进一步改革,新的教学体系要求教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而学生则作为教学的主体对知识进行掌握和应用。当前,CDIO体系在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应用广泛,其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思想,要求学生能够主动的通过课程与实践的结合,对工程进行学习。通过CDIO体系的应用,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工程系统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四个方面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进而能够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软件课程的学习,教师应该充分体现自身的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程序的设计与制作,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来应付专门的考核。通过课程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更为准确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还能促使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运用,这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考试方式的改革

对于软件类课程的教学来说,让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能力,能够在运行、调试、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为了进一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要对传统的考试模式进行转变,通过上机程序设计考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考核。由此一来,笔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以这种方式进行考核,学生仅仅靠死记硬背是难以通过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所学的技能进行实践,以此全面掌握知识的应用和发挥。另外,调试程序、编写程序、程序设计等实践操作类题目的增加,对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同样有利。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软件类课程的教学非常的重要,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改革,有效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促使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邵伟(1969—),女,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和计算机信息管理(辽宁沈阳,110122)。

[参考文献]

[1]黎加厚.电子作品集:我国学校教学改革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1(03).

[2]张敏霞.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2):89-90.

[3]李丽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机房授课模式探讨与实践[D].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20-122.

[4]张德江.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9(5):5-8.

[5]王丽华,郑群.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1).

[6]丁三青.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J].中国高等职业教育,2006(15):20-22.

[7]姜永玲,赵延博.谈创新教育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D].教学研究,2007,30(2)159-161.

[8]吴伟中,孙建平.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03).

标签:;  ;  ;  

计算机软件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与实践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