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景摄影测量在钢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近景摄影测量在钢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一、近景摄影测量在钢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鹏[1](2020)在《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桥梁动态变形监测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桥梁在其使用过程中受到车辆等外力动荷载的影响而产生瞬间大幅度的动态变形,破坏了桥梁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引发坍塌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对桥梁进行动态变形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导师课题组已有的摄影测量动态变形监测系统,以时间基线视差法为解算模型进行了工程动态变形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监测桥梁的动态变形时,关于桥梁平面与相机光轴不垂直时的桥梁动态变形监测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以摄影测量动态变形监测系统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基于光轴与控制平面协同变化的时间基线视差法解算方法,推导了变形点像素-真实位移空间转换表达式。该方法在保持光轴与控制平面垂直的情况下,可以在桥梁平面与相机光轴不垂直时,甚至在小锐角的情况下,求得变形点的变形值。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首先在校内进行了多次验证试验,然后进行了实际桥梁动态变形监测的探索实验,并对桥梁变形进行了分析与拟合预测,得到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研究了非量测数码相机进行动态变形监测以及数据处理的理论基础,并进行不同摄影距离的变形实验,利用摄影测量动态变形监测系统解算数据,并分析了相机的测量误差以及测量误差随摄影距离变化的演化规律。(2)建立了基于光轴与控制平面协同变化的时间基线视差法解算模型,通过实验发现,该方法解算的变形值在竖直方向上平均相对误差为1.22%,在水平方向上平均相对误差为1.32%,并且该方法对于动态变形的解算结果与时间基线视差法的解算结果基本一致。(3)进行了多座桥梁的动态变形监测实验,对桥梁变形进行分析及拟合预测,实验验证了利用基于光轴与控制平面协同变化的时间基线视差法在桥梁平面与相机光轴不垂直甚至小锐角情况下监测桥梁动态变形的可行性。本文研究拓展了摄影测量动态变形监测系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丰富了时间基线视差法的解算方法,为其在摄影机光轴与桥梁非垂直状态下的变形监测应用提供了一整套可参考的实验与解算方法。

余志鹏[2](2020)在《基于双相机系统的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外参数快速标定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高度集成了卫星定位接收机、激光扫描仪、多波束换能器、惯性测量系统、相机等先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有机协调各传感器的时间同步、运行响应、数据传输与存储,构成移动三维空间测量系统,从而实现水上水下一体化无缝测量。为了将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多波束测深系统与激光扫描仪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需要对多波束换能器、惯性测量单元和激光扫描仪相对位置及姿态关系进行标定工作。论文结合经纬仪测量系统对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标定技术,分析了双相机系统在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水上和水下部分传感器快速联测标定中的应用。本文结合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搭建双相机系统。选择自检校法进行双相机系统检校。根据双像立体解析测量的原理,解算待测点坐标,并评定双相机的测量精度。通过双相机的应用实验验证双相机系统的实用性与可靠性。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选择室内三维相机检校场作为相机检校控制场,利用经纬仪测量系统完成检校场控制点坐标的获取。总结双相机系统目标影像获取技术。选取霍夫变换方法进行像片中控制点的识别与提取。选用十参数模型与光束法解算相机内外参数,并将相机检校结果与现代航测全自动空三软件MAP-AT相机检校结果进行对比,证明相机检校程序结果可靠。(2)双相机系统硬件的选择与集成。利用同名像点完成双目立体匹配。选用投影系数法空间前方交会解算目标点空间坐标,并进行精度评定,通过与经纬仪测量系统直接测量出的检校场标志点坐标对比分析,证明反投影得到的检验点精度在1.5mm以内。根据七参数布尔莎模型开发坐标转换程序,用于求取移动测量系统各传感器相对位置关系,并与工业测量系统软件A-xyz坐标转换模块对比,两种方法得到结果一致。(3)总结经纬仪测量系统对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的标定技术。利用双相机系统对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水上和水下部分传感器进行快速联测标定实验,完成多波束与惯性测量系统的空间配准。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标定方法对不同组合的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传感器测量结果,其中Sonic坐标系与IMU坐标系平移参数差值在2mm以内,旋转参数的差值在0.3°以内。验证了双相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李国远[3](2020)在《基于激光点云的钢结构数字化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这些建筑都是由钢结构组件经过焊接拼接而成。这些钢结构组件一般都是在车间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加工,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但是由于施工条件恶劣、加工技术不成熟及焊缝收缩等影响,导致焊接之后的钢结构和设计图纸有些许差别。倘若焊接之后的钢结构变形较大,会导致后期组件安装困难影响施工进度、造成材料损失。为保证施工效率与施工精度,需对焊接之后的钢结构进行检测。为减少外业工作量并快速获取钢结构数据,选择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钢结构数据的采集。针对大量激光点云与设计模型之间的精确化检测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点云与设计模型的基准统一问题,将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应用于大型钢结构点云与设计模型之间的基准统一,根据种群进化程度,在进化前期先执行交叉操作,增大交叉概率,提高产生优良个体的概率;然后再进行变异操作,并减小变异概率,避免优良个体遭到破坏;在进化后期,先执行变异操作,增大变异概率,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再进行交叉操作,减小交叉概率,避免过早收敛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并将轮盘赌选择与最优保存策略相结合,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2)由于大型钢结构设计模型面片较多,针对如何快速精确求得焊接后钢结构与设计模型的偏差,采用半边编码的方式构建设计模型点、线与面的拓扑关系,以提高计算效率;并提出点-面对应模型与点-线对应模型,确定点云与设计模型各点线面的对应关系,提高偏差计算的精确度;最后利用色谱图的方式直观的表达焊接后的钢结构与设计模型之间的偏差分布,获得钢结构整体变形信息。本文以某钢结构屋顶的点云数据与设计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实现点云与设计模型的基准统一、精确计算点云与设计模型之间的偏差,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可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半边编码方式提高了计算效率,提高了数字化检测的效率与精度。

吴丽媛[4](2020)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飞机结构瞬间变形监测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飞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其主要结构为合金材料。由于飞机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特殊性,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姿态的多样性,所承受荷载的复杂性,使飞机结构时刻处于变形状态。结构的变形量是否在弹性安全允许范围之内,不仅关系到飞机结构本身的稳定性,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因此及时获得飞机结构的变形信息,对飞机结构进行瞬间动态形变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常规的监测方法只能进行静态的单点监测,以高精度测量机器人为主要监测设备建立的自动监测系统只适用于局部变形监测;物理传感器测量需要与飞机结构直接接触,且监测范围只能是局部变形信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静态监测时精度较高,但在进行瞬间动态变形监测时其敏感度稍差,不能同时抓拍结构整体的瞬间变形信息;各类传感器技术需要将传感器与飞机结构直接接触,接触测量对于环境影响补偿技术、传感器的封装技术、安装要求都比较严格,对飞机健康状态监测的成本投入也比较高,同时难以在整体结构监测中实施。如何在不影响飞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较低的经济成本内,完成对飞机整体结构的瞬间动态变形监测是本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以非量测数码相机为数据采集设备对被监测结构进行连续影像采集,得到被监测对象的瞬间影像数据。将被监测对象的影像序列载入变形监测专用软件系统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变形点的瞬间动态位移量。本文以民航飞机为监测对象,对飞机发动机启动但仍停止在停机坪时结构的变形为研究重点。将经过畸变差校正的高清数码相机固定在合适位置,对飞机结构进行影像序列采集,经解算得到被监测点的位移变化曲线,通过充分剖析时间影像序列在荷载状态下同一变形点的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位置变形点在同一时刻的变形规律,进而对飞机结构的健康状态进行预警,为飞机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数据。本论文共六章:第一章是论文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论文重点内容、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技术路线;第二章介绍飞机的主要结构及受荷载状态下飞机整体构件和机翼的受力情况;第三章是监测的解算模型部分,包括相机的误差检校、图像匹配-时间基线视差法进行变形数据的解算、参考平面和倾斜平面误差改正;第四章是实验方案的实施部分,主要包括实施过程中参考点、变形点、摄影中心位置的选取及需注意事项;第五章主要介绍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流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弹性分析和整体变形分析。论文第六章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充分的剖析和总结并对后期研究进行了建议和展望。

涂峻伦[5](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预制混凝土构件外形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在轨道交通的工程领域中,大跨度预制混凝土构件作为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的质量和使用年限。目前对大跨度多曲线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外形检测还在利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和手段,检测效率低且精度不高。本文以轨道交通工程中的轨道梁构件为研究对象,利用BIM技术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大跨度多曲线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外形和尺寸进行检测。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建立预制构件的正向Revit模型,然后在预制构件现场或施工现场采集构件影像信息建立构件的逆向三维实景模型,最后对构件的逆向模型与正向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组模型之间的外形尺寸偏差,即预制构件的外形尺寸偏差。并将此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工程案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预制构件外形尺寸检测方法,提高了大跨度多曲线预制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本论文主要内容:1、影像采集及数据处理。为了建立构件的逆向三维模型,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影像采集和数据处理。利用优选法理论获取相机最佳拍摄参数、拍摄方式及相邻影像间的重叠度,确保预制构件原始影像质量;然后对相机进行畸变校正和对影像进行匀光匀色处理,消除相机对照片造成的畸变和外界条件对影像产生的影响。2、构件三维模型的建立。首先根据预制构件的设计图纸利用Revit软件建立构件的正向BIM模型。然后使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建立预制构件的逆向三维实景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顺序三维重建策略的方法来辅助空三计算,提高了空三计算准确度。3、逆向三维模型质量分析。在逆向模型与正向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之前,需要对逆向模型的质量进行分析。主要从外观质量和模型精度两个方面对模型质量进行分析,外观质量分析主要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判断,模型精度分析主要是通过试验从点位精度和几何精度两个方面对建立的逆向三维模型的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点位精度平均中误差为1.256mm,模型的几何精度误差主要在0.9mm和2.0mm之间。4、逆向模型与正向模型的对比。为了得到构件的外形尺寸偏差,需要对构件的逆向模型与正向模型进行对比。首先利用七参数法对两个模型进行初步对齐,然后利用ICP算法对两组模型进行精准对齐,最后预制构件的逆向模型与正向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外形尺寸偏差,结果表明预制构件XOZ平面和XOY平面外形尺寸偏差在-1.298mm~1.298mm范围之内,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楚玺[6](2020)在《基于定轴旋转摄影的桥梁结构全息形态监测及损伤识别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图像数据对桥梁结构服役状态进行安全监测,较传统以测点传感器为基础的监测系统具有全息、方便、经济的突出优势,并高度契合未来数字信息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影像轮廓线叠差分析获取桥梁全息变形及结构状态演绎方法探索(51778094)”和“基于面形时空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演化与失效过程跨尺度分析方法(51708068)”的资助下,系统研究了基于定轴旋转摄影的桥梁结构全息形态监测及损伤识别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探索了单机定轴旋转条件下桥梁结构数字图像获取方法,分析了相机最大旋转角与图像分辨率的关系,研究了相邻图像旋转角与图像重叠度的变化关系,提出桥梁结构监测图像序列的采集策略;构造了成本低廉、视场非固定、视距可调节的桥梁图像采集硬件系统。分析了旋转相机微小位姿偏移对图像像点坐标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误差模型,揭示了投影中心偏移引发像点坐标偏差的作用机理。针对硬件系统轴系松弛导致的序列图像投影中心非一致问题,建立了偏移投影中心向设定基准投影中心校正的理论模型,推导了同名像点偏差的解析方程,以连续图像序列重叠区域同名像点坐标相等为约束条件,提出纠正图像序列非一致投影中心的迭代平差方法;研究了以图像“特征点”作为“同名点”的数学表征方法,通过试验证明了SIFT特征描述子的尺度不变性和旋转不变性,形成了桥梁结构图像序列投影中心偏移矫正方法;开展了单机定轴旋转采集桥梁结构图像序列试验,获得了试验梁结构等效正射立面图像。基于模糊集理论,探讨了结构模糊图像增强的实现途径;引入“广义交叉验证准则”开展图像噪声判别,通过构造图像滤波窗口,完成了图像的模糊滤波。利用灰度形态学开启和闭合运算对不连续边缘进行处理,改进了桥梁结构边缘分布的连续性;对图像监测分辨率开展标定,获得了试验梁主体形态尺寸。通过将三维激光扫描形态数据与图像监测形态数据对比,验证了试验梁等效正射立面图像中结构形态的准确性;分析了结构边缘不同区域振荡效应的主导因素,构造了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函数,对结构边缘的规律性高频噪声实现了有效的滤波;通过叠差分析获得了结构边缘全息变形数据。利用固定标定板的强特征和严格误差标准,提出前后工况结构图像测量平面同名点的约束构造方法;针对结构表面自然纹理条件下部分位移矢量误匹配问题,依据结构的变形连续特性和边缘全息变形中包含的挠度和转角信息,提出位移矢量场一致性约束条件,据此剔除矢量的长度和方向存在明显偏差的误匹配矢量,实现了自然纹理条件下结构表面全场位移矢量的提取;通过与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试验梁形态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验证了全场位移矢量能够准确反映结构的变形特征。探索了基于表面全场位移矢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借助狄拉克?函数的奇异性和线性叠加性来描述梁多处损伤产生的柔度突变现象,推导了对损伤位置和程度具有显式响应的梁挠度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结构裂缝导致相邻矢量转角发生突变的作用机理;利用结构全场位移矢量相同位置转角的叠差值,计算了结构损伤前后的转角变化率,通过对位移矢量转角变化率的显着性检验,实现了结构构件损伤位置的判断;对试验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的转角差-损伤程度公式,建立了构件损伤数值分析拟合函数,得到了不同构件的损伤位置转角差与损伤程度关系方程。通过提取试验梁构件损伤位置转角差值,实现了构件损伤程度的辨识;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张莹莹[7](2019)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鲍林[8](2019)在《砂土层基坑开挖力学行为及施工监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内深基坑数量的增多和尺寸的增大,其面临的施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基坑邻近建筑物一方面可能会改变土体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土压力作用,另一方面会给基坑支护设计造成诸多不便。对这种邻近建筑物的有限土体基坑在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这样不仅能够发现有限土体基坑施工过程的受力、变形规律,还可为其他的基坑支护设计提供相关依据。本文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西三庄站车站基坑为依托,进行了理论公式推导分析、数值模拟和施工现场近景摄影变形监测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推导出了砂土层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Ea的解析公式,以及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系数Ka。研究了Ea和Ka受宽高比n、土体内摩擦角φ以及墙土摩擦强度参数δ的影响情况,为有限土体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了计算理论依据。(2)借助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6.0对邻近建筑物基坑开挖支护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的基坑变形值和受力情况与实测值相吻合,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证明了模型建立的准确性。对有限土压力解析公式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能够准确反映有限土体基坑的土压力情况。(3)进一步建立计算模型,探究宽高比n、土体内摩擦角φ以及邻近建筑物基础的埋深对基坑开挖应力应变的影响。结果发现:n与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地表沉降和桩体的水平位移成正比,n越大,主动有限土压力就越大。φ与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地表沉降成正比,与桩体的水平位移成反比,φ越大,主动有限土压力就越小。在一定范围内地表沉降值与建筑物基础埋深成正比,且埋深越小时变化越明显,埋深情况对土压力影响不大。(4)进行了近景摄影测量模拟实验,发现远距测量拍摄选用50 mm焦距镜头,控制点标志牌尺寸越大精度越高。地表变形拍摄选用28 mm焦距镜头,控制点标志牌尺寸越大精度越低。控制点数量至少要4个。近景摄影测得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为1.86 mm,竖直位移最大误差为0.92 mm。地表沉降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为1.97 mm。使用近景摄影测量的精度可以保证,且测量方法简单,效率高,可为基坑工程的绿色施工提供技术手段。

姚华,杜松[9](2019)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桥梁检测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介绍了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试验桥梁检测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普通非量测相机进行近景空间拍摄,可得到大量的桥梁整体形态数据,发现桥梁的异常变形,推断出病害发生位置,提高现有桥梁的检测效率,及时准确地发现桥梁的结构性安全隐患,避免突发性桥梁安全事故的发生。

尤加杰[10](2019)在《环境温度对大宁河大桥变形监测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依托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课题组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将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定点摄影测量方法应用于大宁河特大桥的变形监测,考虑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获取温度变化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变形状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水准测量工作依赖人工,操作重复繁琐且测量结果离散的缺点,采用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大宁河特大桥桥面变形进行数期监测,并获取结构的点云数据;结合NURBS曲面拟合算法进行桥面重构;再将各期监测结果叠差获取桥面全息变形色谱图。(2)针对传统水准测量对桥梁结构立面测量的局限性,将非量测相机用于大宁河特大桥主拱结构的定点摄影测量,在固定拍摄位置对桥梁结构立面进行摄影,获取结构的高清图像序列;通过基于SIFT的图像拼接算法将图像序列进行拼接,得到主拱结构的全景图;利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提取全景图像中主拱结构的边缘轮廓线;各期的监测结果叠差获取主拱结构的变形曲线。(3)建立大宁河大桥结构有限元模型,获得理论计算挠度数据;结合该桥前期监测数据,并提取由精密水准测量获得的挠度数据;将理论挠度数据,前期测量挠度数据,以及三维激光扫描实测挠度数据和定点摄影测量实测挠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两类测量方法对大跨径桥梁变形监测的适用性。(4)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定点摄影测量获得的实测数据评估了大宁河大桥的结构安全状态。(5)由三维激光扫描和定点摄影测量获取的全息变形数据,针对其数据量大的特点,提出线性叠加效应分离算法;选用实测挠度数据进行效应分离,验证该分离算法的适用性。

二、近景摄影测量在钢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景摄影测量在钢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桥梁动态变形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桥梁结构的变形研究
    2.1 桥梁的主要结构
    2.2 桥梁变形的原因与监测内容
    2.3 桥梁的荷载与破坏过程
    2.4 本章小结
3 非量测数码相机及其解算模型
    3.1 数码相机简介
    3.2 非量测数码相机解算方法
    3.3 不同摄影距离的变形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光轴与控制平面协同变化的时间基线视差法
    4.1 研究来源与控制平面
    4.2 数据解算方法
    4.3 不同倾斜角度变形实验
    4.4 不同摄影方式变形监测实验
    4.5 本章小结
5 桥梁动态变形监测实验
    5.1 凤凰山路桥动态变形监测实验
    5.2 R1线高架桥动态变形监测实验
    5.3 燕山立交桥动态变形监测实验
    5.4 变形值的拟合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双相机系统的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外参数快速标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2 双相机系统的基本原理
    2.1 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
    2.2 双相机系统搭建
    2.3 近景摄影测量理论基础
    2.4 双相机系统检校理论
    2.5 双相机系统测量原理
3 双相机系统检校实验与测量性能测试
    3.1 基于室内三维检校场的相机检校
    3.2 双相机系统检校实验
    3.3 双相机系统的测点精度评定
    3.4 本章小结
4 双相机系统在传感器空间位置标定中的应用
    4.1 分体标定可行性研究
    4.2 基于双相机系统的多传感器快速标定
    4.3 基于经纬仪测量系统的传感器标定技术
    4.4 本章小结
5 双相机系统标定实验结果可靠性分析
    5.1 双相机系统联测标定实验方案
    5.2 经纬仪测量系统测量的结果
    5.3 双相机系统测量结果分析
    5.4 双相机系统可靠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激光点云的钢结构数字化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检测方法理论基础
    2.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2.2 自适应遗传算法原理
    2.3 拓扑结构
3 激光点云与设计模型的基准统一
    3.1 点云与设计模型的坐标变换
    3.2 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3.3 验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点云与设计模型的数字化检测
    4.1 点云与设计模型对应关系
    4.2 偏差计算及表达
    4.3 实验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工程案例
    5.1 测区概况
    5.2 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5.3 点云与设计模型坐标基准统一(Datum unification of laser point cloud and design model)
    5.4 偏差计算及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飞机结构瞬间变形监测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飞机结构变形监测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数字摄影测量在变形监测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1.6 主要技术路线
第2章 飞机的主要结构及受力分析
    2.1 飞机的主要结构
    2.2 飞机机翼的结构分析
    2.3 飞机受力分析
        2.3.1 飞机整体受力分析
        2.3.2 飞机机翼的受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形监测的解算模型
    3.1 数码相机的检校
        3.1.1 成像原理
        3.1.2 数码相机的误差分析
        3.1.3 相机畸变差校正
    3.2 图像匹配-摄影比例变换法
        3.2.1 监测原理
        3.2.2 摄影比例尺的解算
    3.3 解算模型的应用
        3.3.1 参考面与被监测面不同的变形改正
        3.3.2 参考面与被监测面间的倾斜改正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飞机结构动态变形监测实验
    4.1 实验方案设计
    4.2 实验场地的布设
        4.2.1 相机及参考点位置的选取
        4.2.2 变形点位置的选取
    4.3 影像数据采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数据处理过程及分析
    5.1 数据处理
        5.1.1 影像序列格式转换
        5.1.2 数据解算前对参考点的精度计算
        5.1.3 监测系统软件处理过程
        5.1.4 变形结果
    5.2 飞机结构变形分析
        5.2.1 对机翼的弹性分析
        5.2.2 对飞机机翼的整体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5)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预制混凝土构件外形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BIM技术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1.2.2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3.3 论文主要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BIM技术与近景摄影测量
    §2.1 BIM技术
        §2.1.1 BIM技术的概念
        §2.1.2 BIM技术的特点
    §2.2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
        §2.2.1 近景摄影测量简介
        §2.2.2 近景摄影测量基本原理
    §2.3 逆向建模关键步骤
        §2.3.1 多视影像匹配
        §2.3.2 联合平差
        §2.3.3 密集匹配
        §2.3.4 网格模型生成
        §2.3.5 模型纹理映射
    §2.4 仪器设备及建模主要软件简介
        §2.4.1 仪器设备
        §2.4.2 逆向建模主要软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逆向模型的构建
    §3.1 影像采集方式及要求
        §3.1.1 拍摄方式的选取
        §3.1.2 影像重叠度保证
        §3.1.3 构件影像采集
    §3.2 图像预处理
        §3.2.1 影像畸变校正
        §3.2.2 影像匀光匀色处理
    §3.3 逆向模型的建立
        §3.3.1 影像导入
        §3.3.2 空三计算
        §3.3.3 模型生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逆向三维模型质量分析
    §4.1 模型精度质量
        §4.1.1 模型点位精度
        §4.1.2 模型几何精度
    §4.2 模型外观质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正、逆向模型外形尺寸对比
    §5.1 正向模型的建立
    §5.2 模型对齐
        §5.2.1 模型初步对齐
        §5.2.2 模型精准对齐
    §5.3 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6)基于定轴旋转摄影的桥梁结构全息形态监测及损伤识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桥梁结构状态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1.2.1 常规安全监测方法
        1.2.2 桥梁智能监测新技术进展
    1.3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
        1.3.1 常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
        1.3.2 图像处理技术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1.4 桥梁结构损伤识别问题探讨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面向桥梁结构状态监测的数字图像获取方法
    2.1 桥梁状态监测影像数据采集方案
    2.2 摄影图像的几何关系与转角约束
        2.2.1 最大转角对监测图像的影响及阈值判定方法
        2.2.2 相邻图像适度旋转角的阈值判定方法
    2.3 单机监测桥梁结构状态的硬件系统组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旋转摄影的桥梁等效正射图像获取方法
    3.1 投影中心偏移矫正方法
        3.1.1 连续图像序列向基准图像的映射
        3.1.2 图像序列投影中心偏移纠正方法
        3.1.3 投影中心矫正方法的试验验证
    3.2 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的图像同名点数学表征
        3.2.1 SIFT特征点的提取和配准
        3.2.2 尺度变化对特征点稳定性的影响
        3.2.3 转角变化对特征点稳定性的影响
    3.3 桥梁结构正射图像获取试验
        3.3.1 模型试验梁的设计与制作
        3.3.2 试验数据的采集方法
        3.3.3 试验梁的损伤及加载制度
        3.3.4 试验梁的等效正射图像获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桥梁结构图像轮廓线全息变形获取方法
    4.1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桥梁图像增强
    4.2 桥梁图像边缘连续化处理
        4.2.1 不连续边缘检测算法改进
        4.2.2 灰度形态学对不连续边缘的处理
        4.2.3 桥梁图像边缘连续性处理效果验证
    4.3 桥梁图像监测分辨率标定和形态提取
        4.3.1 桥梁图像的监测分辨率标定
        4.3.2 桥梁结构主体形态提取
        4.3.3 结构主体形态提取结果验证
    4.4 桥梁结构边缘变形分析
        4.4.1 结构图像边缘线形振荡成因及特征分析
        4.4.2 基于改进小波阈值去噪函数的结构边缘滤波方法
        4.4.3 桥梁结构边缘变形提取及精度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桥梁结构全场位移矢量求解方法
    5.1 桥梁结构全场位移向量集合的求解方法
        5.1.1 结构图像同名点对的批量筛选与匹配
        5.1.2 图像测量平面点对位置的约束构造
        5.1.3 结构全场位移矢量求解方法
    5.2 位移矢量场一致性约束条件
        5.2.1 全场位移矢量转角误匹配筛除
        5.2.2 位移矢量一致性约束
        5.2.3 矢量一致性约束能力验证
    5.3 结构位移矢量场精度验证
        5.3.1 全场位移矢量精度验证
        5.3.2 局部位移矢量异常分布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全息形态变化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探索
    6.1 损伤致梁形态变化的理论分析
        6.1.1 带损伤梁的变形方程
        6.1.2 损伤致梁形态变化的数值算例
    6.2 基于形态变化损伤识别的数值模拟
        6.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2.2 损伤梁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
    6.3 全息形态变化下的损伤识别参数选取
        6.3.1 基于曲率参数识别损伤的应用问题
        6.3.2 基于转角参数识别组合梁损伤的数值模拟
    6.4 基于位移矢量转角变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6.4.1 结构位移矢量异常分布特征
        6.4.2 位移转角差表征的结构状态
    6.5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试验验证
        6.5.1 验证试验概况
        6.5.2 试验梁全场位移矢量提取
        6.5.3 试验梁构件的损伤识别
        6.5.4 基于位移矢量转角变化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程序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后记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7)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构件空间信息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1.3.3 现有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2.2.1 设计阶段
        2.2.2 生产运输阶段
        2.2.3 施工安装阶段
        2.2.4 运营维护阶段
        2.2.5 拆除回收阶段
    2.3 构件空间信息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3.1 数据库
        3.1.1 建筑信息模型
        3.1.2 地理信息系统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3.2 数字测量技术
        3.2.1 GNSS定位系统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3.2.4 摄影测量技术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3.3.1 自动识别技术
        3.3.2 追踪定位系统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4.2.2 设计阶段
        4.2.3 生产阶段
        4.2.4 装配阶段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4.3.2 构件施工装配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5.2.4 构件装配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各章内容归纳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鸣谢

(8)砂土层基坑开挖力学行为及施工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坑支护结构的常见类型
        1.2.2 基坑土压力理论研究现状
        1.2.3 有限土体基坑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1.2.4 有限土体基坑模型试验的研究现状
    1.3 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及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砂性土质基坑土压力的计算
    2.1 引言
    2.2 经典土压力类型
    2.3 经典土压力理论
        2.3.1 静止土压力理论
        2.3.2 朗肯土压力理论
    2.4 石家庄地区无水砂层基坑有限土压力计算
        2.4.1 无粘性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
        2.4.2 无粘性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系数
        2.4.3 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邻近建筑物对基坑施工变形受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邻近建筑物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实例
        3.2.1 工程概况
        3.2.2 工程地质条件
        3.2.3 工程环境及基坑围护设计
    3.3 软件介绍及本构模型
    3.4 基坑开挖施工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3.4.1 建模原则与计算模型概述
        3.4.2 模型结构单元选取
        3.4.3 模型材料参数选取
        3.4.4 模型计算步序
    3.5 计算结果及分析
        3.5.1 地表沉降模拟结果分析
        3.5.2 桩体水平位移模拟结果分析
        3.5.3 桩顶水平位移模拟结果分析
        3.5.4 支撑轴力模拟结果分析
    3.6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3.6.1 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3.6.2 桩体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3.6.3 支撑轴力对比分析
        3.6.4 桩顶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3.6.5 基坑有限土压力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坑开挖应力应变影响因素的三维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不同有限土体的高宽比n的数值模拟研究
        4.2.1 不同高宽比n基坑开挖计算模型的建立
        4.2.2 不同高宽比n基坑开挖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不同有限土体内摩擦角φ的数值模拟研究
        4.3.1 不同内摩擦角φ基坑开挖计算模型的建立
        4.3.2 不同内摩擦角φ基坑开挖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4.4 邻近建筑物基础埋深对基坑开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4.4.1 不同基础埋深对基坑开挖计算模型的建立
        4.4.2 不同基础埋深对基坑开挖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坑变形监测及近景摄影测量在其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基坑施工变形监测及分析
        5.2.1 监测目的
        5.2.2 监测内容
        5.2.3 监测方法及测点的布置
        5.2.4 监测数据分析
    5.3 近景摄影测量相关理论
        5.3.1 近景摄影测量的原理
        5.3.2 内外方位元素
        5.3.3 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
    5.4 模拟实验
        5.4.1 相机检校
        5.4.2 控制标志及控制点个数
        5.4.3 近景摄影测量软件内业处理
    5.5近景摄影基坑变形监测实验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桥梁检测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近景摄影测量的发展及应用
    1.1 近景摄影测量的发展现状
    1.2 近景摄影测量的优越性
    1.3 数码相机在近景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2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桥梁检测中试验研究
    2.1 试验加载方案简介
    2.2 定点摄影图像采集
    2.3 近景摄影测量与常规方式测量数据对比分析
3 小结

(10)环境温度对大宁河大桥变形监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桥梁健康监测的意义
    1.2 桥梁安全状态监测方法
        1.2.1 常规桥梁监测方法
        1.2.2 新兴桥梁监测技术
    1.3 摄影测量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摄影测量的优势
    1.4 三维激光扫描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的技术特点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依托工程概况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获取桥面形态
    2.1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和原理
        2.1.1 三维激光扫描原理
        2.1.2 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2.2 基于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的桥面形态采集
    2.3 桥面扫描点云数据处理
        2.3.1 NURBS曲面拟合算法
        2.3.2 桥面空间曲面的获取
    2.4 桥面变形分析
        2.4.1 基于叠差分析的桥面形态变化
        2.4.2 有限元理论挠度值
        2.4.3 前期监测数据
        2.4.4 变形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定点摄影获取主拱结构变形
    3.1 摄影测量技术
        3.1.1 结构摄影
        3.1.2 图像序列拼接
        3.1.3 全息图像边缘检测提取轮廓
    3.2 定点摄影获取桥梁影像数据
    3.3 主拱结构全景图像数据处理
    3.4 主拱结构变形分析
        3.4.1 有限元理论挠度值
        3.4.2 前期监测数据
        3.4.3 变形测量结果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桥梁结构变形的温度效应分离
    4.1 环境温度和结构变形
        4.1.1 环境温度
        4.1.2 结构变形的温度效应原理
    4.2 温度效应的分离
        4.2.1 实时信号的温度效应分离
        4.2.2 非实时变形监测的效应分离
    4.3 大宁河大桥变形挠度温度效应的分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近景摄影测量在钢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桥梁动态变形监测研究[D]. 刘志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1)
  • [2]基于双相机系统的船载一体化测量系统外参数快速标定技术研究[D]. 余志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3]基于激光点云的钢结构数字化检测方法研究[D]. 李国远.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飞机结构瞬间变形监测中的研究[D]. 吴丽媛.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5]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预制混凝土构件外形检测方法研究[D]. 涂峻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6]基于定轴旋转摄影的桥梁结构全息形态监测及损伤识别方法[D]. 楚玺.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7]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 张莹莹. 东南大学, 2019(01)
  • [8]砂土层基坑开挖力学行为及施工监测技术研究[D]. 鲍林.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9]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桥梁检测的试验研究[J]. 姚华,杜松. 北方交通, 2019(05)
  • [10]环境温度对大宁河大桥变形监测的影响[D]. 尤加杰.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近景摄影测量在钢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