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人工染色体论文_黄海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酵母人工染色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酵母,染色体,基因,基因组,生物,人工合成,生命。

酵母人工染色体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华[1](2019)在《要做就做“从0到1”的开创性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覃重军异想天开地思索,能否把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人工减少到1条之前,全世界上万科学家已发表了几十万篇有关酿酒酵母的论文,这当中并没有他的一篇文章。然而,在被专业同行忽视的情况下,他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简约化生命——仅含单条染(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9-05-13)

陈建强,刘茜,赵习钧[2](2018)在《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 打破生命与非生命界限》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上期科学周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姜韶东博士的文章《合成生物学与生物谜题的追寻》,探讨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和伦理,引发社会关注。本期周刊聚焦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团队牵头负责的“酵母长染色体的精准定制合成”项目和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解读合(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8-08-30)

[3](2017)在《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4条酵母染色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人民网3月10日报道,美国《科学》杂志以封面文章同时刊发了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各自独立完成的4篇长文,介绍了真核生物基因组设计与化学合成方面的系列重大突破:完成了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酿酒酵母总共有16条染色体,此前国际同行奋斗多年才发现了一条。在合成染色体的过程中,突破了生物合成方面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例如:突破合成型基因组导致细胞失活的难(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7年08期)

郑颖,丁陈君[4](2017)在《酵母染色体人工合成取得重大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3月10日,国际顶尖科学期刊《Science》以封面专刊形式发表7篇论文,报道了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性进展:完成酵母2号、5号、6号、10号和12号这5条染色体的重头设计与全合成。其中中国团队完成4篇,包括天津大学元英进团队2篇,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戴俊彪团队1篇,华大基因杨焕明院士团队合作发表1篇。人造酵母的诞生预示着人工合成生命新纪元的到来,该领域的快速突破将为健康、能源、环境、农业等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2017年02期)

苏梓威,李美蓉,王诗堃,郎国华[5](2017)在《人造生命 近在眼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来自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等机构的科学家参与国际协作,在酵母基因组人工合成项目(Sc2.0 Project 以下简称“项目”)上取得重大成果。国际协作组宣布完成2号、5号、6号、10号和12号这5条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全合成,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17-03-20)

刘垠[6](2017)在《我科学家人工合成4条真核生物酵母染色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刘垠)3月10日,《科学》杂志在封面推介中国科学家的4篇论文,介绍了天津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在合成生物学方面的重大突破:完成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人工合成。这意味着人类在设计并合成复杂人工生命的过程中取(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7-03-11)

邓洋[7](2016)在《人工合成酿酒酵母7号染色体》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由纽约大学Jef Boeke教授牵头设立了“Synthetic Yeast Genome Project”计划(SC 2.0),该计划集合美国、英国、中国、中国香港、印度等地区的多个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完成酿酒酵母16条染色体和1条单独的tRNA染色体的人工全合成。目前为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负责的chr09R、chr06L和chr03染色体已经合成完毕,其成果分别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chr06、chr12、chr05合成工作已接近尾声。华大基因承担chr02,chr07和chr13叁条染色体的合成,其中的chr02正在开展酵母体内后续验证实验。本课题synchr07合成项目属于“人工合成酿酒酵母染色体”项目的扩展课题。由华大基因和爱丁堡大学(UOE)合作完成,其中chr07L由华大负责合成,chr07R由爱丁堡大学负责合成。chr02染色体合成项目的前期工作中,较好解决了酵母人工染色体合成涉及的DNA组装、替换等相关基本技术难题。但在组装效率、精确性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方面仍有较大优化空间。同时,针对SCRaMbLE诱导染色体重排后的研究,包括基因群功能、新表型研究方面仍需摸索。本研究在野生型7号染色体基础上,设计了1015 kp长度的合成染色体。利用SegMan软件将合成型7号染色体逐级切分成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切分好的DNA片段按照长度由小到大分类,分别是长度为2-3 Kb级别的minichunk片段,长度在10 Kb左右的chunk片段,以及长度在50 Kb左右的megachunk片段。在体外用Gibson组装方法将minichunk拼接成chunk片段,电泳鉴定与测序结果都显示出7号染色体左臂42个chunk片段全部组装成功。得到的chunk片段通过彼此间长约1 kb的同源臂,在酵母体内进行双向同源重组替换。7号染色体左臂总共要进行14轮替换,从megachunk A替换至megachunk N,目前已完成前12轮替换,得到替换菌株SynA-L,PCR Taq鉴定结果表明该替换菌株A-L段已成功替换成合成型序列,但PGM测序结果显示替换菌株的A3-B5段有一个串联拷贝变异。随后,我们将进一步完成剩余片段的替换,并修复其中的变异。chr07具有明显的特征,如maltose代谢基因的富集,tRNA数量最多等。本研究对该染色体的合成及后续工作,对于基因功能,基因组结构变异和物种进化方面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1)

韩晓波[8](2015)在《合成第一个人工酵母染色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伯克团队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这封“超长电报”进行了500多处修改,删除了4.8万个被认为对染色体复制和生长没有用处的重复碱基对,还删除了一些被称为垃圾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序列,还在许多位点上进行了序列的插入和增改,以便让它更稳定,更适合外源基因的插(本文来源于《新金融观察》期刊2015-02-16)

刘丽荣,卢步峰,吕子卿,卢波,张小蕾[9](2006)在《利用同源重组对酵母人工染色体左右臂进行多基因修饰》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携带哺乳动物细胞筛选基因和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同源序列的载体,利用酵母中能够发生高频率同源重组的特点对YAC分别进行左、右臂修饰,依次将NEO、EGFP及PURO基因定点整合到YAC左右臂上。用营养缺陷筛选的方法排除酵母发生突变或随机整合等情况后,用PCR及Southern杂交方法证实各筛选基因定点整合于YAC两臂上,从而获得携带3个哺乳动物细胞筛选基因的YAC克隆。并且由此建立了通过同源重组将哺乳动物标记基因定点引入YAC左右臂的多基因修饰平台。(本文来源于《细胞生物学杂志》期刊2006年01期)

任立明,邹贤刚,Marianne,Brüggemann[10](2004)在《含有His 5基因用于酵母人工染色体重组筛选的置换型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酵母染色体(YAC)可以克隆和分析大片段的染色体DNA,并且可以分离那些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中不可能得到的序列。实验将His5基因插入到一个Ura3基因的中间,构建了一个新的质粒pLRH33,从而打断了Ura3 基因使之不能表达。利用His5基因两端各留下的部分Ura3基因片段,同源重组到YAC臂上原有的Ura3基因中,使重组后的YAC的标记性状从Ura+ His- 变成了His+ Ura-。用质粒pLRH33的5.5 kb线性片段以一定比例和需要重组到YAC上的目的基因pBAC300的50 kb片段相混合,同时作酵母菌转化,在His- Ura+培养基上得到大量带His5基因的阳性克隆。在检测的1 200个克隆中,有250个目的基因阳性克隆,占受检克隆的22.5%。表明质粒pLRH33可以有效地用作YAC重组的筛选标记。(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酵母人工染色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编者按上期科学周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姜韶东博士的文章《合成生物学与生物谜题的追寻》,探讨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和伦理,引发社会关注。本期周刊聚焦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团队牵头负责的“酵母长染色体的精准定制合成”项目和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解读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酵母人工染色体论文参考文献

[1].黄海华.要做就做“从0到1”的开创性工作[N].解放日报.2019

[2].陈建强,刘茜,赵习钧.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打破生命与非生命界限[N].光明日报.2018

[3]..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4条酵母染色体[J].生物学教学.2017

[4].郑颖,丁陈君.酵母染色体人工合成取得重大突破[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7

[5].苏梓威,李美蓉,王诗堃,郎国华.人造生命近在眼前[N].南方日报.2017

[6].刘垠.我科学家人工合成4条真核生物酵母染色体[N].科技日报.2017

[7].邓洋.人工合成酿酒酵母7号染色体[D].电子科技大学.2016

[8].韩晓波.合成第一个人工酵母染色体[N].新金融观察.2015

[9].刘丽荣,卢步峰,吕子卿,卢波,张小蕾.利用同源重组对酵母人工染色体左右臂进行多基因修饰[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6

[10].任立明,邹贤刚,Marianne,Brüggemann.含有His5基因用于酵母人工染色体重组筛选的置换型载体的构建[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

论文知识图

酵母人工染色体重组策略1.6.4...一接合型PCRPCR体系下筛选Mata和Mata型...的构建流程图膜杂交结果DNA cloningDNA cloning

标签:;  ;  ;  ;  ;  ;  ;  

酵母人工染色体论文_黄海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