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软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力,文化,中国,世界,和谐,经济,国际关系。
软国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军[1](2009)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我国国际软国力”的话语危险与思想认识误区》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基础上、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在近现代工业社会促进经济、科技、军事等为核心的硬国力增长所需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战略视野、经济意识、商业理念、科技主义和创新精神。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国际软国力,一方面有在"复兴"、"传统文化"、"软国力"等概念、理论上步入误区或陷入西方话语陷阱的危险;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竞争力方面的价值功能不足缺乏清醒认识。努力创新、构建具有时代精神、促进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国力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增强国际软国力竞争力的科学道路。(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期刊2009年04期)
陈锦晓[2](2009)在《生态文明与中国软国力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国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在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中,软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建设面临的资源压力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势在必行,而生态文明的构建将搭起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平台,中国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使构建中国特色的软国力水到渠成。(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09年08期)
秦晓松,左永强,庞艳苹[3](2008)在《试从提升软国力角度分析和谐世界理论的重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如今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软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与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谐世界"理论把中国传统的精髓凝聚其中,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叁个角度分析"和谐世界"理论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08年04期)
刘卿[4](2007)在《软国力成和谐世界“润滑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必须在壮大硬国力和改变国际环境之间求得平衡,巧妙发挥软国力的独特作用,以弥补硬国力发展引起的负面效应。(本文来源于《乡音》期刊2007年08期)
薛叁让[5](2007)在《文化消费风靡全球中的大国崛起与“软国力”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经济以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文化消费理念为泉源。着力表现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和创新,使科学与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是把提高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与提高技术产品的文化含量滚动起来发展,重在高科技含量背后真实的“高文化”含量的突显,切中人类文明、协调、永续发展的目的理性,尤其是切合全球范围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厚但经济技术又不十分发达的地区实际,且必将构成后现代人类经济进步的新形象。(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07年04期)
刘卿[6](2007)在《软国力成和谐世界“润滑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必须在壮大硬国力和改变国际环境之间求得平衡,巧妙发挥软国力的独特作用,以弥补硬国力发展引起的负面效应(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07年07期)
[7](2006)在《“软国力”和“硬国力”与汉语》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时代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竞争,表现在“硬国力”与“软国力”两个方面。“硬国力”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与科技实力,“软国力”则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作为“软国力”的表现形式的语言文化,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指标。“软国力”,又被称为“软实力”和“软力量”(Soft power),是近年来人们常见的一些提法。关于“软国力”,根据有关文献的定义,指的是“影响他国意愿的能力与无形的权力资源,如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本文来源于《科技咨询导报》期刊2006年06期)
[8](2006)在《新闻传播:国家发展的软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国力,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国力。作为软国力组织要件的新闻传播,是其他软国力要素的实现渠道,也是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国际发展形势及状况表明,随着全球文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传播与(本文来源于《全国新书目》期刊2006年10期)
中凡[9](2006)在《生产力 软国力 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种体现,是民族之魂。在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今天,世界性并不排斥民族性。高举民族文化的旗帜,你才能团结民众,因为有了民族之魂,你经济的体魄才会更有力量,你才能对世界做更多的贡献。韩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本文来源于《管理与财富》期刊2006年03期)
张远军[10](2005)在《新世纪我国“软国力”建设的路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国际关系的转换中,软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因此新世纪国际关系中软国力的竞争也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在分析软国力科学内涵、外延及其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实际思考在这场全球范围的软国力竞争中我国“软国力”建设的路径。(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软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软国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在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中,软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建设面临的资源压力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势在必行,而生态文明的构建将搭起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平台,中国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使构建中国特色的软国力水到渠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国力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我国国际软国力”的话语危险与思想认识误区[J].阴山学刊.2009
[2].陈锦晓.生态文明与中国软国力构建[J].黑龙江史志.2009
[3].秦晓松,左永强,庞艳苹.试从提升软国力角度分析和谐世界理论的重要意义[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
[4].刘卿.软国力成和谐世界“润滑剂”[J].乡音.2007
[5].薛叁让.文化消费风靡全球中的大国崛起与“软国力”提升[J].理论导刊.2007
[6].刘卿.软国力成和谐世界“润滑剂”[J].人民论坛.2007
[7]..“软国力”和“硬国力”与汉语[J].科技咨询导报.2006
[8]..新闻传播:国家发展的软国力[J].全国新书目.2006
[9].中凡.生产力软国力文化[J].管理与财富.2006
[10].张远军.新世纪我国“软国力”建设的路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