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产力的演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中国70年,生产力理论,理论创新,实践逻辑
生产力的演进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欣,任保平[1](2019)在《新中国70年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解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生产力的变迁,需要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生产力的建设在经济潮变中经历着怎样的优化与革新,因此,本文以理论和实践双向叙述的逻辑梳理生产力的演进与发展脉络。首先,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拓展,归纳新中国70年以来在生产力理论上的创新发展,包括由传统生产要素向组合生产要素的发展,由生产力效率向生产力质量发展以及由短期生产力向长期生产力的发展。其次,通过分析新中国70年生产力实践条件的变化,梳理新中国70年生产力实践演进的逻辑与规律,认为自中国进入经济新时代,应充分强调创新生产力、知识生产力的核心动力,重视绿色生产力成为普遍形态,加强劳动生产力质量对生产力质量的促进效果,以及推进生产力要素组合的协调与融合。最后,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中,提出经济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新生产力的模式构建与实践展望。(本文来源于《政治经济学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任保平[2](2018)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生产力理论的演进轨迹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历程,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处在变革和转型之中,不仅改变了自身,而且影响了世界。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发展的原因在于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通过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通过开放为生(本文来源于《政治经济学评论》期刊2018年06期)
韩芳玉[3](2018)在《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研究:时序演进、空间异质与对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了灾难性影响,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领域。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的光照、温度、降水等自然条件,增加了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保障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是关乎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水稻作为我国叁大主粮之一,近年来呈现极不稳定的生产态势。1997-2004年我国稻谷产量连续7年下滑,由20073.48万吨下降到17908.76万吨,降幅达12%;2004-2015年尽管水稻总体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是增产幅度却存在不同程度的递减。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十叁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谈乡村振兴问题时也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此背景下,探究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调整农业发展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学者从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角度展开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学界普遍达成的共识是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究竟是正是负?”“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不同品种的粮食作物影响程度有何不同?”“是否存在区域差异?”等一系列问题由于研究学科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学界对此尚存争议。基于以上背景和问题,本研究以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生产力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接着对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最后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和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部分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按时序演进和空间差异两个维度对1978-2015年的降水量、日照时长及气温等气象数据和稻谷、早稻、中稻和一季晚稻及双季晚稻等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阐明其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第二,以C-D模型为基础,将气候变量引入模型,构建“经济-气候”新模型,就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定性定量分析的结果,从“适应”和“减缓”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皓琰,孙寿涛[4](2017)在《生产力布局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当代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分析中,"空间"是其分析的重要范畴。苏联的经济地理学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生产力布局理论,旨在通过计划手段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协调区域发展。与此同时,西方的经济学家也对宏观层面的资源配置问题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在这些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以不平衡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布局理念。十八大以后,生产力布局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更加重视协调发展,更加重视结构和绿色问题,不断拓宽全球视角,是当前阶段生产力布局的理论转向。(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蔡俊煌,蔡雪雄[5](2015)在《生态生产力与生态安全的辩证演进逻辑和国家行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生态安全观拓宽了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安全理论范畴。生态生产力与生态安全之间存在交互演进的辩证逻辑并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引领的国家行动之中,一是二者存在交互演进的辩证逻辑,体现于生态安全危机倒逼生态生产力的提出和国际生态安全共识的达成,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国家生态安全困境的破解;二是生态生产力与生态安全又相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行动之中,彰显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大国风范。(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11期)
赵静,陈思澍,薛强[6](2015)在《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政策的演进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其政策体系不断建设和完善,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政策数量和层次各有不同,实施的成效和途径有所差异,阶段特征相对突出,但基本形成了政策链上的有效衔接。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政策体系面临新的影响因素,需通过政策优化实现服务发展的功能,进而形成促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路径。(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5年08期)
夏辉,廖胜华[7](2015)在《互联网应用是广东打破转型桎梏的强大撬动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广东正处于转型发展的爬坡越坎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乏力的叁大困境:一是难以突破“低端制造+低端服务”的价值链“低端循环锁定”,“两业”融合高度化不足,引致经济效率整体下滑;二是难以摆(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15-02-02)
高明国[8](2013)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生产力全要素系统演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农业生产力系统呈现出多因素的趋势,不仅独立的实体性要素的内涵在丰富,而且还拓展出了运筹性的综合要素、渗透性的智力要素、准备性的人力资本要素和生态的控制性要素。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仍然作为前置的要素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生态支撑/约束条件下的生态控制性要素逐步显现。从建国初单纯的机械化,到20世纪60、7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四化"推进,再到80、90年代以来全要素生产力系统的拓展,我国60年的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印证了现代农业生产力系统不断深化与拓展的趋势。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素不断丰富的系统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单要素偏废。(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3年06期)
张庆[9](2010)在《单季晚粳生产力演进中群体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于2008-200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选择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两熟制的50个早熟晚粳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在施纯氮17.5Kg/亩(最高生产力出现概率较高的施氮水平)水平下,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品种类型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物质生产特性、营养元素吸收特征以及若干株型指标之间的差异,为指导水稻(超)高产栽培以及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品种通过聚类分析按照产量由低到高分为A、B、C、D、E五种产量类型,变幅分别为:A类494.8-551.9Kg/亩,平均值528.5Kg/亩;B类569.7-599.3Kg/亩,平均值583.3Kg/亩;C类614.9-624.9Kg/亩,平均值618.4Kg/亩;D类639.0-672.5Kg/亩,平均值657.1Kg/亩;E类684.5-736.5Kg/亩,平均值为702.8Kg/亩,五种类型间差异极显着。单季晚粳五种产量类型由A向E生产力演进中,每亩穗数先增加后减少,每穗粒数、亩颖花量以及千粒重则均表现增加的趋势,亩颖花量对各类型产量的形成作用最显着。2、五种品种类型由A向E生产力演进中,在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皆表现为增加趋势,类型间单季晚粳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线性相关。拔节期前、拔节到抽穗期和抽穗到成熟期叁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五种产量品种类型由A向E演进总体上表现增加的趋势。A类在各个阶段都低于其余四个产量类型,而以抽穗到成熟期最为明显,生产力由C类向D、E类型研究过程中,拔节到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较明显。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线性正相关。产量越高的类型,其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所占总生育积累量的比例就越大,相应的拔节前积累比例减少,而拔节到抽穗期积累比例类型之间的差异不大。3、五种单季晚粳产量类型由A向E生产力演进中,在拔节期、抽穗期的植株含氮率增加,而成熟期含氮率减少。拔节前、拔节到抽穗期以及抽穗到成熟期叁个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以及抽穗到成熟期氮素积累比例随生产力演进而增加,同时氮素利用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五种单季产量类型晚粳在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的植株含磷率随生产力由低到高演进而增加,而拔节前、拔节到抽穗期、抽穗到成熟期叁个阶段磷素积累量都同时增加。五种产量类型的植株含钾率差异不明显,含钾量则随单季晚粳由A向E生产力演进而增加。高产类型单季晚粳在抽穗期到成熟期钾元素积累比例比低产高,而在拔节前则比低产类型低,后期较多的钾元素积累,能增强植株茎秆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确保高产获得。4、五种单季晚粳产量类型水稻株型特征差异表现为,高产类型品种的上3叶相对于低产类型品种较短而宽,长宽比偏小,株高差异则不明显,抽穗期在110cm-123cm范围内。最高产量类型(E)株高较高,一般抽穗期为120-125cm。单季晚粳高产类型一般为中间型或钩型穗姿态(主茎穗与茎夹角30°-60°或夹角大于60°)、穗叶平头或草盖头群体顶层形态(剑叶田间生长自然最高点高于穗自然最高点或两者持平)、紧凑型或半紧凑型松紧度(最外侧分蘖与主茎夹角小于30°或夹角30°-60°)。(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0-05-01)
李季,冯玉囡[10](2010)在《服务生产力概念的演进及其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一般生产力到服务生产力概念的演进是适应现实需要的产物,有其客观必然性;对生产力及服务生产力概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是服务生产力研究的前提;服务生产力的概念及其测量应综合考虑效率、效益、企业投入的资源以及顾客投入的资源等要素,其虽然从内涵等方面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概念,但也并未脱离基本的投入产出模式。(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0)》期刊2010-03-25)
生产力的演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历程,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处在变革和转型之中,不仅改变了自身,而且影响了世界。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发展的原因在于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通过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通过开放为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产力的演进论文参考文献
[1].李梦欣,任保平.新中国70年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演进[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
[2].任保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生产力理论的演进轨迹与创新[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
[3].韩芳玉.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研究:时序演进、空间异质与对策建议[D].华中农业大学.2018
[4].刘皓琰,孙寿涛.生产力布局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当代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蔡俊煌,蔡雪雄.生态生产力与生态安全的辩证演进逻辑和国家行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6].赵静,陈思澍,薛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政策的演进与优化[J].科技管理研究.2015
[7].夏辉,廖胜华.互联网应用是广东打破转型桎梏的强大撬动力[N].南方日报.2015
[8].高明国.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生产力全要素系统演进分析[J].经济问题.2013
[9].张庆.单季晚粳生产力演进中群体特征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
[10].李季,冯玉囡.服务生产力概念的演进及其测量研究[C].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andBusinessManagement(EBM201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