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奥氏体钢论文_邓建军,龙杰,莫德敏,赵燕青,张晨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锰奥氏体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奥氏体,高锰钢,低温,晶粒,合金,组织,效应。

高锰奥氏体钢论文文献综述

邓建军,龙杰,莫德敏,赵燕青,张晨光[1](2019)在《河钢舞钢高锰奥氏体低温钢的开发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内冶炼、轧制和热处理技术的进步,开发具有明显技术和经济优势的超低温钢能力逐渐加强。继韩国浦项之后,舞钢率先开发出LNG船用低温高锰奥氏体钢。该钢板具有晶粒细小,夹杂物含量低,显微组织为等轴状准多边形晶粒组成的全奥氏体组织,晶粒内有孪晶,有韧窝状形貌(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9-11-26)

王雪,于秀涛[2](2019)在《Mn含量对车梁用高锰奥氏体TWIP钢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种Mn含量(质量分数为10. 5%和18. 5%)的车梁用高锰奥氏体TWIP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温拉伸实验、TEM、SEM等测试手段,分析其力学特性、组织孪生特征与加工硬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Mn含量上升会引起钢材强度降低、伸长率上升、DSA减小。两种高锰钢发生应变硬化过程可分成4个阶段,Fe-18. 5Mn高锰钢可以比Fe-10. 5Mn高锰钢在更宽的应变范围中保持很高的应变硬化率。在应变0. 1下,Fe-10. 5Mn高锰钢中部分晶粒转变为孪晶,但Fe-18. 5Mn高锰钢只存在少数晶粒转变为孪晶;应变达到0. 2时,两种钢的孪晶都以更快速率生成,Fe-18. 5Mn高锰钢具有更少的孪晶量。钢材基体中有单个孪晶存在于孪晶束中,Fe-10. 5Mn高锰钢的孪晶平均厚度和相邻孪晶间距平均值都小于Fe-18. 5Mn高锰钢,其形成了更加致密的孪晶排列状态。(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王金明,万响亮,王红鸿,李光强[3](2019)在《冷变形对高锰奥氏体钢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Fe-23.8Mn-0.4C-3.7Cr高锰奥氏体钢进行50%冷变形,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维氏硬度计、纳米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冷变形对高锰奥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奥氏体钢冷变形前后的微观组织均为奥氏体组织,但变形后晶粒内部产生了大量变形孪晶;变形后高锰奥氏体钢的硬度和强度大幅度提高,冷变形也导致其应变硬化行为和断裂行为发生改变,塑性显着下降。(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孙超,孟令明,李平和[4](2019)在《高锰钢奥氏体层错能的热力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对Fe-Mn-C成分体系的奥氏体层错能进行热力学建模与计算,并对高锰钢的成分设计与层错能控制进行讨论。(本文来源于《南钢科技与管理》期刊2019年03期)

陈晨[5](2018)在《高碳高锰奥氏体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传统高碳高锰奥氏体钢Mn12和N+Cr合金化高碳高锰奥氏体钢Mn12CrN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两种高碳高锰奥氏体钢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单向拉伸变形行为、不同总应变幅下的循环变形行为以及不同载荷下的磨损行为,总结了N+Cr合金化对高碳高锰奥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了水韧处理状态和预硬化高碳高锰奥氏体钢在不同总应变幅下的循环变形行为,总结了预硬化处理对高碳高锰奥氏体钢循环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爆炸变形和冷轧变形对传统高碳高锰奥氏体钢进行预硬化处理以获得相近的硬度级别,对比分析了爆炸变形和冷轧变形高碳高锰奥氏体钢的组织状态和拉伸性能,总结了不同变形方式对高碳高锰奥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当拉伸应变速率相同时,Mn12CrN钢的强度和塑性都要优于Mn12钢。提高拉伸应变速率时,Mn12CrN钢的强塑性变化对拉伸速率的敏感性相对于Mn12钢小很多。晶粒细化和N+Cr合金化处理对动态应变时效行为和形变孪晶行为的影响是造成Mn12CrN钢强度和延伸率对拉伸应变速率不敏感性的主要原因。循环变形过程中,在较低总应变幅下,Mn12CrN钢经历了循环硬化、循环软化和循环稳定叁个阶段,而在较高总应变幅下,经历了循环硬化和循环软化后便发生断裂失效。随着总应变幅的增大,Mn12CrN钢中位错滑移模式由平面滑移向波状滑移转变,并且在总应变幅为0.8%时,Mn12CrN钢中开始出现形变孪晶,而Mn12钢在各个总应变幅下均表现为波状滑移型位错。N+Cr合金化处理影响了钢中的位错组态和孪生行为,孪晶与位错的相互作用降低了局部应力集中,从而使Mn12CrN钢表现出不同的循环变形行为和更长的疲劳寿命。Mn12CrN钢在不同磨损载荷作用下的磨损性能和加工硬化特性不同于Mn12钢。在低磨损载荷作用下,Mn12CrN钢表现出非常普通的耐磨性,而在高磨损载荷作用下磨损性能优异。相应地,在低磨损载荷作用下,Mn12CrN钢磨损表面的硬度提升非常缓慢,而在高磨损载荷作用下,其磨损表面硬度迅速提高并接近饱和值。N+Cr合金化处理对Mn12CrN钢初始强度和孪生行为的影响是造成其耐磨性和加工硬化特性不同于Mn12钢的主要原因。经过冷变形40%硬化后,高碳高锰奥氏体钢(Mn12)的疲劳行为与水韧处理状态差异明显: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发生瞬时硬化后直接进入循环稳定阶段,几乎没有发生循环软化过程。在低的总应变幅下,预硬化高碳高锰奥氏体钢的疲劳寿命要高于水韧处理状态,而在高应变幅下,其疲劳寿命却低于水韧处理状态。这是因为,在低应变幅下,预硬化高碳高锰奥氏体钢中存在的形变孪晶可以促进孪晶内部位错的增殖和滑移,增加了高碳高锰奥氏体钢变形的均匀性,因而其疲劳寿命高于水韧处理状态高碳高锰奥氏体钢;在高应变幅下,位错的长程运动加剧,形变孪晶的存在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加剧了位错与孪晶的相互作用,位错塞积严重,最终导致其疲劳寿命降低。形变孪晶这两方面的作用最终使得预硬化高碳高锰奥氏体钢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循环变形行为。在相近的硬度级别下,爆炸变形和冷轧变形高碳高锰奥氏体钢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组织状态和拉伸性能特点。与冷轧变形高碳高锰奥氏体钢不同的是,爆炸变形高碳高锰奥氏体钢中大部分晶粒保持了等轴状形貌,应变集中主要分布在晶界附近,并且晶内的位错和孪晶分布都较为均匀。这种组织特点使爆炸变形高碳高锰奥氏体钢获得了较高的屈服强度,但是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却低于冷轧变形高碳高锰奥氏体钢。(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12-01)

陈欢,孙新军,王小江[6](2018)在《晶粒尺寸与应变量对高锰奥氏体钢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冷轧后的高锰奥氏体钢,进行不同时间的固溶处理,以得到不同晶粒尺寸的试验钢。测试其力学性能,计算其加工硬化指数n,通过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表征其微观组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试验钢的强度有所降低,其伸长率以及n值明显提高,证明晶粒尺寸增大可明显提高试验钢的加工硬化能力。进一步研究试验钢中的真应变量对加工硬化机制的影响,发现在应变量较小(ε<0. 096)时,形变孪晶并未生成,位错强化是加工硬化的主要机制。随着应变量提高,形变孪晶量逐渐增加,且增殖速度不断加快,孪晶强化机制成为主导。直至ε> 0. 300后,形变孪晶的增殖速度不在加快,n值也不再上升,加工硬化行为在位错强化与孪晶强化的共同作用下平稳进行,直至断裂。(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8年11期)

朱恺,伍翠兰,谢盼,韩梅,刘元瑞[7](2018)在《奥氏体/铁素体层状条带结构高锰钢的微观组织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RD、SEM、TEM、EBSD、EPMA等表征手段及硬度测试和拉伸实验研究了Mn12Ni2MoTi(Al)钢经过形变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及其性能。结果表明,Mn12Ni2MoTi(Al)钢经过65%冷轧及745℃两相区退火处理后,其横截面形成了由奥氏体层和铁素体层交替排列的层状条带组织,每个条带均由晶体取向相近的亚微米等轴晶组成;奥氏体条带中含有少量的铁素体晶粒,同样铁素体条带中含有少量的奥氏体晶粒。这种奥氏体/铁素体层状条带结构中的奥氏体晶粒具有黄铜型{110}<112>和Goss型{110}<001>织构,铁素体晶粒主要为旋转立方型{001}<110>和立方型{001}<100>织构。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层状条带特征先增强然后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同时奥氏体织构由黄铜型织构逐渐向Goss型织构演化。当材料具有层状条带组织时,同时具有高屈服强度和良好延伸率;当层状条带组织消失时,其屈服强度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延伸率也下降。(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妍[8](2018)在《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及低温拉伸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得到无缺陷的焊接接头。并且,采用各种先进的材料分析和测试方法,对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及低温拉伸性能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搅拌摩擦焊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改善其低温拉伸性能。此外,对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晶粒异常长大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研究发现: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得到的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焊接接头没有发生氮元素损失,平均氮含量与母材相近。接头组织呈梯度分布,除焊核区带状组织区域存在少量σ相外,其余部分均由单一的奥氏体相组成。并且,焊核区由于发生明显动态再结晶,组织以细小等轴晶粒为主。因此,接头焊核区硬度明显高于母材。通过对接头进行低温拉伸发现,接头断裂位置位于母材区,没有出现明显的屈服现象,表现为沿晶脆性断裂,抗拉强度为862MPa。为了改善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焊接接头的低温力学性能,对其进行焊后热处理表明:水韧处理基本消除了接头中的组织梯度和硬度差异。对水韧态接头进行低温拉伸,断口位于接头热影响区,依旧表现为低温沿晶脆性断裂,屈服现象不明显,且抗拉强度有所降低,为794MPa。对焊接接头进行退火处理后,接头组织未发生明显改变,仍呈梯度分布。退火态接头热影响区硬度有所下降,其他区域硬度与焊态接头相比无明显变化。对退火态接头进行低温拉伸,断口位于前进侧带状组织区域,低温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出现明显的屈服现象,屈服强度为1081MPa,并且,抗拉强度提高到1360MPa,延伸率为15%,表现为低温韧性断裂。此外,焊接接头经过自然时效处理后,接头硬度均匀化,母材及热影响区硬度提高到焊核区水平。低温拉伸性能与退火态相近,断口位置也与退火态一致,均位于带状组织区域,出现明显的屈服现象,屈服强度为1142MPa,抗拉强度为1350MPa,延伸率为13%,低温拉伸表现为韧性断裂特征。通过低温退火及自然时效处理,可以有效抑制焊接接头的低温沿晶脆性,使接头的低温拉伸性能得到显着提高。初步对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搅拌摩擦焊接头水韧处理后的热影响区晶粒异常长大现象分析表明:热影响区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现象与溶质原子在晶界处的非平衡偏聚有关,由于焊接过程中热影响区受到热与拘束应力的共同作用,溶质原子在晶界处的偏聚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晶界的可动性,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现象。(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6-01)

王玉辉[9](2018)在《高锰奥氏体钢的微观组织调控及室温和低温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降低能耗与提高安全性的要求,高强高韧一直是低温用钢铁材料的研发热点。具有优异室温和低温性能的9%Ni钢(GB 24510-2009规定的9%Ni钢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室温屈服强度≥590 MPa,拉伸强度680~820 MPa,延伸率≥18%,-196 ℃冲击功≥80 J)在液化天然气(LNG)的储运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比如在LNG运输储罐建造上大量使用,但因昂贵的Ni含量高以及生产工艺复杂,造成材料成本高,而且我国还主要依赖进口。近年来,开发成本相对较低的高锰(Mn)孪晶诱发塑性(TWIP)奥氏体低温用钢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国际上开发的低温用高Mn奥氏体TWIP钢的典型成分是Fe-(15~25)%Mn-Al-C,由于其低层错能诱发的TWIP效应,其室温和低温延伸率(50%)均高于9%Ni钢,但这类钢的室温屈服强度只有约450 MPa,而且随着温度降低或塑性变形,马氏体将在奥氏体晶界和晶内形成,这大大降低了低温下的冲击性能(-196 ℃的冲击功约40 J),因此这两项性能指标均低于9%Ni钢。另一方面,对二元Fe-Mn奥氏体钢的研究表明,当Mn含量在(30-40)%范围时,其层错能较高,在-196 ℃至室温的温度范围内,其塑性变形机制为位错滑移,马氏体的形成得到了抑制,室温拉伸延伸率(>40%)和-196 ℃时的冲击功(>200 J),均远优于9%Ni钢。但是,这类高Mn奥氏体钢的室温屈服强度较低(<200 MPa),不能满足设计LNG储罐等低温应用的要求。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以这一类高Mn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微观组织调控,实现大幅提高其室温和低温力学性能,使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9%Ni钢的水平。本研究微观组织调控的前提是实现强化而不降低塑性和韧性。对于高Mn钢而言,微观组织细化一方面可以提高强度,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抑制马氏体的形成。最近的研究也发现,超细的层状复合结构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强塑性和冲击性能。因此,细化组织和制备超细层状复合组织是本研究微观组织调控的两个基本指导思想。本研究自主开发了一种成分简单且室温轧制(冷轧)性能优良的高Mn奥氏体钢(Fe-34.5Mn-0.04C),通过90%冷轧与退火处理相结合,成功制备了叁类样品,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微观组织(晶粒形貌和尺寸):(1)完全层片组织,其片层间距在0.047~0.067mm范围变化;(2)由再结晶和回复组织构成的层状复合组织,晶粒尺寸为0.45~2.0mm;(3)完全再结晶的等轴晶组织,晶粒尺寸为2.3~21.0mm。对上述具有不同微观组织的样品进行室温拉伸,结果表明,随着晶粒尺寸增加,屈服强度降低,延伸率提高。完全层片状组织的屈服强度达890~1060 MPa,但延伸率低于13%;层状复合组织的屈服强度为460~783 MPa,而且其延伸率达20~40%;完全再结晶组织的屈服强度为210~440 MPa,延伸率达30~40%。同时发现,微观组织对拉伸流变行为有重要影响,晶粒尺寸d<2.0mm时,拉伸曲线呈连续流变,当晶粒尺寸在2.0mm≤d<3.8mm范围时,拉伸曲线出现屈服平台,当晶粒尺寸d≥3.8mm时,拉伸曲线又转变为连续流变。低温拉伸和对拉伸样品的微观组织表征结果表明,材料的屈服强度随温度降低而提高,但晶粒尺寸和形貌不同样品的拉伸塑性随温度没有呈现单调变化的规律,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样品出现早期断裂。对于晶粒尺寸小于2μm的完全层片组织和层状复合组织,马氏体相变得到了有效抑制,低温强度和塑性得到大幅提高。比如平均晶粒尺寸为2μm的层状复合组织样品,-180℃下其屈服强度达600 MPa,延伸率达50%,均匀延伸率与拉伸强度的乘积大于50 GPa·%。但是,当晶粒尺寸大于3.8mm时,-180 ℃拉伸时沿晶界发生马氏体相变而塑性显着降低,生成的马氏体不连续,断口呈混合断口(韧窝+解理+沿晶)。晶粒尺寸增大到21.0mm时,-180℃拉伸晶界和晶内均发生马氏体相变,生成的马氏体片层厚度约1mm,引起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断口呈沿晶和穿晶状,严重恶化低温性能,延伸率降低到小于10%。对屈服强度和晶粒尺寸的Hall-Petch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细晶样品拉伸曲线上呈现屈服平台时,其Hall-Petch斜率比粗晶区的斜率高,即出现了Hall-Petch斜率的正偏离,这与文献里报道的细晶Al、Ti和IF钢的Hall-Petch关系相似。对呈现屈服平台的晶粒尺寸为2mm的层状复合组织样品施加3~5%的附加应变后,在晶粒内部形成位错结构,不仅有效地消除了屈服平台,而且在保证良好塑性的条件下,有效地提高了屈服强度。通过分别建立完全层片组织和完全再结晶组织的Hall-Petch关系,利用混合法则,计算了由再结晶晶粒与层片组织构成的层状复合组织的强度,揭示了约束效应强化和位错源强化的影响。发现在室温时屈服强度为461 MPa的层状复合组织样品(平均晶粒尺寸2μm)中,存在约90 MPa的约束效应强化和约50 MPa的位错源强化,从而在实验上证实了在单相层状复合组织中存在约束强化效应。总之,本研究通过超细化、层状结构设计以及与附加变形处理相结合,在成分简单和成本较低的Fe-34.5Mn-0.04C中,获得了室温屈服强度为600~783 MPa,延伸率为20~35%,以及优异的低温拉伸性能。这些指标达到或超过了传统的低温用9%Ni钢。下一步的研究将集中在制备微观组织相似的大尺寸样品,以证实其低温冲击性能的改善,为推广这一低温钢的工业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陈欢[10](2018)在《晶粒尺寸对高锰奥氏体低温钢强韧性和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锰奥氏体低温钢比传统镍系低温钢具有较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可望取代镍系低温钢广泛应用于LNG储罐系统。高锰低温钢具有全奥氏体组织,其屈服强度较低,且不能通过相变来提高强度,因此细晶强化是其重要强化方式之一。本文通过轧制及随后不同工艺的固溶处理,获得不同晶粒尺寸奥氏体组织,系统研究晶粒尺寸对高锰低温钢力学性能、组织演变和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规律,以期为高锰低温钢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实验钢晶粒尺寸的减小,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会提高,总延伸率降低,但扔保持在55%以上。进一步确定了室温下高锰奥氏体低温钢屈服强度与晶粒尺寸的定量关系:σ_(ys)=σ_0+6.98(±0.37)D~(-0.5),其中强化系数K_y值(6.98MPa·mm~(0.5))显着低于其它研究者的报道结果。分析认为实验钢较低的碳含量导致位错脱离晶界钉扎所需的临界应力σ*以及切变模量G较低,降低了晶界对位错的钉扎作用,从而导致其K_y值较低。实验钢在-196℃下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与室温相比大幅上升,总延伸率大幅降低,试样在均匀变形阶段就发生早期断裂。低温拉伸断口由室温下的全韧窝结构转变成了大部分韧窝加少部分解理面的复杂结构,说明低温下未能发挥实验钢的全部塑性潜力。低温下实验钢细晶强化系数K_y远高于室温,说明实验钢在低温下的细晶强化作用更强。考察了晶粒尺寸对实验钢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晶粒尺寸减小,试样孪晶强化阶段逐渐变得不明显。室温下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实验钢的加工硬化指数n不断提高,而在-196℃下不同晶粒尺寸的加工硬化指数n差距不大。室温下实验钢的冲击韧性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而提高。在低温下实验钢的冲击韧性略低于室温,但不同晶粒尺寸试样的冲击韧性基本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总院》期刊2018-05-01)

高锰奥氏体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两种Mn含量(质量分数为10. 5%和18. 5%)的车梁用高锰奥氏体TWIP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温拉伸实验、TEM、SEM等测试手段,分析其力学特性、组织孪生特征与加工硬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Mn含量上升会引起钢材强度降低、伸长率上升、DSA减小。两种高锰钢发生应变硬化过程可分成4个阶段,Fe-18. 5Mn高锰钢可以比Fe-10. 5Mn高锰钢在更宽的应变范围中保持很高的应变硬化率。在应变0. 1下,Fe-10. 5Mn高锰钢中部分晶粒转变为孪晶,但Fe-18. 5Mn高锰钢只存在少数晶粒转变为孪晶;应变达到0. 2时,两种钢的孪晶都以更快速率生成,Fe-18. 5Mn高锰钢具有更少的孪晶量。钢材基体中有单个孪晶存在于孪晶束中,Fe-10. 5Mn高锰钢的孪晶平均厚度和相邻孪晶间距平均值都小于Fe-18. 5Mn高锰钢,其形成了更加致密的孪晶排列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锰奥氏体钢论文参考文献

[1].邓建军,龙杰,莫德敏,赵燕青,张晨光.河钢舞钢高锰奥氏体低温钢的开发进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9

[2].王雪,于秀涛.Mn含量对车梁用高锰奥氏体TWIP钢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J].锻压技术.2019

[3].王金明,万响亮,王红鸿,李光强.冷变形对高锰奥氏体钢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4].孙超,孟令明,李平和.高锰钢奥氏体层错能的热力学计算[J].南钢科技与管理.2019

[5].陈晨.高碳高锰奥氏体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8

[6].陈欢,孙新军,王小江.晶粒尺寸与应变量对高锰奥氏体钢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8

[7].朱恺,伍翠兰,谢盼,韩梅,刘元瑞.奥氏体/铁素体层状条带结构高锰钢的微观组织及其性能[J].金属学报.2018

[8].李妍.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及低温拉伸性能[D].燕山大学.2018

[9].王玉辉.高锰奥氏体钢的微观组织调控及室温和低温力学性能[D].燕山大学.2018

[10].陈欢.晶粒尺寸对高锰奥氏体低温钢强韧性和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D].钢铁研究总院.2018

论文知识图

#钢不同应变量下孪晶的金相形貌(应...水韧处理(a,c)和预硬化(b,d)高碳高水韧处理高碳高锰奥氏体钢(a,c...不同总应变幅下水韧处理(a,b)和预硬化...水韧处理和预硬化高碳高锰奥氏体钢+N复合合金化高碳高锰奥氏体钢

标签:;  ;  ;  ;  ;  ;  ;  

高锰奥氏体钢论文_邓建军,龙杰,莫德敏,赵燕青,张晨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