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并噻吩衍生物论文-贾继茹,于爱敏,刘旭光,孟祥太

二苯并噻吩衍生物论文-贾继茹,于爱敏,刘旭光,孟祥太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苯并噻吩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串联反应,联烯酸酯,苯并噻吩衍生物

二苯并噻吩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贾继茹,于爱敏,刘旭光,孟祥太[1](2019)在《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催化联烯的[4+2]串联反应:合成苯并噻吩并吡喃衍生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了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催化硫代橙酮类似物与联烯酸酯之间的串联环化反应,以甲醇为溶剂,以较好的选择性和收率获得两类苯并噻吩并吡喃衍生物.同时,该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应性广,吸电子基或供电子基取代的硫代橙酮类似物都能以较好的选择性和收率生成目标产物.该反应为苯并噻吩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8期)

汪倩[2](2019)在《以单质硫为硫源的苯并噻吩并[3,2-d]噻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氮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噻吩、噻唑是许多药物分子的基础结构单元,同时它们的衍生物在光电材料领域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在杂环化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合成含氮含硫化合物的方法层出不穷。但寻求更为绿色、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一直是研究工作者的热门课题。与此同时,廉价、无毒和长期稳定的单质硫发现有多方面的功能,它对构建含氮杂环和含硫杂环有较好的联结促进作用。为探求并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双杂环化合物,本论文开展了以单质硫为硫源、不使用过渡金属催化的苯并噻吩并[3,2-d]噻唑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肟酯、甲基氮杂环以及单质硫为原料,碳酸铯为添加剂,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在一锅反应中顺利实现叁组分自组装双杂环化反应生成苯并噻吩[3,2-d]并噻唑类衍生物。实现了多个非活性C-H键的有序氧化功能化。该方法不使用铜、铁、钌以及其他过渡金属活化肟脂中的N-O键,单质硫不仅能作为可靠的硫源,也是一个有效的氧化还原媒介。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应性广以及官能团容忍性好等优点,为合成苯并噻吩并[3,2-d]噻唑类化合物提供了一条简洁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01)

庄瑜瑜[3](2019)在《基于分子内交叉脱氢偶联合成苯并噻吩吡喃酮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杂环骨架构建是有机合成领域的热点方向,分子内交叉脱氢偶联反应因其较强的反应活性,较高的原子经济性等优点,成为构建杂环骨架中碳碳键的一个重要手段。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杂原子硫的芳香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合成医药、农药、染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等领域。香豆素、吡喃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内酯结构的共轭化合物,相关骨架组成的分子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光学活性。鉴于香豆素、吡喃酮的结构特性,化学工作者经常会在香豆素、吡喃酮母体上引入各种功能性基团,扩大香豆素、吡喃酮的应用范围。本论文探索出一种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合成苯并噻吩并香豆素、吡喃-2-酮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合成苯并噻吩并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方法。该反应条件采用0.2 mmol的4-苯硫基香豆素为反应底物,醋酸钯(10 mol%)为催化剂,醋酸银(0.4 mmol)为氧化剂,丙酸(1 mL)为溶剂,140℃加热搅拌24小时。利用该反应条件,合成出12种苯并噻吩并香豆素类衍生物,最高产率可达82%,并选取6种化合物测定荧光性质,利用HRMS、~1HNMR、~(13)CNMR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对该反应可能发生的反应机理提出猜想。该方法具有产率高、副产物少、操作简单等优点,对合成该类化合物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2)开发了一种合成噻吩并吡喃-2-酮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以0.2mmol的6-甲基-4-苯硫基吡喃-2-酮为反应底物,醋酸钯(10 mol%)为催化剂,醋酸银(0.4 mmol)为氧化剂,丙酸(1 mL)为溶剂,140℃加热搅拌24小时。利用该反应条件,合成出了6种噻吩并吡喃-2-酮类衍生物,最高产率可达68%。该方法简洁、高效为合成噻吩并吡喃-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李珊[4](2019)在《苯并噻吩及吩噻嗪衍生物的结构和光电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威胁着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太阳能是真正的清洁能源,并且储量丰富。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长期可持续等优点。目前,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0%以上,所以研究开发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的工作是针对苯并噻吩衍生物(TIB)及吩噻嗪衍生物(P1TZ-1)两种聚合物分子的结构和光电性能开展理论研究。首先用氧、氮、磷、硅和硒原子替代了 TIB分子两侧对称位置和P1TZ-1分子受体部分的4个硫原子形成了两组设计分子;其次在P1TZ-1分子的受体部分引入并噻吩、叁噻吩和四噻吩,再用高性能聚合物分子的受体部分直接替换P1TZ-1分子的受体部分,形成了第3组设计分子。利用密度泛函DFT对TIB和P1TZ-1分子及其设计分子的结构和光电转换性能的各项参数进行理论模拟,包括基态几何结构、荧光光谱、电荷转移和重组速率等。结果显示,TIB-P和TIB-Si的能隙均小于TIB分子,吸收光谱红移并且荧光寿命变大;P1TZ-a、P1TZ-c、P1TZ-P 和 P1TZ-Si 较 P1TZ-1 分子相比,HOMO 能级较大,LUMO能级较小,吸收光谱红移,电离能较小,电子亲和势较大。说明TIB-P、TIB-Si、P1TZ-a、P1TZ-c、PITZ-P和PITZ-Si分子较原分子能更好的吸收和利用太阳光,表明适当的引入多噻吩结构和原子替代,会对TIB和P1TZ-1分子的光电性能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比对TIB和P1TZ-1及其设计分子的性能参数,可以为实验上合成新的聚合物分子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贾继茹[5](2019)在《基于可调控串联反应构筑苯并噻吩衍生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半导体材料、农药、治疗某些疾病,如利什曼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研究者的关注。因此,高效而又经济的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方法亟待人们发掘。经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我们发现MBH碳酸酯在构建C-C键和复杂的环状化合物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我们应用硫代橙酮化合物与MBH碳酸酯,在有机膦小分子催化作用下,构建了一系列具有苯并噻吩骨架的化合物。另一方面,由于联烯和MBH碳酸酯在结构和性质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也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我们设计并合成一系列的硫代橙酮类底物,在PPh_3的催化作用下,以四氢呋喃(THF)作为反应溶剂,完成与MBH碳酸酯环化反应。这是首例直接由有机小分子膦催化剂作用的,MBH碳酸酯以C2合成子参与的[4+2]环化反应。且该反应操作简单,适用性良好,高效合成一系列苯并噻吩并α-吡喃衍生物。2)在筛选上述反应条件时,我们发现以乙醇(EtOH)作反应溶剂时,硫代橙酮化合物与MBH碳酸酯发生的[4+3]环化反应。该反应同样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适用性较好,可以高效合成一系列2,3-二氢氧杂环庚烯衍生物。3)我们又将硫代橙酮化合物与MBH碳酸酯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反应,并得到一种新型苯并噻吩衍生物。该反应适用性较好,可高效合成一系列氧杂叁环癸烯衍生物。4)鉴于联烯化合物与MBH碳酸酯相似的结构与性质,我们又对硫代橙酮化合物与联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并以较高收率和区域选择性得到[4+2]的环化产物。本论文共合成81个苯并噻吩衍生物,其结构都是通过核磁,红外,高分辨质谱,熔点测定(固体)数据进行表征,其中代表性的化合物均通过X-ray单晶衍射确定结构。(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9-02-01)

张国威[6](2018)在《苯并噻吩和喹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硫和含氮杂环化合物无论从种类、数量还是用途上,在精细化学品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苯并杂环化合物由于具有特殊的共轭结构和独特的生物活性,在化学、生物学、药学、农学和材料科学中都有着广泛应用,因此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关注。苯并噻吩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含硫苯并杂环化合物,在农药、医药、染料和功能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方法用于苯并噻吩骨架的合成,包括α-芳基酮、邻炔基(烯基)苯硫酚和芳基硫醚的分子内环化,苯并噻吩骨架直接官能化以及其他方法。尽管这些合成策略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大都需要合成预官能化的苯硫酚,从而限制了它们在有机合成中的普遍应用。因此,通过简单易得的苯硫酚直接合成苯并噻吩衍生物是一种有效而且实用的方法。喹啉(又名苯并吡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氮苯并杂环化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生物活性和光学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喹啉骨架结构的经典合成路线是以取代的苯胺、β-二羰基化合物或β-酮酯为原料在强酸性条件下缩合。然而,该方法反应条件苛刻、官能团耐受性差、区域选择性难以控制,这限制了它们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因此,发展简单、高效、绿色地构建喹啉骨架衍生物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内容:(1)选用Mes-Acr-Me~+作为光敏剂,PhCOOH作为添加剂,CHCl_3作为溶剂在氮气氛围室温搅拌下,实现了可见光诱导苯硫酚与丁炔二酸二甲酯串联加成/环化反应,合成了5-甲基苯并[b]噻吩-2,3-二甲酸甲酯衍生物。(2)选用Mes-Acr-Me~+作为光敏剂,CuCl_2作为催化剂,TBHP作为氧化剂,Phen作为配体,DMF作溶剂在氧气氛围室温条件下,实现了可见光诱导邻炔基芳香烯胺分子内氧化环化,制备了4-苯甲酰基-2-苯基-3-甲酸乙酯喹啉衍生物。(3)选用Ru(bpy)_3Cl_2作为光敏剂,CuCl作为催化剂,DMF作溶剂在氧气氛围室温条件下,实现了可见光诱导邻炔基苯胺与丁炔二酸二甲酯分子间加成/氧化环化,制备了4-苯甲酰基-2,3-二甲酸甲酯喹啉衍生物。(4)选用Ru(bpy)_3Cl_2作为光敏剂,PdCl_2和CuCl_2作为催化剂,PivOH作为添加剂,Phen作为配体,DMF作溶剂在氧气氛围室温条件下,实现了邻烯基苯胺与丁炔二酸二甲酯分子间加成/氧化环化,制备了2,3-二甲酸甲酯喹啉衍生物。(5)选用廉价易得的Cu(OAc)_2·H_2O作为催化剂,无需额外的配体和碱,实现了一种新的有效的酰胺化8-氨基喹啉与二芳基碘鎓盐的N-芳基化反应,通过螯合辅助作用选择性C-N键交叉偶联反应得到所需的N-芳基-8-氨基喹啉酰胺衍生物。(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12-01)

郭婷,王丹,张俞浩,杨伟[7](2018)在《综合化学实验:二苯并噻吩衍生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个综合化学实验,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以及荧光性质的表征。该实验将大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与学术研究的前沿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融入荧光发光体的知识,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荧光发光体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显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有机合成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获取前沿知识,同时熟悉大型仪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综合实验技能。(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8年20期)

郭婷,王丹,姚日晖,吴为敬[8](2018)在《二苯并噻吩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亲核取代反应、Suzuki偶联反应和关环反应合成了二苯并噻吩衍生物,并运用核磁共振(NMR)技术(~1H NMR,~(13)C NMR,~1H-~1H COSY,HSQC,HMBC)研究其结构,且报道了其波谱峰位的归属。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比较完整、系统地了解有机合成的主要步骤与表征方法,并且通过分析NMR谱图,理解核磁共振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确定未知物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8年10期)

何刚,段宗范,李康[9](2018)在《含二苯并噻吩-S,S-二氧化物的给-受型齐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己基联二噻吩和二苯并噻吩-S,S-二氧化物作为给、受电子单元,采用Stille偶联等反应合成了一种给-受型齐聚噻吩衍生物:3,7-二(5’-己基-2,2’-二噻吩-5-基)-S,S-二氧-二苯并噻吩(37HBTDBTSO)。对产物进行核磁共振(NMR)、红外吸收光谱(FTIR)、紫外吸收光谱(UV-vis)、光致发光光谱(PL)、电化学及热重分析。结果表明齐聚物37HBTDBTSO具有较低的HOMO能级(-5.63eV)、适中的光学能隙(Egopt=2.48eV)以及优异的热稳定性。齐聚物37HBTDBTSO在薄膜中的UV-vis和PL光谱相对于其在溶液中的光谱具有较大的化学位移,表明了分子间存在较强的π-π相互作用,齐聚物37HBTDBTSO是一种潜在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乔钰茜[10](2018)在《苯并噻吩缩氨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质,在光开关、信息存储、非线性光学材料、光电设备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而备受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相较于溶液中变色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固态下具有光致变色性质的化合物种类则较少,且由于本身合成工艺复杂,热稳定性及抗疲劳性差,使得光致变色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合成新型的固态光致变色化合物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通过结构修饰,在苯并噻吩缩氨基硫脲衍生物的不同位点引入不同取代基,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固态光致变色性能的苯并噻吩缩氨基硫脲化合物,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与组成进行表征,测试了其光化学性能,探讨了其光致变色机理,揭示了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了拓展其应用,选择光致变色性能优异的1-(苯并噻吩-2-亚甲基)-4-乙基氨基硫脲与PVP复合,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BS2C-ETSC@PVP纳米纤维薄膜,其光致变色性质优于化合物本身,为高性能光致变色薄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内容如下:1、制备了一系列1-(5-取代基-苯并噻吩-2-亚甲/乙基)-4-取代基-氨基硫脲,研究了氨基硫脲衍生物4位与1位取代基对该类化合物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初步揭示了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发现该类化合物光致变色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4位取代烷基链长度增长而加快,随4位取代基共轭性增强而加快;通过对氨基硫脲1位的结构修饰,发现1位上空间位阻越大,其光致变色性能越弱,苯并噻吩环上无论吸电子或推电子基取代,都会导致其光致变色性能消失。2、通过单晶测试及变色前后红外光谱分析,并结合理论计算,推测化合物BS2C-ETSC变色机理为紫外/可见光激发下分子间质子传递引发的硫醇式与硫酮式的结构互变。3、静电纺丝法制备的BS2C-ETSC与PVP纳米纤维薄膜也具有光致变色性质。通过对静电纺丝液组成的优化,发现以DMF为溶剂,BS2C-ETSC含量1 wt%,聚合物PVP含量10 wt%制备的静电纺丝纤维,具有优异的光致变色性能,其变色速率和回复百分比较粉末态BS2C-ETSC都有很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8-05-26)

二苯并噻吩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含氮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噻吩、噻唑是许多药物分子的基础结构单元,同时它们的衍生物在光电材料领域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在杂环化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合成含氮含硫化合物的方法层出不穷。但寻求更为绿色、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一直是研究工作者的热门课题。与此同时,廉价、无毒和长期稳定的单质硫发现有多方面的功能,它对构建含氮杂环和含硫杂环有较好的联结促进作用。为探求并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双杂环化合物,本论文开展了以单质硫为硫源、不使用过渡金属催化的苯并噻吩并[3,2-d]噻唑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肟酯、甲基氮杂环以及单质硫为原料,碳酸铯为添加剂,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在一锅反应中顺利实现叁组分自组装双杂环化反应生成苯并噻吩[3,2-d]并噻唑类衍生物。实现了多个非活性C-H键的有序氧化功能化。该方法不使用铜、铁、钌以及其他过渡金属活化肟脂中的N-O键,单质硫不仅能作为可靠的硫源,也是一个有效的氧化还原媒介。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应性广以及官能团容忍性好等优点,为合成苯并噻吩并[3,2-d]噻唑类化合物提供了一条简洁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苯并噻吩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贾继茹,于爱敏,刘旭光,孟祥太.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催化联烯的[4+2]串联反应:合成苯并噻吩并吡喃衍生物(英文)[J].有机化学.2019

[2].汪倩.以单质硫为硫源的苯并噻吩并[3,2-d]噻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湘潭大学.2019

[3].庄瑜瑜.基于分子内交叉脱氢偶联合成苯并噻吩吡喃酮衍生物[D].陕西科技大学.2019

[4].李珊.苯并噻吩及吩噻嗪衍生物的结构和光电性能[D].东北林业大学.2019

[5].贾继茹.基于可调控串联反应构筑苯并噻吩衍生物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

[6].张国威.苯并噻吩和喹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江南大学.2018

[7].郭婷,王丹,张俞浩,杨伟.综合化学实验:二苯并噻吩衍生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

[8].郭婷,王丹,姚日晖,吴为敬.二苯并噻吩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9].何刚,段宗范,李康.含二苯并噻吩-S,S-二氧化物的给-受型齐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8

[10].乔钰茜.苯并噻吩缩氨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8

标签:;  ;  ;  

二苯并噻吩衍生物论文-贾继茹,于爱敏,刘旭光,孟祥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