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化学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学镀,耐磨性,合金,化学,银包,分散性,镀层。
复合化学镀论文文献综述
沈岳军[1](2018)在《碳钢表面Ni-P-纳米TiO_2复合化学镀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是在借鉴实验室化学镀-镍磷合金优良基础配方的基础上,对复合镀液中稳定剂、络合剂、稀土、表面活性剂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并且最终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较稳定的复合镀液、性能优良的复合镀层,为复合化学镀在实际生产中能更好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以复合镀层的沉积速率、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复合镀层的耐磨性以及纳米TiO_2在复合镀液中的分散性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化学及仪器分析法,借助紫外分光光度仪、显微硬度仪、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衍射、能量弥散X射线、电化学工作站等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优良化学镀镍-磷合金配方的基础下,确定了主盐、还原剂和缓冲剂的种类和含量,化学镀镍的配方中加入纳米微粒后复合镀液稳定性较差,施镀一段时间后复合镀液会自发分解,故首先我们对其稳定性最大的影响因素-稳定剂进行初步的筛选,对稳定剂按照五大类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对复合镀液和复合镀层的综合考虑,采取碘酸钾80mg/L为本体系的稳定剂种类及含量。2、在确定稳定剂的条件下对复合镀液中络合剂的种类及含量进行单因素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最终确定为含O-络合剂乳酸和柠檬酸进行络合剂复配实验,最终确定本体系采用双络合剂。由于稀土元素的特殊性,故在之后将稀土元素分为两大类进行实验,最终确定重稀土Y为该体系添加的稀土种类,该体系添加稀土Y10mg/L复合镀液和复合镀层性能都增强。3、在对分散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表面活性剂进行单因素实验,并最终确定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最后确定该体系为双表面活性剂:SDBS其含量为40mg/L+吐温-80含量为60mg/L。4、在镀液配方最终确定的情况下,对施镀工艺进行优化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最终确定纳米粒子含量为1g/L,温度88℃,p H5.0。并且,我们将最优复合镀液配方和最佳施镀工艺得到的复合镀层和优异的化学镀镍工艺得到的镀层进行对比,复合镀层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6-01)
武博[2](2018)在《复合化学镀制备高致密性高包覆率银包铜粉》一文中研究指出银包铜粉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铜粉的物化性能,还具有银包覆层优良的金属特性,复合粉兼具高导电性、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克服了银导电胶中银迁移缺陷,达到了节约贵金属、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但是在银包铜粉的制备技术中,银包覆层的致密度、包覆率和连续性一直是关键技术难点,对该技术难点的突破,直接影响银包铜粉的性能及应用范围。目前已知的银包铜粉只能应用于导电屏蔽漆、低温固化型导体浆料等产品,而不能满足烧结型浆料的要求。本文以球状铜粉为基体原料,采用纳米复合化学镀的方式,在镀液中加入银纳米颗粒,使银离子与银纳米粒子发生共沉积,在铜粉表面沉积一层高致密性高包覆率的银层,得到抗氧化能力强、导电良好的银包铜粉。论文研究了添加纳米颗粒对银层共沉积影响关系,筛选并确定纳米Ag颗粒为共沉积的纳米颗粒;研究纳米Ag浓度、搅拌速度和温度对银包铜粉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数字欧姆表对银包铜粉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和导电性等进行表征,探究纳米Ag在复合化学镀中的作用机理,确定较优的工艺条件;制备得到抗氧化性强、导电良好的银包铜粉。采用该粉体为导电相,制备了中温烧结型电极浆料,与中温电极银浆进行性能对比,达到使用要求。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未添加纳米颗粒、添加纳米CeO_2和添加纳米Ag叁种银包铜粉制备方式,添加纳米Ag制备的银包铜粉性能最优。(2)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银包铜粉性能的影响,工艺条件为:纳米Ag浓度1 g/L,搅拌速度1000 r/min和温度30℃时,制备得到银包铜粉为高致密度高包覆率、抗氧化能力强导电良好。(3)采用优化工艺,延长反应时间并且提高反应温度,有效提升了银包铜粉产率。(4)复合化学镀制备银包铜粉:纳米Ag有效增加形核质点,弥补晶体缺陷,降低孔隙率,所得银包覆层的致密性好,包覆率高,镀覆效果明显要比未加纳米Ag时的更好,银包铜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导电性。(5)采用高致密性高包覆率银包铜粉制备的电极浆料,导电性良好,稳定性高,具有极好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王期超,黄燕滨,巴国召,邓艳军[3](2016)在《复合化学镀镍–磷–多壁碳纳米管层及其摩擦磨损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45钢上制得复合化学镀镍–磷–多壁碳纳米管(MWNTs)镀层,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为:NiSO_4·6H_2O 30 g/L,NaH_2PO_2·H_2O 25 g/L,乙酸钠15 g/L,柠檬酸钠15 g/L,乳酸25 mg/L,醋酸铅15 mg/L,MWNTs 1 g/L,柠檬酸0.5 g/L,pH 4.5~4.7,温度(85±1)℃,搅拌速率200 r/min,时间2 h。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并采用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测试仪对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P–MWNTs复合镀层是非晶结构,MWNTs均匀地嵌埋在基质镀层中,使得Ni–P–MWNTs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电镀与涂饰》期刊2016年17期)
徐志明,姚响,白文玉,刘坐东,王迪[4](2016)在《复合化学镀镍–磷–PTFE层在黏液形成菌悬浮液中的抗垢耐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由35 g/L NiSO_4·6H_2O、20 g/L NaH_2PO_2·H_2O、10 g/L CH_3COONa、6 g/L Na_3C_6H_5O_7·2H_2O、20 g/L乳酸和4 g/L甘氨酸组成的基础镀液中,加入4~12 m L/L固含量为60%的PTFE(聚四氟乙烯)乳液,在温度(88±2)°C、pH 5.0±0.2的条件下化学镀,得到PTFE含量不同的Ni–P–PTFE复合镀层。研究了镀层PTFE含量对复合镀层在OD600为0.5的黏液形成菌悬浮液中的抗污垢性能和耐腐蚀性能。Ni–P–PTFE复合镀层的抗垢性与耐蚀性随镀层中PTFE含量的增大而先增强而后降低,并与表面能有一定关联。镀液中PTFE乳液用量为10 m L/L时,所得Ni–P–PTFE复合镀层的PTFE体积分数最高,表面能最低,分别为6.02%和10.37 mJ/m~2。该复合镀层经7 d的黏液形成菌悬浮液污垢试验后,污垢沉积量和腐蚀量分别为2.24 g/m~2和2.67 g/m~2,具有最好的抗垢耐蚀性。(本文来源于《电镀与涂饰》期刊2016年07期)
姜钧[5](2015)在《TiB_2复合化学镀光亮镍磷合金》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研究新型陶瓷材料Ti B2在化学复合镀领域里的应用,特别是Ti B2在无电解复合镀光亮镍磷合金领域里的应用。将一种或者多种不溶性的固体颗粒,均匀地夹杂到金属镀层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镀层叫做复合镀层。如果能将Ti B2运用进去,那么将获得颗粒分布均匀、镀层细致、镶嵌牢固的复合镀层。本论文采用表面活性剂、光亮剂以及组合络合剂等,研究了如何将Ti B2粉末在无电解镀光亮镍基础溶液中共沉积得到镀层,而且不易结块。论文研究内容包括确定化学镀溶液的配方,确定表面活性剂,光亮剂的确定,还有确定温度、PH值及搅拌对Ti B2复合无电解光亮镍工艺的影响,对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和镀层性能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30)
张恩贡[6](2015)在《Ni-P-PTFE复合化学镀及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叁氯化铁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镀是利用溶液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件基体上(金属或非金属)获得镀层的表面处理方法。与电镀工艺比较,化学镀不需要外加电源,对形状复杂的工件,如含有腔体,深孔,管道、沟槽、拐角、夹缝等,化学镀都可以得到满意镀层,使得它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化学镀Ni-P合金原理,研究了Ni-P-PTFE (Ni-P聚四氟乙烯)复合化学镀工艺。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并结合搅拌分散方法,解决微米级PTFE粉末在化学镀溶液中的团聚和镀液不稳定的困难。利用化学沉淀法处理Ni-P-PTFE复合化学镀废液,并回收化学镀废液中镍盐。硫铁矿是生产硫酸的主要原料。我国目前用硫铁矿制硫酸,每年将产生千万吨级硫铁矿烧渣,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硅。硫铁矿烧渣的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考虑,研究用硫酸渣制备叁氯化铁,探索解决硫铁矿烧渣产生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循环利用。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确立了Ni-P-PTFE复合化学镀镀液的基础配方及最佳工艺参数。(2)制备的Ni-P-PTFE复合镀层与工件基体结合力强,具有耐磨损、耐腐蚀、自润滑特性。(3)调控化学镀废液处理的pH值及工艺参数,废液中镍盐回收率可达96%以上。(4)采用两段酸溶法,制得的叁氯化铁含量达到40%,其砷、铅含量均低于20ppm。(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5-05-01)
朱理北[7](2014)在《Ni-P-SiC复合化学镀的工艺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的钢铁材料或铝合金相比,钛合金是一种新型的结构材料。因其质轻,比强度高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被称为“太空金属”。钛合金种类繁多,Ti6Al4V(TC4)是最早开发的钛合金,使用至今,仍是航空航天应用的主体材料。虽然钛合金性能优异,但其存在表面易氧化,耐磨性能较差等问题,使其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使用受到限制。利用化学镀镍技术可以改善钛合金表面耐磨性,且Ni-P合金镀层硬度较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进一步拓宽了钛合金使用范围。然而,材料的耐磨性能与其表面硬度有直接关系,为更高的提升硬度,本课题在Ni-P低磷化学镀基础上研究了钛合金表面Ni-P-Si C复合化学镀层性能及其制备工艺。即在低磷镀液中添加入不溶的第二性Si C硬质颗粒,与Ni-P合金发生共沉积,形成Ni-P-Si C复合镀层,提高镀层硬度。基于低磷镀镍液的不稳定性,本实验优先研究稳定剂硫脲在化学镀镍时的稳定效果,通过实验得到了添加0.5mg/L硫脲的镀液较稳定,镀层为低磷晶态镀层,含磷量为3.35%。优化的二元低磷镀镍液的配方为:硫酸镍18~28g/L,次亚磷酸钠20~30g/L,络合剂16ml/L,络合剂B 20ml/L,硫脲0.5mg/L,添加剂1g/L,氨水(调节p H)。试验条件为:施镀温度85±2℃,p H=7.0±0.2,镀液装载量0.5~1dm2/L。复合化学镀时,为确保镀层中共析的Si C微粒均匀分布,镀层的性能稳定,低磷镀液中的Si C应为稳定的分散悬浮液。所以,复合化学镀首先研究Si C粉体的分散稳定性,利用超声波分散和高剪切分散等物理方法分散超微(粒径1~300nm)Si C粉体。研究结果为:超声波方法分散,其超声频率50k Hz,时间60min的Si C粒度分布在0.2~0.8μm之间,效果最佳;高剪切方法分散,其高剪切转速4500r/min,时间30min的Si C粒度50nm~100nm之间,效果最佳。两种物理分散方法,高剪切分散粒度满足复合镀使用要求,所以选用高剪切分散超微Si C粉体。通过利用SEM、激光共聚焦、显微硬度、摩擦磨损等对镀层性能的检测及对比分析,确定复合化学镀镍的工艺。其镀液配方为:低磷镀液添加1g/L Si C(1~300nm)、试验条件:施镀温度85±2℃,p H=7.0±0.2,搅拌速度:15r/min,镀液装载量0.5~1dm2/L。镀态复合镀层硬度750HV,镀后400℃热处理硬度1230HV。(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期刊2014-12-10)
武慧慧,郝利峰,韩生[8](2013)在《复合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化学镀复合沉积的发展,详细论述了在合金化、复合化、稀土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化学镀镍的沉积机理。同时,详细综述了化学复合镀在耐腐蚀、耐摩擦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的镍磷化学复合镀应后的发展方向应朝着更实用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2013年海峡两岸(上海)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3-11-17)
张志军,吴长礼[9](2011)在《复合化学镀Ni-P-石墨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复合化学镀Ni-P-石墨。本文对Ni-P-石墨镀层沉积机理进行了介绍,对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加入石墨微粒形成Ni-P-石墨复合镀层的共沉积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镀液中各成分及操作条件对合金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pH值升高,镀速迅速增加;改变石墨加入的量对镀速的影响很小;不同的络合剂影响情况不同,对于络合剂,随着它的浓度的增加,镀速先增大后减小等等。通过对镀速的研究确定了一个高镀速的工艺配方。(本文来源于《2011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腐蚀与防护技术论文集》期刊2011-10-25)
刘锐,王宏智,彭海波,杨金爽[10](2009)在《复合化学镀(Ni-Sn-P)-Si_3N_4镀层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沉积的方法,在Ni-Sn-P合金基质上复合Si3N4粒子,获得(Ni-Sn-P)-Si3N4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pH、温度、Si3N4微粒加入量以及搅拌速度等工艺条件对镀速的影响。对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了镀层的性能,发现随着镀层中Si3N4质量分数的增加,镀层的性能均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变化。当Si3N4的质量分数为最大值24.0%时,镀层硬度最高,耐磨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09年02期)
复合化学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银包铜粉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铜粉的物化性能,还具有银包覆层优良的金属特性,复合粉兼具高导电性、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克服了银导电胶中银迁移缺陷,达到了节约贵金属、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但是在银包铜粉的制备技术中,银包覆层的致密度、包覆率和连续性一直是关键技术难点,对该技术难点的突破,直接影响银包铜粉的性能及应用范围。目前已知的银包铜粉只能应用于导电屏蔽漆、低温固化型导体浆料等产品,而不能满足烧结型浆料的要求。本文以球状铜粉为基体原料,采用纳米复合化学镀的方式,在镀液中加入银纳米颗粒,使银离子与银纳米粒子发生共沉积,在铜粉表面沉积一层高致密性高包覆率的银层,得到抗氧化能力强、导电良好的银包铜粉。论文研究了添加纳米颗粒对银层共沉积影响关系,筛选并确定纳米Ag颗粒为共沉积的纳米颗粒;研究纳米Ag浓度、搅拌速度和温度对银包铜粉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数字欧姆表对银包铜粉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和导电性等进行表征,探究纳米Ag在复合化学镀中的作用机理,确定较优的工艺条件;制备得到抗氧化性强、导电良好的银包铜粉。采用该粉体为导电相,制备了中温烧结型电极浆料,与中温电极银浆进行性能对比,达到使用要求。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未添加纳米颗粒、添加纳米CeO_2和添加纳米Ag叁种银包铜粉制备方式,添加纳米Ag制备的银包铜粉性能最优。(2)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银包铜粉性能的影响,工艺条件为:纳米Ag浓度1 g/L,搅拌速度1000 r/min和温度30℃时,制备得到银包铜粉为高致密度高包覆率、抗氧化能力强导电良好。(3)采用优化工艺,延长反应时间并且提高反应温度,有效提升了银包铜粉产率。(4)复合化学镀制备银包铜粉:纳米Ag有效增加形核质点,弥补晶体缺陷,降低孔隙率,所得银包覆层的致密性好,包覆率高,镀覆效果明显要比未加纳米Ag时的更好,银包铜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导电性。(5)采用高致密性高包覆率银包铜粉制备的电极浆料,导电性良好,稳定性高,具有极好的实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化学镀论文参考文献
[1].沈岳军.碳钢表面Ni-P-纳米TiO_2复合化学镀工艺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8
[2].武博.复合化学镀制备高致密性高包覆率银包铜粉[D].昆明理工大学.2018
[3].王期超,黄燕滨,巴国召,邓艳军.复合化学镀镍–磷–多壁碳纳米管层及其摩擦磨损行为[J].电镀与涂饰.2016
[4].徐志明,姚响,白文玉,刘坐东,王迪.复合化学镀镍–磷–PTFE层在黏液形成菌悬浮液中的抗垢耐蚀性[J].电镀与涂饰.2016
[5].姜钧.TiB_2复合化学镀光亮镍磷合金[D].西南科技大学.2015
[6].张恩贡.Ni-P-PTFE复合化学镀及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叁氯化铁工艺研究[D].安徽大学.2015
[7].朱理北.Ni-P-SiC复合化学镀的工艺与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4
[8].武慧慧,郝利峰,韩生.复合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C].2013年海峡两岸(上海)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
[9].张志军,吴长礼.复合化学镀Ni-P-石墨的工艺研究[C].2011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腐蚀与防护技术论文集.2011
[10].刘锐,王宏智,彭海波,杨金爽.复合化学镀(Ni-Sn-P)-Si_3N_4镀层及其性能研究[J].电镀与精饰.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