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不息的变幻——论林徽因的文学创作

心灵不息的变幻——论林徽因的文学创作

黄艳琴[1]2003年在《灿烂下的孤寂》文中研究说明“一代才女”林徽因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文理兼备,她在建筑、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一般专业人士都难以企及的非凡成就。然而在许许多多灿烂光环下,缘自她的家世、婚恋、病魔,她在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生与死的激烈冲突中,却始终无法掩饰内心深处的孤独本质;而这种孤独的本质,又以她对生命的独特体验,贯穿于其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创作的始终,并形成了一种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前言:简介当前林徽因研究的状况,以及本文欲从林徽因灿烂而孤寂的人生入手,研究其对新文学的探索与追求。 第一部分:林徽因灿烂而孤寂的人生概况。简要介绍林徽因的身世、学养、成就以及她内在的孤寂。 第二部分:灿烂的追逐。从林徽因的作品中(着重从诗歌)对自然美、生命美的赞颂,情绪美、智性美的追求,人格美的塑造来展示林徽因灿烂的人生场景。 第叁部分:孤寂的求索。从林徽因在孤寂中对政治、文学理想的坚守,对爱情的矛盾态度,以及对生与死的感悟来揭示其孤寂的内心本质,表现出她对新文学的不懈求索。 结语:归结林徽因灿烂而孤寂的一生,概括她对民族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特有贡献,并揭示其纯美艺术追求的现实意义。

崔煜杨[2]2014年在《莲灯诗梦话“轻灵”》文中提出林徽因,这位颇具传奇个性色彩的女诗人,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她的独特不是因为她身为建筑师等的多重身份,而是她个人恒久不变的美学追求及其诗歌轻灵美的艺术特征。本文以诗歌文本的解读为基本立足点,从诗思、诗形、语言叁个方面论述了林徽因诗歌轻灵美的艺术特征。然而,这叁方面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轻灵流动的诗思是诗形与诗歌语言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诗形与语言是表现诗思的载体和手段。诗形与语言共同作用于诗思,使其逐步完善,这二者表现在具体的诗歌中又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全文主要包括叁个部分:一、轻灵流动的诗思缘起于玲珑从容的生死观和唯美的诗心。在诗歌中表现为轻灵的意象和飘逸的画境。而诗思既是其他两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内容,它本身又是轻灵美艺术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轻灵飘逸的诗形从视觉角度上体现为诗节与诗句的协调配合、诗行结构的变化;从听觉上说则是多种韵律格式的展示,听觉与视觉既是并列的又是混融一体的。叁、诗中轻灵鲜妍的语言主要表现为:在词语“不息的变幻”中,体现出词语词性的诗性灵活移用,以及语词的诗性逻辑和移觉等手法。

吴丽娜[3]2004年在《心灵不息的变幻——论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文中认为林徽因是20世纪30年代着名的女作家。她是以心灵来感受这个世界的,丰沛的情感贯穿她作品的始终。她追求心灵的“诚”,在灵动的情感下,精神品格闪现着人道主义的光彩。古典美与现代性特征在她的文学创作中得到完美的结合。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在她的诗歌中浑然天成,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班业新[4]2008年在《论林徽因的文学思想及其文学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徽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其文学作品数量虽屈指可数,但是这些作品却都是作者用心灌注的独具匠心之作。这些以虔诚的艺术态度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创作出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本体的价值,更有立足于文学史之上的意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对林徽因文学创作的研究目前并不充分。本着尊重历史的求实精神,笔者将林徽因的文学创作置于文学史的视阈之中,试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考察林徽因文学创作的文学史价值:一,针对学界对林徽因研究的当下情况做系统梳理和归纳,指出现有研究已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争议与薄弱之处,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其创作进行研究:二,考察林徽因诗歌创作对新月派诗歌创作美学意旨的继承和突破,以窥测其诗歌创作的独特价值,同时,就林徽因诗歌的知性书写进行重点研究,考察这一被文学史家所忽略的书写之中所包孕的史学价值;叁,在文学文体演进的范畴内,多角度考察林徽因小说创作的史学价值和意义,打破以往孤立研究林徽因小说的固有局限,力图清晰地在文学史框架内展示林徽因小说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四,考察林徽因独特的文艺思想及其对文学本体建构的意义,填补林徽因文学思想研究的空白。笔者从这些维度来界定林徽因文学创作的史学价值,进而还林徽因以客观的文学史地位;同时,针对文学史书写中存在的忽视和遮蔽作家作品的一些不足之处做一番思考,希冀对文学史的写作有所裨益。

罗杨[5]2008年在《林徽因与京派》文中研究说明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林徽因声誉显赫,被誉为“一代才女”。她天资过人,学贯中西,文理兼备,融会贯通多门学科于文学创作上,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幽丽清奇的一笔;除去个人创作外,林徽因也是一位积极的文学活动家,其在推动“京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论述林徽因与京派的关系,来探讨林徽因的文学实践活动对京派的重要贡献。引论:概述研究界对林徽因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本论文的研究角度和价值所在。第一章:以文化资本的概念入手,阐述林徽因优越的家庭、教育背景。第二章:探讨林徽因主持或参加的叁个文艺沙龙对京派的聚集和扶助作用。第叁章:论述林徽因对京派刊物《大公报·文艺副刊》、《学文》、《文学杂志》的扶持。第四章:分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与京派文学的关系,对京派文学的贡献。结语:阐述本论文的写作目的。

朱勉[6]2006年在《林徽因的建筑人生》文中提出林徽因是近代中国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林徽因长期从事中国建筑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是我国用现代科学方法调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遗构的开拓者,一生追求中国建筑的民族形式。20世纪30年代起,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踏勘调查中国广大地区的古建筑,走遍了全国15个省,近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独立完成了20余篇有关建筑的论文、报告、序跋,另有部分篇章是与梁思成等人合着,其研究成果与勘测资料成为当今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弥足珍贵的史料。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以及病痛的折磨,林徽因也没有停止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踏勘与研究,她对建筑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令人景仰。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参与设计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创新传统工艺景泰蓝,为保护北京城古建筑殚精竭虑,书写了她建筑人生的辉煌篇章。在建筑教育事业上,林徽因先后致力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营建系,为新中国培养了一代出色的建筑人才。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掀起林徽因研究热至今,林徽因以诗人、作家以及浪漫诗人徐志摩的热恋对象的身份备受学者关注,出现关于林徽因文学研究与建筑研究冷热不均的状况。笔者尽力搜集林徽因的生平史料,包括她发表过和未发表过的论文、演讲、报告,以及后人写的回忆文章和研究资料,对林徽因的建筑生平和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期望通过本文,改变学术界对林徽因研究冷热不均的局面,从而领悟她的建筑思想,感受她的建筑情怀,品味她的建筑人生。

班业新[7]2013年在《论林徽因诗歌的知性书写及其史学意义》文中认为林徽因诗歌的知性书写是在20世纪20年代诗歌知性书写的基点之上进行的,较之更为成熟,即使在20世纪30年代诗歌知性书写的历史中,其价值也不容忽视。梳理并考察中国新诗知性化的书写历程,并将林徽因的诗作置入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历史框架中,系统考察其知性书写的具体内涵及存在价值,可以重新认识并评定其诗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许明煌[8]2011年在《论林徽因诗歌的情感轨迹》文中研究表明林徽因的诗歌创作从发表的时间看,只有近20年,数量也不多,但其质量却是"新月诗派"的上乘之作。她的诗歌表达的内容、抒发的感情也是丰富复杂的。纵观她的诗歌创作,复杂丰富的情感弥漫在诗行里,清丽的意象串起忧愁的情绪,哀怨的叹息流露心灵的孤寂,智性的思考折射苍凉的体悟,形成她诗歌独特的抒情风格。

参考文献:

[1]. 灿烂下的孤寂[D]. 黄艳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 莲灯诗梦话“轻灵”[D]. 崔煜杨. 吉林大学. 2014

[3]. 心灵不息的变幻——论林徽因的文学创作[D]. 吴丽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4]. 论林徽因的文学思想及其文学创作[D]. 班业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5]. 林徽因与京派[D]. 罗杨. 暨南大学. 2008

[6]. 林徽因的建筑人生[D]. 朱勉.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7]. 论林徽因诗歌的知性书写及其史学意义[J]. 班业新. 昭通学院学报. 2013

[8]. 论林徽因诗歌的情感轨迹[J]. 许明煌.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标签:;  ;  ;  ;  ;  ;  ;  

心灵不息的变幻——论林徽因的文学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