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襄樊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湖北襄樊441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8-0208-02
【摘要】目的通过对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探索其有效的护理方法,防止营养过程中的护理并发症。方法对36例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行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护理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一例因堵管而终止营养治疗,3例出现胃肠道不适。结论经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经济负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关键词】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护理
1临床资料
胃癌根治术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8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吻合11例,复合性外伤5例,均在术中留置空肠造瘘管。36例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在37~72岁之间,其中并发糖尿病有5例,冠心病有4例,高血压有7例。行肠内营养后发生腹胀、腹泻3例,堵管1例。
2观察与护理
2.1心理护理行肠内营养前先告知患者及家属,介绍肠内营养的种类,滴注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介绍肠内营养的优点,及治疗成功的病例,以增强信心,消除紧张心理。
2.2选择肠内营养的时机一般术后第一天用生理盐水10~20ML由空肠造瘘管注入,以保持造瘘管通畅,第二天用生理盐水100ML接输液器由空肠造瘘管缓慢滴注,若无不适,可逐渐增加米汤、面汤、菜汤1500ML~2000ML,以每小时40~60ML的速度缓慢滴注,由慢至快,由少至多,开始和结束时,均用生理盐水20ML冲造瘘管,以防堵塞。
3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3.1减轻胃肠道不适行肠内营养要保持“三度”:既浓度、速度、温度:浓度从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可从40~60ml/h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增加,以达到营养需要量。可使用输液泵控制速度。保证营养液合适温度,一般调至38~40C°[1],在冬季温度调节尤为重要,温度太低,易引起肠痉挛、腹痛、腹泻,可用热水袋置于管周,以提高营养液的温度;夏季室温下可直接输入。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应现配现用,营养液的容器应清洁、无菌,在容器中悬挂输注不超过6h;输注管每天更换一次。本组有3例行肠内营养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经调节温度及速度,给予胃肠动力药及止泻药,症状控制,继续肠内营养支持,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3.2防止堵管由于营养管细,营养液浓度高、粘度大、速度慢等原因,使营养液粘附于管壁可堵塞营养管,本组有一例肠内营养5天,出现堵管现象,经过调整空肠造瘘管,生理盐水50ml缓慢推注,效果不佳,停止肠内营养,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给患者增加了输液的痛苦,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3.3预防代谢性并发症营养液中含有足够的电解质,以满足钾、钠、钙、镁及磷的日需要量,但营养不良或严重疾病状态,往往对钾需要较高[2]。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时监测血生化,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钾时及时补充。部分肠内营养剂中碳水化合物或脂肪含量较高,有糖尿病或高血脂的患者可出现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异常,或由于液体入量不够、脏器衰竭等出现水、电解质代谢异常,应及时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营养液的输入量和输注速度。
4讨论
由于营养液直接进入空肠,刺激肠道引起肠痉挛,营养液输入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营养液,导致肠内负荷过重,刺激腹壁神经从而导致腹胀。因此,行肠内营养时,应注意掌握营养液的浓度、速度、温度,并选择肠内营养的最佳时机,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保护肠粘膜屏障,可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而且对腹部手术、腹腔内脏功能的损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强调肠内营养的重要作用,提出只要肠道功能存在,就尽量用肠内营养[3]。营养进入胃肠道,可激活肠道内分泌系统,促进肠道激素合成和释放,调节胃液、胆汁和胰液的分泌与排泄,其内的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4]。因此,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它符合生理,有助于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防止肠道细菌移位,是肠外营养不可替代的。而且并发症低,无痛苦,既减轻了患者医疗费用(经济负担),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方法。术后早期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对免疫功能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作用,可尽量减少体内组织蛋白的丢失,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汪晖,刘靖,周红霞.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18(2):134.
[2]郑家驹,肠内营养的实施与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2):77.
[3]蒋文瑞,胡自苗,常明.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J].肠内与肠外营养,2002,9(3):167.
[4]许勤,戴晓冬,卢翠凤.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实施及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