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研究文献综述

“边缘人”研究文献综述

外国语学院南昌大学330031

摘要:“边缘人”这一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帕克于1928年提出。随后有许多学者不断赋予“边缘人”新的概念和意义。当今,随着人道主义的发展和“社会关切”的升温,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成为社会学、语言学、人种学、心理学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话题。“边缘人”正是一群处于“主流群体”对立人群,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更是受关切的对象。本文尝试回顾“边缘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并将做总结和分类。

关键词:边缘人;社会关切;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1.“边缘人“现象

有一种人,他们站在群体中,却不属于任何群体。他们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思考,往往有着难以定义的个人色彩,往往被视为“格格不入的边缘人”。边缘人自带的疏离感,既有自己对集体大众的抵触,也有大环境对自己的排斥。他们常被最具普世价值观的人群当做异类,受到非议、排挤甚至欺凌。这里说的“具有普世价值观的人群”是指长期自然选择下,价值观共性趋同化的人群。社会大环境下,与主流人群相对的,就是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不参与价值观共性趋同化的边缘人群。根据他们在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影响力,我们引入“强”、“弱”概念,即强势的主流人群,弱势的边缘人群。“现在我国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弱势群体扩大的趋势仍然是很明显的。”[1]“弱势群体“这一概念体现了三方面的意义:强调强与弱对立存在的客观事实;理性的科学认识与人道精神的统一;对弱势群体以及不平等现象的社会关切。[2][3]

2.“边缘人“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在多元的现代社会中,一切事物更迭变化的速度变快。在这样一个科技推动进步的时代,社会的最大发声者便是强势群体、精英群体:他们的世界代表着先进、发展、主流。与此同时,“边缘人”一直长期存在于同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鲜少发声,他们容易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污名化[4]。“边缘人”这一弱势群体常常与“社会底层人民”划等号,同时伴有卑微、艰辛、悲惨、柔弱、无知、孤僻等歪曲的刻板印象。这种负面的社会评判必将引起负面的社会影响,不利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实际上,正确认识“边缘人”世界有助于现代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助于进一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二、“边缘人“理论的发展

1.在国外的发展

边缘人概念的原型来源于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GeorgeSimmel)的“陌生人”理论。他描述了“陌生人”基于人口流动和移民,在社区中的处境:不受当地礼仪的束缚,他是一个潜在的流浪者。他得出的结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现代大都市的流浪者。德国心理学家列文(KurtZadekLewin)是第一个提出“边缘人”概念的人。他从空间意义的角度而不是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阐述边缘情境。他认为,“边缘人是一个没有完全参与两个社会群体的群体,并且只存在于他们中间”。

美国社会学学者帕克(RobertEzraPark),作为第一个将边缘人概念引入社会学文献的人,他提出了基于移民和跨文化冲突的边缘人概念。他认为,不同群体的人与文化之间的互动最初是以强制侵略的形式出现的,并认为边缘人成为了一个新的群体——文化混合体。帕克说,新的群体生活在两种文化和两种社会的边缘,这两个领域从未完全混合在一起。[5]

1937年,帕克的学生斯通奎斯特(EverettV.Stonequist)出版了《边缘人》。他们对边缘人都有相似的定义,用来描述一个人从两个对的民族或种族群体中走出来,经历了一个生命周期: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冲突和调整。然而,与帕克对边缘性对身份影响的积极观点相比,斯通奎斯特对这一点的看法是相当消极的,因为他把边缘人描述为“一个在两个或更多社会世界之间的心理不确定性中保持平衡的人;在他的灵魂中反映出这些世界的不和谐、和谐、排斥和吸引力。”[6]。他明确指出,文化冲突和差异同化是创造边缘人的基本因素,此外还存在许多其他条件。比如,除了文化和民族差异外,教育或婚姻也能产生边缘人。

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家戈德伯格(MiltonM.Goldberg)扩大了帕克的边缘人概念,并将其称为“边缘文化”。边缘文化是由于通过“移民、教育、婚姻,或当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传统、语言、政治忠诚、口述代码或宗教”与另一种文化的广泛接触而产生的[7]。

许多学者对边缘人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探索了边缘人的内涵,对边缘人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许多领域研究了边缘人理论。

3.在国内的发展

边缘人研究源于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的研究。在经过上述提到的学者不断批评和修正,边缘人理论不断完善,并且边缘人界定范围的不断扩大。

受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国内的边缘人研究往往带有中国特色,实证研究如探讨城市打拼的农民工、打工者,北漂的年轻人等等,如《边缘性治理视角下的流动摊贩治理研究--以东莞市茶山镇为例》(吴哲,2014)。据知网检索,到2019年1月底,对边缘人的研究论文四百多篇,其中“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研究八十多篇,占比五分之一,研究围绕着边缘人“课堂参与度低,降低教学成效;积极教学体验缺失,心理与社会性发展遭受贬抑;归属感缺失“,结果是不利于班级建设与管理,从而提出积极的转化措施,如:《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转化策略》(王桂芹,2018),《关注“班级边缘人”——初中生班级归属感的缺失与培养》(王秋芳,王鹏2012);对文学作品中边缘人形象的解读高达三百多篇,是边缘人研究的主流,如:《飞行家》:边缘人的回归与逃离(董晓平,2018),《非洲的假面剧》中边缘人文化身份的探析(舒进艳区林,2018)

4.文献述评

目前,仍未有学者去研究探索西方社会与东方社会的边缘人性质的异同。但肯定的是,每个国家、社区由于本身具有的文化特殊性,边缘现象必然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国外的边缘人研究与发展与国内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断层现象。国内的边缘人研究注重理论分析,而忽视了系统、成熟化的理论重新组织;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较为零星,只有相当少的调查涉及这方面研究;不论国内外,边缘人的研究对象多是移民,移民具有边缘人的典型性,但是不具备全面性,且不能回答当今社会越来越复杂的边缘人特性,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教育、婚姻、宗教等等都可以是边缘性的来源。

三、总结与分类

综上所述,边缘人理论,尽管在许多学者的补充下不断发展,但至今仍然不具有系统而有说服力的成熟理论。我们应该当将理论联系社会实际,加强实证研究,拓展研究范围,只有这样边缘人的分类将更具有代表性,理论将更加全面可靠。根据笔者对文献的查阅,初步将边缘人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心理、生理因素造成的弱势群体,如患有精神疾病的非正常人群,不能自食其力的残疾人、老人、小孩;第二类是由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边缘人”:移民、外来务工者等。笔者将在后续研究中继续探讨边缘人的人心理建设,对边缘人赋能,以期改善边缘人在社会中的消极建构。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建设》发刊词[J].社会建设,2014(1)

[2]郑杭生,黄家亮.从社会成员无感增长转向有感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新命题及其破解[J].社会科学家,2012(1)

[3]徐晓军.社会边缘化及其应对———“社会互构论”的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

[4]符冰,周亚丽,边缘人题材纪实摄影作品的传播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11)

[5]Park,R.E.1928.HumanmigrationandaMarginalMan[J].The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33(6)

[6]Stonequist,E.V.1937.TheMarginalMan:AStudyofPersonalityandCultureConflict[M].NewYork:Russell&Russell.

[7]Goldberg,M.M.1941.AQualificationoftheMarginalMamTheory[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

基金项目:2017年度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当代青年话语的乐观主义色彩探析”(CX2017171)阶段性研究成果。

标签:;  ;  ;  

“边缘人”研究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