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震活动性资料研究断层几何形态

利用地震活动性资料研究断层几何形态

论文摘要

地震断层几何形态是地震学与大地测量学研究的热点,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断层的运动特征,研究断层几何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地震以及地壳形变运动机制,并且对预测未来的地震活动及其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震活动是对人类生命、财产、经济的持续发展损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给地震工作者带来了难得的研究机遇与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同时地震活动也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观测数据。本论文运用统计方差分析研究了断层几何模型中各参数对地面位移的影响。以地震活动性资料为基础给出了不同情况及不同数据下的计算断层参数的方法,然后定量且精细地计算断层倾角及其随深度的变化,确定断层的几何形态,并根据给出的断层几何形态正演地表观测点位移,结合地面观测点的GPS资料检验断层倾角结果的正确性,为今后开展大地测量反演提供可靠的基础研究资料。对于含有多条断层面的活动断层的几何模型确定,本论文利用成丛小震发生在断层面附近的原则,假定震源点围绕子断层面中心服从三维正态分布,采用聚类方法划分各断层面,并对传统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然后结合单一断层面几何参数确定方法重构了活动断层网络三维空间结构。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运用方差分析研究了断层主要参数。在给定断层几何参数下,通过改变长度、宽度和倾角值大小,将正演得到的不同的地面点位移结果与理论值对比分析,运用方差分析计算和F检验,发现长度、宽度、倾角三种因素无论是单一作用还是两两交互作用均对地表位移有非常显著的影响。通过计算各因素的效应量η2值发现倾角在影响地表位移的因素中占主效应地位。(2)研究了计算断层倾角常用的三种方法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都江堰段为例对最4小二乘法、震源机制解法和最大似然法等三种方法进行了应用检验,发现三种方法均能给出断层倾角,但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然后经计算相关度和残差验证以及分析,得出结论为震源机制解法和最大似然法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优于最小二乘法。(3)深入研究了断层细部结构形态。对于实际断层面并非几何平面的情况,本文创新了研究方法,以龙门山断层都江堰段为例,沿断层面走向方向和向下延伸方向进行划分以形成断层分层分段模型,对断层的细部形态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实测的地表位移资料给出了最优B23断层模型。(4)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思想对传统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克服了其不能自动给出聚类数目的缺陷,同时给出了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断层参数的原理。然后利用本文改进的聚类算法,结合地震余震目录成功构建了美国兰德斯地区共10个断层面的三维断层网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断层几何参数的方差分析
  •   2.1 前言
  •   2.2 方差分析原理
  •   2.3 三因素方差分析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单条活动断层的几何模型确定
  •   3.1 前言
  •   3.2 小震数据的获取及处理方法
  •   3.3 断层几何模型的确定
  •     3.3.1 最小二乘方法求解断层几何模型
  •     3.3.2 最大似然法求解断层几何模型
  •     3.3.3 震源机制解法求解断层几何模型
  •   3.4 龙门山断裂带都江堰段断层平面参数计算
  •   3.5 龙门山断裂带都江堰段断层滑动速率反演
  •   3.6 断层细部形态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4 含有多条活动断层的几何模型确定
  •   4.1 前言
  •   4.2 聚类算法
  •     4.2.1 聚类算法及其在地震学中的应用
  •     4.2.2 模糊C-Means算法原理
  •   4.3 主成分分析法
  •     4.3.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4.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模糊C-Means聚类算法的改进
  •     4.3.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断层面参数估计
  •     4.3.4 模拟实验
  •   4.4 改进的聚类算法在兰德斯地震中的应用
  •     4.4.1 兰德斯地震状况及数据情况
  •     4.4.2 兰德斯地区活动断层网络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陈胜雷

    导师: 段虎荣,王研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资料,断层倾角,断层几何结构,滑动速率反演,模糊聚类算法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

    分类号: P315.2

    总页数: 67

    文件大小: 4815K

    下载量: 45

    相关论文文献

    • [1].英买9区块断层与剩余油配置关系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2].李嘴孜矿小断层分布规律[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S1)
    • [3].特高含水老油田断层表征及剩余油高效挖潜[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9(05)
    • [4].极复杂断块油藏低序级断层精细识别技术[J]. 内江科技 2018(11)
    • [5].东辛地区断层调节带的地震识别及特征[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2)
    • [6].州86-76区块高台子油层断层精细解释[J]. 西部探矿工程 2019(10)
    • [7].工作面回采诱发多断层活化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分析[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01)
    • [8].双线高密度电阻率法分析断层产状的原理和算法[J]. 公路交通科技 2017(12)
    • [9].不同边界条件断层端部应力集中效应及对裂缝发育的启示[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1)
    • [10].辛109断块低序级断层识别及其构造特征[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9(03)
    • [11].断层影响下岩体采动灾变响应研究现状与展望[J].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1)
    • [12].基于视电流参数变化的断层识别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3)
    • [13].跨断层桥梁抗震若干问题探讨[J].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5)
    • [14].基于矿井地震波法的工作面断层探测技术研究应用[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08)
    • [15].综合探测方法在太原盆地东山山前断层探测中的应用[J].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6)
    • [16].龙东煤矿F_孙断层煤柱留设的数值模拟研究[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8(01)
    • [17].断层及邻区视错动变形系统分析模型[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08)
    • [18].致密凝析有水气藏断层特征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以安岳气田须二气藏为例[J]. 石油钻采工艺 2018(04)
    • [19].综放工作面断层区域注浆加固技术[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11)
    • [20].多种勘察技术在马峦山隧道断层勘察中的应用[J]. 城市勘测 2018(04)
    • [21].基于数值模拟的盐上断层分布模式的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 2017(03)
    • [22].基于SVM算法的地震小断层自动识别[J]. 煤炭学报 2017(11)
    • [23].许疃断层导富水性及治理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17)
    • [24].大庆长垣油田断层阴影地震正演模拟及校正方法[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2)
    • [25].松辽盆地南部T_2断层演化特征[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4(04)
    • [26].济宁煤田王楼煤矿断层分形特征研究[J]. 煤炭技术 2018(08)
    • [27].基于断层影响双护盾TBM隧道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研究[J]. 河南科学 2018(06)
    • [28].跨断层形变监测场地布设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8(S1)
    • [29].基于倾角导向梯度能量熵的断层检测方法[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1)
    • [30].贵州省水城县弘财煤矿调查区断层水文地质特征及对矿井充水影响分析[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8(05)

    标签:;  ;  ;  ;  ;  

    利用地震活动性资料研究断层几何形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