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镜论文_余霞,王家秋,张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变形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束,光学,自适应,塞尔,疲劳,调制器,电荷。

变形镜论文文献综述

余霞,王家秋,张彬[1](2019)在《薄膜残余应力和表面杂质对变形镜疲劳寿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综合考虑变形镜(DM)薄膜残余应力和表面杂质的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镀高反射膜系的变形镜应力分析模型,进而基于应力-寿命(S-N)曲线和Miner累积损伤理论,分析了波前校正过程中变形镜的疲劳损伤特性,并详细讨论了变形镜薄膜残余应力和不同尺寸的表面杂质对变形镜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机械耦合作用下,热效应的存在会加速变形镜的疲劳损伤。对于给定的待校正畸变波前,随着变形镜薄膜残余应力的增大,变形镜承受的动态循环载荷越强,其疲劳寿命越短,且残余应力主要对变形镜镜面疲劳寿命影响较大;而当变形镜薄膜残余应力一定时,畸变波前PV值越大,其表面应力越大,致使疲劳寿命也随之缩短。在强激光连续辐照下,当表面杂质大于一定尺寸时,变形镜疲劳寿命随着杂质粒子尺寸的增大而减小,而当杂质粒子尺寸较小时,则对变形镜的疲劳寿命影响不大。此外,薄膜残余应力的存在将进一步加剧表面杂质对变形镜的疲劳损伤。(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彭泰然,李文来,娄军强,崔玉国,马剑强[2](2019)在《正电压边缘驱动的双压电片变形镜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变形镜的热稳定性,提出一种用正电压边缘驱动的双压电片变形镜,通过环形电极产生整体离焦偏置,分立电极校正波前像差,只用正向电压即可实现镜面双向变形,且此变形镜结构对称受热应力影响小.制备变形镜样机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初始镜面展平后残余误差小于λ/30(λ=1 064nm);精确重构了典型低阶Zernike多项式像差,像散、离焦、叁叶草和彗差像差的重构幅值分别达到11.1μm、9.7μm、5.7μm和4.2μm,归一化残余误差分别为1.0%、1.0%、3.3%、6.0%;此外,实验生成了新型无衍射艾里光束,并显示出优异的重构性能.(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谢丽,王家秋,钟哲强,张彬[3](2019)在《压电陶瓷驱动器疲劳对变形镜校正带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过程中,变形镜驱动器在交变电场的长期循环作用下会产生疲劳效应.根据自适应光学控制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和开环传递函数,结合压电陶瓷驱动器的疲劳特性,分析了压电陶瓷驱动器在产生疲劳后对变形镜延时、校正带宽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压电陶瓷,其压电性能、介电性能及机电耦合性能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其中机电耦合性能对变形镜延时影响最大.在变形镜校正畸变波前过程中,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循环使用次数越多,变形镜延时越长,其校正得到的误差抑制带宽和开环带宽越小,而相位裕度变化范围表现出缓慢增大的趋势,系统的稳定性也随之变差.(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韩柯娜[4](2019)在《变形镜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用于波前校正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光束由于受到大气湍流等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光束漂移、相位畸变等现象的影响而造成传输光束发生波前畸变,从而影响到光通信的质量。因此对光学波前畸变进行校正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波前模拟及波前校正的应用,及其与变形镜对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校正部分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Labview对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进行了波前模拟的理论仿真,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介绍了变形镜和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两种校正器件用于波前校正的控制算法,以远场光斑斯特列尔比和平均灰度能量值等作为系统目标函数,搭建实验平台分析了两种波前校正器在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对静态波前畸变的校正能力。2、对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调制特性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复合型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振幅调制特性以及相位调制特性,对波前校正实验中所使用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位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搭建了泰曼格林实验光路对其相位调制特性进行了标定实验。3、研究了相干光通信实验系统中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波前校正部分,分别将变形镜和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波前校正的实验,针对两种波前校正器在外场传输1300 m实验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实验分析,并进行了对比讨论。结果表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可以较好的实现波前模拟。在静态波前校正实验中,经过变形镜校正之后,光斑中心的平均灰度均值由219.8上升到1246.6,利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校正之后环围灰度平均值由校正前的382.75增大到1164.5,光斑亮度聚集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与理论分析相符合,校正效果均较好。在外场实验下,变形镜校正前后中频电压差能达到1.5mV左右,空间光调制器能达到0.55mV左右,说明变形镜响应速度快在动态校正情况下优势较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魏祥,吴智政,曹战,王园园,Dziki,Mbemba[5](2019)在《基于磁液变形镜生成弯曲轨迹自加速类贝塞尔光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无衍射光束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具有自加速特性的类贝塞尔光束,能够在保持贝塞尔光束的无衍射性下实现主瓣沿着弯曲轨迹传播.本文研究基于磁液变形镜来生成弯曲轨迹可控的自加速类贝塞尔光束.磁液变形镜具有镜面变形幅值大、制造成本低、镜面连续光滑、驱动器易于拓展等优点,并且克服了传统变形镜驱动器间相对行程较小的缺点,从而有利于生成理想的锥形面.首先,本文通过数学几何分析来预测类贝塞尔光束的弯曲轨迹;然后再利用磁液变形镜拟合相应面形;最后,搭建基于磁液变形镜的自适应光学实验平台来生成沿抛物线轨迹的自加速类贝塞尔光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以及类贝塞尔光束沿预定抛物线轨迹传播的准确性,并且通过快速修改参数实现对光束轨迹的微调.(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文来,彭泰然,马剑强[6](2019)在《变形镜生成贝塞尔光束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变形镜生成的贝塞尔光束的质量,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了变形镜致动器环数以及光束入射角对贝塞尔光束质量的影响。当致动器环数从3环增大到5环时,变形镜重构的10μm幅值锥形相位的残差方均根从70 nm降低到26 nm,降低了变形镜圆顶角对光束质量的影响,所生成的贝塞尔光束轴向光强分布更接近理想分布,证明提高变形镜致动器环数可有效提高贝塞尔光束的质量。另外,采用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光束生成贝塞尔光束,实验结果表明,所生成的贝塞尔光束质量均较高,且不受光束入射角影响。本研究可为变形镜生成高质量贝塞尔光束提供参考,有利于其应用。(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成,于飞,丁琳,宋莉,黄刚[7](2019)在《一种新的连续面形变形镜的解耦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空间遥感器镜面由于应力释放和温度变化等引入像差的问题,利用连续表面变形镜校正像差展开解耦控制技术研究。对于基于Zernike系数求解影响矩阵的传统方法的波前复原精度有限的情况,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直接波前影响矩阵的变形镜解耦方法,适用于点阵表达的波前面形和Zernike多项式表达的波前面形。经过仿真验证,该影响矩阵解耦方法比基于Zernike系数方法的解耦精度高、稳定性好。文章在新的直接波前影响矩阵的基础上,讨论了采样方式与驱动器分布对拟合面形的影响,论证了驱动器的叁角分布比四角分布更适合拟合面形。同时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当变形镜要实现的面形采样点数足够时,求解精度的提升效果有限的结论。这些研究成果可为连续表面变形镜对空间遥感器的像差校正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航天返回与遥感》期刊2019年02期)

樊凡,孟晓晨,娄小平,祝连庆,董明利[8](2019)在《基于可变形镜的稳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镜的稳像方法,利用可变形镜连续改变面型的特点实现光学稳像。首先,建立了基于平面反射面的稳像数学模型,得到了稳像补偿角的数学表达;其次,通过研究可变形镜的关键参数,分析了可变形镜的面型误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可变形镜的稳像能力,分析了稳像误差。实验数据表明,利用所选可变形镜可实现光轴偏转的功能,稳像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为1.87%,对应的稳定精度为2.11″。(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杨宗峰,李文来,彭泰然,崔玉国,马剑强[9](2019)在《具有迟滞补偿的单压电变形镜的闭环校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具有迟滞补偿的单压电变形镜的闭环校正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的变形镜闭环控制算法,搭建了基于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自适应光学测试平台,分别进行了静态像差和动态像差的闭环校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像差的闭环校正中,迟滞消除算法比未消除算法具有更快的校正速度;对于波前像差均方根的平均值为168nm的动态像差,校正后的残差从消除前的33nm降低到校正后的25nm,证明了所提算法可有效应用于压电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喻奇志,彭泰然,李文来,马剑强[10](2019)在《基于电荷驱动的多通道压电变形镜电源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电变形镜具有频率响应高,变形量大,稳定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自适应光学领域,但因在电压驱动方式下压电材料迟滞特性较大,使压电变形镜的精确控制难。为降低压电变形镜的迟滞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电荷驱动的多通道压电变形镜驱动电源,介绍了驱动电源的构成及原理,并搭建了一套基于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自适应光学测试平台来验证驱动电源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电源可有效降低压电变形镜的迟滞效应,整体迟滞约1%,镜面变形的分辨率均方根误差(RMS)值约1.1 nm,能够满足在自适应光学领域对多通道压电变形镜精确控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9年02期)

变形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变形镜的热稳定性,提出一种用正电压边缘驱动的双压电片变形镜,通过环形电极产生整体离焦偏置,分立电极校正波前像差,只用正向电压即可实现镜面双向变形,且此变形镜结构对称受热应力影响小.制备变形镜样机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初始镜面展平后残余误差小于λ/30(λ=1 064nm);精确重构了典型低阶Zernike多项式像差,像散、离焦、叁叶草和彗差像差的重构幅值分别达到11.1μm、9.7μm、5.7μm和4.2μm,归一化残余误差分别为1.0%、1.0%、3.3%、6.0%;此外,实验生成了新型无衍射艾里光束,并显示出优异的重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形镜论文参考文献

[1].余霞,王家秋,张彬.薄膜残余应力和表面杂质对变形镜疲劳寿命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2].彭泰然,李文来,娄军强,崔玉国,马剑强.正电压边缘驱动的双压电片变形镜研制[J].光子学报.2019

[3].谢丽,王家秋,钟哲强,张彬.压电陶瓷驱动器疲劳对变形镜校正带宽的影响[J].光子学报.2019

[4].韩柯娜.变形镜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用于波前校正的对比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5].魏祥,吴智政,曹战,王园园,Dziki,Mbemba.基于磁液变形镜生成弯曲轨迹自加速类贝塞尔光束[J].物理学报.2019

[6].李文来,彭泰然,马剑强.变形镜生成贝塞尔光束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光学学报.2019

[7].刘成,于飞,丁琳,宋莉,黄刚.一种新的连续面形变形镜的解耦控制方法[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9

[8].樊凡,孟晓晨,娄小平,祝连庆,董明利.基于可变形镜的稳像方法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9

[9].杨宗峰,李文来,彭泰然,崔玉国,马剑强.具有迟滞补偿的单压电变形镜的闭环校正性能[J].光学学报.2019

[10].喻奇志,彭泰然,李文来,马剑强.基于电荷驱动的多通道压电变形镜电源设计[J].压电与声光.2019

论文知识图

卸压后复合发泡材料泡孔截面的SEM图...光纤对接平台的基本结构等人报道的针对Ti:Sapphi...远场探测器偏离透镜焦平面对校正结果...纳米Ni-20Fe合金变形样品的TEM像以及...(a)参考波前(b)变形镜的面形(c...

标签:;  ;  ;  ;  ;  ;  ;  

变形镜论文_余霞,王家秋,张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