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垦基质论文_王晓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型复垦基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质,粉煤灰,糠醛,酒糟,污泥,土地,生态。

新型复垦基质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玲[1](2008)在《采煤沉陷地新型复垦基质上种植叁叶草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采用粉煤灰-酒糟复合基质填充塌陷区种植叁叶草恢复矿区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盆栽试验中,采用不同比例粉煤灰-酒糟复合基质种植叁叶草,观察测定叁叶草的出苗率、相对出苗率、外观、株高等生长指标,并分析种植叁叶草后基质的养分变化。[结果]粉煤灰(60%~95%)与酒糟(5%~40%)按照不同比例混配的基质,基本能够满足叁叶草生长的需要。酒糟含量为20%时,叁叶草出苗率较好,成活率较高,生长状况良好,而纯粉煤灰种植叁叶草的效果差。[结论]粉煤灰-酒糟复合基质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从技术和经济的综合效益来看,在粉煤灰-酒糟复合基质中酒糟含量20%为适宜种植叁叶草的最佳配比。(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08期)

刘西敏,冯永军,郑九华,郝桂喜[2](2008)在《采煤沉陷地新型复垦基质中Cd的植物去除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粉煤灰与污泥按4∶1的质量比混合组成新型复垦基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油菜和小白菜在基质中的生长情况及其对基质中C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油菜和小白菜在基质中生长较好,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显着增加。(2)在不同生长时期,两种植物的转运系数均大于1,富集系数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表明两种植物对基质中C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康惊涛,冯永军,王晓玲,李芬,汤世璐[3](2007)在《新型复垦基质的植物生长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粉煤灰加城市污泥及酒糟作为矿区复垦基质的可行性,利用盆栽试验探讨紫花苜蓿对于复垦基质的适应性。通过研究基质的主要理化性质以及紫花苜蓿的生长情况,确定新型复垦基质对于紫花苜蓿有较强的适宜性,并且基质和苜蓿体中所含的重金属除镉外都未超过国家标准。(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07年09期)

王晓玲[4](2006)在《采煤塌陷地新型复垦基质利用与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煤塌陷地是我国量大面广的被破坏土地,因其沉陷深、面积大,在全世界都是典型。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塌陷地复垦方式是充填后覆土,虽然取得了一定效益,但是土地塌陷范围一般较大,而且大多数塌陷地周围无多余的土壤可挖,远途客土费用昂贵,表层覆土的缺乏成为制约当前土地复垦工作的主要问题。在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寻求新型覆土来源,扩大耕地面积,促进塌陷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维护矿区生态平衡,是客观现实提出的严峻课题。前期研究已用粉煤灰与糠醛渣、污泥、酒糟配置了基质,并将代替土壤用作采煤塌陷地的复垦基质,但是这种基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土壤,在理化性质及耕作要求上与土壤存在一定差别。要将该基质应用于实践,必须对基质长期的理化性质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开展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该基质连续叁年种植植物的监测,分析了种植的生物效应和环境效应,探讨了基质应用于复垦的可行性,同时选择了适宜的种植品种;在此基础尝试建立了基质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各基质质量状况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程度。结果表明:(1)基质种植植物获得了较好的生物效应:各植物在基质1(粉煤灰与糠醛渣)、基质2(粉煤灰与污泥)、基质3(粉煤灰与酒糟)中的出苗率普遍高于对照;各植物初期株高均低于对照,随着基质不断熟化,植物生长状况逐渐改善;基质对植物叶绿素的生成无较大影响;试验植物可食部分中主要有害物质的含量均在限值55%以内,不会造成污染。(2)基质理化性状良好:各基质的容重均低于对照;田间持水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而且基质2大于基质1和基质3;基质配置初期盐分含量较高,经过一季淋洗后能满足一般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有机质及速效氮、磷、钾含量配置初期远高于对照,由于植物吸收和淋洗有所降低,但是仍维持较高水平;基质pH值基本维持在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3)基质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但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除Cd外)。基质淋溶液中铬、铅、镉、铜、锌几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均较低,远低于《污(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6-06-16)

王晓玲,冯永军,李芬,康惊涛[5](2005)在《沉陷废弃地新型复垦基质主要化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开采导致大量农田受损、地表沉陷、土地荒芜及水土流失,然而目前广泛采用的粉煤灰充填后表层覆土的复垦形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矿区覆土来源的缺乏严重影响着复垦的进度。本研究利用粉煤灰分别与污泥、酒糟以4∶1的比例组配成新型复垦基质,进行了种植植物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基质主要化学性质变化的研究表明: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经过灌溉和雨水的淋洗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盐分含量也明显下降,重金属元素除Cd外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值二级标准,基质理化性状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这不仅促进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为采煤沉陷区节土造田、加快生态修复与利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与途径。(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张蕾娜,冯永军,王兆锋[6](2004)在《新型土地复垦基质配比试验及盐分冲洗定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内进行了粉煤灰与有机物料(糠醛渣)不同组成的基质配比盆栽试验,探讨了各种基质在不同管理条件下的物理特性和营养元素的变化与循环,结果表明:糠醛渣与粉煤灰混合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粉煤灰的特性,经过合理的肥水管理,基本上可以满足作物生长,混合基质中糠醛渣的最佳配比比例为5%~20%。另外,研究中发现,盐分含量是抑制作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实例中设计的盐分冲洗定额为4.39×103m3/hm2,能将盐分控制在作物正常生长的范围之内。(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王兆锋,冯永军[7](2003)在《矿区生态恢复——新型复垦基质与适种植物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区生态恢复是退化环境恢复研究与实践的前沿课题。我国每年因采煤塌陷土地70km~2(张发旺等,2003),占采煤当年破坏土地的70%-80%(杨国治,1996),是矿区环境恢复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采煤塌陷地复垦方式为充填覆土,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取土来源难以保证。寻求新型复垦基质,促进塌陷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来源于《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03-10-01)

王兆锋[8](2003)在《新型复垦基质与适种植物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和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大自然资源,多年来,煤炭开采业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能源支持,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由于二者空间分布的同位性和当前采煤技术的限制,煤炭开采也带来大量土地的占用、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塌陷地复垦方式是充填覆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土地塌陷一般范围较大,覆土复垦不仅工作量大,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还影响周围其它部分土地的用土问题,取土来源难以保证。如果用纯粉煤灰复垦塌陷地也存在一些问题:营养元素缺乏;pH值过高;持水能力差;毒性元素危害。目前,在人口惯性增长,工矿开发占地膨胀的双重作用下,人地矛盾日益激化。如何寻求新型复垦基质,扩大耕地面积,促进塌陷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酸性物质糠醛渣与粉煤灰混合,可降低粉煤灰的pH值,高含量的有机质可改善粉煤灰的理化性质,同时可降低粉煤灰中毒性元素的危害,使不覆土复垦成为可能。有关研究找到了二者合适的混合比例,但这种基质理化性质及耕作要求都与一般土壤存在一定差别,要将这种复垦模式辅助于实施,必须在先锋植物的选择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选择可能的适宜植物进行试验,比较植物的产量、质量及种植效益,分析基质理化性状的变化,探求最佳先锋植物;同时对耕作管理中采取的辅助措施进行探讨,分析耕作管理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种面积,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结果表明:(1)粉煤灰与糠醛渣以4:1的质量比混合,组配新型复垦基质,能够满足植物生长要求,但应加强水肥管理;(2)各试验植物覆盖处理一般优于不覆盖处理,不同植物的适应性排序为:苜蓿>月季>黑麦草>早熟禾>高羊茅>菠菜>谷子>绿豆;(3)利用基质生产的苜蓿开发高铬饲料,可增强畜禽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减少动物应激综合症的发生,避免抗菌药物的应用,减少经济损失;(4)基质的冲洗定额为5.73×103m3/hm2。最好采用分期冲洗的方法进行,冲洗次数以3-4次为<WP=6>宜,水量分配比例为1/2、1/3、1/6;(5)运用新型基质复垦采煤沉陷地可以降低工程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首次选出了适合粉煤灰与糠醛渣特殊复混基质的先锋植物,并提出了耕作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新型复垦基质的大田实施提供了依据,为沉陷地复垦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实际指导。(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3-05-20)

王兆锋,冯永军,张蕾娜,康惊涛,魏敏[9](2003)在《新型复垦基质适种作物初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新型复垦基质对作物出苗的影响,分析了各作物出苗率及苗期生长状况,探讨了不同作物对基质的适应性,初步确定了适宜的先锋作物。结果表明:粉煤灰与糠醛渣混合是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沉陷地复垦基质,使各作物的出苗率普遍提高,但基质对绿豆的苗期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种供试作物中,菠菜是最适合在基质中种植的作物,其次是谷子和棉花。(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新型复垦基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粉煤灰与污泥按4∶1的质量比混合组成新型复垦基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油菜和小白菜在基质中的生长情况及其对基质中C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油菜和小白菜在基质中生长较好,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显着增加。(2)在不同生长时期,两种植物的转运系数均大于1,富集系数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表明两种植物对基质中C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型复垦基质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玲.采煤沉陷地新型复垦基质上种植叁叶草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

[2].刘西敏,冯永军,郑九华,郝桂喜.采煤沉陷地新型复垦基质中Cd的植物去除效果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

[3].康惊涛,冯永军,王晓玲,李芬,汤世璐.新型复垦基质的植物生长适应性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7

[4].王晓玲.采煤塌陷地新型复垦基质利用与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

[5].王晓玲,冯永军,李芬,康惊涛.沉陷废弃地新型复垦基质主要化学性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

[6].张蕾娜,冯永军,王兆锋.新型土地复垦基质配比试验及盐分冲洗定额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

[7].王兆锋,冯永军.矿区生态恢复——新型复垦基质与适种植物试验研究[C].认识地理过程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2003

[8].王兆锋.新型复垦基质与适种植物选择[D].山东农业大学.2003

[9].王兆锋,冯永军,张蕾娜,康惊涛,魏敏.新型复垦基质适种作物初选[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

论文知识图

小白菜出苗率变化图油菜出苗率变化图1 油菜出苗率变化图3 油菜不同时期对 Cd 的积累量油菜不同时期对ca的积累里小自菜不同时期对Cd的积累量

标签:;  ;  ;  ;  ;  ;  ;  

新型复垦基质论文_王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