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治理与资本市场有效运行

相机治理与资本市场有效运行

一、相机治理与资本市场有效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赵玲[1](2020)在《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融资策略选择 ——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创新和并购的视角》文中认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在新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企业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发表重要论述。在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更是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近年来金融工作的主题,并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应该回归本源,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关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传统金融理论分析框架下,托宾Q理论一直被视为连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桥梁,是资本市场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但其依赖于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即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股票价格是公司内在价值的真实反映。然而,由于市场摩擦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干扰,资本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市场价格往往难以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会出现错误定价现象(Baker等,2003;Polk和Sapienza,2009;Dong等,2017)。特别是在相关制度尚不十分健全的新兴转轨经济体中,市场投机氛围浓厚,信息不对称严重,投资者认知偏差较大,错误定价更为严重和频繁(游家兴和吴静,2012;赵玲和黄昊,2019)。因此,在资本市场错误定价可能成为常态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利”抵制其“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厘清相应微观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作为实体经济运行的重要微观组织形式,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力量和关键载体。从微观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视角出发,考察资产错误定价的影响有助于厘清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内容,不仅是管理者对融资成本权衡的结果,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与公司价值密切相关。同时,杠杆调整也是近年来政府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问题尤为突出,债务率高达156%。杠杆率的不断攀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埋下了重大风险隐患,杠杆调整迫在眉睫。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杠杆调整”列为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指出要增加权益资本比重,调整企业杠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杠杆调整决策取决于调整成本和调整收益的权衡,股价估值偏误会直接影响企业权益资金融资成本,改变企业权益融资意愿,进而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此外,资本结构作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管理层也势必会将其作为迎合提升股价的目标。基于这两个方面,本文尝试从资本结构调整的视角出发,考察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诸多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质量不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要难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事实上,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要求发展模式从更多依靠高投入、低端产业增长向技术驱动、高端产业引领转变。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资源并购整合,加快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从企业投资的视角来看,研发创新是维持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掌握了创新的主动权也就等于抢占了未来发展的先机;兼并收购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公司实现资源整合、规模扩张、技术获取以及品牌价值提升的捷径(陈仕华等,2015;赖黎等,2017)。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资源整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翟进步等,2010;张学勇等,2017)。创新研发和兼并收购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方面必然会引起市场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与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可能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渠道不谋而合。因此,从企业创新和并购投资决策出发,能更好地厘清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微观作用机理。本文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一重要命题为切入点,基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等行为金融理论,围绕企业市场择时和管理层迎合理论,构建了资产错误定价情境下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杠杆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资源整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发创新和兼并收购等具体投融资决策出发,实证检验了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本文共分为七章,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阐述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了预期创新点,同时对论文写作的结构和整体架构进行了规划和安排。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资产错误定价和企业投融资决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具体来讲,包括资产错误定价的涵义及其测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及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决策行为影响的经济后果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析。第3章,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以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逻辑起点,基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等行为金融理论,结合企业市场择时和管理层迎合行为,逻辑推导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内在机理和作用路径,从而构建资产错误定价情境下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后文的实证检验奠定基础。第4章,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本章试图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视角出发,考察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一影响的作用机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在股价高估、过度负债的情形下,错误定价程度与资本结构向下调整速度显着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关系在股票流动性较高、企业成长性较好的样本中更为明显。高估的股价为企业股权融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提供了权益资金支持。(2)在股价高估、负债不足的情形下,错误定价程度与资本结构向上调整速度的关系不显着。(3)在股价低估、过度负债的情形下,错误定价程度与资本结构向上调整速度显着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关系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样本中更为明显。同时,错误定价的程度与定向增发的概率也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4)在股价低估、负债不足的情形下,错误定价程度与资本结构向上调整速度显着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关系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法律环境较好地区样本中更为明显。这些结果表明,市场估值偏误对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股价高估会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为过度负债公司提供更多股权融资机会。股价低估一方面为大股东定向增发、利益输送提供了机会,从而促使过度负债的公司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股价被低估同时负债不足时,会激励企业进行更多的债务融资,以期向市场传递公司盈利质量较高的信号,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拉升股价。第5章,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研发创新是企业的重要投资决策,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本章详细考察了资产错误定价环境中企业对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决策权衡。实证结果发现:(1)在股价高估时,错误定价程度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显着正相关。即股价越被高估,企业专利申请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并且这一效果在过度负债、融资约束较高以及拥有股权融资的子样本中更为明显。(2)在股价低估时,错误定价程度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也显着正相关,但主要体现在非发明专利上,专利质量提升并不明显。即股价越被低估,企业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越多;并且这一效果在负债不足、融资约束较低以及投资者短视的子样本中更为明显。这说明股价高估会给企业带来融资优势,进而促进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提升创新质量。股价低估时,企业倾向于进行策略式创新以博取市场投资者的关注提升股价,结果导致创新质量不高。第6章,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并购决策。并购既是企业配置资源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公司实现规模扩张、技术获取以及品牌价值提升的捷径。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资源整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章考察了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结合是否热点并购、非相关并购等探究了其作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1)在股价高估时,错误定价程度与企业并购概率显着正相关,且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融资约束较大、银行业竞争较低地区的样本中更为明显;此时的并购更倾向于采用股权方式进行对价支付,且在股票流动性较好、企业过度负债的样本中更为明显;从并购绩效来看,股价高估时企业支付的并购溢价显着较高,降低了企业的并购绩效。(2)当股价被低估时,错误定价程度与并购概率也呈现显着正相关,但此时企业更多采用策略性的并购,更倾向于实施多元化并购策略,并购对象也大多为产业政策支持的热门行业;对于支付方式而言,低估时企业并购更多采用现金支付,且在地区银行业竞争较强、企业负债不足的样本中使用现金支付的现象更为明显;从并购绩效来看,股价低估时,由于企业选择并购对象多为政策支持行业,且并没有支付过高的并购溢价,最终获得了显着为正的并购绩效。第7章,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本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根据文章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在此基础上对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研究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资产错误定价的视角,研究资本市场与实体企业投融资策略之间的关系,拓展了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投融资行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增值活动,如何提升投融资效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现有文献大多基于完美市场假说的条件下对此展开研究,在资产错误定价的情境下考察企业投融资行为的文献仍较少。本文从资产定价的视角出发,系统考察了资产价值高估和低估状态下企业投融资策略的变化,弥补了现有文献的不足。事实上,在制度转轨的新兴经济体中,各项制度尚不完善,投资者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错误定价现象较为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说,资产估值偏误对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影响可能比传统的公司治理、高管特征等因素更为深远。(2)基于市场非有效的观点,结合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资产错误定价下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变化,丰富了资产错误定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错误定价是转型经济体资本市场呈现的常态,现有文献对错误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但关注错误定价经济后果的文献还相对较少。而且已有研究几乎都指出资产错误定价可能会造成资源错配、决策偏差等不良影响,仅有少数文献从产业结构调整、融资约束缓解等角度出发,发现了资产错误定价带来的有利一面。结合目前正在推进的杠杆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本文围绕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发创新和兼并收购等投融资决策行为展开研究,以期全面厘清资产错误定价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这有助于丰富资产错误定价经济后果研究的相关文献。(3)区别检验了股价高估和低估状态的非对称性影响,从多个维度探讨了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作用机理。已有文献对资产错误定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整体错误定价程度或股价高估状态,忽略了股价低估状态的影响,更鲜有文献从高估和低估两个维度考察资产错误定价的非对称影响。本文在区分股价高估和股价低估两个层面后,分别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改变、投资者关注、管理层外部压力和迎合等视角出发,实证考察了不同情形下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为后续关于市场估值与企业投融资策略选择相关文献的研究提供了很好地参考。此外,本文还从理性迎合渠道和股权融资渠道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作用机理。现有文献都认为资产定价偏误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行为,但少有文献进一步探讨定价偏误影响企业行为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同时,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本章的研究有助于监管层进一步认识资产定价偏误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为其制定金融市场改革相关政策提供依据。(4)通过对资产错误定价成因的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等行为金融理论尝试构建了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现有研究关于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理论基础、内在机理和实现形式,相对比较零散、片面、缺乏系统性。本文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以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逻辑起点,基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等行为金融理论,结合企业市场择时和管理层迎合行为,逻辑推导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内在机理和作用路径,从而构建资产错误定价情境下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夯实资本市场运行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吴凡[2](2020)在《内部资本市场环境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研究 ——以集团下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elenzon等(2010)研究指出,依托集团“现金池”优势,集团下成员企业比非集团企业在实施创新投资过程中更具保障。集团组织具有信息对称、资源共享等优势,随着我国企业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集团组织形式日趋增多。集团组织内形成的ICM可视为外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替代和补充,缓解融资约束及进行资金配置。债务融资具有税盾效应、监督优势以及破产效应,在ICM环境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强度、持续性及效率等影响会产生变化,同时其内在机制也会发生变化,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论文研究了ICM环境引入后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关系的变化及其中成因问题。通过对债务结构理论的追朔与债务融资功能效应的分析,以深入理解了债务融资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多向性;通过对创新投资特征的剖析,以提出对创新投资绩效的测度应采取多维形式;通过对ICM形成与内涵剖析及对ICM不同理论流派的回顾,以理解ICM运作机理存在的不同视角。在此基础上,基于“两维度一约束条件”的研究框架,重点研究了ICM环境引入后对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关系影响的相关问题:(1)借助实物期权模型推演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了ICM有效或无效情况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的变化。认为ICM是否有效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与前提;(2)在ICM有效性条件下,从ICM效应特征的动态视角进一步探析,ICM引入后对科技企业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关系的影响变化。提出ICM的“剩余控制权”效应与“声誉红利”效应是促使ICM环境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强度正向影响更显着的成因;(3)在ICM有效性条件下,从ICM组织结构的静态视角深入剖析,ICM引入后对企业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关系影响的变化。提出ICM环境下科技企业利用债务融资维持创新投资持续性的意愿降低。意愿降低程度的大小与ICM所处的组织结构特征及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向关系;(4)在ICM有效性条件下,聚焦ICM环境下银行债务与创新投资的关系。通过比较银行债务与非银行债务在内涵、特征与治理方式上的差异,发现银行债务从激励与约束两个方面使其“监督效应”得到高效发挥,有效抑制创新非效率投资。本论文的创新主要有:(1)将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的关系嵌入集团背景下,剖析其中变化及机理过程,阐释在内、外部资本市场共同影响下,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之间关系的特殊性,并系统的考察特殊性的背后的规律,拓展了外部资本市场独立性假说;(2)根据创新投资理论的发展与科技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创新投资采用强度、持续性与效率程度三个方面进行刻画,并运用创新技术采纳、债务结构、实物期权等理论与方法研究内部资本市场对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的影响机制,丰满了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的规律;(3)基于ICM不同理论流派及ICM形成发展的固有规律,建立“两维度一约束条件”的分析框架,完善了ICM环境引入后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变化研究的内在逻辑。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技企业运用债务融资进行创新投资的内在原因;有助于探析ICM环境引入后,对企业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高树军[3](2020)在《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及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变革成为主旋律;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回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去产能、去杠杆、控债务、控地产、强环保呈现新常态;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国企改革开启管资本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建立为地方国资公司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与挑战。地方国资公司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由地方政府通过整合公共资源、资产、土地作价等形式设立,以城市经营收益、公共服务收费、财政资金等作为公司收入来源,承担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职责的特殊国有企业。论文以地方国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依据国资公司的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行为等特性,将我国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划分为行政型治理模式(A模式)、行政与经济相机型治理模式(AE模式)和经济型治理模式(E模式)等三种模式,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三种治理模式的效能进行评价。根据效能评价结果,提出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进化路径、拓展路径和跨越路径等三条路径,并分析论证了三条路径的适用条件和关键影响因素。通过路径选择的基本条件、特有条件及其属性的分析判断,采用Rough Sets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不同治理模式转型路径选择的决策约简规则。针对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存在的风险,构建了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指标体系,并运用ANP-Fuzzy方法对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进行评价,提出基于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不同路径的风险规避策略。论文最后以HF国资公司为例开展实证研究,验证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以及风险评价等研究结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地方国资公司存在行政型治理模式(A模式)、行政与经济相机型治理模式(AE模式)、经济型治理模式(E模式)等三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趋势是由低效能向高效能方向递进;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注重防范转型风险和制定科学的规避措施。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地方国资公司三种治理模式的效能进行评价,并根据效能评价结果,提出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进化路径、拓展路径和跨越路径等三条路径,为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提供可供操作的实践方案;二是采用Rough Sets分析方法对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展开论证,提出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的选择方式,为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选择适宜的转型路径提供切实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三是构建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评价体系,并运用ANP-Fuzzy模型对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不同路径的转型风险进行评价,提出规避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的措施。

马德水[4](2018)在《股权质押与资产误定价治理》文中指出近年来,股权质押融资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种常态。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24日,沪深两市共有3465只个股发生股权质押,A股质押总比例高达10.36%,我国资本市场形成了几乎“无股不押”的现象。但随着2015年股票市场整体暴跌,多家上市公司因股权质押触及“警戒线”甚至“平仓线”而险被易主,并引发了中国A股市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长期“停牌潮”,股权质押警报频繁拉响,这已引起监管层、实务界、理论界深入思考股权质押繁荣之下的潜在危机及其防控措施。股权质押实质上是一种信用扩张的融资杠杆操作行为,股东作为出质人,以其拥有的股权作为担保,向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之类的质权人申请贷款或者为第三方提供贷款担保。因此,股东通过质押股权将其沉淀在资产负债表上的“静态”股权转化为“动态”的可用资本,是一种将“经济存量”转变为“经济动量”的财务策略。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股权质押融资因其灵活性和便捷性,受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金融机构的青睐,特别是在“牛市”时,股权质押融资能够筹集更多的资金,极大地刺激了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欲望。股权质押原本系控股股东的个人行为,是一种信用扩张的融资杠杆操作,而控股股东的地位使其与公司经营、财务等活动发生了关联。股权质权的担保功能源于股权的价值,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决定了质押股权的价值,必然会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决策产生影响。然而,由于资本市场并非完全有效,股票价格尚不能及时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并且投资者的预期受到有限理性的影响,往往会导致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表现为“高估”或“低估”,即股票错误定价。控股股东作为理性经济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否利用了资本市场的低效率,根据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动态调整其股权质押决策?如果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决策利用了资本市场的低效率,那么控股股东是如何实现的?对于控股股东来说,股价暴跌无异于一场毁灭性灾难,这不仅会使其个人财富遭受重大损失,还可能丧失控股地位,那么控股股东将会采取哪些行动来降低股价暴跌风险?在“高杠杆”和“高负债”背景下,深入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与资本市场错误定价之间的关系,对于“去杠杆”和“防风险”,维护金融和社会秩序稳定,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上股权质押繁荣之下风险凸显这一现实背景,基于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机及其经济后果的探讨,从外部环境视角出发考察资本市场错误定价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决策的影响,并从企业层面信息进一步分析控股股东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的低效率动态调整其股权质押决策,接着探究市值管理动机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最后从外部监督和内部治理的视角提出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水平,防范股权质押风险的政策性建议,主要内容与观点如下:第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决策存在利用资本市场的低效率,相机质押股权的市场择时动机。具体表现为,控股股东根据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动态调整其股权质押策略,以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实证研究表明,当股价被高估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意愿明显增强,而且股权质押规模扩大;当股价被低估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意愿明显减弱,并且倾向缩减股权质押规模。同时,信贷市场环境也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决策考虑的重要因素,信贷市场环境决定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融资规模及融资成本,控股股东也会根据信贷市场环境变化调整其股权质押决策。但是,在公司面临较高融资约束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市场择时动机明显减弱。第二,由于股价的易变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过程中具有操控盈余的强烈动机,使得公司股价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高,以及银行信贷审批程序的不断完善等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发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减少了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进而转向通过真实性盈余管理方式来操控盈余。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低效率,投资者并不能有效识别公司所披露的盈余信息,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盈余的错误定价进而导致了对股票的错误定价。股权质押过程中,控股股东的盈余管理活动一方面使得公司层面更多的噪音信息释放到市场中,股价同步性降低;另一方面为掩饰其盈余管理行为,控股股东会有意降低公司财务信息透明度,隐瞒公司真实的盈余信息,这又使得股价同步性提高。但是,盈余管理释放的噪音信息所引起股价同步性降低的作用大于其降低财务信息透明度所导致股价同步性提高的作用,因此,从总体上考察盈余管理活动降低了公司的股价同步性。换言之,噪音信息在我国证券市场中起主导作用,股价同步性主要体现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噪音量而非信息效率,与我国新兴市场的特征吻合。因此,控股股东倾向于在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较低时质押股权,操控盈余来降低公司的股价同步性,是股权质押过程中控股股东利用资本市场的低效率来实现其市场择时的重要方式。第三,股权质押期内,发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崩盘风险会较低。对于控股股东来说,股价崩盘风险无异于一场毁灭性灾难,不仅会使其个人财富遭受重大损失,还可能会使其失去控股地位。因此,为了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在股权质押期内,控股股东有动机也有能力进行市值管理来稳定公司股价。然而,控股股东并不是通过努力经营提高公司业绩的方式进行市值管理,而是采取了操控盈余方式的进行市值管理。虽然控股股东的这种短期机会主义也能达到市值管理的目的,但只是为“排雷”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从公司长远发展来看并不可取,无异于饮鸩止渴。在股票价格高于其内价值时,说明股票价格存在泡沫成分,反映出较多的利空消息,当利空消息囤积到一定程度突然集中爆发时,就会导致公司股价的剧烈波动,股价崩盘风险显着增加。中国股票市场长期缺乏市值管理的内生动力,是上市公司及其内部人倾向于短期机会主义行为的根源所在。第四,为了充分有效地运用股权质押这一融资方式,提高股权质权所担保债权的安全性,本研究提出关于股权质押风险防范的政策性建议: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法规权威效应;二是,适当提高质押门槛、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三是,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四是,强化信息披露制度、注重信用评价机制。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在于:第一,从资产误定价视角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决策的基本逻辑,提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决策存在利用资本市场的低效率,根据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和信贷市场环境动态调整其股权质押策略,但是受到公司融资约束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关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还证实了资本市场并非完全有效,资产误定价作为资本市场中的一种“异象”,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失效,扭曲公司投资融资行为。第二,基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决策存在利用资本市场的低效率,根据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和信贷市场环境动态调整其质押策略这一事实,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过程中有强烈动机来操控盈余信息披露,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低效率诱使投资者高估公司价值,进而达到抬高股票价格的目的。而且,随着外部监管环境趋严,控股股东减少了应计盈余操控方式,转向采用真实盈余操控方式。控股股东实施的盈余管理活动在减少公司特质信息的同时也释放了更多公司层面的噪音信息,股票价格中包含的噪音信息增多而真实信息减少,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盈余错误估值进而对股票错误定价,公司的股价同步性下降。控股股东倾向于在股价同步性较低时质押股权,通过操控盈余信息披露降低公司的股价同步性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市场择时的重要方式。这一研究也证实了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噪声较多的市场,股价同步性会正向地反映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第三,从市值管理的视角分析了股权质押期内控股股东防范股价崩盘避免平仓甚至控制权转移的措施,发现控股股东没有通过努力经营提高公司业绩方式进行市值管理,而是采取操控盈余方式进行市值管理。虽然控股股东的这种短期机会主义也能达到市值管理的目的,但只是为“排雷”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无异于饮鸩止渴。盈余管理会使得投资者对盈余错误估值进而对股票错误定价,而股价崩盘风险就是股票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所引致的。本文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期内为“排雷”而进行市值管理的方式,同时也发现资产误定价是股价崩盘风险形成的内在根源。由于我国股票市场长期缺乏市值管理的内生动力,控股股东作为理性经济人,在市值管理上采取了短期机会主义行为。

刘春利[5](2014)在《效率目标下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伊始,美国世通、施乐、在线时代华纳等世界知名公司财务舞弊案频发,至安然事件发生而至峰顶。在我国,银广夏、东方电子及夏新电子等众多上市公司也发生了财务舞弊。这一系列案件的发生促使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深入思考财务治理问题。西方理论界和实务界通过对公司治理理论和公司财务理论的综合研究,形成了财务治理理论的基础。中国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和我国财务实践的推动下,从财务治理主体、财务治理客体、财务治理目标、财务治理内容等方面对财务治理进行研究,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财务治理理论。但总体而言,由于研究时间较短,研究视角不够全面,整个研究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追本溯源,效率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线,而财务治理效率则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为此,本文①重新界定了财务治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深入探讨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诸要素(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财务治理模式)及其对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过程;通过借鉴德日、英美等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模式,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独有特点,构建了“以股东为主导,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模式;采集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数据,对该治理模式的效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给出了实证检验;同时,还通过选取行业和资产规模指标,对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进行了分类研究。基于上述的研究动因,本论文的章节安排及内在联系如下:本文认为财务治理体系是由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和财务治理模式三部分构成,三者之间的基本的逻辑关系是:财务治理结构是财务治理效率发挥的基础,它决定了财务治理机制、财务治理模式的选择;财务治理机制是是财务治理内在的调节装置,引导财务治理行为;财务治理模式由财务治理结构直接决定,并受财务治理机制引导,对相关财务主体具体行为进行修正、约束。三者的共同影响,对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的研究内容有:效率目标下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首先从界定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参与主体出发,以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总成本最小为约束条件下,确定了财务治理主体的参与维度,并分析其财权应该如何配置。接着研究了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资本结构。分别梳理了财务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对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机理,并对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效率目标下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首先对财务治理机制的内涵进行解读,提出财务治理机制主要由财务治理决策机制、财务治理激励与约束机制和财务信息披露机制组成,并逐个分析了这三大财务治理机制是如何保障财务治理效率有效释放的内在逻辑。效率目标下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分析了国际上先进典型的财务治理模式,比如德日的“债权人主导型”财务治理模式,英美的“经营者主导型”财务治理模式,以及到现在盛行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比较分析了这三种模式影响财务治理效率的路径、影响的结果。结合前文提出的财务治理主体的界定,提出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模式应该是由股东为主导,债权人、经营者、员工、监事会作为利益相关者来共同参与的模式。对此模式进行回归分析,选取了2007年底之前在沪、深两市主板上市的A股公司共计1265家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的数据为2008年12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连续五年面板数据,对此模式进行实证检验,借此讨论本文所构建模式的适用性。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财务治理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界定适度的财务治理主体维数,主要有股东、债权人、员工、经营者和监事会。(2)财务治理资本结构的合理构成股权结构方面,得出目前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而言股权集中仍然是维持其财务绩效的最优选择;债权结构方面,国有性质债权人事实上缺乏公司财务治理“参与动机”,社会个人债权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自身知识水平等因素限制,其债权人权利的“执行能力”会受到一定局限。(3)设计完善的财务治理机制公司财权配置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活动,而要想保证这些活动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则必须有相应的机制来进行调节和规范,即要有一套合理的财务治理机制作保证。(4)构建合适的财务治理模式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因素影响不同,又因为其所处行业和资产规模有区别,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的效率会产生差异,进而用来探讨本文所构建财务治理模式的适用性。结果发现,该财务治理模式在股权集中度比较高、市场化程度比较好的行业和资产规模比较大(取自然对数后大于22)的公司中财务治理效率较高。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学术探讨:(1)以效率目标为主线深入探讨了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体系。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是以效率为目标的,以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和公司财富的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以公司的社会责任为目标,可以一些财务治理指标对其进行量化分析;以效率作为公司长期追求的目标,财务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是短期就能达到的目标;以效率作为公司的整体发展目标,因为公司财务治理的优劣,最终都反映在财务治理相关指标上,或是财务治理成本降低,或是财务治理收益提高,总之是收益一定条件下成本的最小化或是成本一定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2)拓展使用新的研究方法。第3章中采用边际分析法确定最佳财务治理主体维数。在公司财务治理中,参与财务治理主体不宜太少,其他主体的权益被剥夺,使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但也不能太多,因为不同的主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容易造成决策效率降低,财务治理成本增加,所以太多或太少都会造成财务治理效率降低,本文最终选定由股东、债权人、监事会、职工、经营者作为参与主体;已有研究大多采用横截面数据或时序数据进行分析,面板数据有时间序列和截面两个维度。利用这些面板数据,采用Eviews的回归分析法来检验不同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效率是如何随财务治理影响因素而变化的。(3)构建了以股东为主导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模式。借鉴英美国家的经营者主导型、德日国家的债权人-银行主导型的财务治理模式,还有财权在与企业利益有关的相关者之间分配的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模式,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现实国情“一股独大”的现状,同时根据第3章所界定其他利益相关者范围,如债权人、职工、监事会与经营者来共同参与,按照这种模式对上市公司加强财务治理,应该更能促进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效率的提高。尤其对于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对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权利起到一定约束制衡作用,防止经营者在职过度消费、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利益频发的现象。(4)选取不同的变量来反映财务治理成本与收益。许多研究采用托宾的Q值(TQ)与净资产收益率(ROE),来作为反映财务治理收益的变量,选取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ACRR)、经营现金负债总额比(OCLP)等反映财务治理成本的变量。但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股票投资未回归理性,使得股票价格不能够正确的反映公司的真实情况,且ROE是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0)、配股和特别处理(ST)的考核指标,对这一指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相比ROE,ROA更具不可操控性,用Tobin Q值和ROE来反映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不是非常合适;本文选取总资产净利率(ROA)与每股收益(EPS)来反映财务治理收益作为被解释变量,从多方面寻找影响财务治理效率的因素,即解释变量,如股权结构、债务结构、资本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持股等方面,具体选取了11个指标,同时把总资产规模和行业作为控制变量,加以分析。

丁希炜[6](2011)在《金融改革与债权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资金支持,为吸引外部投资,企业必须设计一系列的机制,保障外部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公司治理常被认为是保护外部投资者资金安全,并收回投资的制度安排。与股东一样,作为企业主要外部资金供给方的债权人向企业投入资金,同样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即所谓的债权治理机制。目前关于债权治理机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以委托代理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认为债权能够发挥治理作用,并将债权的治理作用归纳为“控制假设”和“相机治理”机制;另一种观点以实证研究为基础,认为在一些国家,特别是转型和新兴市场国家,由于金融环境和法律制度不完善(包括2004年金融改革前的中国),债权不仅不能发挥治理作用,反而成为企业大股东或内部控制人掠夺的对象,体现出一种“便利掠夺”的特性。制度环境是导致上述两种观点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如果金融制度环境发生变化,如推进金融改革,完善保护债权人权益的法律制度等,是否能够对债权治理机制产生影响,并促进债权治理机制发挥作用呢?2004年中国启动了新一轮金融改革,与以往历次改革不同,本次改革触及到了金融管理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领域。经过几年的努力,本次改革基本完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解决了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问题,完善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法律制度等。应该说本轮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内的金融制度环境。新一轮金融改革,为研究金融制度环境对债权治理机制的影响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本文以国内2004年启动的金融改革为背景,在对债权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综述的基础上,采用金融改革前后(2003年-2009年)国内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债权的“控制假设”在提升企业价值方面,以及债权的“相机治理”机制在促使企业更换不合格高管人员方面的实际功效,并对金融改革前后债权治理机制发挥出的治理功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国内金融制度的改善促进了债权治理机制发挥作用。主要表现为债权的“控制假设”作用在金融改革后显着增强,“相机治理”机制在金融改革后,相比金融改革前,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第二、制度环境的差别,影响了债权治理机制的作用方式。与国外研究结论不同,金融改革前后,国内债权治理机制在高成长性企业更能发挥降低代理成本、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而在低成长性企业作用不显着。第三,不同契约形式债权表现出了显着不同的治理功效。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国内,短期债权的“控制假设”和“相机治理”功效要显着强于长期债权,这可能与国内企业及债权人均倾向于采用短期债务融资有关。第四,金融改革后,国内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债权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首先是政府的行政干预,即所谓的“父爱效应”,主要是对低成长性企业和业绩大幅下降企业的呵护,导致债权在低成长性企业不能发挥降低代理成本、提升企业的作用,在业绩大幅下降企业也不能充分发挥“相机治理”的作用;其次,国内目前《商业银行法》不允许作为企业主要债权人的商业银行持有企业股权,同时银行工作人员担任企业董事会成员也存在诸多限制,直接影响了债权“相机治理”机制发挥作用。

严洪[7](2011)在《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司财务战略,是公司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全局性、长期性、整体性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公司财务管理的纲领。在资本市场条件下,上市公司进行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抉择,是关系着公司发展、结构调整与公司重组的重要财务战略。200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鼓励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的政策以来,上市公司整体上市成为我国境内资本市场的一个热点现象;2009年10月之后,随着创业板的成功开板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步建立,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又迅速成为了另外一个市场热点,并形成一种发展方向和趋势。作为我国境内资本市场的两种新兴现象,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从逻辑上看似两个相悖的路径,那么为什么会同时存在两个看似相悖的现实路径?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分别具有哪些类型、模式和特点,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实施选择来促进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实现?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两种战略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哪些,应该如何根据这些变量进行相机抉择?从国家财务的视角,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需要如何发挥国家财务机制与调控作用,从而促进国有经济发展和战略性结构调整以及传导和支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当前资本市场的现实问题,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没有对这两种看似相悖但又相关的现象进行足够的、系统性的结合研究。在一个动态的、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时间、空间和行为变化将导致风险与收益的动态波动运行,从宏观经济面、中观产业面到微观企业面,都客观地存在着周期性和波动性,而资本市场作为整个经济体系的金融环境也具有着相同特征。由此,上市公司财务战略并不是一个孤立和封闭的系统,要有效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就必须针对内外部环境和变量的周期性与波动性,权变和相机地采用适应性甚至是逆向性的动态财务战略。市场中的企业都是一个多产品甚至多产业的投资组合,周期性和波动性的经济金融环境下不同产业投资组合决定了不同的风险收益预期,而这种周期与波动的存在本身也为无风险套利提供了可能。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实际上就是一种动态调整上市公司产业组合边界的财务战略,从而实现整体或者局部的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型财务战略和收缩型财务战略目标。根据上述思路和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两种财务战略,以及这两种财务战略相机抉择机制和组合模型进行研究,并进而从国家财务视角,对通过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安排,以促进国家宏观调控和国有资本发展与结构调整问题进行应用研究。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从研究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出发,对整体上市、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的概念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评价和界定,旨在提出本文研究对象——整体上市、分拆上市、财务战略。财务战略是公司战略中涉及财务资源配置协调方面的战略,不同经济环境下需要采取不同的公司战略,不同的公司战略具有不同特点和要求,需要不同的财务战略配合,从而形成一个“相机环境—公司战略—财务战略”的适应性动态有机体系。上市公司整体上市涉及对未上市资产的投资和证券化,并产生了相应筹资问题,进而又带来了公司经营扩张、资产定价与交易、资本结构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变化等一系列相关财务变化;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涉及到已上市资产的再次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PO),以公开发售分拆资产的部分股权为代价在资本市场上募集权益资本,产生了募集资金投资问题,进而又带来了相应的IPO定价、股权关系调整甚至控制权转移、公司产业投资组合变化等财务变化。无论上市公司整体上市还是分拆上市财务战略,都涵盖了上市公司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各个方面,其战略实施不仅是相机环境下的扩张、稳健与收缩宏观战略抉择,也是公司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各个方面战略的具体策略问题。第二部分“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研究的理论基础”。该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平台,主要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以及财务学理论对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相机抉择的理论支撑和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为两种财务战略相机抉择机制的设计和运用打下理论基础。对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研究有影响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包括:经济周期理论、产业经济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规模效益理论等几个方面;涉及到的相关管理学理论主要包括:效率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管理层激励理论等几个方面;而相关财务理论则主要包括:国家财务理论、资本市场理论和财务战略理论等几个方面。第三部分“上市公司整体上市财务战略”。该部分首先阐述了整体上市财务战略的类型和模式,并对其财务战略抉择的动因和限制条件进行了分析,并进而就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对自身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公告日前后超常累积收益(CAR)以及东方电气整体上市案例研究对其财务效应进行了验证。广义上的整体上市可分为整体改制后首次整体上市、母子公司合并后重新整体上市和借助其控股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三种,由于前两种类型都属于未上市公司选择某种资产(整体还是部分)进行IPO的问题(第二种类型仅是增加了之前的对上市子公司要约收购和注销环节),与一般的IPO并无差异,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借助其控股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的狭义整体上市,也即上市公司的整体上市。上市公司整体上市财务战略抉择有其内生的动因,并受到监管政策和导向的约束。而上市公司整体上市财务战略的实施,又必然会给企业自身和资本市场带来相应的经济效应及影响,这一点在本文事件研究和案例研究中也得到了体现。第四部分“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财务战略”。本部分首先在阐述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类型和模式基础上,对分拆上市财务战略抉择动因和限制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就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对母子公司的影响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拆上市有广义与狭义的两个界定:广义的分拆上市是指,母公司将部分业务或某个子公司从母公司中独立出来单独进行IPO,而不论母公司是否为上市公司;狭义的分拆上市则仅指其中已上市母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子公司独立出来单独进行IPO。非上市公司的分拆IPO与非上市公司的整体IPO相对应,其核心是选择部分资产还是整体资产上市的问题,与一般的IPO并无差异,因此,本文研究的分拆上市也是狭义上的分拆上市,即上市公司的分拆上市。在此基础上,依据分拆前后母子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关系,还可进一步划分为横向分拆、纵向分拆和混合分拆三种类型,而这三种不同类型也具有不同特点和效应。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财务战略抉择,同样有其内生动因并受到监管政策和导向约束。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的实施,也同样会给企业自身和资本市场带来相应的经济效应及影响,这一点在本文的案例研究中也得到了一定体现。第五部分“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相机抉择”。该部分首先通过公司财务战略的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论述了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的相机抉择原理,进而从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和资本市场波动等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运行层面,分析了相应周期性与波动性下不同阶段的经济运行特征,并在动态投资组合和周期性套利框架上,建立了相应的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组合模型。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是一个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变量下的财务战略相机抉择行为。宏观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和资本市场构成了两种财务战略抉择的宏观、中观、微观经济环境,各个经济层面的周期性和波动性特征,为上市公司进行动态的产业投资组合调整提供了套利空间和相机抉择可能。在内外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复杂财务环境下,需要财务主体采用适应性、协调性甚至逆向性的财务战略制度安排,调控企业财务行为和方向。企业首先需要识别内外部财务环境因素,对各种财务依存状态进行客观判别,进而选择与之相应的财务战略来确保企业财务目标实现。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本身既是一种财务战略,又是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在战略层面需要根据特定的周期性和波动性趋势进行相机抉择和相机组合,在具体战略实施过程中,对相应筹资、投资、股利分配等微观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策略,也需要采用相机决策①来支持财务战略目标实现。第六部分“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相机抉择”。该部分从国家财务和发展财务的宏观视角,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对发展国有经济和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对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以及对传导和支撑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等方面的财务机制与调控原理,并就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相机抉择进行了探讨。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抉择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具有其战略目标的差异性和自身特征。在宏观经挤发展和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主体发展与结构调整——国家财务机制与调控逻辑下,国有上市公司不仅具有一般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战略目标,即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目标,还担负了发展国有经济和调整国有经济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宏观职能,而且也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导向最重要的微观传导和执行载体。因此,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相机抉择,是一种多重和多层次目标权衡下的相对均衡结果,这也正是第六部分与第五部分研究重点的差异所在。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系统性地对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进行了结合研究。本文同时研究了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两种资本市场中看似反向的行为现象,对两种行为各自的类型、模式和路径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分析,并对其各自可能的财务后果及相应财务战略组合进行了研究。二是揭示了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相机抉择原理。分析了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并行的悖论逻辑关系,提出了两种反向路径是在复杂财务环境下,财务主体根据内生因素和外生变量变化,采用适应性、协调性甚至逆向性的相机财务战略安排,从而调控企业财务行为和方向,进行公司价值管理的动态过程。三是构建了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相机组合模型。分别从宏观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和资本市场波动,研究了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的动态组合机制。试图揭示企业如何根据对各种财务依存状态进行的判别,运用投资组合原理和套利机制等,对两种宏观财务战略抉择及相应产生的微观财务策略决策进行相机安排,从而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四是拓展了国家财务理论和国家财务机制与调控理论的研究领域。本文从国家财务的视角,对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下的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财务机制与调控原理、与资本市场发展逻辑关系等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在微观层面促进国有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在宏观层面支持、强化和传导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中观层面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三个方面的作用与机理。五是提出了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实施的微观安排。借助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抉择相机组合的通用原理和模型,结合国有上市公司在经济微观面、宏观面和中观面的作用与机理,研究了国有上市公司应该如何组合性和动态性地运用两种财务战略,以及在两种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相应的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应该如何安排。

郑立明[8](2010)在《论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丰富内涵》文中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成为现代公司共同治理原则的基石,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从治理的主体来看,利益相关者治理表现为共同治理;从治理的环境和时空条件来看,利益相关者治理体现为相机治理;从治理的过程和状态来看,利益相关者治理体现为一种渐进治理;从治理的目的和功能来看,利益相关者治理体现为互补治理。

平力群[9](2010)在《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经济中的社会化大生产使投资规模大大超过了个人的投资能力,同时出于分散投资风险的需要产生了以有限责任为基础的股份公司,其突出的特征是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的分离,由此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不一致所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为解决这一委托—代理问题,以企业控制权分配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应运而生,并在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和经济体制的约束下,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其中现代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在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以及为走向复苏而进行包括企业制度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成为日本经济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的研究即属于上述范畴,但与以往的同类研究有所不同,本文将在一个公司法及其变革的视角下,以战后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演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司法变革与公司治理结构演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公司法视角下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将有可能在更大的学术空间内阐释现代日本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从中揭示出政府与法制、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之间更为细微、复杂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阐明,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解释现代日本经济体制不同于其它类型经济体制的特征。本文的结构如下。在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第一章首先在一般意义上论述了公司制度、公司法、公司治理的产生和内在的逻辑关系,系统地梳理了近代以来日本移植西方公司法的历史过程,并详细阐述了直到战后1950年代初期历次公司法的修订及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特别指出了公司法语境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现实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在观念上、机制上、运行上的差异。第二章论述了现代日本企业制度以及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起源于战后由美国占领军主导的外生强制的民主化改革,但是由美国占领军依据美国模式设计,并通过广泛分散的个人所有制、企业控制权再分配建立起来的日本企业制度以及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在由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完成后发生了适应性演化,在产权结构、融资结构、控制权分配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对美国模式的偏离。第三章承接上一章论述了日本公司治理结构适应性演化的后果,是形成了相互持股的法人所有制、由银行进行相机治理的主银行制、“内部人控制”的层级结构,这些制度安排不仅是对战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经验观察所得到的特征化事实,而且是构成了日本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最为关键的要素,在战后日本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论述了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变之后,围绕日本企业运行和公司治理的经济形势、制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资本市场日益替代主银行制对企业进行监管、稳定股东不断趋于消散而使公司控制权转移成为现实威胁的条件下,日本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面临困境,在长期萧条中开始进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同时迎来了公司法变革的时代。第五章着重论述了1990年代初开始的公司法修订及其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新一轮演化之间的关系,这是战后数十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法变革,本章详细介绍了包括董事会结构改革、激励机制改革、信息披露制改革、股东诉讼条件改革在内的公司法变革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公司法变革对日本传统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及其演化方向的影响。第六章带有全文总结的性质,探讨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的确出现了公司治理结构趋同的倾向,并且在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化方向上反映出来,但本章强调指出了公司法变革背景下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特征是,属于外部市场约束的改革迅速,但属于内部监管机制的改革滞后,即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是非均衡演化的,两者之间的磨合增大了公司治理结构演化方向的不确定性,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会收敛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罗韵轩[10](2009)在《基于契约理论的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研究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契约理论作为一个统一的企业理论或组织理论,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学分支和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它和激励理论、信息经济学、组织经济学在公司财务、金融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其在现代经济学科的前沿主流学术地位,其标志是五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分别授予了契约理论及其相关研究领域做出基础性贡献的8位经济学家。基于契约理论的前沿主流学术地位,在当前世界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银企债务违约和债务重组剧增,而国内理论与实证研究“重股轻债”的选题背景下,笔者试图把握、梳理契约理论的脉络线索,以金融生态环境下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为视角,重点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起点是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以契约理论作为本文的逻辑分析框架,以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作为全文的分析主线,并贯穿于债务契约的设计、签订、履约、违约运行之中,以金融生态环境下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为视角,注重债务的“异质性”、债权人权益保护、上市公司债务解困、不完全债务契约的内生性机制设计等,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然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制度背景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解读、佐证前述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试图从地区层面、公司层面进行实证检验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和终极控制人性质在不同来源性质、期限结构债务融资对债务重组交互影响之关系;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证结果来拓展我国债务融资治理、趋于内生化的债务契约设计治理、破产机制及相关法律制度、金融生态环境等优化路径,作为本文的研究终点;并得出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展望。本文共分为七部分,各章结构安排及具体内容如下:导言,主要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基于分析国内研究的现状及局限性,从而引出选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界定与论题相关的概念,归纳论文的逻辑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一章为文献回顾与述评,笔者梳理国内外文献的脉络线索,以契约理论中现金流和控制权的配置转移以及融资结构理论中的激励、信号传递、控制权、债务重组四个理论作为文献的逻辑分析框架,以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作为文献分析的主线,并贯穿于债务契约的设计、签订、履约、违约运行之中。通过述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局限性,从而提出新的研究视角——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视角,为论文奠定一个文献框架基础,也为本文的研究明确了方向。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在债务契约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阐释契约事前设计、契约事中履约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以及契约事后违约下债务重组与破产机制,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构建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支柱与核心基石。第三章为选题的相关制度背景分析,以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环境依赖观为分析前提,具体包括:①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论界定、我国债务融资治理现状、中国上市公司的产权性质与债务重组及相关制度背景、我国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特征,即政府干预、内部人控制、预算软约束特征;②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短期化为主的现状与成因,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债务融资期限结构治理,为实证研究进行制度、法学、内生、外生、宏观、微观因素的背景诠释。第四章从债务“异质性”角度出发,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金融生态环境、终极控制人性质、不同来源性质及期限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进行实证分析,在对文献梳理以及相关理论、数理模型、制度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我国深圳国泰安公司CSMAR等数据库以及手工收集2003-2007年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相关财务数据、采用Logistic离散回归模型进行样本选择和研究设计,拟用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来表征债务契约履约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等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从地区层面、公司层面进行实证检验与制度阐释,检验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和终极控制人性质对不同来源性质、期限结构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之间交互影响的关系,并得出结论。第五章为基于契约理论的我国债务融资治理优化路径,拟解决的关键是在债权人权益保障机制下契约的内生化设计、衍生融资契约设计、会计规则对契约设计的优化路径;完善我国破产机制及相关法律制度;提出我国银行债权治理模式与机制、发展债券市场;同时,建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外部治理机制的优化路径,即资本市场下应多元化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制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第六章总结归纳本文的基本观点、局限性以及对未来后续研究的展望,从而使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具有针对性。

二、相机治理与资本市场有效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机治理与资本市场有效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融资策略选择 ——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创新和并购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预期创新
    1.5 论文结构安排
2.文献综述
    2.1 资产错误定价的含义及其测度
        2.1.1 资产错误定价的概念界定
        2.1.2 资产错误定价的测度方法
    2.2 资产错误定价影响因素
        2.2.1 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
        2.2.2 市场交易制度
        2.2.3 投资者非理性认知
    2.3 资产错误定价经济后果
        2.3.1 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
        2.3.2 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2.4 简要评述
3.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有效市场理论
        3.1.2 行为金融理论
    3.2 内在机理
        3.2.1 资产错误定价视角下的企业择时
        3.2.2 资产错误定价视角下的企业迎合
    3.3 实现形式
        3.3.1 投融资行为的切入点
        3.3.2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3.3.3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
        3.3.4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并购
4.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资本结构调整
        4.2.2 资产错误定价
        4.2.3 假设推导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变量说明
        4.3.3 模型设定
        4.3.4 描述性统计
    4.4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4.4.1 资本结构调整:基准结果
        4.4.2 资产错误定价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
        4.4.3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稳健性检验
    4.5 进一步研究:异质性分析以及调整路径选择
        4.5.1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股价高估&过度负债
        4.5.2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股价低估&过度负债
        4.5.3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股价低估&负债不足
    4.6 本章小结
5.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
        5.2.1 企业创新
        5.2.2 资产错误定价
        5.2.3 假设推导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说明
        5.3.3 模型设定
        5.3.4 描述性分析
    5.4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
        5.4.1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基本结果
        5.4.2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稳健性检验
    5.5 进一步分析:股价高估与企业创新的机理及异质性检验
        5.5.1 股价高估与企业创新:资本结构的影响
        5.5.2 股价高估与企业创新:融资约束的影响
        5.5.3 股价高估与企业创新路径分析:迎合渠道VS股权融资渠道
    5.6 进一步分析:股价低估与企业创新的机理及异质性检验
        5.6.1 股价低估与企业创新:资本结构的影响
        5.6.2 股价低估与企业创新:融资约束的影响
        5.6.3 股价低估与企业创新路径分析:迎合渠道VS股权融资渠道
    5.7 本章小结
6.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并购决策
    6.1 问题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
        6.2.1 企业并购
        6.2.2 资产错误定价
        6.2.3 假设推导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6.3.2 变量说明
        6.3.3 模型设定
        6.3.4 描述性统计
    6.4 股价高估与企业并购
        6.4.1 股价高估与企业并购概率
        6.4.2 股价高估与并购支付方式选择
        6.4.3 股价高估与企业并购绩效
    6.5 股价低估与企业并购
        6.5.1 股价低估与企业并购概率
        6.5.2 股价低估与并购支付方式选择
        6.5.3 股价低估与企业并购绩效
    6.6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2)内部资本市场环境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研究 ——以集团下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企业集团(business groups)
        1.4.2 内部资本市场(internal capital market)
        1.4.3 创新投资(R&D investment)
        1.4.4 债务融资(debt financing)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内容
第二章 相关文献评述
    2.1 关于债务结构理论与企业投资的相关文献评述
        2.1.1 债务结构理论的文献
        2.1.2 债务结构理论与企业投资关系的文献
    2.2 关于企业创新投资的相关文献评述
        2.2.1 企业投资理论与创新投资文献
        2.2.2 融资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文献
    2.3 关于ICM理论的文献评述
        2.3.1 ICM与外部资本市场关系的相关文献
        2.3.2 ICM对企业投资融资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与ICM
    3.1 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的研究
        3.1.1 债务结构理论与债务融资特点
        3.1.2 创新投资与创新投资测度的研究
        3.1.3 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
    3.2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3.2.1 ICM形成与内涵
        3.2.2 ICM理论流派
        3.2.3 ICM资金配置机制与特点
    3.3 ICM环境引入与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
        3.3.1 ICM环境引入研究框架的提出
        3.3.2 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ICM环境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
    3.4 本章小结与后续章节安排
第四章 ICM效应特征、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强度
    4.1 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4.2.1 集团下高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效果(存在性检验)
        4.2.2 集团下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效应的机理(成因性检验)
    4.3 研究设计
        4.3.1 研究模型
        4.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回归结果分析
        4.4.3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CM组织结构、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持续性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5.2.1 集团下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对创新投入持续性影响(一般研究)
        5.2.2 集团下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对创新投入持续性影响的机制研究(机制性分析)
    5.3 研究设计
        5.3.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5.4 实证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4.2 回归结果分析
        5.4.3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ICM环境下银行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效率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银行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效率关系研究(一般分析)
        6.2.2 银行债务治理效应影响下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效率关系研究(机制分析)
        6.2.3 区域金融发展程度影响下银行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效率影响的异质性
    6.3 研究设计
        6.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6.3.2 研究模型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回归结果分析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3)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及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地方国资公司的相关研究
        1.3.2 公司治理研究
        1.3.3 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研究
        1.3.4 公司转型风险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地方国资公司
        2.1.2 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模式
    2.2 地方国资公司的功能与特征
        2.2.1 地方国资公司的功能
        2.2.2 地方国资公司的特征
    2.3 公司治理研究的相关理论
        2.3.1 产权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3.5 约束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国资公司典型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3.1 市场主导型治理模式
        3.1.1 英国:市场导向的单层董事会主导模式
        3.1.2 美国:市场治理的单层董事会控制模式
    3.2 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
        3.2.1 韩国:政府主导的单层董事会模式
        3.2.2 新加坡: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治理模式
    3.3 法人主导型治理模式
        3.3.1 德国:监事会掌控的职工参与模式
        3.3.2 日本:主银行相机治理模式
    3.4 国外国资公司典型治理模式比较与启示
        3.4.1 国外国资公司典型治理模式比较
        3.4.2 国外国资公司典型治理模式启示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效能评价
    4.1 地方国资公司发展状况
        4.1.1 地方国资公司的发展历程
        4.1.2 地方国资公司的数量变化
        4.1.3 地方国资公司的结构状况
    4.2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的类型
        4.2.1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的划分依据
        4.2.2 行政型治理模式(A模式)
        4.2.3 行政与经济相机型治理模式(AE模式)
        4.2.4 经济型治理模式(E模式)
    4.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效能评价
        4.3.1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效能评价理论
        4.3.2 QD市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效能评价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
    5.1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原则与方向
        5.1.1 转型的原则
        5.1.2 转型的方向
    5.2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设计
        5.2.1 基于RCSP范式的转型路径演化
        5.2.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
    5.3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的适用条件与关键因素
        5.3.1 A to AE进化路径的适用条件与关键因素
        5.3.2 AE to E拓展路径的适用条件与关键因素
        5.3.3 A to E跨越路径的适用条件与关键因素
    5.4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选择
        5.4.1 转型路径选择的原则
        5.4.2 路径选择的条件与决策属性
        5.4.3 基于Rough Sets的治理模式转型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及其规避
    6.1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风险识别
        6.1.1 风险因子
        6.1.2 风险成因
    6.2 基于ANP-Fuzzy的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评价
        6.2.1 转型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6.2.2 ANP-Fuzzy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6.2.3 基于多变量的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预警
    6.3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规避
        6.3.1 A to AE进化路径风险规避
        6.3.2 AE to E拓展路径风险规避
        6.3.3 A to E跨越路径风险规避
    本章小结
第7章 HF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实证研究
    7.1 HF国资公司治理模式及转型动因
        7.1.1 HF国资公司治理模式
        7.1.2 HF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动因
    7.2 HF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路径选择
        7.2.1 HF国资公司A to AE进化转型路径选择
        7.2.2 HF国资公司AE to E拓展转型路径选择
    7.3 HF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评价
        7.3.1 HF国资公司A to AE进化转型风险评价
        7.3.2 HF国资公司AE to E拓展转型风险评价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A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效能调查问卷
附录 B 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风险调查问卷
附录 C 地方国资公司访谈提纲

(4)股权质押与资产误定价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一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制度背景
        一、我国股权质押的法规制度
        二、我国资本市场股权质押现状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有效市场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评价
    第一节 控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
        一、控股股东的监督效应
        二、控股股东的侵占效应
    第二节 股权质押动因及其经济后果
        一、关于股权质押动因的研究
        二、关于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研究
    第三节 资本市场错误定价的文献回顾
        一、资本市场错误定价的影响
        二、资本市场错误定价的产生原因
        三、资本市场错误定价的衡量
    第四节 股价崩盘风险的文献回顾
        一、股价崩盘风险的产生机理
        二、股价崩盘风险的度量方法
        三、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文献述评
        一、研究成果与不足
        二、研究拓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股权质押中的资产误定价异象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单变量比较检验
        三、相关系数检验
        四、回归结果与分
        五、进一步研究
        六、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第四章 股权质押、资产误定价与股价同步性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与资产误定价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系数检验
        三、分组比较检验
        四、回归结果分析
        五、进一步分析
        六、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第五章 股权质押、资产误定价与股价崩盘风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一、股权质押与股股价崩盘风险
        二、资产误定价与股价崩盘风险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系数检验
        三、回归结果分析
        四、进一步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二、政策建议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5)效率目标下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理论基础
        1.3.1 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
        1.3.2 财务治理效率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导言
    2.2 国外研究
        2.2.1 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的融合性研究
        2.2.2 关于财务治理机制的研究
    2.3 国内研究
        2.3.1 关于财务治理的研究
        2.3.2 关于财务治理内容的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2.4.1 国外研究评述
        2.4.2 国内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效率目标下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研究
    3.1 导言
    3.2 效率目标下财务治理组织结构研究
        3.2.1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主体
        3.2.2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主体财权配置
        3.2.3 效率目标下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财权配置分析
    3.3 效率目标下财务治理资本结构研究
        3.3.1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效率的影响机理
        3.3.2 效率目标下股权结构分析
        3.3.3 效率目标下债权结构分析
    3.4 案例分析
        3.4.1 公司简介
        3.4.2 股本结构及财务数据分析
        3.4.3 效率目标下财务治理分析
    3.5 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效率的途径
        3.5.1 财务治理组织结构效率实现机制
        3.5.2 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
        3.5.3 股权结构的优化
        3.5.4 负债结构的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效率目标下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研究
    4.1 导言
    4.2 财务治理机制内涵
        4.2.1 财务治理决策机制
        4.2.2 财务治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4.2.3 财务信息披露机制
    4.3 效率目标下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研究
        4.3.1 财务治理决策机制的效率释放机理
        4.3.2 财务治理激励约束机制的效率释放牵引逻辑
        4.3.3 财务信息披露机制的效率释放保障功效剖析
    4.4 健全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机制
        4.4.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4.4.2 夏新电子财务舞弊剖析
        4.4.3 完善财务治理机制的对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效率目标下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研究
    5.1 导言
    5.2 公司财务治理模式演进
    5.3 效率目标下公司财务治理模式分析
        5.3.1 英美两国公司财务治理模式
        5.3.2 德日两国公司财务治理模式
        5.3.3 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模式
    5.4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模式的现状
        5.4.1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现状
        5.4.2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现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效率目标下上市财务治理模式实证分析
    6.1 导言
    6.2 “股东主导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模式
        6.2.1 股东主导财务治理的理由
        6.2.2 “股东主导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模式
    6.3 实证研究
        6.3.1 研究方法设计
        6.3.2 实证分析及结果
    6.4 案例分析
        6.4.1 公司简介
        6.4.2 公司财务治理相关指标
        6.4.3 案例总结
    6.5 政策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导言
    7.2 总结
        7.2.1 研究结论
        7.2.2 研究局限性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加的项目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投稿的论文
    数据附录(部分数据与指标:000001~000058)

(6)金融改革与债权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回顾:债权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债权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
    2.2 债权治理机制的国内研究回顾
    2.3 债权治理机制研究的评述
第3章 金融改革:完善债权治理机制的制度基础
    3.1 银行业改革
    3.2 资本市场改革
    3.3 法律制度改革
    3.4 金融改革对债权治理机制的影响
第4章 金融改革、债权治理机制与企业价值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3 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4.4 研究结论
第5章 金融改革、债权"相机治理"机制与高管人员的非正常变更
    5.1 研究假设
    5.2 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
    5.3 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5.4 研究结论
第6章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7)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引言
    0.1 问题的提出
        0.1.1 研究的背景
        0.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0.2 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界定
        0.2.1 关于整体上市
        0.2.2 关于分拆上市
        0.2.3 关于财务战略
    0.3 研究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内容与结构
        0.4.1 研究内容
        0.4.2 逻辑结构
    0.5 创新之处与不足
        0.5.1 本论文创新之处
        0.5.2 本论文不足之处
1. 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经济学理论基础
        1.1.1 经济周期理论
        1.1.2 产业经济理论
        1.1.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1.1.4 委托代理问题
        1.1.5 交易费用理论
        1.1.6 规模经济理论
    1.2 管理学理论基础
        1.2.1 效率理论
        1.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1.2.3 管理层激励理论
    1.3 财务理论基础
        1.3.1 国家财务与发展财务理论
        1.3.2 资本市场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1.3.3 财务战略理论
2. 上市公司整体上市财务战略
    2.1 整体上市的类型和模式
        2.1.1 整体上市类型
        2.1.2 整体上市的模式
    2.2 整体上市财务战略的抉择
        2.2.1 整体上市的动因分析
        2.2.2 整体上市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3 整体上市财务战略的效应分析
        2.3.1 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对企业自身的影响
        2.3.2 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2.4 整体上市实证研究
        2.4.1 东方电气整体上市案例研究
        2.4.2 境内资本市场整体上市事件研究
    2.5 小结
3.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财务战略
    3.1 分拆上市的类型和模式
        3.1.1 分拆上市的类型
        3.1.2 分拆上市的模式
    3.2 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的选择
        3.2.1 分拆上市的动因
        3.2.2 分拆上市应具备的基本准入条件
    3.3 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的效应分析
        3.3.1 分拆上市对企业的影响
        3.3.2 分拆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3.4 同仁堂科技境外分拆上市案例研究
    3.5 小结
4. 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相机抉择
    4.1 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悖论与相机抉择原理
        4.1.1 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悖论
        4.1.2 公司财务环境及其对财务战略的影响
        4.1.3 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相机抉择原理
    4.2 经济周期与整体上市、分拆上市相机抉择
        4.2.1 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特征与对应宏观调控措施
        4.2.2 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下的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相机抉择
    4.3 产业生命周期与整体上市、分拆上市相机抉择
        4.3.1 产业生命周期及其各阶段特征
        4.3.2 不同产业周期阶段下的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相机抉择
    4.4 企业生命周期与整体上市、分拆上市相机抉择
        4.4.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及相机抉择原理
        4.4.2 不同企业周期阶段下的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相机抉择
    4.5 资本市场波动与整体上市、分拆上市相机抉择
        4.5.1 公司价值、股票价值与股票价格关系
        4.5.2 股票市场的周期性与宏观经济背离性
        4.5.3 股票价格波动下的套利机制与市值管理
        4.5.4 市场波动下的整体上市、分拆上市相机抉择
    4.6 小结
5. 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相机抉择
    5.1 国家财务视角下的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
        5.1.1 整体上市、分拆上市中的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
        5.1.2 整体上市、分拆上市中的财务机制与调控
        5.1.3 整体上市、分拆上市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5.2 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财务战略相机抉择
        5.2.1 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的意义
        5.2.2 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相机抉择
    5.3 国有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相机抉择
        5.3.1 国有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意义
        5.3.2 国有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相机抉择
        5.3.3 国有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政策建议
    5.4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论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丰富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二、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主体构成
三、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丰富内涵
    (一) 共同治理及组合治理
    (二) 相机治理
    (三) 渐进治理
    (四) 互补治理及互动治理
五、结束语

(9)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问题
        0.1.3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日本公司法改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研究文献综述
        0.2.1 日本公司治理的研究现状
        0.2.2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0.2.3 日本公司法与日本公司治理关系研究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0.3.1 研究的思路
        0.3.2 研究的方法
        0.3.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现代股份公司与公司法
    第一节 "准公共公司"的兴起与公司法
        1.1.1 公司法的民主化与股份公司制度的普及
        1.1.2 "准公共公司"的兴起与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日本的制度移植与公司法的现代化
        1.2.1 公司制度及公司法的移植
        1.2.2 日本公司法的本土化及战前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
    第三节 日本公司法语境下的公司治理结构
        1.3.1 促进财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法改革
        1.3.2 成文法律下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四节 股东替代:日本的经理人导向模式
        1.4.1 公司运行与实体法背离的现实
        1.4.2 董事兼职下公司运营与成文法背离的实现
        1.4.3 公司实际运营与成文法背离得以维持的原因
第二章 现代日本企业制度的历史起源
    第一节 战后改革与企业控制权再分配
        2.1.1 战后的经济改革
        2.1.2 企业控制权再分配
    第二节 制度设计:占领军对日本企业制度的改造
        2.2.1 GHQ对日本企业融资制度的设计及其措施
        2.2.2 GHQ"制度设计"的破灭
    第三节 适应性演化:对美国模式的偏离
        2.3.1 企业资金来源:偏离资本市场走向银行
        2.3.2 股权结构:偏离分散的个人持股集中于法人持股
        2.3.3 公司法制度:偏离保护分散股东的立法目标
        2.3.4 公司治理结构的偏离
        2.3.5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第三章 日本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化事实
    第一节 稳定股东与市场约束的屏蔽
        3.1.1 法人相互持股下稳定股东的形成
        3.1.2 屏蔽市场的约束:弱化股东对经营者的控制
    第二节 主银行制与相机治理的效率
        3.2.1 主银行机制的成熟
        3.2.2 主银行制度的特征及其治理效率
    第三节 内部人控制与监督机制的弱化
        3.3.1 降低代理成本的内部人控制
        3.3.2 监督机制的弱化
        3.3.3 日本传统公司治理结构与资本积累体制
第四章 公司治理环境的变化与公司法变革
    第一节 融资结构的变化:资本市场监管的强化
        4.1.1 公司融资结构的变化
        4.1.2 资本市场监管的强化
    第二节 股权结构的变化: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威胁
        4.2.1 日本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
        4.2.2 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威胁
    第三节 日本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困境
        4.3.1 维持银行相机治理机制的困境
        4.3.2 内部人控制下公司治理结构的负面效应
    第四节 公司法变革时代的来临
        4.4.1 公司法变革的背景
        4.4.2 公司法变革的开端
        4.4.3 公司法历次修改的主要内容(1993年-2004年)
        4.4.4 日本公司法法典化的必然性及其修订内容
第五章 公司法变革及其对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的影响
    第一节 董事会结构的改革
        5.1.1 日本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多元化
        5.1.2 公司法对委员会制度的引入及其实施情况
        5.1.3 委员会制度导入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5.1.4 日本公司董事会的现状与日本公司法改革的关系
    第二节 报酬制度的改革
        5.2.1 股票期权与新股预约权制度
        5.2.2 新型报酬激励机制
    第三节 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
        5.3.1 建立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5.3.2 严格会计监查制度
        5.3.3 会计制度的改革
    第四节 股东诉讼条件的改革
        5.4.1 促进股东诉讼的制度改革
        5.4.2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合理化及责任减免制度
第六章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化趋势
    第一节 国际化、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结构收敛
        6.1.1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趋同与存续的争论
        6.1.2 日本公司治理的形式趋同与功能存续
    第二节 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的非均衡演化
        6.2.1 外部治理结构的趋同
        6.2.2 内部治理结构的存续
    第三节 公司治理结构演化方向的不确定性
        6.3.1 新古典股东主权公司治理模式的局限性
        6.3.2 现行公司治理结构所暴露出的问题
        6.3.3 技术革命促进公司组织形态的演化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契约理论的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研究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与选题相关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论文的逻辑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
        一、论文的逻辑结构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第一节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一、融资结构理论:契约理论为逻辑分析框架、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作为分析主线
        二、基于契约理论的债务期限结构治理效应
    第二节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一、债务融资整体的治理效应
        二、不同类型、结构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三、从债务重组视角研究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第三节 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述评
        一、对国外研究的述评
        二、对国内研究的述评
        三、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与契约的相关理论
        一、债务契约的不完全性: 债务融资治理的理性基础
        二、标准债务契约的理论界定
        三、基于契约的债权人权益保障机制
        四、债务契约中的流动性违约、策略性违约行为
        五、产权与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
        六、委托代理问题与基于契约理论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七、债务结构与基于契约理论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第二节 契约事前设计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一、契约运行机制与债务融资治理
        二、契约事前的设计理论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三、融资环境变迁中金融创新对契约事前设计的影响
    第三节 契约事中履约与债务融资治理效应
        一、契约事中的履约机制
        二、契约事中履约下的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与公司治理结构
        三、基于契约的债务融资治理效率
    第四节 契约事后违约下债务重组与破产机制——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
        一、契约事后违约下的再修订
        二、契约事后违约下的债务重组治理效应
        三、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四、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
        五、破产机制
第三章 相关制度背景分析——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视角
    第一节 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环境依赖观
        一、基于代理理论的环境依赖观
        二、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环境依赖观
        三、基于战略管理学的环境依赖观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制度背景分析——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视角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界定
        二、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融资现状
        三、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中契约设计的现状阐释
        四、中国上市公司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的相关制度背景
        五、中国上市公司的产权性质与债务重组
        六、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特征
        七、中国上市公司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期限结构治理的制度背景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理论假设
        一、金融生态环境、不同来源及期限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
        二、金融生态环境、终极控制人性质、不同来源及期限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及指标设置
        二、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样本选择
        二、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及初步分析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性
第五章 基于契约理论的我国债务融资治理效应优化路径
    第一节 基于债权人保障机制的契约设计优化路径
        一、债权人权益保障下不完全契约设计的优化路径
        二、债务融资治理中衍生融资契约设计的优化路径
        三、会计规则对契约设计的优化路径
    第二节 完善我国破产机制以及相关法律制度
        一、建立完善的破产程序
        二、完善我国破产机制以及相关法律制度,营造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
    第三节 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相关优化路径
        一、我国银行债权治理模式与机制的优化路径
        二、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优化路径
        三、资本市场下优化公司多元化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制度,强化制约机制
        四、公司债务融资的外部治理机制和履约机制——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路径
第六章 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一、研究结论
        二、局限性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相机治理与资本市场有效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 [1]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融资策略选择 ——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创新和并购的视角[D]. 赵玲.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内部资本市场环境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研究 ——以集团下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D]. 吴凡. 东南大学, 2020(01)
  • [3]地方国资公司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及风险研究[D]. 高树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股权质押与资产误定价治理[D]. 马德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5]效率目标下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D]. 刘春利. 东华大学, 2014(09)
  • [6]金融改革与债权治理机制研究[D]. 丁希炜. 南京大学, 2011(07)
  • [7]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研究[D]. 严洪.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8]论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丰富内涵[J]. 郑立明. 经济师, 2010(08)
  • [9]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 平力群. 南开大学, 2010(08)
  • [10]基于契约理论的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研究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视角[D]. 罗韵轩. 武汉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相机治理与资本市场有效运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