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与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与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清远市人医CT磁共振科511500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引发并发症的因素,以便于术前评估。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68例胸部病变并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患者当作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观察来分析与比较患者的并发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发生的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肺出血,皮下气肿少见,就引发以上并发症状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因素可分为主观及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以病灶大小、位置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性大。结论:在对患者实施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过程中,当影响因素多时,如病灶位置较深,病灶较小,患者年龄大时,要特别注意术前准备,尽量做到一次成功,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危险因素

近些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影像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1]。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肺部疾病的检出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影像技术水平对于患者肺部的病变定性与诊断能力依旧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在我国现阶段,诊断肺部疾病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就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活检术,由于该技术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已经被广大患者所认可[2]。但在实际的手术操作中,由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会使患者经常出现气胸和出血的并发症,一旦患者的并发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与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特意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68例胸部病变并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患者当作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现把本次研究的结果做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68例胸部病变并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患者当作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0例,女性患者6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0—90岁,平均年龄为(62.3±7.8)岁,已形成肿块的直径大约在1.0—1.2cm,平均直径为(5.0±0.3)cm。在这些患者中,病变后主要穿刺的部位,28例右上叶,29例右中叶,30例右下叶,39例左上叶,42例左下叶。

1.2方法

对所有的研究患者都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进行检测,让患者采用合理的体位平卧在机器扫描床上,接着让机器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全面、仔细的扫描,并通过适当的层面以及科学的穿刺点来探测针刺的最合适的角度与深度。当应用穿刺针对患者进行粗针活检时,要给患者的穿刺部位实施局部麻醉,通过对患者病变部位的穿刺与CT扫描的同时进行来正确引导穿刺路径。在患者手术结束后,也要对患者相应的穿刺部位实施重复的扫描,以此来观察并发症情况。

1.3观察指标

肺出血表现为病灶周围密度增高影,较多时可形成血胸。气胸一般发生于同侧胸腔,严重程度是通过肺压缩率表示,肺压缩程度小于2厘米的为轻度,肺压缩程度保持在2—4厘米的为中度,肺压缩大于4厘米的为重度。皮下气肿少见。

危险因素分为主观危险因素及客观危险因素。客观危险因素为如病灶大小、位置、患者病情、年龄等术前已知情况。主观因素为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患者配合度等,术前不明确,但可以术前预知并采取相关措施预防。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将本次研究中16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并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并通过X2对所得的计数资料进行检验,所得的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判断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以P<0.05为有意义。

2结果

2.1引发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经过相关分析证明,年龄>60岁患者、病灶≤2cm、病灶距离膈面短径≤5cm、病灶深度>5cm、穿刺胸膜角度>50°、穿刺次数≥2次、穿刺时间≥20min、是引发患者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1.

2.2并发症分析

168例患者中发生气胸的21例,肺出血的11例,皮下气肿的4例,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5%,6.5%,2.4%。患者经过3-5天的吸氧治疗及休息,并发症症状消失,这些并发症一般发生于病灶较小、位置较深、离膈面近的患者。另外,当术前准备不足,患者术中不能配合时,导致对患者进行多次穿刺和长时间的穿刺,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并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3讨论

根据国内外相关的援救资料显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安全性较高,同时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诊断方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人工操作的临床治疗手段,它主要的操作就是通过CT扫描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定位,并制定相应手术方法及路径,进而进行穿刺检查,术中可适时监测穿刺是否偏移并进行调整[3]。在这一过程中极大的考验了相关操作人员定位的准确性以及操作手法是否平稳。因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在术前要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和过度的担心,同时要帮助患者调整适当、舒适的体位,科学的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以确保患者的身心稳定,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减少相关的主观危险因素发生[4]。另外,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客观危险因素(术前已知)中,病灶大小及位置影响较大,年龄相对影响不大。

根据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显示,年龄>60岁患者、病灶大小≤2cm、病灶距离膈面短径≤5cm、病灶深度>5cm、穿刺胸膜角度>50°、穿刺次数≥2次、穿刺时间≥20min、是引发患者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对患者实施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之前,一定要对影响患者并发症的相关危险性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尤其当患者病灶较小、位置较深、离膈面近这些客观因素存在时,应特别注意术前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理解及配合,同时应充分利用CT引导定位,规划好手术路径,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以减少穿刺时间,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席建东,温志波,李静.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用于肺部肿块的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5,(21):3162-3164.

[2]方卫英,瞿华,崔凤.肺癌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2):5575-5577.

[3]王舰涛.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0):62-63.

[4]林艺坚,庄锡彬,何约明,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医药前沿,2015,(13):152-153,154.

标签:;  ;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与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