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有孔虫论文_张玲芝,向荣,唐灵刚,杨艺萍,钟福昌

导读:本文包含了浮游有孔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拖网,北欧,冰期,浮游生物,黑潮,元素,物质。

浮游有孔虫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芝,向荣,唐灵刚,杨艺萍,钟福昌[1](2019)在《安达曼海浮游有孔虫群落对全新世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安达曼海重力柱ADM-C1的浮游有孔虫群落分析,探讨了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海洋环境演化。研究发现,该区浮游有孔虫群落总体以热带暖水种Globigerinoidesruber、Globigerinoidessacculifer、Neogloboquadrinadutertrei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等为主。其中G. ruber的相对丰度从早全新世至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G. sacculifer则呈大致相反的变化趋势。N. dutertrei的相对丰度从11—7.9ka BP较高,到7.9—3.8ka BP偏低, 3.8ka BP以来又逐渐升高。而P. obliquiloculata的变化趋势则与N. dutertrei大致相反。研究认为,安达曼海不存在与冲绳海槽类似的晚全新世普林虫低值事件。浮游有孔虫群落Q型因子显示全新世海洋环境呈现叁个明显的阶段变化:早全新世11—7.9ka BP期间,浮游有孔虫群落以G.ruber、N.dutertrei与G.bulloides为主,反映了该阶段较强的夏季风降水会导致表层水体盐度较低,同时冬季风的影响相对较强; 7.9—3.8ka BP期间,以G. ruber、P. obliquiloculata和Globigerinella aequilateralis为主,指示水体盐度仍然较低,同时次表层属种显着增多,对应了该阶段强盛的印度夏季风,上层海水混合强烈; 3.8—0ka BP期间,以G. sacculifer、N. dutertrei和P. obliquiloculata为主要特征属种,而G. ruber相对丰度明显下降,表明该时期表层海水的盐度有显着上升,对应了印度夏季风降水的明显减弱。安达曼海浮游有孔虫群落所呈现的全新世海洋环境阶段性变化和陆地夏季风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也与该孔敏感粒级组分所反映的印度季风的强度变化一致,表明热带边缘海区的有孔虫群落组合可以很好地响应区域海洋环境变化。(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琪,李国彪[2](2019)在《西藏定日县贡扎上白垩统浮游有孔虫与桑顿阶/坎潘阶界线的厘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垩纪是大洋缺氧及生物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一个时期,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时期。因此,白垩纪研究对于探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的系统演化,尤其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藏定日贡扎剖面保存着上白垩统较为完整的地层序列,文中对上白垩统岗巴村口组和宗山组剖面岩石样品中获得的有孔虫化石进行研究,鉴定出有孔虫化石8属22种,识别出Dicarinella asymetrica、Globotruncanita elevata、Globotruncana ventricosa、Radotruncana calcarata等4个有孔虫化石带。根据有孔虫化石确定贡扎剖面的地层时代为晚白垩世桑顿期(Santonian)至坎潘期(Campanian),桑顿阶/坎潘阶界线位于Dicarinella asymetrica带与Globotruncanita elevata带之间。(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洪佳俪,肖文申,王汝建,章陶亮[3](2019)在《基于浮游有孔虫Mg/Ca温度重建的末次盛冰期以来北欧海次表层温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在北欧海所采集的两根岩芯样品进行了冰筏碎屑(Ice-Rafted Debris, IRD)丰度、AMS ~(14)C测年、有孔虫丰度统计、浮游有孔虫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sin.)(Nps)稳定氧碳同位素及其Mg/Ca重建的次表层海水古温度等指标分析,建立了20ka以来的年代框架。结果表明,在末次盛冰期(20.0~17.5kaBP),次表层温度整体较低(~3℃),钙质生产力下降,冰筏碎屑输入增加;在冰消期(17.5~11.7kaBP)的Heinrich Stadial 1(HS1)事件中较轻的δ~(18)O和δ~(13)C指示大量淡水输入,水体分层加剧,向北输送的北大西洋水聚集在次表层,导致次表层水温逐渐升高。从B?lling-Aller?d (B/A)事件开始,次表层水温度达到4.5℃,表明北大西洋水流入增强。早全新世(11.7~8.2kaBP)早期次表层温度达到6.5℃,钙质生产力升高,冰筏碎屑输入降低;在中全新世(8.2~4.2kaBP)早期(8.2~5.6kaBP),钙质生产力逐渐升高反映通风作用增强,导致营养盐供应增加;6.6~5.6kaBP,明显降低的次表层温度(~4℃)反映夏季太阳辐射量降低以及大西洋水流入减弱;5.6~4.2kaBP期间次表层水变暖导致δ~(18)O偏轻,而δ~(13)C轻值反映生产力降低。晚全新世(4.2~0.8kaBP)的新冰期(4.2~3.0kaBP),次表层温度逐渐降低,Nps-δ~(13)C偏轻反映生产力下降,Nps-δ~(18)O偏轻以及IRD增加反映冰融水排放。3.0kaBP以来,生产力上升,次表层水体温度不断上升,可能是向北输送的北大西洋水增强。(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李青霞,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泯,石峻峰[4](2019)在《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白色)的基因型研究及其古海洋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Globigerinoides ruber是最常见的热带-亚热带浮游有孔虫种类,被广泛地应用于古环境重建。本实验通过浮游生物垂直拖网采集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目标站位表层200 m以浅水体中的浮游有孔虫,在体视显微镜下挑选出单个活体G.ruber(白色)个体,采用DOC法提取虫体的总DNA,利用有孔虫特异性引物扩增SSU rDNA目的片段。我们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了G.ruber(白色)基因型多样性,并比较了不同基因型G.ruber(白色)的形态差异和分布特点。ML/BI树显示: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区获得的G.ruber(白色)样本中,有两大基因型Type I和Type II,Type I又包括Type Ia、Type Ib2两种类型。Type I和Type II个体的形态特征和栖息环境存在明显差异:Type I个体的叁个房室呈显着的球状,主要分布在表层30 m以浅的水体中;Type II个体的叁个房室呈扁平的近似球状,主要分布在水深30 m以下的水体中。本工作是对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DNA分子数据的重要补充,旨在为古海洋学重建提供更加精确的替代性指标。(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石峻峰,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泯,李青霞[5](2019)在《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ita glutinata种内SSU rDNA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孔虫分子鉴定和分子多样性研究多基于SSU rDNA序列片段分析,但某些浮游种内可能存在基因组内rDNA变化,影响分类学和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结果。为了研究浮游有孔虫物种内是否存在rDNA多样性,本工作以采自热带西太平洋的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ita glutinata活体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经形态学鉴定后,利用单细胞PCR和克隆技术,获得5个虫体的20条SSU rDNA目的片段(300—400 bp),同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同种G.glutinata出现了四类不同的SSU rDNA核酸类型。序列成对分析显示,该种遗传距离差异最长可达0.249,远高于其它物种。此外,同一样本不同克隆片段中,出现了高达四个不同的SSU rDNA核酸型。序列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叁个不同的高变异区,高可变区的长度范围为21 bp到63 bp。从差异序列的间隔分布推断,核糖体基因簇的重组可能是不同SSU rDNA核酸型出现的原因。本工作在国内首次揭示了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G.glutinata种内的SSU rD NA核酸型,研究结果表明G.glutinata的种内SSU rDNA变异性极大,复杂的生活史以及假基因的存在或许是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徐烨,常凤鸣,李铁刚,赵松,崔亦鹍[6](2019)在《中全新世冲绳海槽北部的水文气候变化:浮游有孔虫群落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海东北部的浮游有孔虫群落结构受长江冲淡水和黑潮暖流的显着影响。对冲绳海槽北部NOKT-3岩芯178个样品中浮游有孔虫的统计分析,共鉴定出壳径大于150μm的种属28种。其中,低温低盐种Globigerina quinqueloba的百分含量在中全新世早期波动剧烈,而中晚期呈逐渐下降趋势。G.quinqueloba是长江冲淡水指示种,长江冲淡水的强弱受到东亚夏季风降雨的控制。因此,据6330aBP以来G.quinqueloba含量的变化将中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雨量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1)6330~4950aBP降雨较强,为全新世适宜期;(2)4950~4600aBP期间降雨开始减少,全新世适宜期结束;(3)4600~3890aBP间降雨量明显降低,气候显着变干。降雨量这一变化过程的机制可能是全新世早期以来北半球太阳辐射量逐渐减小,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减弱,季风前缘锋面逐渐向东南方向退缩,因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全新世降雨量逐渐降低。此外,黑潮指示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含量的变化显示,中全新世早期6330~5100aBP期间,黑潮比较强,对冲绳海槽的影响持续而强劲;中全新世晚期5100~4000aBP P.obliquiloculata含量显着降低,对应着P.obliquiloculata极小值事件(PME),表明中全新世晚期PME发生时区域气候并没有明显变冷,且海槽北部的PME事件也无法用赤道太平洋长期的类El Ni1o状态来解释。(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于心科[7](2019)在《南海南部上层水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2012年4月在南海南部获取的浮游生物拖网样品,对水体中浮游有孔虫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南海南部上层水体中共鉴定出现代浮游有孔虫19种,其中优势种为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Globigerinoides ruber、Globigerinella calida、Globigerinella siphonifera、Globorotalia menardii、Orbulina universa、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浮游有孔虫种属组成整体上呈现为热带-亚热带群落特征,浮游有孔虫生物丰度与西太平洋北赤道流区域的生物丰度相当。南海南部春季上层水体中浮游有孔虫整体表现为西高东低的区域分布特征,在垂直分布上浮游有孔虫集中分布在上部0~50m水层中,50m以深水体中浮游有孔虫生物丰度迅速降低。认为浮游有孔虫的分布受到温度、水体层化、初级生产力等多方面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个别深水种(如Globorotalia menardii)出现了主要分布在0~50m水深的特殊现象。(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唐灵刚,向荣,杨艺萍,张兰兰,张玲芝[8](2018)在《东印度洋赤道南北两侧春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3月通过对在东印度洋海区6个站位53个垂直分层拖网浮游有孔虫样品进行的定量分析,探讨了该海区春季现代浮游有孔虫的组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东印度洋春季0~3 000m水层内共鉴定出17个浮游有孔虫属种,主要是Globigerinoides ruber,Globorotaloides hexagona,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Globigerinella aequilateralis,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Globorotalia menardii,Globiberinella calida,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和Globorotalia theyeri等,它们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暖水种浮游有孔虫群落。G.ruber,G.sacculifer最大丰度层在0~50m水层;G.conglomerata,G.hexagona最大丰度层均出现在50~100m;G.theyeris在100~1 000m间的水层均有活体出现,100~150m水层中该种浮游有孔虫丰度最高;G.scitula为深层水浮游有孔虫分子,主要出现于300~2 000m的深水水层。东印度洋春季浮游有孔虫群落的丰度在赤道中心区最低,由赤道向南北两侧扩展,其丰度逐渐递增的特点。浮游有孔虫丰度明显呈上层高,下层低的特点,在50~100m水层浮游有孔虫丰度最高,明显高于0~50m水层浮游的有孔虫丰度,这与印度洋50~100m水体中叶绿素最大值层相对应,表明浮游有孔虫受水体初级生产力影响明显。(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向荣,吕红红[9](2018)在《黄东海陆架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生态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黄东海是中国边缘海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陆架。现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生态研究是其古环境重建应用的重要基础。根据2011年、2013年采集的黄东海陆架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浮游拖网样品,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有孔虫季节性生态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浮游有孔虫在黄海几乎缺失。受外海水控制强弱等因素的影响,黄东海陆架浮游拖网样品中的浮游有孔虫的体积丰度总体呈现由外陆架向内陆架递减的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自外海至近岸,受外海水影响逐渐减小,浮游有孔虫分异度与丰度亦相应降低。从季节上看,陆架海区浮游有孔虫丰度秋季高,夏冬其次,春季最低;秋季浮游有孔虫分布范围较广,春夏其次,冬季最小。浮游有孔虫主要属种在东海陆架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暖水种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夏秋季节相对丰度较高,并表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主要受区域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的控制。典型冷水种Globigerina bulloides主要出现在冬季和春季,其相对丰度高值区主要出现在东海中陆架,并呈现出从北往南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与G.sacculifer的分布状况相反。此外,G.bulloides在闽浙沿岸上升流区也有较高的相对丰度,可能表明了温度和生产力是影响该种在黄东海陆架分布的主要因素。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在夏、冬季节的东海外陆架海区相对丰度较高,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在秋冬季节相对丰度较高,其中秋季N.dutertrei、P.obliquiloculata高相对丰度主要出现在东海南部中陆架海区以及济州岛西南泥质区,说明N.dutertrei和P.obliquiloculata可能受暖水与生产力共同制约。(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郭景腾,李铁刚,熊志方,仇晓华,秦秉斌[10](2018)在《MIS 6期以来西菲律宾海表层营养物质水平演化及其控制因素: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的Cd/Ca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西菲律宾海MD06-3052孔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的n(Cd)/n(Ca)[n(Cd)和n(Ca)分别指示Cd元素和Ca元素的物质的量]变化研究及其与陆源物质输入、海水结构以及海洋初级生产力等重建结果对比,从营养物质来源和利用两方面,探究了MIS6期以来该区域表层营养物质水平演化及其控制因素,从而为热带西太平洋生物泵作用和营养物质循环提供新思路和新证据。MIS6期以及MIS 2—3期研究区吕宋岛来源的陆源物质输入增多,导致了研究区MIS 6晚期、MIS 3早期和MIS2期浮游有孔虫G. ruber n(Cd)/n(Ca)的升高。而在MIS 3晚期,尽管陆源物质输入量大、次表层营养物质上涌,但初级生产力对于营养物质的利用量大于前两者营养物质输入量之和,最终形成研究区浮游有孔虫G. ruber n(Cd)/n(Ca)在MIS 3晚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海平面的迅速升高导致营养物质来源短期不足引起MIS 6/5冰消期浮游有孔虫G. ruber n(Cd)/n(Ca)呈现低值。而MIS 5e期研究区陆源物质输入的增多,又促使浮游有孔虫G. ruber n(Cd)/n(Ca)出现高值。此外, MIS 4—5d期,陆源物质输入较低、次表层营养物质仍受到阻碍,但研究区初级生产力在MIS4—5d期则逐渐升高,致使研究区浮游有孔虫G.rubern(Cd)/n(Ca)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反映不同时期浮游有孔虫G.rubern(Cd)/n(Ca)的受控因素不同,需要对其从营养物质来源和利用两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研究结果。总之,本文对西菲律宾海浮游有孔虫n(Cd)/n(Ca)指标的探究,不仅为该指标在热带西太平洋区域的古海洋学研究打下了基础,还为该指标在其他海域更为准确的探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浮游有孔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垩纪是大洋缺氧及生物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一个时期,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时期。因此,白垩纪研究对于探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的系统演化,尤其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藏定日贡扎剖面保存着上白垩统较为完整的地层序列,文中对上白垩统岗巴村口组和宗山组剖面岩石样品中获得的有孔虫化石进行研究,鉴定出有孔虫化石8属22种,识别出Dicarinella asymetrica、Globotruncanita elevata、Globotruncana ventricosa、Radotruncana calcarata等4个有孔虫化石带。根据有孔虫化石确定贡扎剖面的地层时代为晚白垩世桑顿期(Santonian)至坎潘期(Campanian),桑顿阶/坎潘阶界线位于Dicarinella asymetrica带与Globotruncanita elevata带之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浮游有孔虫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玲芝,向荣,唐灵刚,杨艺萍,钟福昌.安达曼海浮游有孔虫群落对全新世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J].热带海洋学报.2019

[2].李琪,李国彪.西藏定日县贡扎上白垩统浮游有孔虫与桑顿阶/坎潘阶界线的厘定[J].古生物学报.2019

[3].洪佳俪,肖文申,王汝建,章陶亮.基于浮游有孔虫Mg/Ca温度重建的末次盛冰期以来北欧海次表层温度的变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4].李青霞,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泯,石峻峰.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ruber(白色)的基因型研究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9

[5].石峻峰,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泯,李青霞.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itaglutinata种内SSUrDNA多样性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9

[6].徐烨,常凤鸣,李铁刚,赵松,崔亦鹍.中全新世冲绳海槽北部的水文气候变化:浮游有孔虫群落证据[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7].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于心科.南海南部上层水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8].唐灵刚,向荣,杨艺萍,张兰兰,张玲芝.东印度洋赤道南北两侧春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8

[9].向荣,吕红红.黄东海陆架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生态分布[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10].郭景腾,李铁刚,熊志方,仇晓华,秦秉斌.MIS6期以来西菲律宾海表层营养物质水平演化及其控制因素: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ruber的Cd/Ca证据[J].海洋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岗巴强东剖面综合柱状图及生境型划分...古生物化石典型照片柱状样中浮游有孔虫氧同...4 灌木和草本花粉含量与北大西洋底栖有...珠江口盆地西部P/N界线附近浮游有浮游有孔虫

标签:;  ;  ;  ;  ;  ;  ;  

浮游有孔虫论文_张玲芝,向荣,唐灵刚,杨艺萍,钟福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