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山地城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山地,小城镇,城镇,修文,特色,类型,生活圈。
山地城镇论文文献综述
鱼予[1](2019)在《坚定不移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省人民政府印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特色小镇和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贵州特色小镇和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思路。《实施意见》指出,我省将加快实施“3个1工程”:推动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提档升级,培育和创建100个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本文来源于《贵州日报》期刊2019-10-29)
陆成杰[2](2019)在《扩展与约束双重导向下的山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国城市粗放的发展模式带来了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大量的耕地侵占、环境破坏、能源浪费等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管理城市空间扩展成为当下十分重要的议题。城市开发边界作为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科学有效的协调城市扩展需求与生态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如何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成为城市发展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换的关键一环。山地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具有其自身的显着特征,其人地关系更加紧张,环境问题也更加尖锐,本文基于城市扩展需求与生态资源约束双重导向,试图提出一种适用于山地城镇的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旨在为山地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期刊2019-10-19)
王亚风[3](2019)在《西南山地城镇居住用地扩张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等外部条件决定了山地城镇用地扩张具有特殊性,研究山地城镇居住用地扩张特征及驱动机制对优化山地居住用地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以西南典型山地城镇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以1986、1995、2000、2008、2011年五个时段的居住用地数据为基础,引入居住用地扩张面积(U)、年均扩张速率(R)、动态度(K)和扩张强度指数(Q)等指标,对居住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居住用地扩张背后隐含的驱动机制,以期为西南山地城镇居住用地的优化布局及土地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期刊2019-10-19)
李林莲,赵守谅,陈婷婷[4](2019)在《基于生活圈的山地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以恩施市叁岔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山水格局的影响下,山地小城镇的村落规模一般较小,且多为零散式布局。道路交通因山路崎岖多有不便,镇村之间的交流会受地形的限制而相对较少,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也因此受到影响。本文通过总结既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模式,分析其对山地小城镇的不适用性,从居民的真实需求出发,基于生活圈层级理论,强调公共服务的供需平衡与高效利用,校准可达性时间成本,优化山地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并实际运用到恩施市叁岔镇的镇村建设规划实践中。(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期刊2019-10-19)
周一帆,徐煜辉[5](2019)在《基于类型学方法的山地历史城镇风貌保护规划研究——以重庆市安居古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类型学为建筑规划领域提供了一种研究空间形式的方法,也适用于山地历史城镇的风貌保护规划运用。本文以重庆市安居古镇为例,在翔实调研的基础上,用类型学方法辨别还原古镇风貌的六大类型:宗祠、会馆、城墙、天际轮廓线、步行街巷、城镇总体布局,并根据古镇未来发展的新场景,用原型修补、转换拓展、整合创新的重组转换手法,对六大风貌类型提出具体的保护与更新策略,探索一种强化山地历史城镇风貌特色保护规划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期刊2019-10-19)
王旭,及佳[6](2019)在《山地旅游小城镇“非正规”独立组团空间设计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论是深圳的较场尾还是厦门的曾厝埯,城市旅游发展片区周边总有一些"无心插柳柳成荫"(规划并未制定旅游发展计划或纳入规划统筹范围)的片区蓬勃发展,这些"非正规"的旅游组团形成并非人为设计而来,旅游从业者、服务业态也十分丰富,却可成为与主景区相得益彰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和吸引力。本文探究"非正规"旅游组团的基础条件、多元人群和空间特征,探索在旅游小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对"非正规"组团的刚性和弹性引导要求。本文以川西山地的旅游小城镇为例,由旅游服务的全过程要素入手,探讨在地形和区位条件影响下的独立建成组团旅游服务和空间设计策略:通过注入公共活动触媒、本土人员培训等方式引导多元人群参与空间运营、塑造空间活力和多元可能性;并通过重构空间结构、公共空间系统、公共环境品质等空间手段强化与突出山地空间特征、提升服务品质。(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期刊2019-10-19)
刘李,李游,吴丹[7](2019)在《基于公共健康需求的山地城镇城市设计研究——以城口县城市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建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和生态环境受到严峻挑战对公共健康造成的压力,急需反思城市设计与公共健康的内在关系问题。本文首先回顾城市设计与公共健康的历史综述,分析研究国外城市设计与公共健康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实践案例,以重庆市城口县城市设计为例,重点总结和探讨公共健康需求下的城市设计实践策略,主要分为全城公共网络结构建设健康、老城社区和滨水公共空间叁个方面,重点包括积极生活、环境卫生健康和公众服务。以期为城市设计的理念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建议与参考。(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9-10-19)
杨婷[8](2019)在《奋楫勇进搏激流 乘风破浪七十年》一文中研究指出7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对修文县而言,却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这70年,在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指引下,修文制定了“一产稳县,二产强县,叁产活县”的战略决策,带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全县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变,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0.3(本文来源于《贵阳日报》期刊2019-09-30)
朱浩,谌晗[9](2019)在《走出山地特色小城镇发展新路——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纪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小城镇建设蹄疾步稳,在全国省级层面做到"五个率先、五个突破",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贵州山地特色小城镇发展新路。赤水河畔,茅台镇携着"雨过开瓶十里香"等赞誉从历史深处款款而来,融通古今,一跃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名镇,在黔贵大地写下醉美诗篇;武陵山下,久负盛名的"中国汞都"万山镇,经历与汞告别的阵痛后,以朱砂为笔,泼墨文旅产业,(本文来源于《当代贵州》期刊2019年35期)
李姿璇[10](2019)在《结合道路选线的生态山地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快速城镇化驱动下城镇可拓展用地日益减少,山地地区城镇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形条件复杂,适宜用地的短缺更为明显,城镇拓展用地规划工作需要科学量化的手段辅助精细化用地选择工作。本文提出用地适宜性评价与道路选线验证的方法,结合山地城镇,优化山地地区用地选择工作。首先,构建结合建成区情况分析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根据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结合木桶理论进行约束,利用生态地理和社会经济方面11个因子,结合已有建成区和已建成道路的分析,构建巫峡镇镇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子综合迭加相结合分析法,利用GIS平台进行综合分析,根评分将巫峡镇扩展建设用地适宜性分为个等级;其次,根据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从道路建设经济型、通达便捷性以及生态安全叁方面再次进行因子量化,利用成本距离分析,形成适宜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道路选线模型;最后,结合两个模型结果对重点适宜建设用地进行精细化挖掘,并辅助用地布局工作。(本文来源于《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期刊2019-08-27)
山地城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国城市粗放的发展模式带来了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大量的耕地侵占、环境破坏、能源浪费等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管理城市空间扩展成为当下十分重要的议题。城市开发边界作为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科学有效的协调城市扩展需求与生态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如何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成为城市发展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换的关键一环。山地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具有其自身的显着特征,其人地关系更加紧张,环境问题也更加尖锐,本文基于城市扩展需求与生态资源约束双重导向,试图提出一种适用于山地城镇的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旨在为山地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地城镇论文参考文献
[1].鱼予.坚定不移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N].贵州日报.2019
[2].陆成杰.扩展与约束双重导向下的山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2019
[3].王亚风.西南山地城镇居住用地扩张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2019
[4].李林莲,赵守谅,陈婷婷.基于生活圈的山地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以恩施市叁岔镇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2019
[5].周一帆,徐煜辉.基于类型学方法的山地历史城镇风貌保护规划研究——以重庆市安居古镇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2019
[6].王旭,及佳.山地旅游小城镇“非正规”独立组团空间设计策略[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2019
[7].刘李,李游,吴丹.基于公共健康需求的山地城镇城市设计研究——以城口县城市设计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9
[8].杨婷.奋楫勇进搏激流乘风破浪七十年[N].贵阳日报.2019
[9].朱浩,谌晗.走出山地特色小城镇发展新路——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纪事[J].当代贵州.2019
[10].李姿璇.结合道路选线的生态山地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研究[C].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