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坏死黄脉病毒论文_刘唱,姜宁,张宗英,韩成贵,王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甜菜,病毒,本生,酵母,血清,因子,寄主。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刘唱,姜宁,张宗英,韩成贵,王颖[1](2019)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p14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BNYVV)引起的甜菜丛根病是甜菜上的一种重要病害。p14蛋白是BNYVV RNA 2链编码的最后一个蛋白质,具有RNA沉默抑制功能。因此可以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探究p14与植物蛋白的互作关系,进而筛选到一些相关基因,有助于阐明BNYVV病毒的致病机理以及与植物的互作机制,为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将p14构建到膜蛋白酵母双杂交的诱饵载体pDHB1上,首先验证了诱饵克隆pDHB1-p14未表现出自激活活性,因此可作为后续双杂交实验的诱饵克隆。之后将诱饵克隆转入酵母菌株NMY51中并制作酵母感受态,再将植物cDNA文库(购于上海海科公司)转入酵母感受态中。最后用1×TE悬浮菌体,并且涂布于四缺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将在四缺培养基上长出的单菌落重新划线到含有X-gal的四缺培养基上,筛选与p14互作的寄主因子。通过获取测序以及在NCBI数据库中的比对,初步筛选到45个互作因子,主要是与泛素化通路有关的蛋白。(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刘亚囡,姜宁,张宗英,韩成贵,王颖[2](2018)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P26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yellow vein virus,BNYVV)引起的甜菜丛根病(Rhizomania)是世界主要甜菜产区普遍发生的病毒病害。BNYVV是正单链RNA病毒,属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属(Benyvirus),基因组含有4~5个RNA。BNYVV RNA5编码的p26蛋白是一个致病因子,含RNA5的分离物其致病性比不含RNA 5的分离物致病性更强。并且p26可能与RNA3编码的p25蛋白一起协同作用,加重病毒在寄主上的致病性。本研究将p26基因构建到pDB.His.MBP表达载体上,进一步对MBP-p26融合蛋白进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在18℃下,终浓度0.2mmol/L IPTG诱导16h后,p26融合蛋白可在上清中大量表达,进一步通过镍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纯化的p26用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检测及p26蛋白的致病性机制研究打下了材料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刘俊莹[3](2018)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侵染本生烟和大果甜菜的microRNA组群及致病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icroRN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御病原物侵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受植物病毒侵染的影响。对microRNA表达谱的分析可以为病原物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见解。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BNYVV)是甜菜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甜菜丛根病的病原,现已广泛存在于世界各甜菜产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多分体病毒由4-5条+ssRNA组成,其不同组合在同一寄主植物上或者同一组合在不同寄主植物上致病性不尽相同,致病机理仍不清楚。本论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microRNA组学的角度切入,对BNYVV侵染本生烟和大果甜菜的致病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①被BNYVV侵染的本生烟表现出矮化卷叶、根和花器官发育缺陷等症状,本研究通过microRNA表达谱芯片和RT-qPCR试验分析和验证了 miRNAs和靶标基因的差异表达,找到8条本生烟物种特异性miRNAs;发现129条miRNAs的差异表达与BNYVV的侵染相关。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关联分析发现:GA、IAA和JA信号通路被抑制,乙烯和SA信号通路被激活;GA-GRF1-miR396通路与矮化症状的形成相关;IAA-ARFs通路与根和花器官发育缺陷相关;乙烯信号通路可能与卷叶症状相关;miR397/LACs、miR164/NAC21/22两者共同调控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也参与矮化症状的形成过程中;乙烯和JA信号通路有利于病毒的复制积累。本研究描述了被BNYVV侵染的本生烟体内各激素通路的改变情况,以及病毒病症状形成的可能原因,为其致病根本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②被BNYVV侵染的大果甜菜(Beta macrocarpa)表现出植株矮缩,腋芽异常发育等症状。本研究通过小RNA深度测序首次对其microRNA组群进行了描述,共获得存在于大果甜菜中的129个miRNA家族的547条已知miRNAs和282条潜在miRNAs,发现8条甜菜属所特有的世系特异性miRNAs,148条miRNAs的差异表达响应BNYVV的侵染。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s参与到生长素信号途径、茉莉酸合成途径以及增强腋芽发育等过程中,也在植物抗病及症状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miR156的上调表达可能与腋芽异常发育有关。③miR168和miR398上调表达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病毒互作组合中,可能分别与病毒编码的沉默抑制子和植物的初级防卫反应相关。初步证明miR398的上调表达借由提高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浓度,直接或间接增强植物抗病毒的能力。④BNYVV RNA3编码的p25蛋白是BNYVV的关键致病因子。为了便于研究p25蛋白的致病性,我们创制了过表达p25蛋白的转基因本生烟,结果显示单独表达p25蛋白对本生烟根部和叶部均无明显致病性。本研究为深入分析p25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基础材料。⑤获得了双抗BNYVV和BBSV的转基因本生烟,人工接种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具有抗病性,为甜菜基因工程抗病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后续BNYVV致病机理的更深入研究提供较清晰的模式图和有效的转基因植物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侯春香,祖力亚夏尔·玉山诺,姜宁,张宗英,韩成贵[4](2017)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P14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BNYVV)引起的甜菜丛根病(Rhizomania)是世界主要甜菜产区普遍发生的病毒病害,由根部专性寄生菌甜菜多粘菌(Polymyxa betae)传播。BNYVV是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属(Benyvirus)的代表种,含有4~5个RNA组分。P14蛋白是RNA2编码的最后一个蛋白,由亚基因组c翻译表达。该蛋白富含半胱氨酸,其"锌指"结构可以在体外与锌离子结合,属于富半胱氨酸结构。由BNYVV编码的P14蛋白目前已被证明是一种基因沉默抑制子,为了给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材料,将BNYVV的P14蛋白克隆到pGEX-KG表达载体上,通过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结果显示,在18℃下,终浓度0.2mmol/L IPTG诱导14h后,p14融合蛋白可在上清中大量表达,进一步通过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纯化的BNYVV P14可用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检测及该蛋白抑制基因沉默的特点和机制研究打下了材料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5)

侯丽敏,万琪,姜宁,张永亮,韩成贵[5](2016)在《酵母双杂交筛选甜菜坏死黄脉病毒RNA2编码蛋白的寄主互作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甜菜丛根病是由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BNYVV)所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直接影响甜菜产量和含糖量,危害严重,难以治理。而RNA2是BNYVV编码蛋白最多的RNA,一共编码6个蛋白,分别与病毒的包装、运动、菌传、转录后沉默抑制有关,是侵染寄主必不可少的RNA。因此可以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这些蛋白与烟草的互作关系,筛选到与之有关的基因,有助于进一步阐明BNYVV的致病机制及病毒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机理,为寻找防治BNYVV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RNA2编码的蛋白CP、p42、p14、54ku克隆到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上,首先鉴定这四个蛋白对酵母菌Gold均未表现出毒性和自激活活性,之后分别将诱饵质粒pGBKT7-CP、pGBKT7-p42、pGBKT7-p14、pGBKT7-54与烟草cDNA文库(购于Clontech公司)进行酵母结合,在四缺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Gal的条件下筛选可能与诱饵蛋白互作的阳性克隆,提取阳性克隆质粒,通过PCR鉴定阳性克隆并送测序。CP、p14和p42均没有筛到可能互作蛋白,其中CP、p14可以形成聚集体,可能自身互作较强,导致与其他蛋白的互作检测不到;p42定位于胼胝质和胞间连丝,不能定位和转运到核内,可能不适合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互作蛋白。以含有54ku的pGBKT7-54为诱饵,获取了一些阳性酵母菌落,在NCBI数据库中对测序结果Blast比对,并将比对信息进行分类合并及功能分析。根据测序和比对的结果,初步筛选到几个寄主因子,主要是与植物次生代谢相关的蛋白质。目前对这些寄主因子的互作验证及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8-05)

刘俊莹,涂海林,李涛,万琪,张永亮[6](2015)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p25蛋白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创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u vein virus,BNYVV)是甜菜丛根病的病原,由4-5条+ssRNA组成,其中RNA3编码的p25蛋白是BNYVV在甜菜上的关键致病因子,参与病毒在根中的复制与转移,与病毒侵染后的"毛根"症状相关。当接种毒源中含有野生型RNA3时,就会出现典型的丛根症状,并导致甜菜根重降低95%,病毒浓度提高10-20倍,而当接种毒源中含有RNA3的自然缺失突变体(p25的C端缺失94或121个氨基酸)或者不含有RNA3时,就没有丛根症状发生,仅造成轻微损失(Koenig et al.,1991;Tamada et al.,1999)。另外p25蛋白67~70位氨基酸(644~655nt)组成与其致病力密切相关,抗性突破能力(以68位或67与68位氨基酸标示)依次为F<Y<C=L=H<Q<VC(Chiba et al.,2011)。RNA3在模式植物本生烟中不稳定。我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当BN3接种盆栽本生烟时,在本生烟的选择压力下RNA3易产生内部缺失型突变体D-RNA3s(Wang Ying,2012),易缺失区域包括453~1057nt、457~1002nt等,导致p25蛋白不能表达或者表达出的蛋白不完整。BNYVV主要为害症状发生在根部,为了方便观察BNYVV对烟草根部生长的影响,我们开展了水培接种实验。农杆菌浸润接种水培五叶期的本生烟,14d后RT-PCR检测发现RNA3发生高频缺失,可能会影响p25蛋白的表达。为了克服上述困难、深入研究p25蛋白的致病机理,我们构建了pSuper1300-p25-3×flag和pBin219-p25-3×flag两个超表达p25蛋白的克隆载体,双酶切鉴定后转化农杆菌EHA105,经过农杆菌瞬时浸润接种验证后,转化本生烟获得T0代转基因植株。移栽成活后,PCR检测潮霉素抗性基因或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均可扩增到目的条带;随即分别采顶部叶片提取蛋白,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验证,获得了超表达p25蛋白的阳性植株,目前收获了T1代种子。后期拟通过方皿点种竖直培养和水培的方法观察转基因本生烟在不同阶段根系的生长情况,再进一步结合本实验室已有的BNYVV侵染本生烟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Fan Huiyan,2013)和microRNA表达谱分析的结果(未发表)通过RT-qPCR等方法探究p25蛋白可能的致病机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7-21)

卓娜[7](2015)在《中国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p25突变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 BNYW)是甜菜丛根病(Rhizomania)的病原,在世界各甜菜产区广泛发生。丛根病的防治主要依赖抗性甜菜品种,然而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BNYVV抗性突破(Resistance-breaking, RB)变种。BNYVVp25蛋白第67-70位氨基酸(tetrad)是BNYW基因组中变异最大的区域,可能与病毒的RB特性有关。为明确中国BNYW群体的发生及流行特点,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对中国各甜菜产区采集的甜菜及土壤样品进行了BNVVV检测,并对中国BNYVV的遗传变异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构建了新发现的p25tetrad突变体的侵染性cDNA克隆,为研究中国BNYVV分离物的致病性以及病毒-寄主互作机理打下基础。此外,还整理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供试甜菜品种的BNYVV检出率,为抗(耐)性甜菜品种的筛选及推广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RT-PCR技术,对2009-2014年从中国7省(自治区)采集的51份甜菜样品和33份土壤样品进行了BNYW检测,分别有7份甜菜样品和16份土壤样品检测结果呈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73%和48.48%。对其中15个阳性样品的CP、RNA3、RNA4及RNA5全长序列进行测定。每个分离物的每种基因组片段至少测9个克隆,以期研究每个分离物的分离物内多样性。本研究测定的RNA3, RNA4及RNA5序列存在不同程度的长度变异,尤其是RNA5,其序列长度为1336-1363nt。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一些分离物是不同类型或含有不同p25tetrad的变种的混合侵染。本研究中共发现了12种tetrad基序,其中4种为世界首次报道。基于4个基因(CP、RNA3-p25、RNA4-p31和RNA5-p26)的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全球BNYW分离物被分成2-4组,这与之前的报道结果相似。在p25和p26树中分别鉴定出由中国分离物组成的两个新亚组和一个新组。选择压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BNYVV群体的p25蛋白处于正选择压力,而另外叁个蛋白处于负选择压力。以省为单位的BNYW群体之问存在频繁的基因流,表明这些群体之间不存在遗传分化。这些证据表明,选择和基因流是影响中国BNYW群体形成的重要因素。2.根据中国BNYW分离物p25tetrad的变异特点,构建了6种p25突变体的侵染性cDNA克隆。将这些突变体的体外转录物与BNYVV RNA1和RNA2的体外转录物混合后摩擦接种番杏叶片。接种6天后,接种不同突变体的叶片表现出一定的症状表型差异,表明这些突变体可能具有不同的致病能力。同时,将这些p25tetrad突变体全长cDNA序列克隆到农杆菌表达载体pSBl30载体中,并与具有相同载体背景的BNYVV RNA1与RNA2重组质粒等比例混合,通过农杆菌浸润接种本生烟。接种7天后,不同突变体接种的本生烟接种叶呈现不同程度坏死。接种14天后,不同突变体接种的本生烟上位叶呈现不同程度的黄化。RT-PCR检测上位叶,结果表明这些突变体均可以系统侵染本生烟。3.利用DAS-ELISA技术,对2010-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供试甜菜品种进行了BNYVV检测。不同年份甜菜品种个数分别为:2010年85个、2011年103个、2012年105个、2013年105个以及2014年80个。结果表明,抗病鉴定圃的总检出率在不同年份的波动性不大。而普通试验田的BNYVV总检出率,除2010年异常高之外,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存所有供试品种中,绝大部分为感病或中感品种。抗性或中抗品种极少。本研究鉴定的抗性或中等抗性品种中,大部分来自德国KWS公司,其次是美国BETA公司,而来自中国科研机构的品种只有一个。(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武文琦[8](2014)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P31蛋白特异诱导本生烟PR-10上调和症状表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甜菜丛根病给甜菜产业和制糖业带来严重损失。该病的病原物是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cyellow vein virus,BNYVV),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属(Benyvirus)的代表种。BNYVV基因组含有4-5条正单链RNA,传播介体是甜菜多黏菌(Polymyxabetae)。本论文在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对BNYVVRNA4编码的P31蛋白翻译、诱导PR-10基因表达及RNA4对本生烟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并且探索构建BNYVV酵母复制体系。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BNYVV侵染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本实验室多次制备P31抗血清以检测其在植物中的表达,但是都没有检测出该蛋白的表达。因此在已构建的RNA4侵染性cDNA克隆的基础上,分别在P31的C端融合F1ag、HA和Myc标签蛋白来检测该蛋白的表达。接种本生烟后,依然检测不到目标蛋白。在预测编码P31蛋白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5'端200个核苷酸序列内,存在5个AUG,可以作为潜在起始密码子。在第2-5个AUG之前分别进行移码突变,并融合GUS报告基因指示AUG翻译的起始。分别对番杏(Tetragoniaexpansa)和本生烟(Nicotianabenthamiana)接种后发现,起主要翻译作用的是第一个AUG,当其失活后,第二、叁个也可以翻译蛋白,但是翻译效率明显下降。而后,构建一系列缺失突变体接种发现,P31编码框中15-21位氨基酸对应的核酸序列能够特异地调控P31翻译效率。BNYVV RNA4能够特异诱导本生烟产生叶片下卷、皱缩和植株矮化的严重症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RNA4能够特异诱导本生烟病程相关蛋白(PR-10)基因上调表达。PR-10基因的表达在病毒接种后开始上调,接种7天后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步下降到正常水平,与本生烟症状出现时间基本一致。构建多个移码、缺失和氨基酸替换突变体发现,只有A3800UG起始编码完整的P31蛋白能够引起PR-10基因上调并引起严重症状。174-199位氨基酸序列中半胱氨酸以及259、276位色氨酸对P31诱导PR-10基因上调和致病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克隆本生烟PR-10基因以后,原核表达的本生烟PR-10重组蛋白同样也具有RNase活性,能够切割单链和双链RNA。发现其与P31蛋白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并不发生互作,说明PR-10可能并不是由于和P31直接作用而使得基因上调表达。分段扩增内蒙古Hu3分离物的RNA1和RNA2序列,经过测序拼接,得到RNA1和RNA2的全序列(GenbankID:KM434313,KM434314)。与已报道的世界各地分离物的RNA1和RNA2序列进行对比发现,RNA1及其编码蛋白核酸序列之间一致性在98%以上,RNA2及其编码蛋白核酸序列之间一致性在94%以上,但是与这些分离物遗传距离都相对较远。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BNYVVRNA1和RNA2克隆到酵母质粒载体中,并转化到同一个酵母,可以检测到RNA2亚基因组,初步说明BNYVV可以利用酵母体系复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4-11-01)

范慧艳[9](2014)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侵染本生烟和大果甜菜的生物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 BNYVV)基因组包含4-5条正单链RNA,是甜菜丛根病的病原物,对甜菜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在全球各个甜菜主产区均有分布。该病毒在不同寄主上的系统侵染能力和致病性不尽相同,本论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主要对BNYVV侵染系统寄主本生烟和大果甜菜的生物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BNYVV RNA5在系统侵染本生烟时会发生高频的自然丢失。为了探究导致RNA5不稳定的原因,先对RNA5在不同系统寄主本生烟和大果甜菜上的稳定性和复制积累量进行了比较。RT-PCR和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RNA5在大果甜菜上可以稳定地系统侵染,RNA复制积累量也明显高于本生烟。利用RNA4、RNA5以及重组RNA分子转染本生烟原生质体,证明RNA5复制效率低是导致其在本生烟上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且该复制能力主要与其非翻译区序列密切相关。BNYVV系统侵染本生烟,当含有RNA4时可以造成叶片下卷、植株矮化的严重型症状,但不含RNA4时则表现为温和型症状。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RNA4编码的致病因子p31与RFP的融合蛋白主要定位在本生烟表皮细胞的细胞核内。由此推测,RNA4导致的严重型症状的原因可能是p31的核定位影响了植物的转录谱表达进而改变了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因此,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BNYVV不同分离物侵染本生烟后叶片组织的转录组表达进行了分析。将BN3(RNA1+2+3), BN34(RNA1+2+3+4)侵染的样品与健康样品比较,共得到3,016条差异表达的转录本,其中包含大量由病毒侵染激活的寄主抗病候选基因。数据分析表明,由RNA4导致的严重症状表型可能与基因沉默、泛素化途径、细胞壁合成以及赤霉素代谢等相关基因有关。为了比较BNYW在本生烟和大果甜菜上致病机制的差异,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大果甜菜也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对BNYW侵染后整个转录谱变化进行了比较。通过De novo拼接,共获得75,917条unigene,261个基因在BNYVV侵染后表达发生明显变化,其中128个基因上调表达,133个基因下调表达。GO功能分析表明这些基因主要涉及生物性刺激反应和初级代谢过程。蛋白质是生理功能的具体执行者,对蛋白质的研究将直接阐明发病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机制。从mRNA水平进行研究,只包括了转录水平的调控,不能反映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蛋白质组学是从整体角度分析细胞蛋白的动态变化,可以获取样品完整的蛋白表达图谱。为此,利用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结合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分析了BN3、BN34侵染本生烟后叶片组织的蛋白质组变化,共鉴定出1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功能分析表明这些蛋白主要与植物抗病性、细胞骨架、应激反应、光合作用及氧化还原等功能相关。本实验第一次提供了BNYVV与本生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表达全貌,为今后更好地理解BNYVV在寄主植物上的致病机理提供蛋白质组学方面的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陈玉珍,张少英,康振生,孙乌日娜[10](2012)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胁迫下甜菜HRGP的细胞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细胞学水平明确甜菜细胞壁HRGP积累与甜菜抗丛根病性的关系,采用Western-blot分析及电镜细胞化学定位的方法,研究了BNYVV侵染甜菜抗、感病品种后,其细胞壁HRGP积累的差异。结果显示,BNYVV侵染以前,抗、感病品种块根与叶脉导管细胞的细胞壁表面观察到少量HRGP的沉积,两者之间无明显的差异;BNYVV侵染后,抗、感病品种植株体内病毒含量均在苗龄55天达到最高峰,此期抗、感病甜菜品种块根与叶脉横切面的所有导管细胞细胞壁上的HRGP均较对照显着增加,并且抗病品种HRGP的积累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的。说明在甜菜与BNYVV互作的体系中,HRGP在甜菜组织内快速积累是甜菜抗丛根病性的表现之一,从细胞化学角度证明了HRGP可作为评价甜菜品种抗丛根病性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2年33期)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yellow vein virus,BNYVV)引起的甜菜丛根病(Rhizomania)是世界主要甜菜产区普遍发生的病毒病害。BNYVV是正单链RNA病毒,属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属(Benyvirus),基因组含有4~5个RNA。BNYVV RNA5编码的p26蛋白是一个致病因子,含RNA5的分离物其致病性比不含RNA 5的分离物致病性更强。并且p26可能与RNA3编码的p25蛋白一起协同作用,加重病毒在寄主上的致病性。本研究将p26基因构建到pDB.His.MBP表达载体上,进一步对MBP-p26融合蛋白进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在18℃下,终浓度0.2mmol/L IPTG诱导16h后,p26融合蛋白可在上清中大量表达,进一步通过镍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纯化的p26用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检测及p26蛋白的致病性机制研究打下了材料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刘唱,姜宁,张宗英,韩成贵,王颖.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p14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刘亚囡,姜宁,张宗英,韩成贵,王颖.甜菜坏死黄脉病毒P26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3].刘俊莹.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侵染本生烟和大果甜菜的microRNA组群及致病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4].侯春香,祖力亚夏尔·玉山诺,姜宁,张宗英,韩成贵.甜菜坏死黄脉病毒P14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5].侯丽敏,万琪,姜宁,张永亮,韩成贵.酵母双杂交筛选甜菜坏死黄脉病毒RNA2编码蛋白的寄主互作因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6].刘俊莹,涂海林,李涛,万琪,张永亮.甜菜坏死黄脉病毒p25蛋白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创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7].卓娜.中国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p25突变体的构建[D].中国农业大学.2015

[8].武文琦.甜菜坏死黄脉病毒P31蛋白特异诱导本生烟PR-10上调和症状表达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

[9].范慧艳.甜菜坏死黄脉病毒侵染本生烟和大果甜菜的生物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

[10].陈玉珍,张少英,康振生,孙乌日娜.甜菜坏死黄脉病毒胁迫下甜菜HRGP的细胞化学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

论文知识图

接种丛根病后的T1代转基因甜菜与野生型...接种丛根病前的T1代转基因甜菜与野生型...1-7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基因组结构...甜菜不2-3串联发卡结构转基因植株抗病性分析...5-4外施JA、SA对BNYVV积累的...

标签:;  ;  ;  ;  ;  ;  ;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论文_刘唱,姜宁,张宗英,韩成贵,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