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人民医院262500
摘要:产后风湿是一种慢性的、软组织的、疼痛起源于关节外围组织的以产褥期多发为主的常见病。大多与产后体虚,加之风冷湿食侵袭人体,受之情绪波动,抗病能力低下,常可出现关节痛、产后中风、筋脉拘急等证,治疗多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效果显著。
关键词:风湿;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在风湿科门诊经常遇到这样一类女性求医患者,以关节、肌肉疼痛、怕凉、怕风等为主诉,而查体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异常,难以明确诊断,应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治疗效果不理想,使医生感到困惑。常常是病人很痛苦,医生很无奈。总结近5年我院风湿科门诊女性患者中这类患者占到21.4%,均为产后发病,年龄集中在20~40岁,明显高于此年龄段其他风湿性疾病的女性患者。虽然目前该病尚无相关的西医病名,但这种疾病在中国确实存在。有人将其诊断“纤维肌痛综合症”,但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有些患者被误诊为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应用慢作用药治疗,不但无效还会因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更多的不适主诉。按照ICD10的国际疾病分类可将其归为风湿病,未特指的“关节风湿病”。考虑这种疾病有特定的患病人群,笔者认为将该病称为“产后风湿症”更能反映疾病的特点。
产后风湿发生于妇女产褥期或产后(流产后、小产后)百日内,以关节周围软组织酸痛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又名“产后身痛”“产后风湿痹痛”“产后关节痛”“产后风”等。本病的典型症状表现类似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的关节痛,但实验室检查指标多无明显异常[1]。由于本病病情迁延、病因复杂,患者常是有苦难言,所以探讨其病因病机及治法对减轻临床症状、确立正确规范的治疗方案有着长远意义。
一、病因病机
产后风湿症发病多有产后或术后不慎起居,洗涤过凉,衣被厚薄失宜,睡卧吹风,居住潮湿之地或室内空调、冷气、电扇使用不当等诱因。发病原因是否明确与患者体质因素有关,素体强盛者多能明确地描述原因,少部分素体虚弱者不能说清起病原因。由于该病临床特征除躯体不适外缺乏生物学功能的异常指标,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尚不能解释该病的病理机制,相关研究尚属空白。中医对产后风湿症病机有明确的认识:妇女十月怀胎,需大量气血孕育胎儿,一朝分娩,失血耗气致产后气血亏虚,四肢关节,肌肉筋骨失于濡养,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导致阳气痹阻,气机不行,经络不通,血脉不畅。不通则痛,不荣则麻,湿阻则酸沉胀,阳气失于温煦则怕风怕冷。
二、临床特点
2.1疼痛表现多种多样有患者全身肌肉、关节串痛,痛位不定;有患者疼痛固定于肩、腰、背或一侧肢体或数个关节;有患者以四肢、头部或躯干某一部位沉重、酸胀、麻木为主,仅有轻度疼痛;有的患者疼痛、酸沉、麻木同存同重。疼痛症状可于受凉或劳累后加重,休息或得热后减轻。
2.2以怕风怕凉为主症状,仅有轻度疼痛或不痛这些患者穿衣异于常规与环境气温不相符,对寒凉的敏感程度到了令人不可理解的程度。有的患者严重怕风,自觉外风刺骨难耐,甚至不能忍受常人感觉不到的极其微弱的风。
2.3疼痛、怕风、怕凉可同时存在,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如头部、面部、牙齿、腰、肩、四肢、一侧肢体或某关节、足跟、足底、表皮等。
2.4伴随多种兼症如自汗,盗汗,乏力,气短,心悸,失眠,腹胀,纳少,头晕,耳鸣,易感冒等。
2.5常合并焦虑或抑郁现代年青人,感情脆弱,心里承受能力差,对生活环境变化不能及时适应,一旦产后出现身体不适,精神过度紧张,容易引起心理障碍,使病情加重,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工作。表现为主诉颇多,全身多种不适。甚至自觉生活不能自理,生命受到威胁。
2.6查体无关节肿胀、畸形及关节功能障碍等任何阳性体征。
2.7理化检查无异常。
三、诊断依据
目前临床上产后风湿症没有现代医学的诊断标准,特定的发病人群及发病时间使得诊断并不困难。由于无阳性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依据,没有一种对确诊有意义的诊断方法,所以临床应通过排除法来确诊,在除外类风湿关节炎(RA)、脊柱关节病(SPA)、强直性脊柱炎(AS)、结缔组织病(CTD)等能引起主要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后,依据以下几点做出诊断:①发病在生产后100天内或流产、妇科手术后,有与多风寒冷潮湿的外界环境变化有关的诱因。②以关节、肌肉疼痛、沉重、酸胀、怕风、怕凉等为主要主诉。③无阳性体征。④实验室检查无异常。⑤应用NSAIDs药物止痛效果不明显。⑥除外能引起主要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现代医学对产后风湿症状的认识:产后体质虚弱,对外界之刺激如风、冷、湿、食反应敏感,多有情绪波动,抗病能力明显较正常为低,易发产后风湿,其疾病演变呈良性经过。发病有以下方面:1.产褥期特殊的生理状态;怀孕、分娩至产褥期各个阶段,生理变化较大。需要一个相适宜的内外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饮食、卫生、情绪等。2.产后抗病能力降低。3.感染因素。4关节结构与骨钙因素:妊娠晚期及分娩时,都可导致骨盆关节活动性增加及关节松弛,引致腰部关节肌肉疼痛;孕期母体骨钙大量供应胎儿发育,导致骨钙流失未能及时补充,骨钙代偿性游离,是引致肢体骨骼疼痛的因素之一;产后过早劳作,使孕期松弛的关节韧带进一步劳损,复原受阻,可引起局部循环障碍,亦是造成疼痛的重要因素。
四、治疗
现代医学对该病尚无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NSAIDs或小剂量激素或理疗可使患者部分症状得到一定改善,但作用维持短暂。合并有抑郁/焦虑较重的患者,联合抗抑郁/焦虑药可有一定疗效,但患者依从性差。中医药治疗可取得很好疗效。以扶正祛邪为治则,扶正以温补肾脾,益气养血为主;祛邪以散寒祛风除湿通络为主。病程短者,扶正祛邪并用;病程长者,扶正重于祛邪。具体选方用药须以辨证为基础,辨证要点:辨清感受的风、寒、湿邪孰轻孰重;辨清气、血、阴、阳孰虚为主;辨清气滞血瘀是否存在;辨清正虚、邪实侧重哪方。遵循辨证选用中成药治疗也可取得一定疗效。配合理疗、针灸、药浴等中医综合外治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治疗用方举例:汪悦教授治疗血虚风寒夹瘀型取黄芪桂枝五物汤、玉屏风散,四物汤、当归四逆汤及大秦艽汤之义合方,扶正祛邪兼顾。寒热错杂两型,取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合用四妙丸、石膏等加减寒热并治。其特点:①扶正以祛邪,同时注意姜、枣和酒的使用。生姜温中、解表,大枣补中益气,酒能温通血脉。②注重病久入络、化瘀祛痰。③“补”与“通”同用,本虚标实兼顾,寒热并治。④用药针对患者体质状况,尽量平和,不可过于峻猛,少用虫类药。⑤防误用辛温香燥之品,辛温香燥之药可祛风湿散寒止痛,但辛温香燥可耗气伤阴。其他治疗:针灸、推拿改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熏蒸、发汗法、激光免疫疗法,使局部循环迅速改善,起到镇痛作用。可考虑多法同时使用。治疗同时要注意指导患者科学调护,注意适度保暖,忌劳累、风冷及过汗,忌食膏粱厚味、辛辣油腻及生冷食物,及时诊断、科学治疗、减少复发、防止病情迁延。
小结产后风湿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古代医家的论著为临床更好地认识及论治产后风湿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挖掘古人思想,发现产后风湿发病与环境、体质和调摄等因素息息相关。临床治疗产后风湿应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抓住产后多虚、多瘀、多寒的病理特点,以调补气血为主,辅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参考文献:
[1]王玉明.对产后风湿症的认识[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54-56.
[2]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63-466.
[3]陈丽云.《妇人大全良方》妇科疾病诊治特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3):11-13.
[4]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102.
[5]王肯堂.证治准绳[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