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峰[1]2004年在《电子政府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我们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是在既定的价值体系和制度的安排下,达到既定目标的手段,电子政府也不例外。为此,我们要抓住信息化时代的机遇,电子政务必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紧密地结合,以电子政府为载体来实现政治文明,以政治文明为价值取向来建设电子政府。从政治文明的高度去推动电子政府的良性发展,避免行政体制改革走以前的老路和弯路,使电子政府的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而建立一个高效、公平、廉洁、服务型的崭新政府。 我国1993年启动的“叁金工程”(金桥、金卡、金关),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府建设开始起步;1999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则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府建设全面实施。但是,对电子政府的认识,人们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本文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角度,对电子政府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旨在站在政治文明的高度,结合理论去引导实践,以整合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和功能,使电子政务的建设向既定的目标发展。 文章共分四个部分,在第一章,对电子政府和政治文明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说明,并介绍了学术界对电子政府建设与政治文明发展的研究现状。 在第二章,从叁个方面阐述了电子政府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首先讨论了我国传统政府存在的弊病及其改革的迫切性,其次分析了西方电子政府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然后对电子政府给我国政治文明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进行了详细论述:建设电子政府,有利于增强政治意识文明、重塑价值理念,有利于提高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有序社会,有利于推进政治制度文明、实现政府再造。 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电子政府对于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也是这样,作者并没有忽视其消极的一面。在第叁章,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电子政府给我国政治文明带来的挑战,认为电子政府的发展会对我国的国家主权、政府管理体制、政治文化、道德价值导向能力等构成巨大挑战。最后作者从辩证的角度,对电子政府建设给我国政治文明带来的一些困惑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第四章,作者则对如何建设电子政府以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发展进行了具体和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如加强政治文明的主体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电子政府运作环境等。
唐冉熊[2]2005年在《透明政府及其在我国的建构》文中指出数百年来,西方学者曾梦想把政府变成“玻璃缸里的金鱼”,清澈透明。事实上,世界上众多国家正在进行着透明政府的实践表明,透明政府是21世纪民主国家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民主政治的呼唤也越来越强烈。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正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而实施“透明政府”这一战略选择,恰恰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因此,及时对透明政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相关理论问题,并提出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综合运用政治学、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等学科领域的不同研究方法,立足于国内外已有的相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资料,明确提出透明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框架下,按照政务公开透明、公民参与政务活动原则建立起来的承担满足公民公务信息知情权和政务活动参与权义务的政府;其内涵包括“以人为本”的信息伦理、“循序渐进”的信息公开、“积极有序”的公民参与、“软硬结合”的制度保障。重点分析了我国透明政府建设的政治学、行政学、行政法学理论依据,即人民主权理论、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理论、治理理论、平衡论;指出WTO透明度原则的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途径、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
黄叁生[3]2004年在《电子化政府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适应信息时代政府治理变革的需要,构建电子化政府是大势所趋。我国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化,在构建电子化政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命题。政治文明是一个包括政治民主化、政治公开化、政治法治化、政治科学化、政治高效化、政治清廉化等层面的多元复合结构,因此,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信息社会产物的政治主体——电子化政府,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实现政治民主化、政治公开化、政治法治化、政治科学化、政治高效化、政治清廉化,等等。正如硬币有两面一样,电子化政府在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对政治文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做到趋利避害,既发挥电子化政府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又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负面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姜保红[4]2010年在《甘肃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为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作为民族区域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构成了民族自治地方政权行政组织的重要核心,是实施发展规划、全面实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战略主体。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能力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在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只有政府的行政能力提高了,行政行为文明了,才能促进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平衡较快发展。目前,客观地评估民族地区的政府行为,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的发展。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居全国倒数第二位,而甘肃省实行民族自治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其他地区更存在一定差距。国家确定的宏伟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无疑对甘肃省提出了较之他省更高的发展目标要求,而对于省内处于更为落后地位的民族自治地区,提出的目标要求更高。因此,甘肃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压力更大,任务更加繁重艰巨正是基于上述认识,笔者选择了甘肃临夏、甘南两个民族自治州地方政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民族地区政府行为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调研,尽可能客观、准确地做出评估,找出政府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论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选题的缘由,理论研究和改革现状评述,研究方法、体系与视角,并就论文不足之处作了说明。第二部分,即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中、外政府的历史发展,阐述与界定了政府、地方政府的职能、行为、行为文明等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衡量政府行为文明的历史标准。第叁部分,即第二章,探讨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体系的一般构成及特征,民族自治政府行为文明的体现及其进步作用,并以甘肃回族、藏族地区为例,论述了甘肃省民族自治地方政权治理形式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第四部分,即第叁章,以笔者获得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田野工作资料为基础,审视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为文明建设现状,比较客观地做出了总体评估、主要成就、取得成就的深层次原因,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部分,即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为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生态经济、政治法律、历史文化、国际形势等方面的环境,分析了制约因素及其影响。第六部分,即第五章,梳理了前人对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为文明建设模式选择的各种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的认识,系统论述了建设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建设的任务以及建设的动力等问题。第七部分,即第六章,针对甘肃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为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加强自治地方政府能力是政府行为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加强政府行为文明建设的推动力,行政创新是行为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等。
胡建华[5]2014年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文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其中心内容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及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全面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各层次民主制度的建立健全,确保人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四个民主”的依法实现,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及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广泛权利和自由的依法实现和享有。于此背景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不仅是我国广大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制度形式,也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所面临的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更是法治中国建设进程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在农村基层的实践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从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社会现实出发,运用规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多学科交叉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放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围绕其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性的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其路径主要有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政府推进型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居于领导者和主要的推动者地位,法治主要凭借政府所控制的本土政治资源根据政府的目标进行指导设计和建构。社会演进型的主要特点是指法治国家的建设是在与政府相对应的民间社会生活中自然孕育和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是社会法治自然生发形成的结果。①两种路径各有特点,政府推进型认为法治国家秩序建设是一种理性的秩序建构,由于中国法治传统的缺乏,主张通过理想制度的借鉴和政府的强制力推动法治国家秩序的建构,排斥社会传统资源的积极作用。而社会演进型则认为法治国家秩序的构建不是理性建构的秩序而是一种自然生发发展的秩序,其实现的基础须从社会传统中去为法治的制度性变迁和理性建构寻求基础,而不是理想制度的借鉴和政府的强力推动。对此本文认为,上述两种法治国家建设路径各有优劣,应辩证的分析与看待,政府推进型路径强调法治建设是国家必须凭借国家权力进行建设的职责,不重视民间传统社会的作用和中国法治建设的社会传统文化基础,选择这样的路径,难免导致国家法治建设与民间社会自治的冲突和摩擦,增加法治建设的难度和效度。社会演进型则单纯地强调国家法治建设的自发性和自然性,轻视国家和制度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仅依据这条路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必将艰难而漫长。对此,怎么办?本文认为结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应高度重视法治国家建设路径选择的多元化,不宜走单一化的路径。结合中国法治建设的现实基础,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民问传统社会发育和中国国家权力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优势的发挥,走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互相结合、共同协调发展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建设路径。通过国家法治建设的路径多元化,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民众两方面的积极性,上下联动,在合力形成中共同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由此,在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路径中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进行法理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深刻的现实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从法理分析的视角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概念、价值理念、生发基础及其法治运行的困境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这不仅是回应目前学术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问题持续关注和不断深入研究的一种努力尝试,也是本文得以展开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前提条件。论文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概念进行了探析,并将其与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在全面解构概念的基础上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进行深度的剖析,论文认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基层民主自治性、基层制度性、基层治理模式性及农民活动方式性等方面,这是对农村民主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究的制度价值基础。同时,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社会演进型路径中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有其经济、政治、文化及伦理等方面的生发基础。由于国家现有乡村关系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语义的模糊性导致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轨道上的运行与发展面临外部、内部困境的制约与束缚。导致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运行困境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其与来自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的法治国家建设路径的理性安排制度的矛盾与冲突,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为;社会对国家的抵制与融合;自治权对行政权的消解与平衡;权利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对自下而上社会演进型路路径中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理分析,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路径中加强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治保障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域下基于社会演进型路径与政府主导型路径协同发展基础上实现其对法治国家建设推动功能与作用发挥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国家政府的主导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治保障是个系统工程,须从宏观进路与微观的具体路径两个方面进行建构。从宏观进路层面看,我们认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首先必须建构起由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及环境等动力机制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全面系统的动力机制系统,其次需要明确由以人为本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法治均衡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及服务社会原则等因素共同组成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着力完善与农村民主管理法律制度创设有机衔接、融合与高效运行的动态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机制。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微观方略中,我们认为应遵循对制度实施法治保障的一般规律,重点应从立法、执法及司法保障等方面着手,切实解决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难点与难题,从而构建起比较全面、系统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完整框架。本文立足于学界有关农村民主管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尝试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社会演进型路径中的法理分析与政府主导型路径中的法治保障等问题进行比较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研究,这不仅是政治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且还是法学、历史学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关注的着力点是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实现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和谐互动关系的构建,笔者力图通过该研究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一定的智识基础。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创新性,本论文进一步完善与深化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基本理论的研究,拓展了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实施保障的范围研究领域,在重点突出、综合系统、全面协调的中国特色基层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道路进程中,为我国各地推进农村民主管理改革提供了普适性的可资借鉴参考的法治对策的基本思路。诚然,囿于作者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的限制,论文中的有些论点与分析论述尚存在不足,个别地方也没有充分展开,这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王帆宇[6]2016年在《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正面临持续恶化大背景下,我国的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逐步呈现的,并且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的社会转型时期,其广度、深度和难度前所未有。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不是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的外生变量,而是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全过程的内生变量。所以,从社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考察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探讨这一问题的破解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来探讨我国环境问题的。本文坚持以教育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经济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从规范和实证相统一的维度,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逻辑,详尽诠释了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本质关系,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相关问题的破解之道。本文着重围绕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问题展开系统论述,共包括以下几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到该论文的研究缘由及其研究意义,综述了社会转型进程中国内外对生态文明研究现状与述评,交代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构框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等。第二部分从辨析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过程,最后得出结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人类要摆脱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必须实现文明观的生态转型,走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第叁部分首先对社会转型及其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些基础性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一般关系。通过对此关系理论的阐述,为整个文本的研究铺垫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主要围绕新时期我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顿展开。这些成就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双边与多边生态国际合作不断迈出新步伐;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同时,文章也对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顿进行了归纳,包括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自然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等。此外,本文还在遵循辩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诱发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这些因素不仅有其自然原因,亦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而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因素,而社会原因既表现为制度上的缺失,也表现为人类观念认识上的局限等。第五部分主要对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包括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初始背景、目标指向、进程与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高效率的价值取向、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不断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等叁个角度阐述了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对生态文明带来的正面效应。与此同时,文章也从市场失灵所引发的环境外部性、“经济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等几个方面就经济市场化转型给生态文明带来的负面效益进行了把握。第六部分侧重于从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带来影响的角度展开论述。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首先对政治转型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嬗变、“全能型”政府裂变、从免责行政到责任行政转变等叁个视角进行切入,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不同影响。第七部分通过回顾中国文化转型的历程,概括出了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实质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表征,并具体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转型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笔者对这种影响的阐述主要围绕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自我文化意识的提升、法律至上理念的逐渐生成、契约文化精神的生成等四点展开。第八部分主要是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之主体和原则等理论维度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层面就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瑞岚[7]2014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政治发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也是我国建国后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思想,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取得重要成就。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而政治体制改革更成为影响整个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梳理、总结和凝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对于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进行分析和考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本文写作的整体构想。此部分在界定“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思想”等核心概念以及与选题相关的其他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梳理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资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次,具体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1978至1989年:“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9至1997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97至2002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2002至2007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7年至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章的第叁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文献分析,主要考察: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道路的思想,即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任务和途径的思想。首先,民主和法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基本任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方面,通过研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思想,系统地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从立法、执法(执政)和法治观念的角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探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其次,研究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途径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重要意义在于: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政治发展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并为新形势下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
肖陆军[8]2006年在《论服务型政府建设》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行政体制的方方面面。在建构服务型政府过程中,要求我们既要大胆吸收国际经验,又要立足基本国情;既要重视“硬件”建设,又要重视“软件”建设;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善于开拓创新。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英美等发达国家为了走出国内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这是西方国家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而进行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成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当代国外行政改革的主要动因、理论依据、改革实践和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博采众长,有利于我们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少走弯路。 我们认为,立足国情,理清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是深入开展研究的前提。因此,有必要阐述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崭新的行政改革模式,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它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必定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的问题,需要通过正确的价值取向来把握。要顺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我们必须确立明确的价值取向,否则就可能南辕北辙,偏离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方向。我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社会公正、社会本位、和谐发展等价值取向是符合国情的现实选择,只有重视并发挥这些价值取向的作用,才能解决服务型政府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减少盲目性,才能使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向既定的目标发展。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根据保持政权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承担的职责和功能。任何国家的政府职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行政生态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当代中国的政府职能经历了近六十年的变迁,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回顾历史,总结规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规律,也有利于对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进行科学定位。准确定位政府职能是我们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政府一定要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强化创新制度职能,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和知识发展战略,强化保障国家安全的职能,强化统筹发展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等等。 从建构服务型政府的“硬件”方面看,我们认为主要包括推进政府组织创新,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切行政管理活动都要以行政区划和行政机构为基础才得以开展,有效的行政管理需要合理设计的行政区划和行政机构与之相匹配。因此,研究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建设必然涉及到行政区划调整和深化机构改革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国情,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扁平化组织架构。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公务员队伍作为党政人才的主体,是政府职能的具体执行者,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和能力直接决定政府的行政绩效。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我们必须从增强行政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健全行政人格、提升行政能力和健全管理机制等方面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从而为建设服务型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持。 公共财政是服务型政府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公共财政提供充裕的财力保证,服务型政府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服务型政府的成功建设始终离不开公共财政制度作保障,我们必须加快以公共化为取向的财政制度变革,改革公共收入制度,完善公共支出制度,并逐步理顺公共服务供给中各级政府财政事权划分。
张弛[9]2015年在《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过程,是保障政治系统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它要求人民广泛的政治参与,以共同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为了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建立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等等,规定了公民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选举、投票、信访等方式实现政治参与权。新形势下,以QQ、微信、微博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凭借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全球性、互动性和直接性等特点飞速崛起,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政治参与是公民借助新媒体参与和影响政治生活的行为。本文以新媒体为视角,对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进行研究,探析新媒体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助力与制约以及新媒体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具体来讲,全文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该章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这部分的写作为论文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是新媒体及公民政治参与相关问题概述。该章第一部分是新媒体相关问题概述,它包括:新媒体的概念、发展历程、特征和分类;第二部分是公民政治参与相关问题概述,它包括:公民政治参与的概念、类型、内容、特征和渠道。第叁章是新媒体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该章第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公民政治参与思想,它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公民政治参与设想、列宁公民政治参与思想;第二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公民政治参与思想,它包括: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拓展公民直接政治参与方式;第叁部分是西方公民政治参与思想,它包括:古希腊时期的政治参与思想、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思想、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思想;第四部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公民政治参与思想,它包括:大一统思想、心怀天下思想、民本思想、和谐思想。第四章是新媒体对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第一,实现公民政治参与价值,这部分的内容有: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增强公民政治参与认同、培养公民协商民主精神、塑造文明政治参与行为;第二,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这部分的内容有:提升政府的良好形象、形成多元化监督体系、完善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第叁,维护社会生活和谐稳定,这部分的内容有:引导公民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保障公民表达自身利益诉求、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机制完善、实现公民监督政府公共决策;第四,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这部分的内容有:塑造新型公民政治文化、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引导党的思想宣传工作、保障公民政治参与平等。第五章是新媒体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第一部分是新媒体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助力,它包括:搭建公民政治参与平台、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时效、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愿、开阔公民政治参与视野;第二部分是新媒体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它主要包括:冲击公民政治参与的传统模式、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理性思考、挑战公民政治参与的政府管理、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第叁部分是新媒体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它包括:公民政治参与缺乏正确引导、公民政治参与非制度化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综合质量不高、公民政治参与社会环境有待改善、新媒体自身发展状况的局限。第六章是新媒体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第一,坚持党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正确引导,这部分的内容有:加强新媒体政治参与的党性原则,增强对新媒体虚拟空间的管理,建立公民政治参与的道德规范,尊重新媒体传播的客观规律。第二,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建设,这部分的内容有:健全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建立公民政治参与的管理制度、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沟通制度、形成运用新媒体的监督形式;第叁,培养公民政治参与的理性意识,这部分的内容有:加强公民政治参与权利意识、培养公民政治参与法治观念、提高公民政治参与信息素养、加强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培养;第四,强化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环境建设,这部分的内容有:加强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电子政务、构建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文化、建立新媒体安全防范机制;第五,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媒体建设,这部分的内容有:完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加强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建立新媒体发展管理体制、培养新媒体管理服务人才。
蔡晓琳[10]2007年在《信息时代的政治文明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如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信息化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了各国政府的共识,并且在各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积极探索中凸显多样性的特征、多元化的趋势、多维度互动的特征。在此背景下讨论信息化、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路径的选择和伟大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具体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信息检索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比较、分析、归纳等基础上,同时,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对信息化时代的政治文明加以研究。在探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文明如何实现健康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认为,我国如何从各国实践中借鉴有益经验,并立足于本土实际,探索适合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路径,关键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视我国目前政治文明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理想目标,以贯彻《2006-2020年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导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健康、高效地发展。为此,本文共分为叁章,重点关注信息时代的政治文明的价值理想、现实问题及实现路径。第一章政治文明在信息时代发展的新内容,主要从政治文明在信息时代的价值表征、制度转型和行为转变叁个方面入手,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信息时代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从国内外的政治文明的发展背景中寻找历史原因,分析我国传统政治文明和西方政治文明对目前我国政治文明信息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叁章考察我国政治文明信息化的现状,寻求合适的发展战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文明信息化的先进经验,实施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参考文献:
[1]. 电子政府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D]. 罗峰. 中南大学. 2004
[2]. 透明政府及其在我国的建构[D]. 唐冉熊. 四川大学. 2005
[3]. 电子化政府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 黄叁生. 河北大学. 2004
[4]. 甘肃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为文明建设研究[D]. 姜保红. 兰州大学. 2010
[5].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D]. 胡建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王帆宇. 苏州大学. 2016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 张瑞岚. 武汉大学. 2014
[8]. 论服务型政府建设[D]. 肖陆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9].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 张弛. 吉林大学. 2015
[10]. 信息时代的政治文明建设[D]. 蔡晓琳. 华侨大学. 2007
标签: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政治参与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政治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政治文明论文; 法治国家论文; 法治政府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政治背景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民主管理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服务型政府论文; 民族自治地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