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资金短缺及完善西部投资软环境的研究

西部大开发中资金短缺及完善西部投资软环境的研究

徐红梅[1]2003年在《西部大开发中资金短缺及完善西部投资软环境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解决西部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成为当前西部开发急需解决的问题,融资问题的研究对于西部开发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对西部融资问题的论述是通过对不同融资方式的比较选择,围绕当前西部应加强对投资软环境的建设而展开的。 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首先论述了资金要素在西部大开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目前西部资金短缺的现状,并通过对不同融资方式的比较,指出在解决西部融资问题上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投资,而需依靠市场自筹来解决所需的资金问题,当前应主要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改善投资软环境,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汇集社会资金来解决西部短缺的资金问题。文章论述了完善西部投资软环境的重要性,分析了西部投资软环境落后的原因,最后给出了完善西部投资软环境的相关对策。

甘时勤[2]2004年在《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的客观形势和区域格局下,2004年3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认真研究并深刻把握西部开发工作的规律性,不断改进和加强对西部大开发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实施西部大开发四年多来,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特色农业、能源建设、旅游、中医药等产业迅速崛起。但是,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仍在拉大,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缓慢,工业竞争力不强,“叁农”问题突出,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生态环境虽有局部改善,但是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资金约束仍然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瓶颈”问题。如何筹措开发资金、弥补资金缺口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就成为西部开发得以持续推动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逐步由财政主导型转变为金融主导型的过程中,西部大开发的资本形成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主要依赖财政投入,而应该更多地寻求金融支持。 金融发展的总体分析表明,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强相关关系,金融发展,有利于稳定快速有质量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增长差距。但是,我国金融发展却呈现明显的“高增长、低效率”特征,在整个改革中,金融市场只是被动地适应西部开发融资的需要,未能发挥现代金融在配置资源,风险管理、监督企业、传递信息等方面的多种功能。目前,在我国执行统一的存贷利率的情况下,由于地区投资收益的差别,经济发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达的东部贷款收益率比西部高,客观上导致了西部资金“倒虹吸”到东部,让原本就极其贫血的西部经济雪上加霜。这种严峻的现实要求国家在增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要出台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政策,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充分发挥金融的筹资融资、调节经济和资源配置功能,支持西部经济开发。因此,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我国正处于向市场化转型的阶段,这种背景下的区域开发政策尚无经验,因而在制订和规范支持西部开发的金融政策时,需要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域政策、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的现状和现行政策的不足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国际经验的考察,可以为我国的政策选择提供一个参照系,而东西部发展现状的分析则可以为金融支持的政策和措施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支持构造理论的基础。因此研究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为总论,第叁章到第七章为专论。第一章梳理和归纳了西方发展金融学理论,阐释了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进而通过分析美国西部开发、日本北海道开发经验,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中金融支持的可行性;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评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阐述西部地区金融政策总体框架。第叁章针对西部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关联度小,结构转换能力弱等问题,通过借鉴美国、欧盟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政策和经验,提出了利用信贷、利率等金融杠杆,将财政与金融配合,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第四章从“叁农”问题入手,针对西部落后的农业,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等现状,研究了西部农村金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政策,同时探讨了如何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发挥其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第五章用科学的发展观论证了西部生态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利用金融支持西部生态建设作了系统的分析。第六章深入阐述了西部科技和教育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作用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困境。针对西部科技和教育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七章从政策性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叁个类别具体阐述了如何促进金融体制创新,在完善自身经营的同时,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和探索。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角度,阐释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探讨了金融支持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前,关于西部开发中的金融研究,大多立足于金融,从“区域金融”出发去讨论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与西部开发问题。难免有一定局限性。本文转换了研究视角,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出发,研究西部大开发对金融提出了什么要求?如何通过金融支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金融怎样在为西部大开发服务中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这样,就从思维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拓展了 “区域金融”的视野,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揭示了方向和路径。 论文通过金融与发展相关关系的分析和资金向东部“倒虹吸”式的流失研究,证明资金

金秋[3]2005年在《西部开发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从国情出发,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经验,充分利用劳动力和市场的比较优势,积极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外资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隐含着诸多问题,如地区发展差距日趋扩大已影响了中国经济进一步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的巩固。 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资本积累、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是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或地区如何解决好资金来源问题,取决于资金积累能力和引进外部资金能力。西部大开发最紧缺的要素之一是资金,西部地区如何吸引更多的外资,如何让外资最大限度地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摆在西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西部大开发中提出了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这对于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又阻碍了外资的进入。尽管这些地区存在着资源、市场、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还是吸引了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就连资金、资源也不断流向沿海地区,致使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近年来,外商投资虽然有向我国中西部扩张的趋势,但进展缓慢。我国己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如何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外资参与西部大开发己被提到日程上来。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数生活在西部地区,缩小地区差距,有着超过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之上的特殊意义—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基础好,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较强,从而对外资的吸引力较大。然而对于区位条件不好而对外资的吸引力较小的中西部地区,就需要政府采取特别的优惠政策来弥补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以吸引外资,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从而实现各个地区的均衡发展。当然,过度的优惠政策导致明显的市场扭曲和寻租,不利于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竟争。借鉴东部沿海经济特区发展的经验,对西部而言,虽然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家有可能对外资西进采取鼓励性的优惠政策,但从长远来看,西部地区不能过多地依靠国家政策的倾斜和优惠,不能过多地从减少税收的角度考虑吸引外资,而应注意自身机制的调整和改造,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吸引外资投向优势产业和区域,从体制和经济发展上逐步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资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入世给我国利用外资所带来的空前机遇和严峻挑战,西部地区如何实现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和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与质量,是摆在我国利用外资面前的重大课题。 外商直接投资是基于赢利预期的市场化决策,是市场化与商业化的一项活动,而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极强政策性的国家战略,如何将二者统一、相互促进是本文研究的一项重点。造成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历史文化的因素,也有资源桌赋的作用,更有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的影响,另外区域发展理论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的发展。这些影响因素中有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些是可以人为改变的。 论文的主要进展在于,系统地分析了西部地区引资现状、主要障碍及比较优势,对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土,提出了在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重背景下,西部地区应采取那些战略调整。尤其是入世后要求对优惠政策进行调整,最终实现国民待遇原则,西部地区应该抓住时机,优先进行制度创新,积极吸引FDI,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外商直接投资,中性外资政策

易承愚[4]2001年在《西部大开发的资本形成与投融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资本形成理论,论证了资本积累、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进而探讨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资本形成理论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意义。然后,立足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考察和剖析了西部地区的投融资现状及其成因。本文认为资金稀缺、资本形成不足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主要在于:投融资环境差、资金流失严重、区域贸易条件恶化、二元金融结构明显、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等。最后,本文分析了当前西部大开发中需要矫正的若干投融资误区,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投融资应遵循的总体原则。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如何完善投融资机制,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西部资本形成,实现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孙晓娟[5]2003年在《西部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制度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投资力度的加大 ,西部地区“硬环境不硬”的局面已有所改观 ,但“软环境太软”的问题依旧非常突出。当前 ,西部投资软环境建设必须结合西部大开发和 2 1世纪新趋势的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 ,立足于体制创新 ,从更新观念做起 ,切实调整政府角色 ,正确发挥政府在体制创新和投资软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鲁地[6]2006年在《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运用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比较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等现代经济学科和理论的成果,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5年西部大开发的成果和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着重对甘肃西部大开发前(1996—1999年)和西部大开发后(1999—2004年)两个时段的经济发展过程,运用多种科学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确定甘肃省未来合理的发展基调和科学的发展目标,探求促进甘肃省未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突破口。 西部大开发5年来,甘肃省取得了巨大成就,从纵向相比,甘肃的变化非常惊人;但与全国和其他省份经济发展相比,甘肃省还有很大差距。 本文以甘肃省实际统计资料为依据,分别从整个西部在大开发以来的发展及与全国的差距,甘肃省经济实力,经济结构水平,工业化程度,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经济增长和人口的相互作用,对外开放和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西部大开发5年以来,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东部、南部的差距反呈继续拉大之势;甘肃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9.72%,低于全国其他省份年均水平;全省收入差距拉大;产业结构呈现“二、叁、一”工业化过程的典型特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增,未来几年投资需求巨大;经济外向度低,而且与全国的比较差距很大等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甘肃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第一产业发展缓慢,“叁农”问题严重;二、第叁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化程度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叁、甘肃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对投资的依赖较大,未来几年投资需求巨大。在分析以上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一、加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促进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二、放宽市场准入,走非均衡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第叁产业;叁、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

岑雪婷[7]2010年在《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70年代项目融资作为一种项目筹资模式兴起以来,到目前为止,项目融资在世界各地运用已经相当普遍,它的资金来源更加广泛、期限更长、政府介入更少,涉及项目遍布能源、石化、电子等行业,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高增长特别引人注目,业内人士将内蒙古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这一现象称为“内蒙古现象”,尽管内蒙古的经济近些年有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但其发展的步伐仍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项目融资作为一种全新的筹资方式对内蒙古地区建设的资金筹措、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建设中,项目融资正在作为一种重要的筹资模式逐步介入到一些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资源与能源的开发等,极大的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共性到个性的推演归纳方法,总体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依托项目融资的理论与实践,来系统地探讨内蒙古项目融资的相关问题。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对项目融资的综述,沿着从理论到实践这一脉络,在分析项目融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项目融资在国内外的发展。第二章到第四章,是对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情况的具体分析。第二章是对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必要性与基础条件的分析,在分析了内蒙古地区进行项目融资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内蒙古项目融资的基础条件。第叁章是对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基本情况的探讨,探讨了项目融资在内蒙古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并剖析了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项目融资中所出现的问题。第四章针对内蒙古项目融资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相关建议,使项目融资在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的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有关项目融资的研究大多仅限于国外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关于民族地区的项目融资状况与影响的研究的论着较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内蒙古这一典型民族地区为代表,对民族地区的项目融资状况与其对经济的影响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论述,拓展了项目融资新的研究范围。以往对民族地区经济的研究,尽管有从各个侧面与角度的研究,但从项目的角度出发,研究其与民族地区经济关系的论着极少。本文将从项目融资的角度来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民族地区经济问题研究一个全新的角度,开辟了民族地区经济问题研究的一个全新的领域。此外,本文希望能够对民族地区尤其是内蒙古地区的项目融资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可行意见,为内蒙古项目融资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依据。

安尼瓦尔·阿木提[8]2004年在《基于区域理论创新的新疆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提出的重大宏观战略。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自然资源丰富、边境线最长的多民族边疆省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时期,新疆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尽快赶上中东部省区经济发展,成为新疆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研究探讨新疆经济发展问题,对新疆充分把握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规划制定发展战略,从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加快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解决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找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成为其中的关键和首要问题。 本研究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最新理论成就的指导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中,对新疆经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索。研究中采用比较研究、数理统计、系统分析及历史发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新疆经济的统计资料、研究报告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建立了理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对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优劣势进行了系统地阐述。通过对过去四十多年新疆经济发展采取的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回顾与评价,本文提出了新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新的发展战略构架,即在充分利用新疆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叁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体系: ——以地缘优势利用为基础的东西联动协同发展论。在空间结构上提出了以亚欧大陆桥为轴线的新疆与东部地区联动协同和中亚地区的联动协同;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轴线的区内联动协同;地方经济和兵团经济的融合。并提出了四种联动协同发展模式:产业调整型联动协同、资源开发型联动协同、科技合作型联动协同和投资融资型联动协同。 ——以优势资源利用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论。以优势资源为核心发展新疆产业集群化是繁荣地方经济的可行选择。以新疆五大支柱产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五大支柱产业群,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以优势技术开发为主的区域创新体系论。在构建西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区域创新的战略思维: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后发优势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差别发展战略。创新体系的建设应当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推进管理、教育、文化的全面创新。

白津生[9]2009年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认为西部大开发中,资金是首要约束条件,良好的融资体系将对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起到决定性作用。受西部地区经济禀赋与商业性金融逐利性的制约,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不可或缺。本文从政策性金融理论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通过对西部地区资金积累能力与投资环境的分析,对政策性金融的功能特点、国际经验、我国政策性金融支持西部建设情况的探讨,证明政策性金融对西部大开发的先导作用,并对其作用发挥提出建议。

王辉[10]2001年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投融资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认为,西部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资金不足,资本形成困难。构建符合市场条件、遵循国际规则、适应西部特点的投融资战略体系,是新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客观要求。本着这一思路,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资本形成的一般理论。该部分吸收西方发展经济学资本形成理论,进而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资本因素,阐述了资本形成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分析了西部资本形成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以大量实证分析,探讨了西部资本形成的问题及其内部、外部的制约因素。 第叁部分,考察了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投融资政策及先进经验。 第四部分,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投融资战略构想。着重从叁个方面论述,第一,建立适应西部的区域化投融资体制;第二,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第叁,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其中第一点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新意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西部大开发中资金短缺及完善西部投资软环境的研究[D]. 徐红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2].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D]. 甘时勤. 四川大学. 2004

[3]. 西部开发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 金秋.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4]. 西部大开发的资本形成与投融资对策研究[D]. 易承愚. 湖南大学. 2001

[5]. 西部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制度思考[J]. 孙晓娟.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3

[6]. 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 鲁地. 兰州大学. 2006

[7]. 内蒙古地区项目融资问题研究[D]. 岑雪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8]. 基于区域理论创新的新疆发展战略研究[D]. 安尼瓦尔·阿木提.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9]. 西部大开发中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J]. 白津生. 甘肃社会科学. 2009

[10].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投融资战略研究[D]. 王辉. 郑州大学. 2001

标签:;  ;  ;  ;  ;  ;  ;  ;  ;  ;  ;  ;  ;  ;  

西部大开发中资金短缺及完善西部投资软环境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