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以居民社会组织参与的影响机制为议题,研究社区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规模、社会信任结构(差序格局属性)、社会参与类型(公共事务性参与、公益性参与)预测变量对居民社会组织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公共事务性参与、公益性参与和社会关系网络规模在促进社会组织参与行为发生方面存在非均衡性效应,其中公益性参与的促进效应最大,社会关系网络规模次之,公共事务性参与的促进作用最小;社会信任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属性在社会组织参与中影响不显著。数据分析和理论解释模型说明,居民社会组织参与正在由传统、被动的行政性议题及体制性参与向社会性议题及公益性、自发性参与变迁,由传统封闭单一的公共事务领域逐渐向开放及多元化方向演进,作为传统性的中国社会特殊主义的信任结构(差序格局)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不再显著,体现了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性走向现代性。公共事务性参与、公益性参与和人际关系网络规模的提升和扩大都有助于社区居民的社会组织参与,可以通过提高居民公共参与的公益属性,扩大其人际关系网络规模及培育现代社会信任水平以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组织参与。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潘泽泉,谢琰
关键词: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信任结构,参与属性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 社会学及统计学
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市社区治理转型与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9ASH003)
分类号: C912.2
页码: 128-135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880K
下载量: 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