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保留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式,色谱,膀胱,乳腺癌,术后,巯基,膀胱癌。
保留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唐成琼,吴恒,艾秀清,王玮,刘浩[1](2019)在《左侧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调强放疗两种呼吸模式剂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放疗是乳腺癌治疗非常关键的一步。本研究比较正常呼吸(free breath,FB)和深吸气后屏气(deep inspiration breath hold,DIBH)两种呼吸模式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剂量学差异,以寻求最适合于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最佳呼吸模式。方法选取2017-11-09-2018-11-08新疆医科大学第叁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8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手术后IMRT患者,同时采集FB和DIBH模式下的CT图像,在相同的优化条件下设计计划,比较DVH图中两种呼吸模式下剂量学差异,对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受量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呼吸模式下,计划靶区(plan target area,PTV)的V95(Z=-0.816,P=0.414)、V98(t=0.223,P=0.826)及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值(Z=-0.832,P=0.4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B和DIBH两种呼吸模式下比较患侧肺V5(Z=-3.636,P<0.001)、V10(t=5.617,P<0.001)、V20(Z=-3.632,P<0.001)及Dmean(t=4.334,P<0.001);健侧肺V5(t=8.040,P<0.001)、Dmean(Z=-2.179,P=0.029);心脏V5(Z=-3.732,P<0.001)、V10(Z=-3.732,P<0.001)、V20(Z=-3.267,P=0.001)及Dmean(t=15.221,P<0.001);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Dmean(t=20.95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健侧肺V10(t=1.179,P=0.255)、健侧乳腺V10(Z=-0.372,P=0.710)及Dmax(t=0.997,P=0.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IBH呼吸模式可以降低左肺、健侧肺V5、心脏及LAD等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减轻放疗不良反应风险,且对放疗靶区剂量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崔学江,徐勋,冯权尧,胡明,黄益恒[2](2019)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叁联”模式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上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中应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6年4月中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对照组直接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对照组为2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2年的复发率为11.76%、生存率为82.35%,对照组分别为32.35%、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有膀胱保留需求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实施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能减少术后复发,提升生存率,可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焦红菊,张燕林,王爱琴[3](2019)在《成分献血招募优化模式对献血者保留及血液安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成分献血招募优化模式对献血者保留及血液安全的影响。方法:在本中心成分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招募的献血者中选取54例设为观察组,予以成分献血招募优化模式;同期选取54例献血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献血招募模式。结果:研究组献血者献血前初筛检测合格率是96.30%,与对照组献血者献血前初筛检测合格率85.19%相比较高(P<0.05);研究组献血者的血液检测反应率是12.96%,与对照组献血者的血液检测反应率29.63%相比较低(P<0.05);研究组成分献血者中现场保留率是57.41%,高于对照组的37.04%(P<0.05),其余成分献血者类型构成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分献血招募优化模式的应用有助于保留献血者,扩大献血队伍,并保证血液安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19年02期)
江君珍,毛雪萍,张峰[4](2019)在《心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恢复状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4月~2017年7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本次研究,对照组采用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且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且术后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生活质量及心理障碍消除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障碍消除情况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与乳腺癌患者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可消除乳腺癌患者治疗后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问题程度,应当在以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06期)
王晓欢[5](2019)在《表面可控的苄基季铵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保留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方法,合成了3种键合量可控的苄基季铵(VBTA)修饰的混合模式固定相(BQA)。元素分析表明,VBTA表面键合量为0. 488~1. 178μmol/m2。根据溶质结构和流动相组成不同,BQA固定相实现了反相、正相、亲水和阴离子交换多种分离模式。除季铵典型的离子交换作用外,随VBTA键合量增加,疏水作用明显减小,π-π相互作用和极性作用增加,说明通过改变键合相密度可调节反相和亲水作用的相对强度。另外,在混合模式条件下分离有机酸,考察了流动相中盐浓度和有机溶剂强度对保留的影响,证明了反相/离子交换的混合保留机理。结果表明BQA混合模式固定相在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01期)
武思娟,武思翠[6](2018)在《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观察记录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各自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结果经χ2检验P>0.05,说明2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试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达2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9%,经χ2检验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8年09期)
Xiaohuan,Wang[7](2018)在《混合模式色谱中的协同保留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效液相色谱(HPLC)作为现代分析化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在化学、生物、医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单模式色谱以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离能力等特点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分离复杂样品过程中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反相色谱(RPLC)是最常用的色谱模式,对疏水性物质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但对强极性和离子型化合物的保留较弱,而且在分离碱性化合物时常导致峰形拖尾、柱效和重复性变差;离子交换色谱(IEC)常用于分离可解离的或离子型的化合物,但对于带相同电荷而疏水部分有差异的化合物分离度较差。离子对色谱(IPC)克服了以上困难,通过在流动相中加入离子对试剂,增加了离子型化合物在反相色谱中的保留,能够同时分离中性和离子型化合物。然而离子对试剂的引入造成柱平衡时间较长,与质谱不兼容等缺陷,不适用于梯度洗脱和制备纯化,从而限制了IPC在分离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混合模式色谱(MMC)依据固定相与溶质的多种作用机理,能够在单一色谱柱上实现不同的分离模式,而且在混合模式条件下可同时进行多种类型样品的分离检测。这种无离子对试剂参与的固定相设计能够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相比于传统的单模式色谱,MMC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分离效率和峰容量,尤其在分离复杂样品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反相/离子交换色谱(RP/IEX)因其高度的正交性,是开发和研究最多的混合模式色谱,广泛应用于复杂体系的分离分析。色谱固定相作为分离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色谱分离效果。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最简单的制备方法是将不同保留机理的色谱填料填装于一根色谱柱,溶质分子与不同性质的作用位点单独作用。但是,这种固定相具有装填不均匀和重复性较差的缺点。目前,在硅胶基质表面键合多功能配体是制备混合模式固定相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对设备要求低,所制备的固定相具有更好的装填重复性和更高的分离选择性。由于混合模式固定相配体与溶质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使其保留机理变得更为复杂。虽然近年来混合模式色谱的开发和应用较多,但是对其保留机理的系统研究却很少且存在争议。目前文献中关于RP/IEX混合模式色谱保留机理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种作用形式保留模型和叁种作用形式保留模型。两种作用形式保留模型认为溶质的保留受到反相和单纯离子交换两种作用的独立影响,而叁种作用形式保留模型认为除以上两种单独作用外,还存在反相和离子交换的同时作用,即协同作用。对于RP/IEX混合模式色谱的保留机理,多数研究者更倾向于两种位点单独作用的保留模型,而忽略了协同作用的影响。其次,对于反相和离子交换两种作用位点的同时作用,是基于简单的自由能加和原理还是协同原理,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另外,混合模式色谱中协同作用的定量研究仍是一大难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简单可控的方法制备反相/强阳离子交换(RP/SCX)和反相/强阴离子交换(RP/SAX)色谱固定相,并深入研究混合模式色谱的协同保留机理。为此,我们采用气相沉积和巯基-烯点击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在硅胶微球表面分别修饰苯磺酸和苄基季铵,制备RP/SCX和RP/SAX混合模式固定相,并在各种单模态条件下评价其色谱行为;然后,应用碱性药物作为探针分子,考察单配体和双配体RP/SCX固定相的实际分离能力,在不同流动相条件下系统研究RP/SCX固定相的保留机理,并且评价文献中两种保留模型的合理性,揭示混合模式色谱中协同作用的重要影响;最后,以键合苯磺酸和苄基季铵的叁种RP/IEX混合模式固定相为模型配体,对烷基苯甲酸同系物和对烷基苯胺同系物作为模型分子,深入探讨混合模式色谱中的协同保留机理,通过引入协同因子的概念对协同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基于此,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叁部分:第一部分:以球形多孔硅胶为原料,经气固相硅烷化反应得到巯丙基修饰的硅胶中间相;再经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键合反相和离子交换功能基团,得到RP/IEX混合模式固定相。以苄乙烯基叁甲基氯化铵(VBTA)为反应原料,通过改变投料量,合成了一系列键合量可控的RP/S AX混合模式固定相。元素分析表明,VBTA表面键合量为0.26-0.76 μmol/m2。根据溶质结构和流动相组成不同,该混合模式固定相实现了反相、正相、亲水和阴离子交换多种分离模式。结果表明,色谱分离过程涉及疏水作用、静电作用、π-π作用和极性相互作用。通过调节功能配体的键合相密度和流动相条件,该混合模式固定相可应用于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分离。和上述制备过程相同,以对苯乙烯磺酸钠为反应原料,得到单配体RP/SCX混合模式固定相,将苯乙烯和对苯乙烯磺酸钠同时进行键合,得到双配体RP/SCX混合模式固定相。通过13C固体核磁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两种固定相表面苯磺酸键合量基本相同,约为0.5μmol/m2,且双配体固定相上苯基键合量为1.31 μmol/m2。然后,在多种单模态色谱条件下对两种固定相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苯基的存在,双配体固定相提供更强的疏水作用和π-π作用。两个固定相表面苯磺酸键合量基本相同,所以阳离子交换和亲水色谱行为基本一致。相比于单配体固定相,双配体固定相能够更灵活地调节各功能配体的比例以满足不同的分离要求。最后,基于双配体固定相的多种作用机理,在SCX模式下高效分离了二甲双胍及其杂质,在RP/SCX混合模式下同时分离了酸性、中性和碱性药物。第二部分: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相比于单一模式色谱,在混合模式色谱中,溶质受到多种作用控制,保留机理更为复杂。因此,我们以四种具有疏水和离子交换基团的碱性药物作为模型分子,考察了单配体和双配体RP/SCX混合模式固定相的实际分离能力;通过改变流动相pH,离子强度和有机溶剂强度等条件,系统考察了混合模式固定相的保留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四种碱性药物在两个固定相上均获得较好的分离。两种固定相都具有反相和离子交换的混合保留机理。在相同条件下,由于疏水性苯基存在,碱性药物在双配体固定相上的保留更强。通过改变流动相中盐浓度,考察碱性药物的保留因子与盐浓度倒数的关系,表明RP/SCX固定相与碱性药物间存在反相、单纯离子交换和反相协同离子交换(协同作用)叁种作用,因此,叁种作用形式的保留模型对混合模式固定相的机理研究更为合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固定相上单纯离子交换和协同作用构成的总离子交换作用占主导,各作用占比与溶质、流动相组成、固定相配体的类型及其比例等密切相关。并且,协同作用对溶质的保留和分离选择性影响很大,双配体固定相上增加疏水性苯基明显增加了协同效应。综上所述,依据叁种作用形式的混合保留机理,不仅可以从流动相角度,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调节各作用的占比来优化色谱分离;还可以从固定相角度,通过灵活改变各类型配体的比例来满足不同的分离要求。该基础研究对于新型色谱固定相设计及复杂样品的分离优化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第叁部分:根据上一部分的机理研究,我们发现混合模式色谱中协同作用能够明显增加溶质的保留和选择性。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协同作用定量研究的报道,使得从分子水平指导混合模式色谱的分离优化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通过引入协同因子(γ)的概念,关联两种独立作用保留因子和协同作用保留因子,来定量考察RP/IEX混合模式色谱中的协同效应。实验设计思路如下:以叁种RP/IEX混合模式固定相上的苄基季铵(RP/SAX)、苯磺酸(单配体RP/SCX)、苯基和苯磺酸(双配体RP/SCX)这些双功能基团作为模型配体,对烷基苯甲酸同系物和对烷基苯胺同系物作为模型分子,其疏水和离子交换基团能够与双功能配体形成环状复合物,即螯合协同作用。首先,实验考察了流动相中盐浓度对溶质保留的影响,以保留因子与盐浓度的倒数作图,所得直线的截距即为反相保留值(kRP)。对烷基苯甲酸或对烷基苯胺同系物含有相同的离子交换基团,而疏水烷基链长不同,因此它们具有相同的离子交换保留值(kIEX),不同的反相保留值。以总保留因子(kT)与系列同系物的反相保留值作图,所得直线的截距即为kIEX。然后,根据叁种作用形式的保留模型,用总保留因子减去单独的反相和离子交换保留值,可以求得协同作用保留值(kRP/IEX),进而可以计算混合模式色谱中协同作用的相对贡献。最后,计算kRP/IEX与两种独立作用乘积(kRPkIEX)的比值,即求得协同因子,进而对叁个体系的正协同和负协同效应进行评价,其中有四种可能的情况存在,γ>1表示正协同效应,γ<1表示负协同效应,Y=1表示非协同效应(即两种作用只是简单的自由能加和关系),γ=0表示体系不存在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协同作用对离子型化合物的保留有重要影响,叁个体系中协同作用对总保留的贡献在27%-66%,其大小与配体的类型、烷基链长和流动相组成有关。随同系物烷基链延长(kRP变大)或流动相中盐浓度减小(kIEX变大),协同作用增加。相比于单配体RP/SCX固定相,双配体固定相上的协同作用更明显。协同效应的强度通过协同因子来评价。随单独反相和离子交换作用的改变,协同因子保持不变,说明混合模式色谱中的螯合协同与结构有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体与溶质之间的立体互补。RP/S AX和RP/SCX混合模式固定相表现为相反的协同效果。RP/SAX固定相的γ值为2.27,该体系表现为正协同,说明固定相和溶质分子在几何构型上能够很好的匹配。而单配体和双配体RP/SCX固定相的γ值分别为0.85和0.87,表现为负协同,原因是固定相上苯环与磺酸基直接相连,苯环的π-π作用产生了较大的立体位阻,不利于环状复合物的形成。以上结构表明协同效应的发生不是简单的自由能迭加,而是基于正负协同原理。该实验方法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化学结构与协同效应的关系,因此,对于特定复杂体系,可以设计合适的多功能固定相以满足分析要求。(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童臻,孙杰,施安,薛蔚[8](2018)在《应用日间手术模式开展保留部分尿道黏膜的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日间手术模式开展保留部分尿道黏膜的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 LEP)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637例,接受保留部分尿道黏膜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其中357例患者于日间手术中心接受保留部分尿道黏膜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均采取日间手术模式,即入院当日手术,留院观察1晚,次日出院;另外280例患者住院接受钬激光剜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前后症状改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6.7±18.2)、(47.9±24.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组平均等待入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住院手术组(9.5±4.8)d vs(17.6±7.4)d,(9 140.6±1 452.2)元vs(10 533.4±1 594.3)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术后排尿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除7例患者延迟出院外,其余350例患者均达成日间手术标准,于术后24 h出院。其中3例患者因术后出现一过性发热延迟出院,4例因阵发出血留院观察而延迟出院。结论:应用日间手术模式开展保留部分尿道黏膜的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患者的等待入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且治疗效果与住院患者相当。(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谢力,魏云芳,袁德凯,俞华,余珊[9](2017)在《保留式双语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以"岗位胜任力"(Post competency)为人才培养立足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迅速,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市场化下医药行业中稀缺的人力资源。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在国内的医学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已经有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但多数情况是首先在研究生课(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蒋瑾涵,王承慧,姜若磐,方伟,邱建维[10](2017)在《普通保留村建房管理模式思考——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南京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并取得成效,区政府对普通保留村的整治工作越发重视,规范农村建房成为治理和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江宁区规划保留村建房的现状问题,区政府从盘活存量用地、开展宅基地整理和建房导则体系构建叁方面探索规范农村建房的管理新模式。(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期刊2017-11-18)
保留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中应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6年4月中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对照组直接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对照组为2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2年的复发率为11.76%、生存率为82.35%,对照组分别为32.35%、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有膀胱保留需求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实施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治疗能减少术后复发,提升生存率,可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保留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唐成琼,吴恒,艾秀清,王玮,刘浩.左侧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调强放疗两种呼吸模式剂量学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
[2].崔学江,徐勋,冯权尧,胡明,黄益恒.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叁联”模式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上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9
[3].焦红菊,张燕林,王爱琴.成分献血招募优化模式对献血者保留及血液安全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9
[4].江君珍,毛雪萍,张峰.心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恢复状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
[5].王晓欢.表面可控的苄基季铵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保留机理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9
[6].武思娟,武思翠.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
[7].Xiaohuan,Wang.混合模式色谱中的协同保留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8
[8].童臻,孙杰,施安,薛蔚.应用日间手术模式开展保留部分尿道黏膜的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8
[9].谢力,魏云芳,袁德凯,俞华,余珊.保留式双语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
[10].蒋瑾涵,王承慧,姜若磐,方伟,邱建维.普通保留村建房管理模式思考——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