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作用论文_陈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针灸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针灸,针刺,症状,胃肠道,骨关节炎,疼痛,中医。

针灸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颖[1](2019)在《观察针灸联合共情护理干预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慢性失眠症患者施予针灸联合共情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调节作用。方法:将我院9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均分为A组(45例,针灸+共情护理干预调节)、B组(45例,针灸+常规护理干预调节),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状况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A组患者的入睡用时、睡眠时间、PSQI评分、周服安眠药次数、睡眠质量提升率均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高于B组患者的84.4%,P<0.05。结论:慢性失眠症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共情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调节其睡眠质量减少反复失眠的情况,建议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9年23期)

陈刚,翟宇新[2](2019)在《循经叩刺、温针灸足叁里、悬钟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脑源性心律失常疗效及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循经叩刺、温针灸足叁里、悬钟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脑源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方法将12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脑源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循经叩刺、温针灸足叁里、悬钟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疗程为14 d;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同时期心电图异常率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发生种类和发生率、相关生化指标、神经缺损评分的变化,随访3个月时预后情况。结果 2组治疗3 d、5 d、7 d、14 d后的心电图异常率均显着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时间点的异常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4 d后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ST-T段改变、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速、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14 d后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ST-T段改变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内皮素-1(ET-1)、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分级、预后良好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循经叩刺、温针灸足叁里、悬钟联合稳心颗粒可降低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脑源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具有心血管与神经系统双重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应激反应有关。(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徐荣[3](2019)在《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推拿应用于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推拿应用于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的作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中药熏洗和针灸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肘关节功能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肘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优良率为89.4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8.42%(P<0.05)。结论应用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推拿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许海燕[4](2019)在《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对中风后尿潴留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在中风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中风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47例)和配合组(51例),分别给予温针灸、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配合组膀胱尿液残留及尿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配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用于中风后尿潴留患者中,显效迅速,可快速减轻中风后尿潴留患者的痛苦。(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33期)

方芳,陈岩波,王艳丽,马育轩,王伟明[5](2019)在《基于代谢组学的针灸作用机制研究及其应用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研究代谢产物揭示机体生命活动代谢本质的一种科学方法。随着代谢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针灸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针灸经典理论的科学内涵已成为传统医药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将代谢组学技术引入到针灸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必然。本研究从针灸与代谢组学的内在联系和代谢组学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两方面展开,随着针灸作用机制与代谢组学技术结合的深入研究,对于针灸理论和临床作用机制的诠释、促进针灸学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针灸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陈莹[6](2019)在《温针灸疗法对寒湿型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温针灸疗法对寒湿型膝骨关节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寒湿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采取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为95.0%,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均缓解,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寒湿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荐使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李雁[7](2019)在《针灸联合中医推拿对腹泻患儿的治疗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腹泻时使用针灸+中医推拿的方法所起到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儿科2017年8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7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儿分成人数均等的两组,将其中接受针灸+中医推拿疗法的一组称为研究组,将另一单纯接受针灸治疗的称为对照组。治疗后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比治疗10天后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检验具备统计价值,P<0.05。结论采用中医推拿+针灸联合治疗的方式治疗腹泻患儿,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腹泻次数,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1期)

李成蓉,黄晶晶[8](2019)在《腹部红外线照射联合针灸足叁里穴位对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应用腹部红外线照射联合针刺足叁里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第990医院信阳院区普外科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D四组,A为腹部红外线照射联合针刺足叁里组(45组),B为腹部红外线照射组(45例),C为针刺足叁里组(45例),D为对照组(不使用腹部红外线照射及针刺足叁里45例)。观察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A组均明显短于B、C及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B组和C组均明显短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B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腹部红外线照射联合针刺足叁里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刘海飞,宋丰军[9](2019)在《标本配穴针灸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标本配穴针灸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旨在为更好地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48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标本配穴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吞咽功能改善情况(SSA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VFSS评分)与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同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①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94.59%vs. 83.78%,P<0.05);②2组治疗前S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S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④2组治疗前VFSS评分、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VFSS评分、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VFSS评分、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⑤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5%vs. 5.41%,P>0.05)。结论标本配穴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可显着提高总体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且不良反应少。(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黄玮,徐燕[10](2019)在《中医针灸治疗叁叉神经痛患者的选穴规律分析及对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叁叉神经痛患者的选穴规律分析及对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以我院门诊处接诊的叁叉神经疼痛者105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为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为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疼痛程度评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没有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叁叉神经疼痛症,对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30期)

针灸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循经叩刺、温针灸足叁里、悬钟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脑源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方法将12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脑源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循经叩刺、温针灸足叁里、悬钟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疗程为14 d;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同时期心电图异常率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发生种类和发生率、相关生化指标、神经缺损评分的变化,随访3个月时预后情况。结果 2组治疗3 d、5 d、7 d、14 d后的心电图异常率均显着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时间点的异常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4 d后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ST-T段改变、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速、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14 d后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ST-T段改变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内皮素-1(ET-1)、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分级、预后良好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循经叩刺、温针灸足叁里、悬钟联合稳心颗粒可降低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脑源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具有心血管与神经系统双重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应激反应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针灸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陈颖.观察针灸联合共情护理干预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调节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9

[2].陈刚,翟宇新.循经叩刺、温针灸足叁里、悬钟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脑源性心律失常疗效及作用机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3].徐荣.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推拿应用于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受限的作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4].许海燕.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对中风后尿潴留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

[5].方芳,陈岩波,王艳丽,马育轩,王伟明.基于代谢组学的针灸作用机制研究及其应用思路[J].针灸临床杂志.2019

[6].陈莹.温针灸疗法对寒湿型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7].李雁.针灸联合中医推拿对腹泻患儿的治疗作用研究[J].心理月刊.2019

[8].李成蓉,黄晶晶.腹部红外线照射联合针灸足叁里穴位对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9

[9].刘海飞,宋丰军.标本配穴针灸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9

[10].黄玮,徐燕.中医针灸治疗叁叉神经痛患者的选穴规律分析及对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作用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温针灸过程琼脂温升变化曲线温和灸过程琼脂温升变化曲线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皮层低温点上电针前后微循环比较两组正常受试者面部穴位血流量变化的比...针灸的品质调节特点示意图

标签:;  ;  ;  ;  ;  ;  ;  

针灸作用论文_陈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