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境论文-展宁

社会情境论文-展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情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众传播,大众社会,效果研究,美国例外论

社会情境论文文献综述

展宁[1](2019)在《“大众传播”溯源:社会情境、根本问题与价值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关键词"属性的"大众传播"不仅占据了审视传播学科与传播研究的关键位置,而且为传播研究寻找新的转向与发展提供了起点。论文将源于美国社会科学的"大众传播"概念回归到历史中,首先梳理了1930年代后,因应社会形态与民众生活方式的变化,大众传播如何与大众社会、大众等观念一起,成为影响不同学人立场的共同社会情境;接下来对1940年代以效果研究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研究背后指涉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二级传播理论""首属团体""人的影响"等结论的发现实际上既是美国多元主义民主传统在新情境下"美国例外论"的再造,又是美国社会科学功能主义经验研究的具体体现;最后,反思了20世纪40-60年代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普遍立场预设,呼应了今天的传播研究。(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杨子飞[2](2019)在《“流-散化”:大数据监控技术的社会情境属性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监控时代已然到来,但人们依然只是把大数据监控技术当成一种普通的社会管理手段,而忽略了目前高度发展的大数据监控技术已经具备了社会情境的基本属性。全景化的大数据监控技术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嵌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进而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基本社会事实,因此它必然具备了一种社会情境属性,并且还进一步改造了原有的社会情境,使得原本稳固、统一的时空结构转换成一个流散(流动-离散)的时空结构,时空中的人、事、物也从特定的情境中离散出来。(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9年07期)

张健[3](2019)在《中国电视法治节目的历时演进与社会情境考察(1980-2004)》一文中研究指出采取"后视镜"视角,回望"中国电视法治节目",试图在"作为新媒体"的电视和"面对新媒体"的电视之间进行比较,为新型技术语境下的法治节目确立其应有的价值指向与战略定位。"中国电视法治节目"是一个仅仅适合于"中国"语境的历史性概念,是区域性、非全球化的特称性概念,具有独特的功能属性、内容取向乃至叙事形式。在面临"事业还是企业""宣传品还是产品""共同体成员还是消费者""精英与大众""意见表达还是媒介审判"等各种内生型张力之时,"中国电视法治节目"尤其法治新闻报道类节目应该保持偏于理性与审慎的媒介品格,恪守既有的价值指向与战略定位,切实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龚燕[4](2019)在《例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课堂上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大胆创设情境教,密切联系叁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和互动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能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核心素养。一、构建生活画面,关注情感体验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许多知识理论性比较强,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合理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既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知识之间的距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逐步感知情感体验,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譬如,我在执教《家人的爱》一课时,就直接以设(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导学》期刊2019年17期)

周庆智[5](2019)在《中国历史与社会情境下的社会组织》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历史与社会情境下,社会组织是公共体制外的一个存在,它的功能和作用,一是社会的自组织形式,一是国家统治的辅助形式。这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的讨论:一方面,在历史参与者和社会行动者的理解和观念中,中国社会组织是否应该或只有在国家权力框架下才能获得自我协调和自我建构的存在意义;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组织能否成为连接公共体制与个体的一个中介形式,通过个人之间的自由结社,对公众话题的讨论和对公共事物的关注和参与,影响或者决定公共体制政策的形成,发挥社会治理主体的功能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徐胜,田蜜,罗天瑞,赛李阳[6](2019)在《基于选择反应的学习迁移效应:从个人情境到社会情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前习得的空间不相容联结可以减少、消除甚至反转Simon效应,这种现象被称为学习迁移效应。研究者已经在个人情境和社会情境中发现一些影响学习迁移效应的因素,并提出短时记忆联结解释、自下而上的启动机制和反应对立策略等相关解释。未来研究需要澄清刺激-反应迁移的双向性以及学习迁移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和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林新竹[7](2019)在《基于社会情境下的翻译能力构念与外语类拓展课程构建交互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情境下的翻译能力是以语言"通用化"语义输出为理解基础,以"学科化"语用输出为心理加工调节,对语言任务当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信息展开展开动态的、个性化的处理。以翻译能力为构念效度为研究视角,旨在分析认知过程中对学习者产生主要影响的心理表征因子,进而对外语类拓展课程的构建提供更多的定量和定性依据。(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16期)

李福[8](2019)在《人工物的社会性存在与生成及其四种社会情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哲学的荷兰学派关于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说中遇到了难以回避"逻辑鸿沟"问题,因而转向人工物的"实践-伦理"研究。由此涉及人工物具有高度的社会情境依赖性,这是由于人工物社会性地存在和生成于社会情境网络之中,并主要表现为设计与使用、生产与扩散四种具体的社会情境,进而呈现出"人工物-人-社会情境"共生演化的生态关系。(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高磊[9](2019)在《自闭症儿童对卡通和真人社会情境的视觉注意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自闭症谱系障碍者中14岁以下儿童超过200万。面对人群的高发病率,医学界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对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社交障碍及限制性重复刻板行为两大核心症状进行治疗。目前社会机构更多的采用教育干预的方式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治疗。观察到在特殊教育学校多以卡通或真实事物的图片或者视频作为学习材料,因此本文将卡通和真人的社会情境图片和视频作为实验刺激材料,利用眼动设备,探究自闭症儿童观看卡通和真人图片和视频的刺激材料的注意方式特点,为干预方式提供研究支撑。本研究以武汉市两所自闭症康复学校的37名3-6岁自闭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内实验设计,结合眼动追踪技术进行了叁项实验研究。其中包括卡通和真人静态简单社会情景(1人和2人)实验研究、卡通和真人静态复杂社会情景(3人和4人)实验研究、卡通和真人动态复杂社会情境叁个实验研究。叁项实验共同探究社会情境复杂度及社会情境表现形式(卡通和真人)对儿童注视特点的影响。结论如下:第一,静态简单情境下,自闭症儿童观看图片整体的注视点数、眼跳速度,社会情境表现形式主效应显着,表现为自闭症儿童给予卡通情境更多的注视。自闭症儿童对图片中人物眼睛区域的注视时长分析中人数和真实性交互作用显着,表现为1人时儿童对真人眼睛给予更多注视,2人时儿童对卡通区域人物眼睛给予更多注视;第二、静态复杂情境下,自闭症儿童观看静态图片的眼动注视指标、眼跳指标和对兴趣区域注视时长,人数主效应显着。人数越多,自闭症儿童对人物眼睛区域注视越少,对背景和身体区域注视越多。自闭症儿童对兴趣区域的注视时长分析中,社会情境表现形式主效应显着,表现为儿童观看真实人物时,相比卡通人物,对头部区域注视少,身体和背景注视多;第叁、动态复杂情境下,自闭症儿童能够对卡通中人物的眼睛区域给予更多注视,且指认环节中,对卡通情境中人物的情绪指认得分高于真实情境中的得分。以上实验结论可指导特殊教育工作者时,选择合适的干预材料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社交干预。内容为单人社会情境时,可选择真人形式;内容为多人或者动态社会情境时,建议考虑卡通形式,同时减少背景的复杂程度。(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何思源,苏杨,王蕾,程红光[10](2019)在《构建促进保护地社区资源使用与保护目标协调的社会情境分析工具——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公共池塘资源"、"环境权利"和"社会-生态系统"意义认知理论,从话语分析入手研究社会-生态系统中,制度如何作用于社区行为而最终影响生态系统,并以提供政策建议为终点,形成一个针对保护地社区资源利用的社会情境分析工具。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为对象,从社区主体认知和研究者外部观察的知识合作入手,首先分析社区资源禀赋和环境权利的实现。研究发现,影响资源权属和使用的关键制度包括宏观层面的土地政策,中观层面的保护地规划和管理,以及微观层面的乡规民约,凸显了法律与民间规范的共同作用。影响生态产品和服务获取以及福利转化等环境权利的关键因素是中观层面的正式制度,包括市场机制和信用体系,以及非正式制度,主要是长期形成并与时俱进的社区集体行动机制等。其次,分析影响社区权利可得性的协商机制。协商需要注意程序合法,重视社区环境自主权;在内容上尊重历史和传统,提供充分信息;在实施上有明确的成本-收益分析。这样才能推动社区认知与保护管理目标相一致,以制度变迁促进生态系统服务持续。研究表明,这一社会情境分析工具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契机,可以帮助提出改善社区的资源禀赋和完善环境权利的专门政策,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区福利双赢。(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社会情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数据监控时代已然到来,但人们依然只是把大数据监控技术当成一种普通的社会管理手段,而忽略了目前高度发展的大数据监控技术已经具备了社会情境的基本属性。全景化的大数据监控技术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嵌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进而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基本社会事实,因此它必然具备了一种社会情境属性,并且还进一步改造了原有的社会情境,使得原本稳固、统一的时空结构转换成一个流散(流动-离散)的时空结构,时空中的人、事、物也从特定的情境中离散出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情境论文参考文献

[1].展宁.“大众传播”溯源:社会情境、根本问题与价值立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

[2].杨子飞.“流-散化”:大数据监控技术的社会情境属性及其影响[J].学习与实践.2019

[3].张健.中国电视法治节目的历时演进与社会情境考察(1980-2004)[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

[4].龚燕.例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9

[5].周庆智.中国历史与社会情境下的社会组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6].徐胜,田蜜,罗天瑞,赛李阳.基于选择反应的学习迁移效应:从个人情境到社会情境[J].心理科学进展.2019

[7].林新竹.基于社会情境下的翻译能力构念与外语类拓展课程构建交互探索[J].校园英语.2019

[8].李福.人工物的社会性存在与生成及其四种社会情境[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

[9].高磊.自闭症儿童对卡通和真人社会情境的视觉注意特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10].何思源,苏杨,王蕾,程红光.构建促进保护地社区资源使用与保护目标协调的社会情境分析工具——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实践[J].生态学报.2019

标签:;  ;  ;  ;  

社会情境论文-展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