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坤,齐红双,李英,潘卫东[1](2021)在《血清OPN、SIL-2R、IL-2水平对活动性肺结核病情及预后判定的意义》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血清骨桥蛋白(OPN)、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对活动性肺结核(ATB)病情及预后判定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诊治的108例ATB患者、71例非ATB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健康者6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OPN、SIL-2R、IL-2水平,并分析上述因子与ATB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所有ATB患者均给予抗结核治疗,随访6个月,分析血清OPN、SIL-2R、IL-2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及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研究对象血清OPN、SIL-2R、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TB患者OPN、SIL-2R水平高于非ATB和对照组,血清IL-2水平低于非ATB组和对照组(P<0.05);轻症ATB患者血清OPN、SIL-2R水平低于重症组患者,血清IL-2水平高于重症组(P<0.05);预后良好ATB患者血清OPN、SIL-2R水平低于预后不佳患者,血清IL-2水平高于预后不佳患者(P<0.05);ATB患者血清OPN水平与SIL-2R水平呈正相关,与IL-2水平呈弱负相关(P<0.05)。结论 ATB患者血清OPN、SIL-2R水平明显升高,IL-2水平明显降低,且三者均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王喆[2](2021)在《IFN-γ、sIL-2R及IL-6对肺结核所致肝损伤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IFN-γ、sIL-2R及IL-6对肺结核所致肝损伤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7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FN-γ、sIL-2R及IL-6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病灶范围5~6肺野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3~4肺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肺野组与5~6肺野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1~2肺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洞组与无空洞组患者血清IFN-γ、sIL-2R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菌阳性组IFN-γ、sIL-2R水平明显高于痰菌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FN-γ、sIL-2R及IL-6水平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中IFN-γ、sIL-2R及IL-6水平明显升高导致肝损伤,且与患者体内ALT水平升高相关,在结核病病情发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曾俊风,徐瑞峰,朱喜增,卢瑞杰,孙春伟,霍丽亚,张红谨[3](2020)在《IFN-γ、sIL-2R、IP-10、LL-37与肺结核类型的关系及对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抗菌肽LL-37与肺结核类型的关系及对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3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肺结核类型分为初治肺结核患者51例(初治组),肺外结核患者47例(肺外组),复治肺结核患者40例(复治组),并根据治疗结局分为有效者、无效者。比较三组、不同治疗结局患者血清IFN-γ、sIL-2R、IP-10、LL-37水平,Pearson分析各血清之间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ROC下面积(AUC)分析血清各指标对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复治组血清IFN-γ、sIL-2R、IP-10、LL-37水平高于肺外组、初治组(P<0.05);血清IFN-γ与sIL-2R、IP-10、LL-37呈正相关,sIL-2R与IP-10、LL-37呈正相关,IP-10与LL-37呈正相关(P<0.05);不同治疗结局患者病灶范围存在显着差异(P<0.05);有效者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血清IFN-γ、sIL-2R、IP-10、LL-37水平低于无效者(P<0.05);病灶范围、血清IFN-γ、sIL-2R、IP-10、LL-37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预测治疗结局的AUC:治疗3个月后IP-10>治疗3个月后IFN-γ>治疗3个月后LL-37>治疗1个月后IP-10>治疗3个月后sIL-2R>治疗1个月后sIL-2R>治疗1个月后LL-37>治疗1个月后IFN-γ(P<0.05)。结论血清IFN-γ、sIL-2R、IP-10与LL-37在不同类型肺结核类型患者中表达不同,并能相互影响,均是影响治疗结局的相关因素,具有较高的疗效预测价值。
张信鸽,刘新,赵丹晖[4](2020)在《IFN-γ、IL-6、sIL-2R在初治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痰菌阳性的初治型肺结核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 IL-2R)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初治型肺结核患者142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2HREZ/10HR方案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两个月后血清IFN-γ、IL-6、sIL-2R水平,观察强化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6、sIL-2R水平变化及痰菌转阴情况,并绘制ROC曲线,评估IFN-γ、IL-6、sIL-2R对痰菌转阴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sIL-2R、IL-6、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IFN-γ、IL-6、s IL-2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菌转阴患者血清s IL-2R、IL-6、IFN-γ水平低于痰菌未转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6、s IL-2R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痰菌转阴的AUC值分别为0.845、0.791、0.745、0.918。结论初治型肺结核患者血清IFN-γ、IL-6、sIL-2R水平明显升高,与结核的活动有关,痰菌转阴后IFN-γ、IL-6、sIL-2R水平明显下降,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联合检测IFN-γ、IL-6、sIL-2R水平有助于对痰菌转阴情况进行评估。
武艳霞[5](2019)在《肺结核患者血清OPN、IFN-γ、sIL-2R、sTIM-3的水平变化特点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γ-干扰素(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确诊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同期的90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OPN、IFN-γ、sIL-2R及sTIM-3水平,并根据痰涂片结果、有无空洞对肺结核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肺结核组患者的血清OPN、IFN-γ、sIL-2R、sTIM-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洞型肺结核组患者的血清OPN、IsTIM-3水平均高于非空洞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洞型与非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IFN-γ、sIL-2R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组患者的血清OPN、IFN-γ、sIL-2R、sTIM-3水平均高于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的血清OPN、IFN-γ、sIL-2R、sTIM-3水平较健康人群显着升高,并且与肺结核患者结核杆菌活动程度、患者病情有一定的关系。
刘永亮[6](2018)在《活动性结核标志物的筛选和初步评价》文中指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耐药结核菌株的流行和HIV/MTB双重感染人数的增加,全球结核病防控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当前缺乏结核病快速、高灵敏度的检测试剂,是无法实现结核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活动性结核诊断方法为痰涂片检测或痰培养检测,但是痰涂片镜检灵敏度低,菌培检测耗时长,并且均会受到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IGRA(IFN-γ release assay)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检测,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的和特异性,但是其无法区分活动性和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价值。GeneXpert MTB/RIF作为WHO推荐的可以实现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突变检测的核酸检测试剂,可以实现核酸自动提取、自动检测,但是对涂阴肺结核检测灵敏度偏低,肺外结核存在标本取样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新的结核诊断标志物,以提高结核的诊断能力。本文针对临床活动性结核诊断不足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共由三部分研究组成,以发现可以用于活动性结核诊断的标志物。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和CFP10吏刺激全血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不同感染阶段表达水平的差异,并评价作为诊断标志物的价值。本研究招募了临床活动性结核患者、潜伏感染人群和健康体检者,使用Luminex200平台分析了结核特异抗原ESAT6/CFP10刺激后和未刺激样本中71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不同人群中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显示IL-8nil、IP-10nil、MIP-1α nil、sIL-2Ranil、IL8(Ag-ni)、VEGF(Ag-ni)、MCP-3(Ag-ni)在活动性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潜伏患者和健康人群;对于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检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8,0.86,0.75,0.85,0.83,0.81和0.75。另外发现细胞因子 G-CSF(Ag-nil)、GM-CSF(Ag-nil)、IL-1 α(Ag-nil)、IL-2(Ag-nil)、IP-1O(Ag-nil)和BCA-1(Ag-nil)在结核感染者和健康人群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ROC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免疫因子的AUC值分别为0.92、0.90、0.91、1.0、0.94、0.92和0.94。上述差异应答免疫因子的诊断效果我们在随后实验中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除了 G-CSF(Ag-nil)外均可重复。本论文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抗原特异性IL-6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v0183蛋白是目前唯一在结核分枝杆菌中鉴定的单甘油酯脂肪酸,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Rv0183能够刺激全血分泌IL-6,并且在活动性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潜伏感染人群和健康人群。在192例疑似结核患者中,我们根据IGRA检测结果分为IGRA+疑似结核患者和IGRA-疑似结核患者。在IGRA+疑似结核病人中,IL-6用于活动性结核鉴别诊断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00%、100%和51.5%;在IGRA-疑似结核患者中IL-6用于活动性结核鉴别诊断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0.5%、60.9%和95.0%。同时Rv0183特异性IL-6还可用于肺外结核诊断,对肺结核诊断的效果不受细菌学结果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还发现Rv0183特异性IL-6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本研究己经研究出IL-6全自动化学发光雏形试剂,对提高活动性结核的临床检测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 DUSP3蛋白检测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首次发现外周血DUSP3蛋白水平可以用于活动性结核诊断。利用初步建立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试剂评价临床活动性肺结核、陈旧性结核以及非结核肺病的结果显示,DUSP3在活动性结核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陈旧性结核和非结核肺病患者,鉴别诊断灵敏度为77.5%,特异性为75.76%。虽然DUSP-3不能用于肺外结核的检测,但是该蛋白作为检测标志物可以实现POCT检测,能够极大的提高结核诊断的能力。综上所述,通过本论文三部分的研究发现了多种与活动性结核相关的标志物。首先基于ESAT6和CFP10体外全血刺激实验,证明了活动性结核、潜伏性感染和健康人中免疫应答存在显着差别,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可以作为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阶段的检测标志物。另外,本研究首次发现了 Rv0183特异性IL-6在活动性结核患者中高表达的现象,并通过不同队列标本的研究验证了其在结核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判断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本论文还证明了外周血DUSP-3蛋白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为结核新型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晓光,刘会,付洪义,李卫红,王显雷,张焕[7](2016)在《sIL-2R在不同年龄肺结核患者中动态变化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不同年龄初治结核菌阳性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临床观察及游离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动态观察,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与sIL-2R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治结核菌阳性肺结核患者80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60岁,40例)、B组(年龄≥60岁,40例)。A、B组均完成2HRZE/4HR抗结核治疗方案。分别于明确诊断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3个不同时点,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痰涂片转阴情况、胸部X线变化情况、血清中sIL-2R情况,比较2组各治疗阶段免疫状态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时A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痰抗酸染色转阴率及影像学好转率均高于B组(P<0.05),而2组治疗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1个月、6个月时sIL-2R呈逐渐下降趋势,但B组在所有时点均高于A组,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sIL-2的恢复晚于中青年患者,这可能影响了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愈时间。
刘楠,毛辉青[8](2015)在《青海地区藏族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IFN-γ、HBD-2、MCP-1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检测肺结核(tuberculosis,TB)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人β-防御素-2(humanβ-defense-2,HBD-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ant protein-1,MPC-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肺结核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藏族肺结核患者为病例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SIL-2R、IFN-γ、HBD-2、MPC-1的含量,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藏族同胞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中SIL-2R为(344.01±92.92)pg/ml、INF-γ为(243.84±51.40)pg/ml、HBD-2为(238.24±44.26)ng/L、MPC-1为(251.01±64.71)ng/L,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肺结核患者中痰菌涂片阳性组可溶性SIL-2R、IFN-γ、HBD-2、MPC-1的表达水平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藏族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可溶性SIL-2R、IFN-γ、HBD-2、MPC-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这些细胞因子可能与肺结核病感染的程度、演变等有关。
刘楠[9](2015)在《青海地区藏族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IFN-γ、HBD-2、MCP-1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高原地区藏族肺结核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γ干扰素、人β-防御素-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因子的水平,测定可能与肺结核病相关的炎症因子的含量,探讨上述细胞因子在肺结核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为结核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43例藏族肺结核患者为病例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实验对象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γ干扰素、人β-防御素-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含量,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藏族肺结核同胞41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γ干扰素、人β-防御素-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水平高低,分析病例组不同性别、年龄、痰菌涂片阳性组与痰菌涂片阴性组之间各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本研究收集的肺结核病人以浸润型肺结核病例为主占72.09%;病例组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含量为345.01±92.92pg/ml、γ干扰素为234.84±51.40pg/ml、人β-防御素-2为238.24±44.26ng/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为251.01±64.71ng/L,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结核患者中痰菌涂片阳性组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γ干扰素、人β-防御素-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肺结核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各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藏族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γ干扰素、人β-防御素-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这些细胞因子可能与肺结核病感染的程度、演变等有关。
陈兴年,王泓,刘奇栋,叶志坚,吴妹英[10](2015)在《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多项血清检测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血清白介素1(IL-1)、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白介素10(IL-10)的检测在继发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71例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和21例对照组血清中IL-1、sIL-2R、IL-10的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继发型肺结核组血清中sIL-2R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IL-1和IL-10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继发型肺结核组血清中sIL-2R的含量与抗酸杆菌的数量有关(P<0.05),IL-10的含量在有空洞的继发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sIL-2R和IL-10可作为继发型肺结核感染、恶性程度诊断的主要指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IFN-γ、sIL-2R及IL-6对肺结核所致肝损伤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与指标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病灶范围结核病患者血清IFN-γ、s IL-2R及IL-6水平比较 |
2.2 有无空洞结核病患者血清IFN-γ、s IL-2R及IL-6水平比较 |
2.3 痰菌阳性与阴性结核病患者血清IFN-γ、s IL-2R及IL-6水平比较 |
2.4 两组受试者血清ALT水平检测比较 |
2.5 血浆细胞因子与血清ALT水平相关性 |
3 讨论 |
(3)IFN-γ、sIL-2R、IP-10、LL-37与肺结核类型的关系及对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1 治疗方法 |
2 疗效判定 |
3 标本采集与检测 |
三、观察指标 |
四、统计学方法 |
结 果 |
一、三组血清IFN-γ、sIL-2R、IP-10、LL-37水平 |
二、血清IFN-γ、sIL-2R、IP-10、LL-37相关性 |
三、不同治疗结局患者一般资料 |
四、不同治疗结局患者血清IFN-γ、sIL-2R、IP-10、LL-37水平 |
五、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 |
六、血清IFN-γ、sIL-2R、IP-10、LL-37对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 |
讨 论 |
(4)IFN-γ、IL-6、sIL-2R在初治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检测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血清sIL-2R、IL-6、IFN-g水平比较 |
2.4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sIL-2R、IL-6、IFN-g水平比较 |
2.3强化治疗后痰菌转阴患者和痰菌持续阳性患者血清sIL-2R、IL-6、IFN-g水平比较 |
2.5 IFN-g、IL-6、sIL-2R对痰菌转阴的预测价值 |
3 讨论 |
(5)肺结核患者血清OPN、IFN-γ、sIL-2R、sTIM-3的水平变化特点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肺结核组和对照组的血清OPN、IFN-γ、sIL-2R、sTIM-3水平比较 |
2.2 空洞型与非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血清OPN、IFN-γ、sIL-2R、sTIM-3水平比较 |
2.3 痰涂片阳性与阴性肺结核患者血清OPN、IFN-γ、sIL-2R、s TIM-3水平比较 |
3 讨论 |
(6)活动性结核标志物的筛选和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 结核病及其流行情况 |
2 结核分枝杆菌概述 |
2.1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 |
2.2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 |
2.3 结核分枝杆菌休眠与增殖状态相关蛋白的功能研究 |
3 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应答 |
3.1 结核感染的免疫机制 |
4 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及不足 |
4.1 结核病的传统诊断方法 |
4.2 结核病新型诊断方法 |
5 新型结核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5.1 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5.2 活动性结核诊断标志物研究 |
5.3 活动性结核治疗效果评估标志物研究 |
5.4 新型标志物研究方向 |
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中用到的主要仪器 |
2 主要质粒及菌株 |
3 实验用常规试剂 |
4 实验用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
5 常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6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
7 常规免疫学实验操作方法 |
8 临床标本的收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部分 在ESAT6和CFP10刺激下活动性结核病人、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细胞免疫应答差异分析 |
1.1 临床标本资料统计分析 |
1.2 71种细胞因子表达谱分析 |
第二部分 抗原特异性IL-6用于活动性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研究 |
2.1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核酸和肤段合成 |
2.2 蛋白表达纯化与鉴定 |
2.3 活动性结核抗原特异性标志物筛选 |
2.4 Rv0183特异性IL-6应用价值评价 |
2.5 Rv0183抗原肽段应用价值评价 |
2.6 筛选能够与Rv0183抗原具有互补效果的刺激抗原 |
2.7 全自动化学发光IL-6定量检测试剂的研制 |
第三部分 外周血蛋白DUSP-3用于活动性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研究 |
3.1 活动性结核患者外周血中DUSP-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
3.1.1 WB检测PBMC中DUSP-3蛋白表达情况 |
3.1.2 双抗体夹心法DUSP-3检测试剂的建立 |
第四章 讨论 |
1 新型结核诊断试剂的需求 |
2 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阶段宿主免疫应答的差异 |
3 抗原特异性IL-6定量检测是活动性结核诊断的一个新标志物 |
4 DUSP3蛋白检测可以作为活动性结核快速诊断的外周血标志物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sIL-2R在不同年龄肺结核患者中动态变化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判断标准 |
1.3.1 临床疗效标准 |
1.3.2 细菌学检测 |
1.3.3 影像学检查 |
1.4 血清sIL-2R测定 |
2 结果 |
2.1 2组临床疗效和抗酸染色转阴率比较 |
2.2 2组影像学疗效比较 |
2.3 血清sIL-2R水平比较 |
3 讨论 |
(8)青海地区藏族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IFN-γ、HBD-2、MCP-1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肺结核组和对照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
2.3 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检验与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关系 |
3 讨论 |
(9)青海地区藏族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IFN-γ、HBD-2、MCP-1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肺结核患病率及青海省肺结核现状 |
1.2 细胞因子与肺结核的关系 |
1.3 目前肺结核防控措施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选择条件 |
2.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3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1.4 研究方法 |
2.1.5 研究技术路线 |
2.2 研究对象标本采集及储存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试剂与仪器 |
2.3.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3.2.1 SIL-2R的检测 |
2.3.2.2 人IFN-γ 的检测 |
2.3.2.3 人HBD-2 检测 |
2.3.2.4 人MPC-1 检测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肺结核组和对照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
3.2 肺结核组不同性别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
3.3 肺结核组不同年龄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
3.4 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检验与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关系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多项血清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痰涂片检测 |
三、血清中 IL-1、s IL-2R 和 IL-10 的检测 |
四、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痰涂片检测结果 |
二、继发型肺结核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L-1、s IL2R和IL-10的含量变化 |
三、继发型肺结核组血清中IL-1、s IL-2R和IL10的变化与痰涂片的关系 |
四、继发型肺结核组血清中IL-1、s IL-2R和IL10的变化与有无空洞的关系 |
五、继发型肺结核组血清中 IL-1、s IL-2R 和 IL10 的变化与结核杆菌类型的关系 |
讨论 |
四、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OPN、SIL-2R、IL-2水平对活动性肺结核病情及预后判定的意义[J]. 刘坤,齐红双,李英,潘卫东. 中国实用医刊, 2021(04)
- [2]IFN-γ、sIL-2R及IL-6对肺结核所致肝损伤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J]. 王喆.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01)
- [3]IFN-γ、sIL-2R、IP-10、LL-37与肺结核类型的关系及对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J]. 曾俊风,徐瑞峰,朱喜增,卢瑞杰,孙春伟,霍丽亚,张红谨. 临床肺科杂志, 2020(07)
- [4]IFN-γ、IL-6、sIL-2R在初治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意义研究[J]. 张信鸽,刘新,赵丹晖.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06)
- [5]肺结核患者血清OPN、IFN-γ、sIL-2R、sTIM-3的水平变化特点及意义[J]. 武艳霞.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01)
- [6]活动性结核标志物的筛选和初步评价[D]. 刘永亮. 厦门大学, 2018(08)
- [7]sIL-2R在不同年龄肺结核患者中动态变化及分析[J]. 张晓光,刘会,付洪义,李卫红,王显雷,张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6(09)
- [8]青海地区藏族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IFN-γ、HBD-2、MCP-1的表达及意义[J]. 刘楠,毛辉青.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06)
- [9]青海地区藏族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IFN-γ、HBD-2、MCP-1的表达及意义[D]. 刘楠. 青海大学, 2015(02)
- [10]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多项血清检测的临床意义[J]. 陈兴年,王泓,刘奇栋,叶志坚,吴妹英. 临床肺科杂志,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