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时珍的人文气质

论李时珍的人文气质

王剑1陈向荣2

(1湖北中医药大学;2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摘要】通过对《本草纲目》及有关历史文献对李时珍记载的分析,去探寻李时珍在编撰《本草纲目》过程中的心里素质和内在修养,去研论李时珍先天与后天、内在和外在的独有个性特质。认为李时珍身上所拥有的人文气质是其成功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文气质

OnLiShizhen’sHumanisticTemperament

WangJian,ChenXiangrong

(Hube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WuhanHubei,430065)

Abstract:ByanalyzingtheCompendiumofMateriaMedicaandrelevanthistoricaldocumentsaboutLiShizhen,thethesistriestoexploreLi’spsychologicalqualitieswhileeditinghismasterpiece,hisuniqueinternalandexternalqualities,andhishumanistictemperamentwhicharedecisivefactorsforhissuccess.

Keywords:LiShizhen;CompendiumofMateriaMedica;humanistictemperament

李时珍(1518~1593)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所著《本草纲目》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极为珍贵的科学遗产。李时珍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科学成就,与其有着独特的个人特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时珍逝世已近420年了,历史没有为我们留下李时珍的姿态、样貌、穿着、性格、行为等,但从王世贞给《本草纲目》题序中,从李时珍的次子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里,从张鼎思的“重刊本草纲目叙”中,特别是清代早期的几部历史文献如顾景星《白茅堂集》、康熙《蕲州志》等所载,不难发现李时珍有着十大人文气质,这为其成功编著《本草纲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文气质是指对于文学、历史、政治、宗教、社会等人文学科有一定了解的综合素质,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李时珍在长期临床实践的磨砺中,广汲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深受中华人文气息的浸润和濡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个人个性特点、风格气度,这对其编撰划时代科学巨著《本草纲目》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也深深地影响了其后400多年中医药学的进步和发展。

一、敢为人先的人文气质。敢为人先是李时珍特征最为鲜明的人文气质。

明代之前历代大型本草学著作多为官方组织编修,如《唐本草》系唐高宗命司空英国公李勣、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等二十三人与中右监门长史苏恭共同编撰;《蜀本草》为蜀主孟昶命翰林学士韩保昇等与诸医士合著;《开宝本草》为宋太祖命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等九人共撰;《嘉祐补注本草》为宋仁宗诏光禄卿直秘阁掌禹锡、尚书祠部郎中秘阁校理林亿等同诸医官重修。而《图经本草》、《证类本草》也是宋仁宗和宋徽宗诏令苏颂、唐慎微撰述校正刊行等等,这些均得到了各个时期朝廷的支持。而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这部鸿篇巨著却没有得到任何官方的支持和配合,而是仅靠李时珍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及其儿孙们的鼎力相助,李时珍这种自觉行为在中国二千多年中医药发展史上绝无仅有。可以说李时珍的这种敢为人先的人文气质是其成功编撰“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本草纲目》的关键。

李时珍敢为人先的人文气质还可以从《本草纲目》中所蕴藏的学术贡献中看出。李时珍生活的这个时期,是明代封建统治者大力支持方士、道士们鼓吹所谓“长生不死”、“生长久视”、“仙方”、“神药”等妙法最为猖獗,医药界也多为其附庸和追捧。李时珍敢为人先地进行揭露和批判,例如水银在历代本草中均认为是长生之药,使不少人受骗致死或致残,李时珍冒着与朝廷和方士为敌的风险,无情地予以揭露:“水银乃至阴之精……阴毒之物,无似之者。而大明言其无毒,本经言其久服神仙,甄权言其还丹元母,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1】李时珍对神仙方士宣扬长生不死之药、羽化登仙之术、辟邪辟谷之方及流传于社会的奇谈怪论,均通过亲身的实践科学地分析验证,用活生生的结论去剥除这些道教方士所极力推崇的封建迷信神秘外衣,力图在反驳宗教神学迷信方士的斗争中去发展医药科学。【2】李时珍还首创脑为元神之府学说,新创肾间命门学说等等,李时珍的这种敢为人先的人文气质实属难能可贵,也是当代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所要学习和继承的。

二、仁济天下的人文气质。仁济天下是李时珍业医的一种境界和胸襟。

如果“敢为人先”反映的是李时珍的豪气,而李时珍的“仁济天下”的人文气质则是在“敢为人先”的人文气质基础上又凭添了一种境界,一种责任。济世救人、仁爱为怀是古代医学家遵循的传统医德思想。李时珍在医疗实践中深感医生的社会责任重大,以“仁济天下”为己任。唐代以来,有的医者用人肉(指割股)疗羸瘵、杀子以谢神,李时珍对此深恶痛绝,给予了无情鞭挞。他在《本草纲目》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父母虽病笃,岂肯欲子孙残伤其肢体,而自食骨肉乎?此愚民之见也。”【1】告诫人们天下百姓,有病求治良医,切不可害子伤身。其“仁爱”之心由此可现。

李时珍之所以编撰如此鸿篇巨制,是其“仁济天下”的人文气质的具体体现,李时珍在其医疗实践活动中,发现历代本草医籍不管是官诏编修还是民间著撰,多“夷考其间,玼瑕不少。有当析而混者,如葳蕤、女萎,二物而并入一条;有当并而析者,如南星、虎掌,一物而分为二种……似兹之类,不可枚陈,略摘一二,以见错误,若不类分品列,何以印定群疑。”【3】否则,将遗患无穷,影响后医者救死扶伤,甚则致病致伤致残而不知何由。

李时珍自幼喜欢大自然的旷怡,胸襟开阔,虽然三次乡试不第,但是他没有沉沦,而是毅然选择以“仁术”为业,“弃儒从医”,立志做一名“不与草木同朽”的济世救人的良医。李时珍足迹遍及湖北、江苏、江西、安徽、北京、河北、河南等十一个省市,每到一处均留下了李时珍“愈病多不取值”的故事。特别是康熙《蕲州志》所载两则医案医话更是其“仁济天下”的人文气质的具体体现。一则是“富顺王嬖庶孽,适子疾,王因密讽时珍,时珍以良药进,题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适子。卒。得袭位。”另一则为:“楚王闻其贤,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时珍立活之,王妃自负金帛以谢,不受。”【4】李时珍往返于京城太医院到楚王府、到荆王府,奔波于民间乡野、田间地头、崇山峻岭,这一切的原动力是李时珍的骨子里拥有“仁济天下”的人文气质,这种气质的背后透视出的是李时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宽广的胸襟。

三、勤学善思的人文气质。勤学善思是一种勤奋精神,一种聪明智慧,一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李时珍“三试于乡不售”之后,勤于读书学习是其唯一的爱好,总结李时珍一生中读书学习的特点有以下几种,一是“只争朝夕式”学习,李时珍是一个读书不知疲倦之人,读书忘记睡觉,读书忘记吃饭,养成了看书学习良好生活习惯,据《白茅堂集》载:李时珍“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读书以日出入为期”;【5】二是“终身式”学习。李时珍读书是活到老,学到老,甚至“晚年学尤笃,昼夜不辍,【5】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王世贞的“本草纲目序”中言李时珍“长耽典籍,若啖蔗饴”,【3】这也是他终身式学习的写照;三是“图书馆式”学习,李时珍读书之广博令人叹为观止,先习儒后业医,对于儒家经典包括四书五经,李时珍十分娴熟,他还拜顾问顾阙兄弟为师,顾家的藏书屋更是李时珍经常出入的重要地方,荆王府、楚王府和太医院的馆藏书藉,李时珍广阅博征。特别是李时珍在雨湖旁搭建的“薖所馆”,实际上是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参阅资料的图书馆。四是“研究式”学习,李时珍读书学习很精、很深,每每学有所得,得而能用,用有所悟。读书是李时珍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的有效途径,《本草纲目》中共有1023条药物“发明”的内容,这些发明均是李时珍“研究式”学习和实践所得,这些发明内容是《本草纲目》最重要的精华之一。时至今日仍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五是“不离笔杆式”学习。李时珍对有用的资料,那怕是有用的片言只语,均摘录留用,“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3】对每一种药用植物,李时珍随时随地进行描绘写生,1892种药物有1109种药物留下了精美绘图。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李时珍是多么的刻苦精勤。

李时珍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勤学,更重要的是李时珍善于思考问题,他思维开阔,喜欢独辟蹊径。李时珍在总结历代本草药物分类方法时,将药物分为16部,60类,“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之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4】李时珍的这种科学的归类方法,其科学价值十分巨大,这无疑是李时珍善思的最好诠释。

四、追求本源的人文气质。追求本源,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变化规律。

追求本源是李时珍从小养成并在其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日益鲜明的人文气质。李时珍“三试于乡不售”【4】之后,他就认定了自己的人生路,毅然选择了“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以医为业”。在临床实践中,李时珍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探求做好医生之路。李时珍练就了“追求本源”的性格特征,对于前贤留下的本草文献,李时珍总要进行新的思考,寻找新的目标。李时珍认为“古有本草一书,自炎皇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3】于是“考古证今,奋发编摩,苦志辨疑订误,留心纂述诸书。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注解群氏,谬误亦多。”“重复者芟之,遗缺者补之”。【1】这都是李时珍追求本源的人文气质体现。

为了获知药物的真貌,李时珍总是跋山涉水,亲自采药。绝不“惟纸上猜度而已”,如前人分不清蘋、莼、莕三种水生植物,李时珍亲自到江河湖泽去采摘辨识,“一一采视,颇得其真”。为了探求芫花的炮制方法,李时珍亲自动手加工炮制,终于发现“芫花留数年陈久者良,用时以好醋煮数十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之,则无毒也,或以醋炒者,次之”。【1】李时珍探研的芫花炮制方法至今仍然沿用。为了弄清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李时珍亲自口尝服用曼陀罗花酒;为了弄清剧毒蕲蛇的生活习性,亲自上山守捕多日;为了弄清穿山甲的内脏结构,李时珍直接动手进行解剖观察。李时珍的这种追根索源、探求真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值得今医者学习。

追求本源的人文气质贯穿了李时珍的一生,《本草纲目》的科学价值是李时珍“追求本源”人文气质的结晶。

五、平民亲民的人文气质。平民亲民反映的是一种本色,一种情怀。

李时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李时珍的一生保持着平民的本色和亲民的性格。据康熙《蕲州志》载:“生平多阴行善,不令人知”;“孝友、豁达,饶隐德”。“下学上达,以师古人”。【4】李时珍的这些品质使其十分接地气,只要有病人求治于他,不惜路途远近,“千里就医于门,立活不取值”。李时珍的平民亲民的人文气质,表现在他能虚心向民间老百姓学习和向一切内行者请教,以获知书本上不可能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他通过访问矿工,懂得煤气可以使人中毒;通过访问老农,得之芸苔即油菜;通过请教山人、皮工,方知五倍子并非果实,而是一种虫子窠;通过访问猎人,知道虎心有补心之功能;如此等等。试想李时珍如果没有平民亲民的朴素本色,没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品德,是不可能从矿工、老农、山人、皮工、猎人等处获得这些真知灼见的!

李时珍的平民亲民气质还表现在李时珍《本草纲目》的11096首“附方”上,这些附方均是从平民中来,再到平民中去,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简单、便利、廉价、效验、实用可靠,十分适合老百姓使用,【6】这也是历代本草医藉难于比拟的,这其中透露出的是李时珍平民亲民气质的本质,是他始终设身处地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贫苦病患者看待,体察到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治得好病,用得准简便廉验之药物。

六、坚韧倔犟的人文气质。坚韧倔犟是一种执着,一种毅力,一种不屈的精神。

李时珍一生克服了许多今人不可想象的困难。一是身体体弱多病的先天不足。李时珍求序于王世贞时自云:“幼多羸疾,质成钝椎”,【3】说明李时珍幼年时期体质差,发育不良。二是李时珍三次乡试落第的精神打击。虽然李时珍14岁时,轻轻松松考中秀才,即“补诸生”,但其后的一连三次乡试均名落孙山。三是家境一直不好,直到李时珍的四个儿子均长大成人并学有所成,才略有好转。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止李时珍“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3】而著成《本草纲目》。在李时珍编撰的三十年过程中,李时珍经历了许多常人不可思议的曲折和艰辛,但他始终矢志不渝,从未在困难面前低头。

从已知散在于《本草纲目》零星记载中足见其坚韧执着,透过坚韧执着而看到他的倔犟不屈,真正做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使是能够光宗耀祖的太医院太医之职,也毅然“一岁告归”,【5】而辞职归乡。这些也反映了他敢于挑战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编撰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这项浩大工程。

七、浪漫风雅的人文气质。浪漫风雅是一种文化修养,寄情于山水草木和谷果土石。

李时珍一生饱读诗书,使其在长期艰苦卓绝的编著生涯中不时地彰显其浪漫风雅的性格特征。李时珍手不释卷,虽然全部精力放在编撰《本草纲目》之中,但是在闲散空暇的日子里,还呤诗作赋,来舒缓压力和疲劳。《薖所馆》诗十卷,《集唐律》六卷均是李时珍的诗词佳作,这些诗词是李时珍真本性,纯天然之风雅,惜时革代多,未能存留。幸存的有两首,一是《吴明卿自河南大参归里》:“青锁名藩三十年,虫沙猿鹤总堪怜。久孤兰杜山中待,谁遣文章海内传。白雪诗歌千古调,清敬日醉五湖船。鲈鱼味美秋风起,好约同游访洞天。”另一首作《赠言》送刘世儒:“雪湖点缀自神通,题品呤坛动钜公。欲写花笺寄姚浙,画梅诗句冠江东”。【7】这仅存的诗句流露了李时珍对待文坛和政坛好友之真挚情谊。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惯用民俗文化、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等来点缀修饰药物之“集解”、“功效”、“发明”等内容,使原本抽象、呆板、生硬的药物描绘变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甚至是生龙活现,栩栩如生,而跃然纸上。在浩瀚的自然界之中,李时珍纵情于山川,沉情于草木,舒情于笔墨,这种浪漫风雅,来自于他过人的文学功力,渗透进《本草纲目》

之中,使原本深奥苦涩的本草药物,更具有灵性,更具有生命力。

八、乐观自信的人文气质。乐观自信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一种坚定的自我价值体现。

李时珍乐观自信贯穿着他的一生一世,从小聪明灵敏,看事情、分析问题十分精辟独到,“幼以神仙自命”。【5】他为了向父亲李言闻要求独立行医而写了一首明志诗:“身如逆水船,心如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2】用以诉述自己的志向,表达自己的自信,如果说青年李时珍的自信是一种志向和责任,那么在长期临床实践的磨砺之后又使其增加了一份能力和智慧。清朝大文学家顾景星赞曰:“李公份份,乐道遗荣”。【5】在《本草纲目》书成之后,面对如此巨著,无有书商接洽刻印。李时珍三次求序于文坛领袖王世贞,从王世贞对李时珍的描述依然可以看出他的乐观自信,王世贞曰:“予窥其人,睟然貌,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3】从其神态和谈吐中看出李时珍是一位非同寻常的自信之人。

李时珍把生死看得很淡,即使到了晚年,“年七十余,预定死期”,【5】从容而乐观地面对死神,自信地告诉次子李建元“书当与日月争光,臣不与草木同朽!”【1】正是李时珍有了这种乐观自信的人文气质,才使其在长期枯燥的著述生涯中不寂寞,不孤独,反而充满着快乐和满足。

九、修身齐家的人文气质。修养自身、理好家政是古之先贤追求的基本道德品行和立世兴业的法宝。

《礼记?大学》有言:“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从李时珍的祖辈开始,就把修身齐家作为家训。祖父以医为业,家境比较殷实,父亲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博学精医,著述颇丰,以孝道闻名乡里。特别是自李时珍开始,其家族“非儒即医”、“非医即仕”。李时珍有四子,长子李建中,字龙源,性格温顺,孝敬长辈,十岁能文,十二岁考中秀才,嘉靖甲子中举,任四川蓬溪知县,后移任云南永昌府通判,有著述传世。次子李建元为黄州府儒学生员,三子李建方为太医院医士,并承继医业,四子李建木为蕲州儒学生员。【8】

李时珍对他的子孙均鼓励他们攻读儒学并入仕为官,他的子孙几乎全是秀才,长子李建中官至通判(正六品),孙子李树初官至副按察使(正四品),李树宗、李树声、李树勳抣为蕲州儒学生员,李树本为荆府引礼生。据文献考证,李时珍之后的八代都很贤德,深受蕲州一带群众的敬重。李时珍、李建中、李建木、李树初被乡人奉为“蕲州四贤”,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顾景星曾为“蕲州四贤”作传。在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蕲州人为“四贤”建立了一座坊表,至今在李时珍医院内李时珍医史文献馆保存。【9】

从这些历史史料可以看出,李时珍的家族,特别是从李时珍这一代迨始,做到了修其身,齐其家,否则不可能代代有贤德,虽然限于其第八代之后的近二十代无有文献可考,其后裔究竟身居何方,不得而知,但是李时珍及其儿孙们的历史贡献为我们铸就成了一座“修身齐家”的人文丰碑。李时珍的这种人文气质,给我们留下了颇多深思和启示。

十、公忠体国的人文气质。公忠体国是一种担当,一种尽忠情操。

“公忠体国”一词出自郭沫若先生的《蜀道奇》诗句“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之中。这用在李时珍的身上恰如其分,实不为过。李时珍顷毕生之殚精,祖孙三代之财力,承撰大明王朝之药典,其公忠之心可鉴。康熙《蕲州志》载李时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遗表授其子建元,令上之。”李时珍《遗表》言:“野人炙背食芹,尚欲献之天子,微臣采珠聚玉,敢不上之明君”。李时珍次子李建元在“进本草纲目疏”中言:“父有遗命而子不遵,何以承先志,父有遗书而子不献,何以应朝命。”并云:“父子衔恩,存殁均载,臣无何瞻天仰圣之至。”【1】说明李时珍父子始络把遵君事命铭刻于心。

王世贞为《本草纲目》作序时更言:“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3】江西按察司按察使张鼎思在“重刊本草纲目叙”言李时珍“爱民深,忧民切”,并云《本草纲目》“达者观之,则可以穷万物之赜,可以识造化之妙,而见天地之心,则多识固其余矣。”【1】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更曰:“伏愿皇帝陛下体道守成,遵祖继志;当离明之正位,司考文之大权。留情民瘼,再修司命之书”。【1】足以说明李时珍“体国”之壮举,为国为民编修完成“昭代之典”。虽然李时珍“公忠体国”的这种人文气质透露出的是封建社会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抱负和精忠为国的情操,打下的是旧时代的烙印,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李时珍作为一位伟大医药学家的个人形象和魅力。

在李时珍即将诞辰500周年之际,笔者从仅有的一些历史文献资料来研究李时珍的人文气质,以纪念这位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位杰出古代科学家,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李时珍身上透露出的人文气质既有一般性,更有其特殊性。从一般角度讲,李时珍的人文气质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出来的,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从特殊角度讲,李时珍的人文气质展示出了个人独特魅力和性格特质。李时珍特有的人文气质同李时珍医药人生经历相结合,终于取得了“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的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10】可以肯定地说李时珍的人文气质是其取得成功的特殊法宝。李时珍是人不是神,因时代的局限性,《本草纲目》中也存在一些迷信和糟粕,但是暇不掩瑜,随着时间的推移,“至今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中的化学史和其他各门学科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10】可以肯定地说,正是由于李时珍有着这十大人文气质,才成就了李时珍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今天重寻研论李时珍的的人文气质,对今之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不无禆益和启迪。

参考文献:

[1]明?李时珍.刘衡如.刘山永.《本草纲目》新校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31,

1939,重刊本草纲目序,进本草纲目疏.

[2]王剑等.世界文化名人李时珍[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41.

[3]明?李时珍.金陵本《本草纲目》影印本(上.下书函)[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本草纲目序,总序.

[4]清?卢纮纂.《蕲州志》卷之十《艺文》.康熙三年(1664年).

[5]清?顾景星.《白茅堂集》卷之三十八.福建省图书馆藏,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6]王剑.李时珍大传[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81~387.

[7].吴正中.试论李时珍的文学修养及其宏伟巨著《本草纲目》的文学性[A]∕王剑.李时珍学术研究[C].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548~549.

[8]钱远铭.李时珍史实考[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1~48.

[9]宋光锐.李时珍—伟大的医药学家[A]∕中国药学会药史学会编,李时珍研究论文集[C].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

[10]潘吉星.《本草纲目》之东被及西渐[A]∕中国药学会药史学会编,李时珍研究论文集[C].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65.

作者简介:

王剑(1963—),男,湖北省蕲春县人,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李时珍研究所所长、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李时珍《本草纲目》学术思想及医药文化研究。

陈向荣(1971—),女,湖北蕲春人,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副教授。

标签:;  ;  ;  

论李时珍的人文气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