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学论文_孙佩宇,马双雨,柳根哲,雷仲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医伤科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伤科,中医,方法,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中华。

中医伤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孙佩宇,马双雨,柳根哲,雷仲民[1](2016)在《《中医伤科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思路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内科学占主导地位的中医学中,学生们对学习中医伤科学普遍反映兴趣不高、记忆效果差。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可以采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法。根据多年的《中医伤科学》课堂教学经验,总结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思路与方法。4种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思路与方法是相辅相成、互相呼应的。在实践中发现在应用这些方法教学学生们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所讲内容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们非常欢迎。同时,学生学习动机明确、求知欲强,也会促进教师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6年09期)

邹来勇,汤群珍[2](2016)在《中医伤科学教学适应基层人才需求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精简教学任务、突出重点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情景再现教学,重视实践操作、角色扮演练习方面探讨中医伤科学教学如何适应基层卫生人才需求。(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6年17期)

宋寒冰,任树军,李远峰,徐炜明[3](2016)在《叁维动画软件在中医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将叁维动画技术应用于骨科教学,文章从模型的建立、材质及灯光的制作、动画的帧设置、渲染、网络式软件的开发五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开发叁维动画教学软件在骨科教学中推广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动脑及动手实践能力。通过网络式软件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在线模拟手术操作流程,达到要点学习—实践操作—作业提交—系统评分—教师点评一体化的独特的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08期)

李孝林,张德新,潘丰满[4](2016)在《数字医学技术在中医伤科学关节脱位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数字医学技术在中医伤科学中的教学效果,在关节脱位教学中应用精细的CT扫描数据,在MIMICS10.0软件内构建关节脱位的叁维模型,并进行关节脱位机理以及复位的演示教学,简化了教学过程,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节约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该方法可广泛应用到中医伤科学的教学中。(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6年01期)

宝音图,韩巴根那,赵百岁[5](2015)在《蒙中医伤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伤科学,广义上是指现代外科学,狭义上是指正骨学。伤科,学科名,是以专门诊疗跌打损伤所致伤折的专科。蒙医伤科起源甚早,至少已有3000年的发展历史,由于伤科是北方游牧民族医药文化的核心内容,其熟悉和应用受到极大重视。蒙古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伤科学可能于赵武灵王倡导"胡服骑射"之时已传入汉地,到了唐代由于胡族(泛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大量内传,伤科学也传到了唐朝,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蒙古人建立元朝之后伤科(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路成浩[6](2014)在《中医伤科学对促进中华武术健康发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和中华武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粹。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医、国术的发展联系紧密,携手共进。皆是在相同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古往今来,有诸多武技高超的人同时也是的有名的骨伤科专家,而骨伤科医生,亦多半出于习武之人。中医伤科学对中华武术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中医的伤科学出发,根据伤科的主要内容以及伤科学所体现出的中医精髓,研究中医伤科学的哲学思想、理论基础和以往的实践应用对中华武术形成和发展的关系,来综合分析中医伤科学对中华武术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世人身心健康,彰显民族智慧,拓宽武术研究领域,促进中华武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1.中医和中华武术都属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2.中医伤科“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辩证思想、五行生克学说等哲学思想对武术拳法的形成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中医伤科的经络学说、精气神学说、藏象学说等理论基础成为武术演练的重要理论依据。3.佛家伤科和道家伤科的衍生形成,经典的伤科疗法对武术运动损伤的独特疗效。中医伤科学中一些治疗手段,如推拿按摩、针灸、中药疗法对限制武术运动开展的损伤有优势疗效,为武术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全民健身领域,结合武术练习的日常锻炼和中医的保健治疗,成为全民有效地、科学地指导人们健身养生、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显着手段。4.中医和武术的结合为解决人们亚健康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融健身、防身、医疗、保健、娱乐为一体,能满足现代人健身、养生、修身、养性等的需求。5.要用现代科学态度和方法去整理、研究丰富的中医伤科学和中华武术,集中研究武医结合的应用方向。在竞技运动训练方面,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以及形成有传统理论特色的训练体系;如在运动损伤防治领域,结合老武术家积累的丰富医疗经验和独特的方药,进一步挖掘、探索一条解决运动损伤更有效更快捷的治疗途径,为延长运动寿命、运动康复方面提供最佳方案。6.中医伤科和中华武术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武医结合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重新定位和思考,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结合当前的形势,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为其科学传承并贡献于社会而努力。(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期刊2014-05-01)

张毅,付均如[7](2013)在《谈中医伤科学框架研习式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框架研习式"教学法根据中医伤科学的学科特点,突出"框架-填充-演练或模仿-创新"4个环节,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框架研习式教学,模式新颖,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及综合运用,符合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在当前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又有限的矛盾教育体制形势下,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提高课堂吸收率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医教育》期刊2013年06期)

尹辛成,雷仲民[8](2013)在《应用参与式方法提高中医伤科学的教学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参与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来自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最早提出"行动者参与研究(activistparticipatory research)"的是P Freire(1970)[1],即通过对话的方式激发人们的意识和潜能来采取行动。现在一般公认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IDS)是参与式研究这一路径的龙头,那里的学者如R.(本文来源于《中医教育》期刊2013年02期)

韩振华,江蓉星,王培荣,何红,袁林杰[9](2013)在《浅议《伤科补要》对中医伤科学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伤科补要》是一部实用价值很高的中医伤科参考着作,该书阐述了钱氏诊治骨伤科独具匠心的学术思想和十分丰富的治伤经验。本文从绘骨度穴位、定度量之标准,载伤科脉诀、填伤科之空白,制叁十六则、补前贤之未备,歌九十一方、祛沉疴之的要,集各家秘方、备随时之取用等6个方面总结该书对中医伤科学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姜自伟,黄枫,郑晓辉,劳永生[10](2013)在《略论中医伤科学临床带教方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伤科学传统的带教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医疗环境的转变。结合带教经验,主要从加强入科教育,建立疾病资料库,开展专科技术培训以及改进考核方案等方面改进带教方法,从理论、技能、临床思维、人文教育多方面提高实习学生的医学素质,取得了良好的带教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3年04期)

中医伤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精简教学任务、突出重点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情景再现教学,重视实践操作、角色扮演练习方面探讨中医伤科学教学如何适应基层卫生人才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医伤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1].孙佩宇,马双雨,柳根哲,雷仲民.《中医伤科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思路与方法[J].继续医学教育.2016

[2].邹来勇,汤群珍.中医伤科学教学适应基层人才需求的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

[3].宋寒冰,任树军,李远峰,徐炜明.叁维动画软件在中医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4].李孝林,张德新,潘丰满.数字医学技术在中医伤科学关节脱位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6

[5].宝音图,韩巴根那,赵百岁.蒙中医伤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

[6].路成浩.中医伤科学对促进中华武术健康发展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

[7].张毅,付均如.谈中医伤科学框架研习式教学[J].中医教育.2013

[8].尹辛成,雷仲民.应用参与式方法提高中医伤科学的教学质量[J].中医教育.2013

[9].韩振华,江蓉星,王培荣,何红,袁林杰.浅议《伤科补要》对中医伤科学的贡献[J].湖南中医杂志.2013

[10].姜自伟,黄枫,郑晓辉,劳永生.略论中医伤科学临床带教方法的改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

论文知识图

彭太平骨伤科临床实验课体系高等中医教育在改革中前进附:1.高等医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标签:;  ;  ;  ;  ;  ;  ;  

中医伤科学论文_孙佩宇,马双雨,柳根哲,雷仲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