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基二磷酸酯论文_谢文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芳基二磷酸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酸酯,自由基,喹啉,磺酸,咪唑,热稳定性,酚醛树脂。

芳基二磷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谢文霞[1](2019)在《电化学介导的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亚磷酸酯和吲哚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P、C-C键的构建是有机合成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催化C-P、C-C键形成是合成有机化学中最有价值的过程之一,因为它们是合成复杂分子的关键步骤。交叉脱氢偶联(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CDC)是一种高效构建C-C以及C-X键的方法,具有简单和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氧化CDC反应直接形成C-P和C-C键是有机合成中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因为CDC方法中不需要预官能化前体,且有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的优点。与传统的氧化还原反应相比,有机电化学合成通过电子转移避免了反应中过渡金属催化剂和有毒氧化剂的使用,具有环境友好、反应选择性和安全性高的特点。我们在电化学介导下不加任何氧化剂将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亚磷酸酯和吲哚进行CDC反应成功构建C(sp~3)-P、C(sp~3)-C(sp~2)键,且底物适用性良好。本论文按以下3章就行论述。第一章介绍有机电化学的研究历史,以及有机电化学合成近些年的研究进展、优势及未来展望,并对通过CDC反应构建C(sp~3)-P、C(sp~3)-C(sp~2)键进行了文献总结。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电化学介导的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亚磷酸酯和吲哚通过CDC反应构建C(sp~3)-P、C(sp~3)-C(sp~2)键的研究。我们以合成(2-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1-基)膦酸二乙酯为基本反应,考察溶剂、电解质、电极材料等反应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以石墨棒作阳极,Pt片作阴极,四丁基溴化铵作电解质,二氯甲烷作溶剂,5 mA恒流电解,在室温下反应为最佳反应条件,以83%的产率得到(2-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1-基)膦酸二乙酯。接下来,我们合成了实验所需的前体原料N-芳基四氢异喹啉化合物,并以上述最优条件对CDC反应进行了底物适用性考察,实验结果显示,带有温和吸电子基团的底物比具有强给电子基团或强吸电子的底物具有更高的产率。我们还考察了吲哚为底物的适用性情况,从实验结果来看,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具有独特的区域选择性。从反应结果可以看出,该合成方法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通过查阅文献及实验结果分析,我们预测反应机理是底物N-芳基四氢异喹啉在阳极上产生的亚胺离子中间体被反应性亲核试剂捕获,得到偶联产物。第叁章的内容涵盖了前体原料的合成方法、电化学介导的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亚磷酸酯和吲哚通过CDC反应构建C(sp~3)-P、C(sp~3)-C(sp~2)键的方法、前体原料和产物的核磁数据以及核磁图谱。总之,我们使用未分开的电解池成功地开发了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亚磷酸酯和吲哚的电化学CDC反应。该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无需使用任何催化剂,氧化剂或添加剂。该方法提供了对需要金属催化剂或化学氧化剂的常规方法的替代方法,并且代表了用于氧化C(sp~3)-P和C(sp~3)-C(sp~2)键形成的环境友好工具。(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冯志刚[2](2018)在《钯催化的芳基磺酸酯与亚磷酸酯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芳基膦类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引起了科学家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多年以来,虽然已经出现了多种合成芳基膦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但是去寻找更加合理、高效地方法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在过渡金属钯的催化下,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不断优化,高效地实现了芳基磺酸酯和亚磷酸酯与的交叉偶联,并将该方法运用到了手性N/P配体的合成当中。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1.在合成反应底物方面,我们选用手性联萘酚做为初始原料,在碱性的环境下与叁氟甲磺酸酐反应,获得了联萘双叁氟甲磺酸酯。粗产品经甲醇结晶纯化之后,我们用过渡金属钯做催化剂,CO做羰基源,控制反应温度得到单酯化合物。路线简单方便,总收率为50%。2.我们以联萘酚单酯化合物为原料,用过渡金属钯做催化剂,通过改变溶剂和配体来调控底物与催化剂的配位能力,发展了一种高效地实现联萘双叁氟甲磺酸酯与多种P─H试剂的C─P键偶联的方法,收率高达96%。在该方法的实用性研究当中,我们成功地将此方法应用到了手性恶唑啉─膦配体的合成当中。经过五步反应以47%的收率完成该配体的合成,这也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期刊2018-05-25)

吴继强[3](2018)在《铜催化的肟酯和烯烃的偶联合成芳基烯基磷酸酯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芳基烯基膦酸酯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磷化合物,它同时也是合成其它有机磷分子的重要中间体,被广泛应用在在有机合成、光电材料、阻燃材料以及药物化学等研究领域。尽管越来越多的合成方法相继被报道,但这些方法大都需要使用贵金属作为催化剂以及需要加入额外的氧化剂、碱等添加剂,并且难以合成具有特殊结构的某些芳基磷酸酯,因此限制了这些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所以发展更加简单、高效、无毒以及环境友好型的方法高度立体选择性地合成这类化合物已成为近年来化学家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基于此,本论文发展了一种简单温和合成芳基烯基磷酸酯的新方法。本论文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章、对近年来合成芳基烯基磷酸酯的各类反应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重点介绍了Pd、Ni、Cu、Ag等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磷氢化反应及自由基反应,同时,对无过渡金属参与的反应也进行了简单总结。第二章、建立了一种基于铜催化肟酯和烯烃交叉偶联合成β-芳基烯基磷酸酯的新方法。该方法以简单易得的肟酯作为磷源,在廉价无毒的Cu(OTf)_2的催化下简单高效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E)-芳基烯基磷酸酯衍生物。随后,机理实验表明该反应可能涉及自由基历程。(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4-01)

冯志刚,谢小敏,张兆国[4](2018)在《钯催化芳基磺酸酯与亚磷酸酯的交叉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膦化合物在金属有机化学、配位化学及生物化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C—P键的偶联反应是合成有机膦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使用芳基磺酸酯与亚磷酸酯在金属钯催化下的交叉偶联反应,高效地实现了一系列有机膦化合物的合成,并将该方法运用到了手性N/P配体的合成中.(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8年04期)

张亮亮[5](2017)在《3-芳基磺酰化喹啉衍生物及硫磷酸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磷、硫元素是构成生命体的两种重要元素,它们和氧、碳、氮等其他元素组成人体糖类,蛋白质,脂肪,生长因子,辅酶,激素等物质,参与到生命活动中重要的代谢过程。同时,有机磷、硫化合物应用到生产、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在生物医药,功能材料,有机合成等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发展了合成3-芳基磺酰化喹啉衍生物以及硫磷酸酯(包括S'-芳基和S-烷基)的新方法。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发展了一种无需金属催化剂,仅在过氧化物TBHP作用下的磺酰基自由基与不饱和炔烃的加成、环化、氧化、芳香化串联反应,进而实现3-芳基磺酰化喹啉化合物的合成。该方法经济,且环境友好,底物适用性也比较好,为一系列在药物化学和催化领域中有重要研究价值的3-芳基磺酰化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方法。第二部分:首先发展了一种在Cu(acac)2催化作用下,二芳基碘盐、硫粉与氢亚磷酸酯叁组份“一锅法”偶联反应,合成S'-芳基硫磷酸酯的新方法。此外,发展了一种无需催化剂,卤代烃、硫粉以及氢亚磷酸酯叁组份“一锅法”生成S-烷基硫磷酸酯的绿色经济方法。这部分的主要优势在于:(1)操作简单,在空气中即可制备;(2)原料廉价经济,很容易制备,用量少。同时,使用硫粉作为硫源,避免了传统的刺激性有机硫化合物的使用。(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4-01)

郭子斌,韩忠强,于猛,朱荧科,陈胜交[6](2016)在《酚醛树脂基芳基磷酸酯的合成及其阻燃PC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2,6-二甲基)苯基磷酰氯对线型酚醛酚羟基实行磷酰化封端处理,制备了酚醛树脂基芳基磷酸酯(NDDMPP),将其用于阻燃聚碳酸酯(PC)中。分别用~1H NMR、~(31)P NMR、FTIR、TGA和SEM对NDDMPP的结构、热分解行为以及复合材料燃烧后的炭层形貌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线型酚醛中约86%的羟基被磷酰化,NDDMPP中的磷含量约为7.54%;NDDMPP在氮气气氛下的起始分解温度超过250℃,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满足工程塑料的加工温度要求;将NDDMPP应用于阻燃PC树脂,其添加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达到32.3%,UL 94阻燃级别提高到V-0级。NDDMPP对PC的阻燃机理在于,NDDMPP可以催化PC的分解过程,使其成炭速率加快,并形成连续致密的膨胀炭层。(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6年11期)

耿志月[7](2016)在《钯催化杂芳基硼酸与亚磷酸酯的碳—磷偶联反应及咪唑并吡啶的合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首次提出了通过钯/银体系催化杂芳基硼酸与亚磷酸酯的反应,进而构建C-P键。通过杂芳基硼酸脱硼的方法以中等到较高的收率合成了一系列杂芳基亚磷酸酯化合物。1.以不同取代的卤代吡啶为原料通过正丁基锂和硼酸叁异丙酯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各种杂芳基硼酸(Scheme 1)。为研究不同取代的吡啶硼酸与各种亚磷酸酯的C-P偶联提供原料。2.以3-吡啶硼酸和亚磷酸二异丙酯的反应为模板(Scheme 2)。然后控制原料的反应比例并且考察在各种催化剂,不同添加剂、溶剂、配体、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下产物的收率,确定了钯/银催化杂芳基硼酸和亚磷酸二异丙酯的偶联反应合成杂芳基亚磷酸酯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以015 equiv. PdCl2为催化剂、2equiv. Ag20为添加剂、2 equiv. PPh3为配体、3 ml DMA为溶剂,100℃反应2h。3.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3-吡啶硼酸与亚磷酸酯的反应,结果显示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吡啶硼酸衍生物均得到了中等到较高的收率。另外该方法也适用于苯基硼酸参与的反应。与之前报道的文章相比,上述实验方法有效的缩短了反应时间,并且对含有N,N-二甲氨基、丙氧基等吸电子、推电子、电中性基团的底物都能体现出较好的耐受性。4.以廉价易得的2-氨基吡啶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3种含不同取代基的咪唑并[1,2-a]吡啶(Scheme 3)。(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6-05-01)

廖逢辉,王新龙,周露,王通文[8](2015)在《多聚芳基磷酸酯与乙烯基硅树脂复合改性聚乳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多聚芳基磷酸酯(PX-220)和微米级乙烯基硅树脂微球(VSR)加入到聚乳酸(PLA)中,通过红外测式、扫描电镜、氧指数、垂直燃烧测试、热重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PX-220与VSR对PLA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添加15%PX-220能使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提高至33%,但力学性能下降明显;当9%PX-220与6%VSR并用时,材料的(LOI)为30.5%,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10℃,且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本文来源于《塑料助剂》期刊2015年01期)

白洁[9](2014)在《铜催化芳基磺酰氯与亚磷酸酯还原偶联反应合成S-芳基硫代磷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铜催化芳基磺酰氯与亚磷酸酯的还原偶联反应,高效合成S-芳基硫代磷酸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S-芳基硫代磷酸酯是一类非常有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和物理特性被广泛地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文献报道的合成手段存在一些问题:(1)需要昂贵、复杂或具有恶臭的反应底物;(2)适用底物范围狭窄、产物结构单一。如何简便、高效地合成官能团多样化的S-芳基硫代磷酸酯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开发出一种高效的合成方法来制备多种取代的S-芳基硫代磷酸酯。我们以芳基磺酰氯和亚磷酸酯为底物,二价铜为催化剂,以高达86%的收率合成了20种S-芳基硫代磷酸酯。反应的关键是底物比例的选择。该催化体系的创新点是以市售的芳基磺酰氯为反应底物,在无需加碱的条件下高效地合成了一系列S-芳基硫代磷酸酯。2.根据实验结果和有关文献报道,推测反应可能的机理如下:(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4-05-01)

阿卜杜拉·玉苏普(Abdullah,Yusuf)[10](2014)在《2,5-二芳基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果糖1,6-二磷酸酯酶抑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目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Ⅱ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内源性葡萄糖生成量的增加是造成Ⅱ型糖尿病人血糖水平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内源性葡萄糖生成的两条途径中,糖异生(GNG)被证实是造成肝脏中葡萄糖过量生成的主要元凶。果糖-1,6-二磷酸酯酶(FBPase)是糖异生过程的调控酶。通过抑制FBPase而控制GNG水平,从而减少肝脏细胞中的葡萄糖生成量可以达到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目的。因此,FBPase被认为是抑制糖异生水平的理想分子靶标。我们课题组基于高通量筛选得到的FBPase抑制剂2-1(IC50=15.45μM)进行了系列结构修饰,并总结了一些构效关系,本论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结构改造,以期获得活性更优的FBPase抑制剂。通过分别在化合物2-1的苯环A引入不同的取代基、B区以1,3,4-噻二唑环替代1,3,4-恶二唑环、在D区引入不同酰基,设计合成了49个2,5-二芳基二唑衍生物,并对其FBPase的抑制活性进行了评价。部分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FBPase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40(IC50=3.6μM)比高通量筛选得到的苗头化合物2-1抑制活性提高了5倍左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芳基二磷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芳基膦类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引起了科学家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多年以来,虽然已经出现了多种合成芳基膦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但是去寻找更加合理、高效地方法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在过渡金属钯的催化下,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不断优化,高效地实现了芳基磺酸酯和亚磷酸酯与的交叉偶联,并将该方法运用到了手性N/P配体的合成当中。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1.在合成反应底物方面,我们选用手性联萘酚做为初始原料,在碱性的环境下与叁氟甲磺酸酐反应,获得了联萘双叁氟甲磺酸酯。粗产品经甲醇结晶纯化之后,我们用过渡金属钯做催化剂,CO做羰基源,控制反应温度得到单酯化合物。路线简单方便,总收率为50%。2.我们以联萘酚单酯化合物为原料,用过渡金属钯做催化剂,通过改变溶剂和配体来调控底物与催化剂的配位能力,发展了一种高效地实现联萘双叁氟甲磺酸酯与多种P─H试剂的C─P键偶联的方法,收率高达96%。在该方法的实用性研究当中,我们成功地将此方法应用到了手性恶唑啉─膦配体的合成当中。经过五步反应以47%的收率完成该配体的合成,这也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芳基二磷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1].谢文霞.电化学介导的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亚磷酸酯和吲哚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冯志刚.钯催化的芳基磺酸酯与亚磷酸酯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

[3].吴继强.铜催化的肟酯和烯烃的偶联合成芳基烯基磷酸酯的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8

[4].冯志刚,谢小敏,张兆国.钯催化芳基磺酸酯与亚磷酸酯的交叉偶联反应[J].有机化学.2018

[5].张亮亮.3-芳基磺酰化喹啉衍生物及硫磷酸酯的合成[D].厦门大学.2017

[6].郭子斌,韩忠强,于猛,朱荧科,陈胜交.酚醛树脂基芳基磷酸酯的合成及其阻燃PC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2016

[7].耿志月.钯催化杂芳基硼酸与亚磷酸酯的碳—磷偶联反应及咪唑并吡啶的合成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6

[8].廖逢辉,王新龙,周露,王通文.多聚芳基磷酸酯与乙烯基硅树脂复合改性聚乳酸研究[J].塑料助剂.2015

[9].白洁.铜催化芳基磺酰氯与亚磷酸酯还原偶联反应合成S-芳基硫代磷酸酯[D].郑州大学.2014

[10].阿卜杜拉·玉苏普(Abdullah,Yusuf).2,5-二芳基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果糖1,6-二磷酸酯酶抑制活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含叁聚磷腈结构的固化剂[81]化合物49与人的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晶...二乙基苯基硒代磷酸酯(4b)的31PNM...通过类Mannich法合成次膦酰肽不同成核剂对聚丙烯透明改性的效果二异丙基亚磷酸酯和二苯基二硫醚反应...

标签:;  ;  ;  ;  ;  ;  ;  

芳基二磷酸酯论文_谢文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