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事件控制系统论文_王文荣,李桂莲,张月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离散事件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事件,系统,死锁,算法,稳定性,谓词,特征值。

离散事件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荣,李桂莲,张月慧[1](2019)在《模糊离散事件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模糊离散事件系统中,首先定义了模糊谓词,给出了模糊谓词变换以及模糊谓词的控制不变和Σ_u-不变的定义,并证明了模糊谓词的控制不变和Σ_u-不变的等价性;其次,给出了模糊可控谓词的定义,并证明了对于预先给定的模糊谓词,存在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的可达模糊谓词等于该给定模糊谓词的充要条件是该模糊谓词是可控的。(本文来源于《模糊系统与数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文钢,李春桃[2](2019)在《一类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科恩的极大代数方法讨论了一类具有流水线结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对无缓冲系统非阻塞均匀时间的控制条件进行了讨论,证明了无缓冲非阻塞均匀时间控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线性状态的反馈。系统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系统的处理时间矩阵直接表示,同时避免了矩阵维数过大造成的计算复杂性。(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黄金霞[3](2019)在《离散动态系统基于事件触发的脉冲控制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网络化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的研究变得相当重要。由于传统的控制一般是在每一个时刻节点都给予系统控制输入,这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控制成本,也不利于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为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网络带宽,提出了网络控制系统的事件触发控制(event-triggered control,ETC),即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事件条件,只有在事件发生时才触发控制输入。本文从介绍离散动态系统基于事件触发的控制(ETC)原理入手,给出了离散时滞系统的基于ETC的稳定控制原理与ETC算法;然后针对ETC控制方案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叁层事件触发的脉冲控制(event-triggered impulsive control,ETIC)方案,分析了离散系统在ETIC下的镇定问题;接着,就所提出的ETIC方案,进一步分析了离散动态网络的镇定问题;最后,利用ETIC的原理,分析了一类微电网的输入状态稳定性控制问题。具体如下:首先,针对离散动态系统的事件触发控制(ETC)问题,介绍了ETC的稳定控制原理以及算法。以离散时滞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类系统ETC的稳定控制原理及控制算法。在理想情况下,对单个线性离散时滞系统进行事件触发设计,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析离散动态系统的指数稳定性。研究表明,对于离散动态系统,触发事件的设计就演变成了一个线性矩阵不等式可行性的问题。其次,针对一般ETC控制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离散动态系统的事件触发的脉冲控制(ETIC)方案,将ETIC的事件触发层分为叁层:不稳定层(危险层)、有界但不收敛层、及有界但不理想层,并就各层设计了相应的事件触发条件与脉冲控制方案。以离散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所提出的叁层事件触发的脉冲控制原理,设计了相应的事件触发脉冲控制策略,让不具有稳定性的离散系统获得了所需要的稳定性。理论与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叁层事件触发的脉冲控制对不稳定的离散系统获得所需要的稳定性是有效的。接着,就所提出的事件触发的脉冲控制(ETIC)方案,进一步分析了离散动态网络的事件触发的脉冲控制问题。建立离散动态网络的事件触发的脉冲控制方案,获得稳定性的判据条件,并就数值例子进行了仿真实验,从仿真分析中,可以看出本文所设计的事件触发的脉冲控制(ETIC)可以很好地保证整个离散动态网络达到所需要的渐近稳定性。最后,应用事件触发的脉冲原理,对一类微电网中的输入状态稳定性控制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于不间断电源的电压源变换器的离散动态系统模型和混合控制方案,根据公共耦合点的电压与其参考电压之间的电压误差,设计出了基于事件触发控制的阈值条件,根据阈值条件进行脉冲控制切换,并针对负载扰动和孤岛干扰两种情况下,对电压源变换器的输入状态稳定性进行测试。通过仿真实验说明,系统在这两种情况下均达到了所需的输入状态稳定性。本文在最后对全文的主要研究工作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并且探讨将来进一步要深入研究的工作。(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9-06-11)

张婷婷,高金凤,李嘉豪[4](2019)在《离散Markov跳变系统事件触发H_∞量化输出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考虑了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离散Markov跳变系统的量化H∞输出反馈控制问题,对系统的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叁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事件触发通信机制来确定当前采样数据是否能够传输到控制器当中;其次,在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引入对数量化器,利用扇形有界方法,量化采样数据达到降低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速率的目的;接下来,考虑网络诱导时延建立一种具有外部扰动的Markov跳变时滞系统;构造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得到使闭环系统渐近稳定且满足H∞性能指标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输出反馈控制器;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来证明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03期)

张欣,薄迎春[5](2018)在《离散非线性系统的事件驱动最优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数据传输次数和计算量,针对离散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网络值迭代算法的事件驱动最优控制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事件驱动阈值,当事件驱动误差大于该阈值时事件触发;然后,仅利用一个神经网络来构建评价网,直接计算获得系统状态和控制策略,省略了典型自适应动态规划中模型网和执行网的构建,从而减少了神经网络权值的训练量,通过在评价网和控制策略之间不断地迭代,获得事件驱动近似最优控制策略;接着,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别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评价网络权值的一致最终有界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离散非线性系统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事件驱动最优控制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班晴[6](2018)在《基于Petri网的离散事件系统的监督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散事件系统中,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可导致死锁的发生。死锁会降低系统的工作效率,甚至会造成系统停顿。因此,解决死锁问题至关重要。由于Petri网具有很强的建模和控制系统的能力,它被广泛用于解决离散事件系统中的死锁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使能弧和抑制弧的概念,分析了一些扩展的模块,包括使能模块和抑制模块。本文中的一些简单模型证明了该模块比使能弧和抑制弧更一般化。Modulo-N计算器是该模块的一个实例。这些模块可以用来分段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这样可以有效地分析和控制一些复杂的系统;2)研究了一种新类型的弧。这类弧的权值是用函数标记的,而不是用整数区间和整数集标记的。与数据决策弧和区间抑制弧相比,新类型的弧更一般化。当变迁满足使能条件并触发后,相应库所中的托肯就会发生移动。这类弧不仅用于解决资源分配系统中的冲突问题,还提高了Petri网的分析和控制能力;3)扩展了Petri网的关联矩阵和状态方程。该关联矩阵可用于将可达标识的集合分为多个子集,然后通过求解状态方程得到的变迁来连接这些子集。并且必须保证所添加的变迁数是最小的。然后,就可以得到一个渐近稳定的受控系统。新类型的弧不仅扩展了Petri网的结构,而且提高了它的建模能力。扩展的关联矩阵和对应的状态方程能够使系统总是在子集之间运行,从而可以完成一些比较复杂的工序。(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宗余[7](2018)在《具有动态控制需求的离散事件系统的控制重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人类生活中的大量人造系统,其控制需求往往是动态变化的,如可重构制造系统。这类系统可以快速、流畅的调整自身结构以应对不同的生产任务需求。这就要求系统的监督控制器也应该能够根据变化而快速综合,以控制系统在不同控制规范要求下正常运行。通常人们会根据新的控制规范,重新设计控制器,但是这种方案往往费时费力。因此人们进一步研究更有优势的控制器重构方案,即通过重构策略,使控制器能迅速响应控制规范变化,实时进行在线调整,从而满足变化后的控制规范要求。本文针对一类控制规范可以表示成为一组线性不等式约束的离散事件系统,研究其控制规范动态变化的监督控制器重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将受控对象的控制规范表示为线性不等式,然后运用P-不变式方法构造Petri网监督控制器。通过合理改变线性不等式相关参数从而真实反映实际系统控制规范的变化,然后设计监督控制重构策略。其次本文提出的监督控制重构策略通过引入称为监控器开关的控制结构,通过监控器开关的控制,完成控制器的在线、实时切换,以迅速响应控制规范的变化。通过监控器开关,控制器重构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且更加节约成本。尤其是对于某些需要时刻面临突发状况而必须重构的人造系统,如医院急诊室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当出现突发状况时,系统需要重构,通过本文提出的重构策略,系统可以快速满足变化要求。而当突发状况结束后,运用本文提出的重构策略,系统又可以快速重构,满足原有正常控制规范要求。最后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监督控制重构中的死锁问题,揭示了系统监督控制重构导致死锁的原因,并根据监督控制重构中死锁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死锁控制策略。本文提出的死锁控制策略将信标理论和可达图分析相结合使用,相对于其他一些死锁控制策略,该方法不仅可以确保受控系统获得最多的许可行为,同时还能够提高计算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李炜,李亚洁[8](2018)在《基于离散事件触发通信机制的非均匀传输网络化控制系统故障调节与通信满意协同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离散事件触发通信机制(DETCS),考虑执行器饱和约束,研究了网络化控制系统(NCS)同时满足多项约束目标的主动容错与网络通信间的协同设计问题。首先,通过在传统的NCS中引入事件发生器,提出并构建了DETCS下NCS主动容错的架构与设计理念,即基于系统中物理采样器采样周期的驱动来设计状态和故障观测器,基于网络通信约束触发的事件驱动来设计反馈控制。其次,建立了集网络属性、执行器饱和约束、故障估计、扰动信息、故障调节与反馈控制为一体的非均匀传输闭环故障系统模型。接着,给出了满足H∞性能的状态和时变故障估计的广义观测器的求解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非均匀传输故障调节与网络通信间的满意协同设计方法。最后,通过采用四容水箱基准实例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与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周远,胡核算,刘杨,林尚威[9](2018)在《分布式多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离散事件系统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多机器人系统的运动控制主要依赖于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或运动学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组来获得机器人的输入控制信号.随着系统中机器人数量的增加和运行环境的复杂化,动力学方程很难描述多机器人系统的运动行为,且无法很好地解决诸如死锁等逻辑故障.本文简略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笔者所在研究组开展的关于离散事件系统方法在多机器人运动控制方面的应用性研究工作.其动机在于:1)基于离散事件系统方法的运动控制能够有效地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诸如死锁等逻辑故障.首先,利用离散事件系统模型对多机器人系统的运动进行建模,从而降低计算复杂性;其次,基于所得离散事件系统模型,设计分布式安全运动控制算法,使各个机器人可以自主地、无碰撞地、无死锁地运动;设计分布式鲁棒运动控制算法,使得失效的机器人对系统的影响最小.2)基于离散事件系统方法的运动控制策略可以结合传统的基于运动学方程的运动控制方法,从而使系统不但能够避免顶层的逻辑故障,而且能够确定机器人执行器的输入信号.(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8年01期)

林申萍[10](2017)在《科技讲座中译员主体性实现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告对题为“基于自动机和Petri网的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控制”的讲座进行模拟汉英同传口译实践。讲座内容属于科技类,涉及较多的信息技术和通信行业专业知识,讲座语言兼具口语化与书面化特点。译员主体性是指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员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此口译任务中影响译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难点表现为叁点:难点一是中文演讲中引用的一些汉语诗句、俗语、习语等在英语中往往没有完全对等的表达,由于文化区别,直译将会造成目的语听众理解偏差。难点二是科技讲座包含较多专业名词,听众尚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直译专业术语可能导致听众理解困难。难点叁是汉语和英语句法结构不同,汉语是话题显着性的语言,英语则是主语显着性的语言,直译将会造成目的语听众理解问题。译员需要充分利用其主观能动性解码两种语言,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提高口译质量。在概念整合理论指导下,本报告内译员在口译实践中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释义法解决难点一中的文化区别问题,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增译法解决难点二内专业术语造成的理解问题,进一步解释术语让听众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讲座主题;句法重组法解决难点叁内的中英句法结构区别问题,使表达更符合英语语法和句法规则,听众更易理解与接受。本报告结合实例探索了译员主体性发挥对口译实践的作用,有助于译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开阔思路,探索新的翻译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7-09-01)

离散事件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科恩的极大代数方法讨论了一类具有流水线结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对无缓冲系统非阻塞均匀时间的控制条件进行了讨论,证明了无缓冲非阻塞均匀时间控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线性状态的反馈。系统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系统的处理时间矩阵直接表示,同时避免了矩阵维数过大造成的计算复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散事件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文荣,李桂莲,张月慧.模糊离散事件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9

[2].张文钢,李春桃.一类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英文)[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黄金霞.离散动态系统基于事件触发的脉冲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9

[4].张婷婷,高金凤,李嘉豪.离散Markov跳变系统事件触发H_∞量化输出反馈控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5].张欣,薄迎春.离散非线性系统的事件驱动最优控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班晴.基于Petri网的离散事件系统的监督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7].刘宗余.具有动态控制需求的离散事件系统的控制重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8].李炜,李亚洁.基于离散事件触发通信机制的非均匀传输网络化控制系统故障调节与通信满意协同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9].周远,胡核算,刘杨,林尚威.分布式多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离散事件系统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8

[10].林申萍.科技讲座中译员主体性实现策略[D].浙江工商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包含一架UAV的监督控制系统的离散事件...逻辑子块的结构中Ti={ti|ti∈。p}为库...仿真坡道SHEB不同状态模式间的切换关系图基于视觉导航的自主车辆方向控制系统事件类型

标签:;  ;  ;  ;  ;  ;  ;  

离散事件控制系统论文_王文荣,李桂莲,张月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