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土壤快速培肥效应

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土壤快速培肥效应

论文摘要

为了在黄土区新垦土地上快速有效地构建优质耕作层,缓解黄土高原耕地数量和质量退化问题。该研究以一次性工程化措施快速构建优质耕作层为目标,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完成的沟道新构造土地为研究区域,利用3a连续的田间定位试验,探索以木本泥炭、生物炭等为主的外源有机物质,配合腐熟秸秆和化肥等措施,研究不同耕作层构建模式下对黄土区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本泥炭,配合腐熟秸秆,辅以生物激发调节剂处理下可快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易氧化碳等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团聚体数量及稳定性,维持较高的土壤养分含量,且不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风险,最终增加玉米籽粒产量,2016—2018年连续3a较对照分别增产17.5%、28.6%、1.0%。耕层土壤物理、化学等性质得以显著改善,土地生产力显著提升。因此,木本泥炭+生物激发调节剂+腐熟秸秆+化肥是黄土区一次性工程化快速构建优质耕作层的最佳施用模式。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优质耕作层构建模式流程
  •   1.4 土壤样品与植物样品采集
  •     1.4.1 土壤样品
  •     1.4.2 植物样品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6 数据计算与处理
  •     1.6.1 土壤团聚体相关指标计算
  •     1.6.2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模式处理下对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   2.2 不同模式下土壤团聚体及稳定性差异
  •   2.3 不同模式处理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4 不同模式处理下土壤重金属含量比较
  •   2.5 木本泥炭等处理对玉米产量、生物量及秸秆和籽粒养分的影响
  •     2.5.1 不同处理下玉米籽粒产量与生物量差异
  •     2.5.2 不同处理下玉米秸秆与籽粒养分差异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付威,雍晨旭,马东豪,樊军,张佳宝,魏宏安,冯小龙,魏润哲,刘霄飞,王光东,谭钧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重金属,黄土高原,耕作层,构建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2019年2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

    专业: 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

    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共白水县委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陕西省土地整治中心

    基金: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外协项目资助

    分类号: S158

    页码: 252-261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220K

    下载量: 145

    相关论文文献

    • [1].袋控缓释肥提高桃产量[J]. 中国果业信息 2017(06)
    • [2].黄土丘陵沟壑区柠条平茬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2)
    • [3].基于修正简易模型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05)
    • [4].浅析延安黄土丘陵沟壑区水文地质特征[J]. 岩土工程技术 2019(05)
    • [5].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气候变化的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01)
    • [6].黄土丘陵沟壑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可行性及推广应用[J]. 河北农机 2017(04)
    • [7].试论黄土丘陵沟壑区(庄浪)发展现代农业[J]. 甘肃农业科技 2015(12)
    • [8].山西省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技术[J]. 山西林业科技 2020(03)
    • [9].延安北部丘陵沟壑区植被指数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0(02)
    • [10].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草地土壤水蚀预测模型[J]. 干旱区地理 2020(02)
    • [11].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类型及综合治理研究[J]. 中国高新区 2017(21)
    • [12].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立地分类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 2016(02)
    • [13].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膜马铃薯高产经验及发展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3)
    • [14].陇中丘陵沟壑区欧李品种选优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 2020(01)
    • [15].黄土丘陵沟壑区公路弃渣场设置工程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07)
    • [16].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模式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 2016(02)
    • [17].基于遥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密度分布模拟——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9(06)
    • [18].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J]. 花卉 2015(17)
    • [19].基于社会网络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镇村体系认识——以延安市延长县安沟乡为例[J]. 人文地理 2014(01)
    • [20].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平梯田减沙作用研究[J]. 水利学报 2014(07)
    • [21].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反坡梯田整地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31)
    • [22].黄土丘陵沟壑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探讨[J]. 河南林业科技 2010(01)
    • [23].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农村植被建设探索[J].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6)
    • [24].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模式初探[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16)
    • [25].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度对居民区的影响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20(04)
    • [26].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家沟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思路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 2018(05)
    • [27].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的主要工程措施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25)
    • [28].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植物选择[J]. 陕西林业科技 2016(02)
    • [29].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聚落分布及形成机制研究——以延安市安塞县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05)
    • [30].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标签:;  ;  ;  ;  ;  ;  

    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土壤快速培肥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