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应激性高血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糖,性高,体外循环,营养,旁路,心肌梗死,冠状动脉。
应激性高血糖论文文献综述
黄润,戴垚,张婷婷[1](2019)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预后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SHG)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后续优化SHG应对流程,形成闭环式处理方案奠定基础。方法收集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资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预后指标、患者目标血糖值达标时间等。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方差分析等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8例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其中SHG患者224例(60. 87%)。患者首次达到目标血糖值(<11. 10mmol/L)平均时间为(15. 00±1. 20) h,72小时内再次和叁次发生SHG患者分别额外需要(8. 00±1. 10) h和(6. 00±0. 90) h达到目标血糖值。发生SHG(术后首次血糖值≥11. 10mmol/L)患者死亡率高于无SHG患者(血糖值<11. 10mmol/L),在心律失常、肺部感染、乳酸升高、肾功能衰竭、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监护时长、机械通气时长、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不同程度高于无SHG患者(P <0. 05)。结论体外循环术后SHG发生率高,容易反复,预后较差。制定合理措施、选择合适管控流程、配合培训开展将有利于SHG控制。(本文来源于《心脑血管病防治》期刊2019年06期)
张华钊,孙红丽[2](2019)在《应激性血糖升高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326例,根据患者随机血糖及HbAlc水平进行分组,分为糖尿病组59例、应激性血糖升高组52例、正常血糖组215例。比较各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应激性血糖升高组肺部感染、总感染发生率高于糖尿病组和正常血糖组(P <0.05),糖尿病组肺部感染、总感染发生率高于正常血糖组(P <0.05)。应激血糖升高组病死率高于糖尿病组和正常血糖组(P <0.05),糖尿病组病死率高于正常血糖组(P <0.05)。结论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往往提示预后不良,其死亡风险高于糖尿病患者,说明应激性血糖升高对脑组织及机体损害并非仅限于血糖升高本身,还可能通过其他机制而加重这种损害。(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22期)
张冀北,李慧,张春华,张丽,王浩[3](2019)在《rh-bFGF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深Ⅱ度烧伤伴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及对机体代谢、免疫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深Ⅱ度烧伤伴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及对机体代谢、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深Ⅱ度烧伤伴应激性高血糖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rh-bFGF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rh-bFGF联合中性胰岛素治疗。术后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日两组血糖、前白蛋白、尿3-甲基组氨酸(3-MH)和CD_3~+、CD_4~+、CD_8~+、CD_4~+/CD_8~+值,以及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9.83±2.21)d短于对照组的(23.77±2.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变化较平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3、7、14 d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前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3、7、14 d前白蛋白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3-MH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3、7、14 d尿3-M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同时间点CD_4~+/CD_8~+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rh-bFGF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深Ⅱ度烧伤伴应激性高血糖可显着提高临床效果,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可纠正机体代谢紊乱状态,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10期)
单米亚,陈潞楠[4](2019)在《评估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糖高应激状态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448例,根据血糖检测浓度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91例与正常血糖组357例。2组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信息,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联合介入手术治疗。统计2组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与出院随访1年内远期预后情况等。结果: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STEMI患者手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肌钙蛋白、随机血糖、白细胞计数等,与未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患者住院时与出院随访期间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均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应激性高血糖、LVEF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远期预后显着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血糖检测对预测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远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738、0.823,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会影响STEM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及远期预后结局,患者就诊后及时监测血糖指标并加强早期干预十分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黄润,张婷婷[5](2019)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预后研究及临床实践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预后的影响因素,梳理护理实践现状,发现存在缺陷和风险,为后续优化SHG应对流程,形成闭环式处理方案奠定基础。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12月本院心胸外科监护室收治的体外循环术后患者。采用资料收集表收集患者入监护室72小时内数据。内容包含:患者一般资料(年龄、体重、既往史、术前血糖值、肝肾功能指标等)、患者目标血糖值达标时间,即<11.10mmol/L(初次达标、72小时内再次达标、叁次达标时间)、患者预后指标(监护时长、机械通气时长、住院费用、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临床监测处理方法等。采用描述性分析、c2检验、方差分析等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8例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其中应激性高血糖患者224例(60.87%)。1)患者目标血糖值达标时间:首次达到目标血糖值(<11.10mmol/L)平均时间为(15.00±1.20)小时。其中72小时内再次和叁次发生SHG的患者为143例(63.80%),89例(39.70%),分别经(8.00±1.10)小时和(6.00±0.90)小时达到目标值。2)SHG与患者预后指标观察: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死亡率高于无SHG患者,在心律失常、肺部感染、乳酸升高、肾功能衰竭、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监护时长、机械通气时长、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不同程度高于非高血糖组(P<0.05)。临床实践存在刻板执行医嘱、未动态评估监测、胰岛素应用不规范、低血糖发生的缺陷。3)临床监测处理方法:首次血糖值>11.1mmol/L未处理的比例为70例(19%);患者血糖>16mmol/L但未提高胰岛素量的比例为66例(18%);患者血糖<11.1mmol/L依旧用微泵持续泵入胰岛素的比例为55例(15%);患者发生低血糖15例(4.1%)。患者血糖正常后未及时停止用药的比例为66例(18%)。结论: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容易诱发SHG,SHG将增加患者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低血糖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机械通气时长、监护时长、住院费用等。了解诸如SHG管理意识薄弱、首次较高血糖值处理不及时、未能动态评估患者血糖水平、调节用药剂量不客观、容易诱发低血糖等临床实践现况,有利于后续研究优化SHG应对流程,形成闭环式处理方案,进一步提高护理评估处理能力,降低SHG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付笑雪,刘红[6](2019)在《血糖及乳酸变化与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动脉血糖(Glu)及乳酸(Lac)水平变化与应激性溃疡出血(stress ulceration and blooding,SUB)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05—2019-05入住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的64例存在SUB的脑出血患者(病例组)和64例年龄、性别、出血部位、脑内血肿大小程度(以体积分为小、中、大)相匹配的未存在SUB的脑出血患者(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入院1 h内、出现SUB当天(对照组为对应住院时间)以及入院第14天(T1、T2、T3)的动脉血气中Lac及Glu值。结果 2组T1及T3时Glu、La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SUB发生后Glu、Lac水平明显升高,程度分别为(1.28±2.68)mmol/L和(0.79±0.97)m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及乳酸水平变化与SUB的发生密切相关,两项指标联合检测为SUB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凌青,陈玉红[7](2019)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波动评估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波动评估参数。方法收集某叁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0月行CABG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72 h内进行每4 h 1次的末梢血糖监测;比较不同基线特征下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评价不同血糖波动评估参数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同时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断不同血糖不稳定指数(glycemic lability index,GLI)对CABG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CABG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术后第1天的GLI(GLI_1)、术后第2天的GLI(GLI_2)、术后3 d总的GLI(GLI_(3d))与术后单一并发症及合并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显着关联(P<0.05),GLI_1、GLI_2、GLI_(3d)均可对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行预测,其中GLI_1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5。结论GLI_1、GLI_2、GLI_(3d)是CABG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波动评估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特别是GLI_1预测效果最佳,可以提示医护人员尽早对患者的血糖波动进行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华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陈姣姣,屠奕,梁冠冕[8](2019)在《非糖尿病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非糖尿病头颈部肿瘤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术后的血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非糖尿病头颈部肿瘤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并对性别、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气管切开、术后2次手术、输血、使用激素、BMI、营养风险、术前营养支持、血清白蛋白<30 g/L先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7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共76例,发生率为78.4%。术后第1日,97例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值达到最高点为(8.27±2.52)mmol/L;在出院时,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值已降至正常范围(6.04±0.89)mmol/L,但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营养支持为患者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持续时间、体质量指数为患者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糖尿病头颈部肿瘤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其术后血糖的管理。(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25期)
田力[9](2019)在《应激性高血糖对ICU危重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应激性高血糖对ICU危重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方法选择ICU非糖尿病的危重症患者70例(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均于入院后测量血糖,血糖正常为正常血糖组(n=20),血糖升高为应激性高血糖组(n=50),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心功能情况;应激血糖组随机分成强化胰岛素治疗的实验组(n=25),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2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结果应激组C0、CI、PaO2、PaCO2指标较正常组低,但PAWP、BNP、RAP、PAP指标均较对照组高,正常组心功能情况优于实验组,P <0.05;治疗后,应激组内实验组的心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2组对比差距大。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对ICU危重症患者心功能影响较明显,采取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心功能。(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69期)
朱为乙,刘瑶,叶东花,郑益娇,李丽芬[10](2019)在《两种肠外营养输注方式对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200例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分别采用"叁升袋"营养输注与单瓶串输,比较两种肠外营养输注方式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结果显示,"叁升袋"营养输注的肠外营养输注方式比单瓶串输更能够稳定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本文来源于《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应激性高血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326例,根据患者随机血糖及HbAlc水平进行分组,分为糖尿病组59例、应激性血糖升高组52例、正常血糖组215例。比较各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应激性血糖升高组肺部感染、总感染发生率高于糖尿病组和正常血糖组(P <0.05),糖尿病组肺部感染、总感染发生率高于正常血糖组(P <0.05)。应激血糖升高组病死率高于糖尿病组和正常血糖组(P <0.05),糖尿病组病死率高于正常血糖组(P <0.05)。结论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往往提示预后不良,其死亡风险高于糖尿病患者,说明应激性血糖升高对脑组织及机体损害并非仅限于血糖升高本身,还可能通过其他机制而加重这种损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激性高血糖论文参考文献
[1].黄润,戴垚,张婷婷.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预后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
[2].张华钊,孙红丽.应激性血糖升高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3].张冀北,李慧,张春华,张丽,王浩.rh-bFGF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深Ⅱ度烧伤伴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及对机体代谢、免疫指标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9
[4].单米亚,陈潞楠.评估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5].黄润,张婷婷.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预后研究及临床实践原因分析[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6].付笑雪,刘红.血糖及乳酸变化与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
[7].凌青,陈玉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波动评估参数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9
[8].陈姣姣,屠奕,梁冠冕.非糖尿病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
[9].田力.应激性高血糖对ICU危重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朱为乙,刘瑶,叶东花,郑益娇,李丽芬.两种肠外营养输注方式对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观察[J].健康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