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杨芊[1]2003年在《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型肝炎的治疗是临床上一大难题,常规内科治疗疗效欠佳,肝移植是肝衰竭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面临着患者病情危重及供体来源困难等情况。人工肝的研究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近年来随着肝细胞分离,高密度培养以及生物反应器等技术的日趋成熟,新一代以培养肝细胞为基础的结合了非生物人工肝与生物人工肝优点的混合型人工肝装置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方法在理论上解决了肝衰竭患者体内积累的大量代谢产物及毒性物质难以在有限的交换中由培养肝细胞解毒的问题,可使人工肝的生物合成转化功能及解毒作用更加完善。本研究旨在建立猪肝细胞高质量分离和培养的方法,并对培养肝细胞的功能和形态进行研究;使用重型肝炎血浆模型进行生物人工肝的体外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合血浆置换与生物人工肝装置,构建一种新型稳定安全的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并应用于临床,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混合型人工肝系统可能引起的PERV传播的生物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 1.猪肝细胞的高质量分离和培养 采用改良两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猪肝细胞,接种至培养瓶中培养l~7d,动态观察肝细胞活率、葡萄糖合成功能、安定转化功能、上清中白蛋白、LDH浓度,倒置相差显微镜、电镜观察培养肝细胞结构。结果显示肝细胞总数达1.510.4八‘中整肝,经台盼兰染色活率达9215%。肝细胞活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经id-7d培养后上清液中ALT、AST、LDH的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显着下降(P(.01);而Alb和 GIOB的合成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肝细胞培养上清中合成的葡萄糖浓度在 1~sh内逐渐上升,以培养 id的肝细胞合成葡萄糖能力最强,3d、sd、7d葡萄糖合成能力达到一个稳定水平。培养肝细胞在3d安定转化功能最强,此后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电镜观察培养1天后肝细胞间 2 2003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形成紧密连接和极性。本研究表明,新鲜分离的肝细胞在经2~3天的培养后无论在形态学还是功能学均处于最佳状态。为此我们建议在临床应用分离肝细胞作治疗时,最好选择经培养2~3天后的肝细胞,以便发挥其最大功能。 二.使用重型肝炎血浆模型进行生物人工肝的体外实验 收集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术患者的被置换血浆,作为生物人工肝治疗的血浆模型。将获得的总量约 5 XIO’活率在 90%以上的猪肝细胞置于 TECA工型中空纤维管式生物反应器中预培养4~6h,肝细胞循环流经中空纤维管的外管腔。生物反应器膜为混合纤维素纤维,孔径 200urn,分于截留量为 100kD。将收集到的重型肝炎患者血浆2000ml通过国产蠕动泵的驱动循环流经中空纤维管的内管腔进行体外循环共3h。生物人工肝对体外重型肝炎患者血浆进行3小时的循环处理后,总胆红素有明显下降o<0刀5) 其余指标未见统计学意义,此外,血浆中钾、钠、氯、钙等电解质水平亦无明显变化。实验前肝细胞活率平均为 92.3士 2.4%,实验后肝细胞活率明显下降,变为刀.6士 10.3%,这与重型肝炎血浆中含有大量毒素经半透膜对猪肝细胞产生损害有关,也证明了混合型人工肝先置换去毒再行生物人工肝治疗的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应用重型肝炎患者的被置换血浆作为重型肝炎模型研究生物人工肝对重型肝炎的疗效,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3.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构建及临床应用 我们在前述猪肝细胞分离及培养的实验基础上,结合血浆置换和生物人工肝,选择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为肝细胞供体,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15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每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减轻,乏力、腹胀明显改善,腹水减少。总胆红素在HALSS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Ta上升,缅氨酸有明显升高。与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组比较治疗后3天的生化指标 3 2003沁[江人学博士学位论义改变,发现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内毒素较单纯血浆置换组下降明显o<0刀5卜 治愈好转率明显升高。15例患者中10例经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细胞迅速坏死得到控制,在度过肝功能衰竭难关后接受进一步常规内科治疗,最终均好转出院;1例患者经过混合型人工肝支持治疗后成功地等到了供肝,进行了肝移植并存活至今;4例患者病情未好转死亡。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及治疗后12小时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除1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轻微过敏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得到纠正,并继续接受混合人工肝支持治疗。我们构建的混合性人工肝支持系统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支持和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数进行深入临床应用研究。 4.HBLSS治疗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0

邢同海[2]2004年在《生物人工肝的构建及其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原代成人肝细胞的大量分离 目的:研究大规模分离获取成人肝细胞的方法,观测普通培养过程中肝细胞形态变化和代谢合成功能。方法:用体外灌流装置,胶原酶两步灌流法消化分离成人肝细胞,收集的肝细胞培养在含10%小牛血清及多种添加物的William's E培养基中,对不同培养时间的肝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测定肝细胞生化合成及细胞损伤情况。结果:收集的肝细胞纯度大于95%,细胞活率在94%~98%之间,产量达到2.5×10~7~5.8×10~7/g肝组织。接种培养后2周内生长旺盛,同时代谢合成功能最好。结论:本研究的分离法可获取大量高活性的原代成人肝细胞,可作为生物人工肝较为理想的细胞来源。 第二部分 肝细胞的搅拌微载体式培养 目的:探讨肝细胞的搅拌微载体式培养方法。方法:用搅拌微载体式培养方法培养肝细胞株HL7702及以采用改良Seglen两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获取的SD(Sprague-Dawley)大鼠肝细胞,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结果:HL7702细胞密度于培养的第10天达最高峰,间断搅拌培养优于持续搅拌培养。搅拌微载体式培养的Wistar大鼠肝细胞存活率、密度优于贴壁培养。结论:搅拌微载体式培养的肝细胞密度及肝细胞量优于普通单层培养。本法为肝细咆冻存,肝细胞移植,以及生物人工肝等领域的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第叁部分 冻存对肝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3A4活性的影响 目的:比较新鲜的和冷冻后的肝细胞的P4503A4活性。方法:两步法分离3例UW液保存成人肝脏,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新鲜的和冷冻30天后复苏的肝细胞P4503A4酶活性。结果:冷冻30天后复苏的肝细胞活率及P4503A4活性较新鲜肝细胞低。结论:普通冻存复苏技术保存肝细胞活性不理想。P4503A4活性是反映肝细胞功能较好的指标。

田林怀[3]2014年在《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人工肝治疗设备是临床治疗肝衰竭患者必不可缺的应用平台,目前临床应用困局在于大量使用进口设备,其配套耗材昂贵,系统治疗流程固化,设备成本与长期使用成本都很高,病人负担不断增加。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是临床关于人工肝治疗应用的创新,现有人工肝治疗设备,其功能偏重于人工肝某一个治疗流程或应用,缺少离线混合生物治疗的综合应用功能,主要表现为:①动力支持不足;②缺少生物反应环境;③操控系统和治疗流程无法满足离线混合治疗的创新性临床应用。本研究立足于新型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流程的设计,完善现有生物人工肝治疗设备的不足,从临床治疗实际需求出发,研制适宜于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的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用于临床血液净化治疗及实验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满足的基本功能叙述如下:(1)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流程的构建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流程的构建是建立在现有人工肝治疗流程基础之上的。众所周知,人工肝治疗分为非生物型和生物型两大类,现有治疗流程多集中于非生物型治疗过程,或者是单一的生物反应治疗,临床应用的肝衰竭治疗流程中混合生物反应治疗应用不多,通常是分段治疗,或两台机器交互治疗。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流程把单一的生物反应与非生物反应治疗科学搭配混合,在流程设计中把病人与体外循环流程进行间接的物理隔离,从而实现患者的离线治疗,治疗流程依次通过血浆置换、吸附治疗后,体外循环血液经过设定的定时定量累积后,形成一个血浆池,针对血浆池进行同步的血液灌流和生物反应治疗,然后回输到患者体内。离线混合治疗流程的设计使得病人与在线治疗处于间接连接关系,其治疗流程中分子吸附模式与生物反应治疗过程均与病人保持离线状态,故称之为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体外循环治疗中,离线模式治疗的物理效应如流量、压力、流速等参数对病人生理应受条件要求低、影响小、安全稳定系数高,同时治疗时间大大减少,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舒适度。(2)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智能控制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PLC)、触摸屏人机界面、压力传感器、称重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夹管阀等实现智能控制。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多种治疗模式功能,为患者体外血液循环提供流速、流量可控的驱动动力;提供加温、恒温自动检测功能;提供血液输入、输出质量平衡功能;净化消毒生物反应治疗环境;提供运行参数实时修改功能;提供智能安全监测报警等多种功能。人机界面友好简洁,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开发容易等诸多优点,临床医生根据触摸屏对话提示,选取相应治疗模式,进行管路连接安装,设定运行参数、报警参数。运行过程自动控制由多种传感器负责监测,通过不同信号的连续采集与反馈,计算机控制软件负责参数计算与比较,同时根据运算规则进行自动补偿或报警。(3)恒温箱、空气消毒净化、视频监控装置的设计恒温箱是生物反应器放置的主体环境,要求治疗时应保持无菌、恒温、实时状况可控可视。恒温箱由箱体、空气净化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碳素纤维加热恒温控制器件、视频监控装置、生物反应器摇臂组成。加热设计采用碳素纤维导线并联分组均匀分布,24V低压供电,预热30分钟后,环境温度控制在34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利用红外夜视摄像头进行反应器过程监控,使得生物反应器在恒温箱体内实时可视,恒温箱体顶部设定空气净化口,对恒温箱内部空气进行循环空气净化,同时利用空气循环达到气体扰流来平衡温度,箱体内部设定紫外线消毒装置,机器预热时进行箱体内部环境表面消毒。(4)设备整体外观布局设计及加工制造充分利用不同制图软件进行仿真布局设计,反复对比调试、涂装模拟,并利用现代精密数控机床进行机架和配件的生产加工。滤器夹子设计为4个方向可调装置,方便透析器和管路安装时的不同角度需求。根据治疗流程需求,离线治疗管路内置于恒温箱体内,故设计一种抽屉式开启装置,方便于管路内置安装。(5)可调式动力泵设计及加工制造动力驱动泵由泵头和底座组成,利用驱动电机进行控制和调节泵头的转动和速度,实现血液净化时体外循环的动力支持。泵头制作精度高、安全性好,由泵头主体、滚轮、滚轮架、防脱栓、电机转接轴等器件组成,底座设定有泵头盖和底座主体,同时安装霍尔开关感应器件,实现泵的实时安全可控。泵头设计为可调式,可以根据不同耗材的管路尺寸进行调节,拓展了泵头使用的可适应性。(6)安全报警功能安全报警系统主要利用声、光来实现对医护人员的警示。①温度过温测试,给予设定安全界限外温度,测试传感器灵敏度,结果能够及时提示温度过高和过低警示,同时软件有效进行加热系统自动平衡控制;②气泡检测,运行过程中,模拟不同尺寸大小的人造气泡测试传感器灵敏度以及操控系统反应是否有效,结果显示,系统能够及时反馈不同大小的气泡出现,管路阀有效动作,终止运行。③漏血检测,运行过程中,模拟不同浓度人造红细胞流经传感器,测试其灵敏度以及操控系统反应是否有效,结果显示,系统能够及时反馈漏血出现,管路阀有效动作,并终止流程运行。④电子称重平衡测试,根据运行设定参数进行血液称重测试,结果显示,空置和超重时,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反馈不同重量并实时显示,超出设定界限时报警提示,软件能够有效计算并自动控制泵速,实时进行称重的平衡调节。综上所述,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设备具有的特点是:①治疗模式设计独到:可进行血浆置换、吸附治疗、生物人工肝治疗,根据治疗需求叁种治疗模式可灵活混搭,全流程运行模式时,有效实现离线混合治疗,减少病人生理反应,减少用血量,减少治疗用时;②装置智能化:操控系统均由计算机软件自动控制,且触摸屏图示清楚,便于操作者掌握,报警系统及时有效;③安全性高:该系统安装有视频监控、多种传感控制器等报警装置,治疗流程设计为离线治疗,恒温箱设计为低压直流供电,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电气安全与患者的治疗安全;④一体化洁净恒温培养箱具有创新性,管路、生物反应器及血浆池内置于恒温培养箱内,提高了治疗环境洁净度,减少患者对治疗管路的畏惧感;⑤流程设计简洁,模块化程度高,便于维护,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高森[4]2010年在《新型混合性生物人工肝体外功能和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急性肝衰蝎,病情危笃,进展迅速,预后凶险,是临床亟待解决的治疗难题。尽管近年来内科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大进展,患者病死率依然高达50-80%。肝移植可以显着降低肝衰竭患者病死率,但由于供肝严重短缺,事实上仅有不足1/3的患者接受了肝移植手术,而大多数患者在等待供肝的过程中死亡。基于此种前提下,国内外学者设计、构建了不同类型的人工肝系统,希冀借助一种体外的机械、理化或者生物的装置,清除患者体内蓄积的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衰竭患者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供肝进行肝移植,从而降低患者病亡率。经过50余年的发展,目前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治疗技术你逐渐成熟,基本形成叁大类十几种方法,国外多数学者按照人工肝的组成和性质分为以下叁类:(1)非生物型人工肝(2)生物型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 BAL) (3)混合型生物人工肝(hybrid bioartificial liver, HAL)。其中,HAL代表着人工肝的发展方向.无论是BAL还是HAL,肝细胞都是其核心原材料,对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支持作用几乎完全依赖于所用肝细胞的生物学功能。BAL和HAL细胞来源种类较多,但目前尚未有一种可以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如人肝细胞来源的匾乏、胎肝细胞的伦理问题、肝细胞株的瘤源性等原因、猪肝细胞潜在的异种细胞免疫反应、合成的蛋白质种属差异和猪体内普遍存在着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rocine endogenous retroviral, PERV)。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中国人肝细胞系CL-1细胞分化程度高且生物代谢功能良好,并且CL-1细胞组织学上来源于正常肝组织,较其他来源于肿瘤源性的肝细胞系更为安全,但是目前尚未对CL-1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BAL和HAL进行研究。迄今已有4种BAL或HAL系统业已开始进行Ⅱ—Ⅲ期临床验证,其中大多采用中空纤维管型生物反应器,氧合的血浆流经中空纤维内腔以供应肝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初步结果证明这些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没有明显的不良事件出现。但是,由于血浆携氧能力不足全血的10%,因此,这些系统的氧供远不能满足肝细胞的需要,很大部分的肝细胞可能处于缺氧状态,进而导致肝细胞活性降低和肝细胞功能不良,最终导致这些人工肝系统的疗效降低,并且中空纤维反应器中肝细胞分布不均匀,细胞粘附能力差,膜的污染和堵塞,细胞生长或过量气体产生会破坏纤维,既影响细胞功能的发挥又影响对生物反应器内细胞功能状态的观察。为解决生物反应器中肝细胞缺氧问题,我们与中科院共同研制了一种全接触灌流型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采用双进口和双出口的透明有机塑料制成,并且这种反应器在治疗时做180度的往返旋转运动,生物反应器中的肝细胞与血浆直接接触,可以充分的发挥肝细胞的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并且HAL系统的生物部分有独立的共给氧气的装置,氧气通过膜式氧合器进入血清中,供给反应器中的肝细胞,以保证生物反应器中的肝细胞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本研究中,我们以这种全接触灌流型生物反应器接种微载体微重力肝细胞共培养至第五天的CL-1细胞,结合非生物部分的血浆灌流器,生物反应箱、蠕动泵、膜式氧合器等构建了一种简单、新颖的HAL,并用模拟肝衰竭血清(专利公开号:CN101556275)对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叁部分研究内容:一;配置一种可以在常温下稳定保存的、能够反映部分肝衰竭患者血清成分变化的组合物;二: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的构建和评价;叁:CL-1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安全性的研究。第一部分模拟肝衰竭血清的配置及其稳定性研究目的:依据临床上肝功能衰竭时血清成分变化的主要特点,研制一种可用于体外检测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功能的组合物方法:(1)以未结合胆红素,鹅去氧胆酸,胆酸和氯化铵为组合物中的主要成分,将其先后溶解胎牛血清浓度为10%DMEM细胞培养基中,并使未结合胆红素,鹅去氧胆酸,胆酸和氯化铵的浓度分别在171-342μmol/L、80-160μmol/L、20-40μmol/L和240-400μmol/L范围内;(2)先将未结合胆红素制备成胆红素二钠后,再将其与鹅去氧胆酸,胆酸、氯化铵按照上述同样浓度范围先后溶解在DMEM细胞培养基中。上述两种不同方法配制的组合物放置在37.5℃的环境中,分别检测其在0,24和48小时组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结果:在37.5℃时,按上述两种方法配置的组合物中各物质在0、24和48h性质稳定,浓度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所配置的组合物性质稳定,能够在同一基线水平检测生物人工肝的体外功能。第二部分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新型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并通过对模拟肝衰竭血清的净化作用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整个HAL的设计采用血液灌流+生物人工肝模式,非生物部分通过血浆分离后进入血液灌流器中,经过灌流后的血液在通过蠕动泵部分进入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反应器部分置于37.5℃的恒温环境中,生物部分通过膜式氧合器供给反应器中肝细胞,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时间比约为110:10(即2分钟内通氧气110s,通二氧化碳10s),模拟肝衰竭血清经过肝细胞代谢后,在通过二次分浆回流至非生物部分,整个系统的预冲量约为800m1.其中灌流型生物反应器的预冲量约为300m1.,整个系统通过两套聚乙烯胶管构成一个封闭的环路。选用中国人肝细胞系1(CL-1)作为肝细胞供体,采用微载体微重力肝细胞共培养方法培养至第五天,灌入反应器中,制成生物部分(细胞总量约为4.0×109,细胞密度约为4.0×107/ml)。观察整个治疗过程中有无液体渗漏,动态监测模拟肝衰竭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鹅去氧胆酸,胆酸和血氨浓度的变化以及肝细胞对利多卡因代谢产物的检测,此外每过24h取样计数反应器中肝细胞数量和肝细胞的状态,MTT法检测肝细胞活性。结果: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管路中有液体渗漏;循环前24h内,模拟肝衰竭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鹅去氧胆酸,胆酸和血氨的浓度呈直线型下降,与Oh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浓度下降较平稳;循环48h后,CL-1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生物反应器中模拟肝衰竭血清中的ALT、AST和LDH水平明显升高,与0h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整个反应器中肝细胞的数量和活力在循环48h后也呈现显着性下降(P<0.05)。结论:1、构建了一种新型灌流型生物反应器。该生物反应器中的CL-1细胞能够保持较高的活性和良好的功能。2、构建了一种新型混合生物型人工肝。该型人工肝可以显着降低模拟肝衰竭血清中的毒性物质的浓度,提示其具有明显的肝支持作用。第叁部分CL-1细胞及其细胞碎片致瘤性研究目的:探讨CL-1细胞的安全性方法:取培养至第五天的CL-1细胞,以2.5g/L胰蛋白酶消化后离心,加DMEM调至细胞密度为1.0×1010/L,-70℃反复冻溶叁次,使细胞裂解,将0.2ml含细胞碎片的溶液分别接种到5只裸鼠的颈部、后背部皮下(n=10))。以0.2ml,密度为1.0×1010/L的CL-1细胞接种到5只裸鼠的颈部、后背部皮下(n=10),苔盘蓝拒染试验计数活细胞率为97%,作对照,观察皮下细胞致瘤情况。4周后切取注射部位瘤组织及肝、肺、脑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HE)染色镜检。结果:接种后4周后,实验组未见接种部位出现种植瘤,对照组共有10个接种部位出现肿瘤,致瘤率为100%.切下裸鼠皮下的种植瘤,大体标本显示:瘤体呈光滑的圆球型,界限清楚,有完整的包膜。肝、肺、脑组织切片染色未发现有转移.结论:CL-1细胞可以安全的作为HAL细胞材料。

向德栋[5]2006年在《CN2006型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的研制及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主要由支持装置、生物反应器及细胞材料组成。支持装置是临床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必须装置。目前,我国进行人工肝治疗的支持装置及血液净化装置主要购买国外产品,且须严格配套使用,造成“买不起马,更配不起鞍”的局面。本研究针对现有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存在的不足,从国际发展趋势和临床治疗实际需求出发,研制适宜于中国国情的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CN2006型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的主要操作,均在计算机平台上实现闭环控制。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在计算机触摸屏菜单上选取相应治疗模式,根据触摸屏上的图示,进行管路连接安装,药物布置等处置,完毕后再根据计算机上菜单调整设定运行的控制系统、恒温培养箱等相关参数,无误后,确认输出驱动指令,使相关控制系统、恒温培养箱等在接到指令后进行工作,工作状态可由各种传感器连续测试并将所得参数信号反馈回计算机,计算机控制软件将所得测试参数与设定参数比较后,自动进行补偿控制或报警提示,使用者根据触摸屏上所显示的提示内容,进行修正。2.应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与人机界面的技术组合,实现机电一体化控制,能满足CN2006型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控制系统要求,具有成熟可靠、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开发容易、扩展性好等诸多优点。3.采用精密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然后优化工艺、电气布线、调试,研制出CN2006型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并获国家专利。4.胎肝细胞种植在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中,观察细胞在CN2006型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中的细胞生长及氯化铵清除情况。胎肝细胞在支持装置中培养24h后,形态学观察发现细胞呈集落状生长,所测吸光度OD值为1.75,计算细胞相对活力为171.57%,氨浓度明显下降,结果表明胎肝细胞在支持装置中不仅生长良好,细胞增殖,而且细胞具有生物转化功能。提示支持装置中设计的恒温培养箱控制系统适宜细胞生长环境。5.CN2006型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的体外研究中,选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弃血浆替代肝衰竭动物模型,进行血浆置换、血浆吸附、透析滤过、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及生物人工肝处置。结果表明,经过上述模式处置后,弃血浆的生物指标明显好转,且CN2006型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触摸屏图示清晰,各种传感器测试功能敏感、

冯磊[6]2016年在《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评估》文中研究说明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 AHF)是原来无肝病者肝脏受损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发病急,死亡率高达80%,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中国每年约有30至50万病人最终死于肝脏衰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肝移植,但由于供肝的短缺,限制了肝移植的广泛应用。大部分急性肝衰竭的患者在等待肝移植的过程中死亡,因此研制可以替代肝脏功能的机器,使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可以过渡到肝移植或肝细胞再生恢复其正常功能有重要意义。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人工肝脏的研究取得了具大的进展,从早期的机械型人工肝发展到生物型人工肝,再到如今的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目前报道的生物人工肝系统包括:ELAD (Extracorporeal Liver Assist Device)、HepatAssist2000、MELS (Modular Extracorporeal Liver Support)、BLSS (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MC-BAL (Amsterdam Medical Centre-BAL)、HBLSS等,但大部分尚处于试验阶段,没有真正的进入临床应用。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发出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原理型样机和商品化样机,并通过西藏小型猪和猴子的实验验证了机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课题组在原有原理型样机和商品化样机的基础上,通过对机电系统,循环系统、控制系统和在线检测系统进行优化,并增加了冗余设计使机身更为小巧轻便,外观更加美观,开发出了新一代的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型样机(ZHJ一2),其主要由双向灌流旋转式生物反应器、血浆分离器、血液灌流器、氧合器和加热器等组成;其具有独特的特点:①.具有多种功能(肝肾支持功能);②.具有多种治疗模式;③.智能化、机能化,操作简捷、方便;④.体型变小,重量变轻,易于运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安全性的评估;二: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有效性的评估。第一章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安全性评估第一节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体外循环实验目的:通过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外循环实验,初步评估该临床型样机的参数设定、系统稳定性和污染性,为大动物的体内循环实验奠定基础。方法:(1)管路的制作:根据机器各泵、相应夹管阀和监测系统的分布情况进行新型生物人工肝管路设计制作,设计出人工肝的不同治疗模式管路;(2)蠕动泵功能检测:将管路安装在各个蠕动泵上,分别设置50 ml/min、 100 ml/min的转动速率,动静脉管两端置入盛有生理盐水的量杯中,用生理盐水预充管路,同时将管路中的空气排空,然后把静脉端放入1L的量杯中,按压开始按钮,运行3分钟,用电子秤称量其重量,用来评估蠕动泵实际转运速率是否符合机器所设定的速率和并估算其精度;(3)利用局部法和整体法测定各种治疗模式管路以及血浆分离器、血液灌流器、生物反应器等的预充量;(4)通过密闭式水循环实验,评估机器各个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评估管路有无破膜、漏血和有无气泡产生等;并评估机器的耐力性及其污染性(连续运行120h)。(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多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及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成功制作了不同治疗模式的管路;所有蠕动泵功能正常;预充量测定结果显示:血液灌流模式管路的预充量约为130ml,生物管路约为240ml,混合模式管路约为250ml,CRRT模式管路约为200ml,血浆分离器约为200ml,生物反应罐预充量约为250ml,血液灌流器约为200ml,氧合器约为50ml;血液灌流模式预充量约为530ml,生物模式预充量约为945ml,混合模式预充量约为950ml,CRRT模式预充量约为400ml。在密闭式水循环试验中,未发现气泡产生,未发现管路爆破,未见漏水等情况;各检测器(血容流不足检测器,漏血检测器和气泡检测器)均正常运行;机器在连续运行120h的过程中,机器耐受性良好,机器未出现故障(意外短路,突然停止等),各个压力值稳定,内毒素测定结果均<5.0 EU/ml;动、静脉端需氧、厌氧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密闭式循环安全稳定。第二节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体内循环实验目的:通过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内循环实验进一步评估人工肝治疗模式的选择及参数设置、评估大动物实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机器有效性的评估打下基础,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模型制备:动物购买后适应性喂养7天,实验前禁食12 h。采用速眠新Ⅱ肌肉注射诱导麻醉+股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联合麻醉,麻醉后,平卧位并用绷带固定四肢,于腹股沟区和颈静脉区备皮、消毒铺单。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解剖分离股动静脉和颈静脉,然后行股动脉(深静脉管)和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双腔管)置管。(2)模型上机:西藏小型猪上机前,装载管路和滤器,并用肝素盐水循环半小时,然后用羟乙基淀粉预充管路,经股静脉双腔管给予地塞米松5 mg,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经双腔管给予首剂肝素(250U/kg),打开肝素泵,按50U/kg.h追加肝素,时时监测APTT,根据APTT值调整肝素泵的速率。血泵流速设置为50 ml/min,分浆泵流速设置为15 ml/min,循环泵流速设置为15ml/min、反应器循环周期为75s。然后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实验中动物的生命体征(包括ECG、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每头模型猪上机治疗8小时,记录入浆壶压、静脉压和跨膜压(2h/次),时时监测西藏小型猪的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心电图。治疗过程中,输入0.9%生理盐水100 ml进行冲管(2h/次),以防止滤器和管路堵塞,密切观察西藏小型猪的胸廓起伏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从实验开始第0、4h、8h股静脉采血行血培养、内毒素测定。实验猪下机后,继续观察实验猪的饮食、饮水和生命体征变化。(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多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及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西藏小型猪均存活。实验中未见心电图、血压异常、出血、抽搐和发热等不良反应。治疗后未发现切口感染、出血和发热等并发症。机器在试验过程中运行正常,未发现管漏血、管路破裂和破膜等情况,在实验第0h、4h、8h取样进行内毒素检测的结果均小于0.5 EU/ml,血培养结果显示未发现细菌生长。西藏小型猪在实验过程中,各时间点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均数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8 h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与0 h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4 h心率和平均动脉与0h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O.05,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样本均数均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入浆壶压、静脉压及跨膜压均满足方差齐性,经方差分析发现静脉压6h、8h与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跨膜压和入浆壶压各时间点与0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章’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有效性的评估目的:通过救治西藏小型猪和食蟹猴急性肾衰模型进一步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为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进入临床试验打下基础,提供经验。方法:(1)西藏小型猪肾衰模型构建:动物购买后适应性喂养7天,实验前禁食12 h。采用速眠新Ⅱ肌肉注射诱导麻醉+股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联合麻醉,麻醉后,平卧位并用绷带固定四肢,于腹股沟区备皮、消毒铺单。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解剖分离股动静脉,然后行股静脉(血液透析双腔管)置管。进行膀胱造瘘以便于计算尿量,抽血进行肾功能(肌酐,尿素)检测,双侧肾区备皮消毒,用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逐层打开腹腔,暴露双侧肾脏,解剖分离肾动脉,结扎双侧肾动脉;消毒关腹,将模型猪放入饲养室,给予补液,静待其苏醒,术后于12h和24h取血检测肾功能。人工肝上机治疗:西藏小型猪肾衰模型制备好后,模型猪上机前,所有管路和滤器先用肝素盐水循环半小时,再用羟乙基淀粉预充管路,给予静脉注射地米5mg和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经双腔管给予首剂肝素(250U/kg),打开肝素泵,按50U · kg-1 · h-1追加肝素,时时监测APTT,根据APTT值调整肝素菜的速率,治疗结束前半小时停止追加肝素。血泵流速设置为50ml/min,弃浆泵流速设置为10ml/min,返浆泵流速设置为5ml/min,补液泵流速设置为5ml/min,超滤率为20%。然后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实验中动物的生命体征(包括ECG、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每头模型猪上机治疗8小时,记录静脉压和跨膜压(2h/次),时时监测猪的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ECG。治疗过程中,输入0.9%生理盐水100ml进行冲管(2h/次),以防止滤器和管路堵塞,密切观察猪的胸廓起伏、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从实验开始第0、4h、8h股静脉采血行血培养、内毒素、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测。治疗结束后,继续观察实验猪饮食、饮水、生命体征变化。(2)食蟹猴肾衰模型的构建:动物购买后适应性喂养7天,实验前禁食12 h。采用氯胺酮肌肉注射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异氟烷吸入联合麻醉,麻醉后,平卧位并用绷带固定四肢,于腹股沟区备皮、消毒铺单。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解剖分离股动静脉,然后行股静脉(血液透析双腔管)置管。进行膀胱造瘘以便于计算尿量,抽血进行肾功能(肌酐,尿素)检测,双侧肾区备皮消毒,用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逐层打开腹腔,暴露双侧肾脏,解剖分离肾动脉,结扎双侧肾动脉;消毒关腹,将模型食蟹猴放入饲养室,给予补液,静待其苏醒,术后于12h和24h取血检测肾功能。人工肝上机治疗:食蟹猴肾衰模型制备好后,模型猴上机前,所有管路和滤器先用肝素盐水循环半小时,再用羟乙基淀粉预充管路,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和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经双腔管给予首剂肝素(250U/kg),打开肝素泵,按50U.kg-1·h-1追加肝素,监测活化APTT(2h/次),根据APTT值调整肝素泵的速率,治疗结束前半小时停止追加肝素。血泵流速设置为32ml/min,弃浆泵流速设置为8ml/min,返浆泵流速设置为4ml/min,补液泵流速设置为4ml/min,超滤率为25%。然后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实验中动物的生命体征(包括ECG、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每头模型猴治疗6小时,记录静脉压、跨膜压,动态监测食蟹猴的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心电图。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食蟹猴的胸廓起伏、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从实验开始第0、3h、6h股静脉采血行血培养、内毒素、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测。治疗结束后,继续观察食蟹猴饮食、饮水、生命体征变化。(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多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及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中实验组西藏小型猪和食蟹猴经过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缓慢下降,上机过程中未见血压异常、抽搐、透析综合症、发热和出血(凝血异常)等不良反应。治疗后未见发热、切口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对照组西藏小型猪和食蟹猴的一般情况持续恶化,生化指标逐渐升高。西藏小型猪实验过程中于0h、4h、8h和食蟹猴于0h、3h、6h抽血所测得的内毒素结果均小于0.5EU/ml,血培养结果显示培养未见细菌生长。机器各项压力监测稳定,动物生命体征平稳。结论:我们成功制作出了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不同治疗模式的管路,并通过相应管路测定出了不同治疗模式下的管路的预充量,检测了机器蠕动泵功能及各监测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密闭式水循环实验,证实了该机器的体外安全性。成功利用西藏小型猪进行了体内循环实验,验证了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体内安全性及稳定性,为该机器的有效性评估及临床试验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成功构建了西藏小型猪及食蟹猴的急性肾衰模型,并用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治疗,进一步验证了该机器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有效性。为下一步进行肝衰模型救治和临床试验提供了重要经验和技术支持。

杜维波[7]2006年在《一种新型生物型人工肝的构建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 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病情危笃,进展迅速,预后凶险,是临床亟待解决的治疗难题。尽管近年来内科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大进展,AHF患者病死率依然高达50~80%。肝移植可以显着降低肝衰竭患者病死率,但由于供肝严重短缺,事实上仅有不足1/3的患者接受了肝移植手术,而大多数患者在等待供肝的过程中死亡。基于此种前提下,国内外学者设计、构建了不同类型的人工肝系统,希冀借助一种体外的机械、理化或者生物的装置,清除患者体内蓄积的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衰竭患者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供肝进行肝移植,从而降低患者病亡率。 人工肝分为非生物型、生物型及混合型3种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侧重于代偿肝脏的解毒作用,其不能完全替代肝脏的合成、代谢功能。生物型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BAL)或者混合型人工肝(hybrid artificial liver,HAL)则可以弥补非生物型人工肝的上述缺陷,其依赖接种于生物反应器中的活的肝细胞,从理论上讲可以代偿肝脏的全部功能。故而,构建BAL及HAL已经成为人工肝领域新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不同类型的BAL和HAL不断出现,迄今4种BAL或HAL系统业已开始进行Ⅱ—Ⅲ期临床验证,其中大多采用中空纤维管型生物反应器,氧合的血浆流经中空纤维内腔以供应肝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譬如

周宁[8]2015年在《一种新型非生物人工肝系统的构建及其疗效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肝细胞严重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肝功能衰竭患者往往病情危重,进展迅速,预后极差[2]。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在肝衰竭的诊治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其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的发展速度,肝衰竭通常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四类[3]。欧美国家,主要以药物诱发的急性肝衰竭为主,其中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占50%左右,而在亚太地区则以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病毒)诱发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最为常见[4]。肝移植是肝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往往由于供体不足,即便在美国,每年也仅有不足叁分之一的病人能够获得肝移植的机会,而更多患者在等待供体期间死去[5]。人工肝支持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肝脏功能替代手段。它借助体外循环装置,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的血液净化手段,可以暂时、部分替代肝脏功能,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肝细胞再生[6],或者成为肝移植的“桥梁”,使患者能够赢得更多的时间等待合适的供肝,降低围手术期风险,减少并发症[7]。目前,根据人工肝系统中是否包含活性细胞成分,人工肝支持系统可分为非生物人工肝及生物型人工肝两大类。生物型人工肝是以人工培养具有活性的肝细胞为基础,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构建的体外生物反应装置。目前在研究的生物人工肝系统主要有HepatAssist[8,9], ELAD[10-12], MELS[13,14], BLSS[15], AMC-BAL[16]等。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是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但现在技术发展仍不成熟,目前仍没有一种治疗系统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非生物型人工肝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人工肝治疗手段。国内主要采用以血浆置换或者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灌流等治疗方法为主,但往往因为血浆供应紧张,大量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欧美则常采用基于白蛋白透析的多种血液净化方法的联合系统,包括白蛋白透析吸附系统(包括单次白蛋白通过透析(single-pass albumin dialysis, SPAD)[17,18]、重复白蛋白透析(repeated albumin dialysis, RAD)、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 MARS)[19-21]等。已有的研究表明该类方法缺乏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等有益物质,难以完成肝脏合成功能的替代,且治疗过程中消耗大量白蛋白,成本较高,疗效难以令人满意。如何高效整合各种基础的血液净化手段,构建新的有效的组合式非生物型人工肝系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目前是一个值得挑战的课题。最近,在李兰娟院士指导下,围绕着如何减少非生物人工肝治疗过程中的血浆用量,最大效率的清除不同分子量的各类毒素,更好的实现肝脏功能的替代这些关键问题,我们实验室团队结合了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和血液滤过的优势探索出了一套名为李氏人工肝系统(Li's artificial liver system, Li-ALS)的方法,。该方法借鉴了MARS的多净化循环设计,构建了一个多循环血液净化系统,通过多种净化手段的联合有效降低了血浆使用量,并且利用置换出的废弃血浆作为血浆吸附滤过循环的循环介质,有效的解决了复杂净化循环导致体外引血容量过大的问题。本研究中,我们利用D-氨基半乳糖建立猪肝衰竭模型,采用新型李氏人工肝系统对急性肝衰竭猪进行治疗,初步观察其治疗效果,评估该系统治疗的有效性、稳定性与安全性。目的:本研究构建了一套新型李氏人工肝系统,并采用猪急性肝衰竭模型,对新系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体重18-23千克的雄性巴马香猪40只作为模型动物,颈静脉置入6.5F双腔静脉导管,无麻醉条件下静脉注射D-氨基半乳糖(1.3g/kg)诱导猪急性肝衰竭。D-gal注射36h后,实验用猪随机抽签法分为5组,每组8只,开始持续6小时的干预:(1)急性肝衰竭对照组(n=8):动物仅进行6h麻醉和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不接受任何治疗措施;(2)血浆循环吸附滤过治疗组(n=8):动物先接受1h体外循环,随后进行5h血浆循环吸附滤过治疗;(3)低剂量血浆置换组(n=8):动物先接受1h血浆置换治疗,血浆置换量按全血浆置换量的一半进行,置换结束后再进行5h体外循环;(4)李氏人工肝治疗组(n=8):动物先接受1h低剂量血浆置换治疗,随后进行5h血浆循环吸附滤过治疗;(5)全血浆置换组(n=8):动物接受2h全血浆置换,置换结束后再进行4h体外循环。观察及检测治疗过程前后实验动物临床表现、动物生存时问、凝血功能、生化指标、炎症因子以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所有动物均能很好的耐受6小时的麻醉及对应的治疗,5组实验动物生存时间依次为60±2h.74±2h、75±2h、90±3h和88±3h。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相较于急性肝衰竭对照组,所有治疗组生存时间均显着延长(p<0.001);李氏人工肝治疗组生存时间显着长于低剂量血浆置换及血浆循环吸附滤过组(p<0.001),其生存时间略高于全血浆置换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氏人工肝治疗之后,动物的凝血功能得到显着改善,凝血酶原时间显着下降,纤维蛋白原水平显着升高(p<0.05),血清肝酶、胆红素、胆汁酸、血氨水平显着下降(p<0.05),电解质水平保持稳定,炎症因子上升趋势得到明显缓解,死后肝组织病理提示肝脏增生明显,Ki-67标志指数显着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结论:1.低剂量血浆置换和血浆循环吸附滤过治疗均能显着延长急性肝衰竭小猪生存时间,两者均为有效的方法;2.李氏人工肝基于低剂量血浆置换并联合血浆循环吸附滤过,取得了较两者单独使用更加显着的治疗效果;3.李氏人工肝仅用常规置换量一半的血浆,取得了与全量血浆置换相同的生存时间延长效果,但治疗过程中血浆用量显着减少。

王笑笑, 黄建荣[9]2018年在《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肝衰竭是各种肝病发展的严重阶段,病情发展快且危重,病死率高。人工肝不仅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机会,而且能延长患者等待肝移植的时间,是肝移植前的桥接。但如今人工肝治疗的广泛开展面临重重困难,如血源紧张、细胞来源困难、疗效不够理想、价格昂贵等,迫切需要创新及改进人工肝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的新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式,如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血浆滤过透析等多种模式的联合应用,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节省了血浆用量,减少了副作用。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具有肝特异性解毒、生物合成及转化功能,有巨大的应用潜能,但细胞来源、细胞培养及生物反应器是其临床应用主要的局限因素。阐述了人工肝在肝衰竭治疗中的现状及应用进展,并为人工肝的发展指出了研究方向。

李兰娟, 黄建荣[10]2003年在《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提出肝功能衰竭导致严重的生理紊乱、毒性物质积聚,进而影响肝细胞的功能及再生,形成恶性循环。人工肝的研究正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一个体外的机械或理化装置,担负起暂时辅助或代替严重病变的肝脏的功能,清除各种有害物质,代偿肝脏的代谢功能,从而使肝细胞得以再生直至自体肝脏恢复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目前的人工肝多数只能取代肝脏的部分功能,因此又被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简称人工肝。 人工肝有叁个主要类型:(1)非生物型人工肝:指各种以清除毒素功能为主的装置,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血浆灌流、血浆置换、分子蛋白吸附再循环系统等,其中血浆置换既能清除毒性物质,又

参考文献:

[1]. 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杨芊. 浙江大学. 2003

[2]. 生物人工肝的构建及其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D]. 邢同海. 复旦大学. 2004

[3]. 离线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制[D]. 田林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

[4]. 新型混合性生物人工肝体外功能和安全性研究[D]. 高森. 南方医科大学. 2010

[5]. CN2006型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的研制及初步应用[D]. 向德栋. 第叁军医大学. 2006

[6]. 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评估[D]. 冯磊. 南方医科大学. 2016

[7]. 一种新型生物型人工肝的构建及评价[D]. 杜维波. 浙江大学. 2006

[8]. 一种新型非生物人工肝系统的构建及其疗效评估[D]. 周宁. 浙江大学. 2015

[9]. 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应用进展[J]. 王笑笑, 黄建荣.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

[10].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李兰娟, 黄建荣.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标签:;  ;  ;  ;  ;  ;  

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