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金延青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任塬小学726020

摘要:兴趣是人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推动着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乐此不疲,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是多样的,本文着重从创设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开展学习比赛、讲究评价艺术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创设情境学习比赛评价艺术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则正处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要想让他们在一节课40分钟内学有所获而且不走神比较困难,但如果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那么学习的效果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么重要啊!

在新颁布的《小学数学课标》中,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体现了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性。因此,要求我们“寓教于乐”、“教学有方”、“开窍有术”,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创设情境,把知识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1.创设“故事情境”

低年级学生,天真烂漫,爱听故事是他们的本性。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的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以讲故事开头,来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讲课的正题中。通过小故事开头,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时,我结合主题图,创设了一只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通过吃桃子让学生在对生活经验再现的过程中感受0,体会0的含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主题图,从而达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目的,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从中发现并提出了自己的数学问题,又让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倾听”、“表达”的习惯。

2.创设游戏情境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时,经常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例如我在教学“加、减混合”时,发现少数学生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于是我就把书上的例题改成了游戏形式,对学生说:“我们来玩一个开车的游戏吧。”接着,讲游戏的规则:先有7人在车上,接着下车2人,再上车3人。然后,边放音乐边讲述:汽车从我们小学开车了(学生做动作,嘴里发出开车的声音),花果山到了,停车(下车2人,又上车3人),汽车又开了。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后说说:现在车上有几人?有的学生说,原来车上有7人,到了花果山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有的学生说,从我们学校出发时车上有7人,到了花果山下车2人,车上有5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有8人。我对学生的各种说法先表示了肯定,然后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说法最好?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现在车上有8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知道了:从7人里面去掉2人要用减法算,又多3人要用加法算。这样学习“加、减混合”的例题,学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对数学的兴趣感也随之产生了,既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3.创设“表演”情境

好动是6、7岁儿童最显著的特点,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可适当地创设“表演”情境,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步入情境体味,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并掌握所学知识。例如:教学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把一节课的内容编制成“同学们去商店买东西”这样一个情境,把例题和练习题设计成商店里发生的事情,学生和老师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在商店里,售货员阿姨拿出各种钱币让学生分类,接着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4.创设“操作活动”情境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条重要的途径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利用图示、教具、学具等材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实践操作的意义,学会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生操作实验中,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教学一年级《8的组成》时,我让同学们边摆小棒边读: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1和7;2和6组成8,8可以分成2和6……就这样,同学们边动手摆边动口说,眼睛看着,脑子里想着,真正做到了动眼、动手、动口又动脑,边玩边学,兴趣很浓。一节课下来,同学们自己总结出了8可以分成哪些数,很轻松地掌握了“8的组成”的知识,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尽管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经历的也少,但他们接触到了一些如数量、空间图形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和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多讲一些生活实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可以联系生活,广泛选取学生身边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可以让学生说说:“我们学校有几个年级?”“我们的教室在几楼?有几扇窗、几盏灯?教室门前有几棵树?”“你家里有几口人?你有几枝铅笔?”……再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后,问:“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事物的形体是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吗?”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能举出书本、抽屉、鱼缸、冰箱等数不胜数的例子。

三、开展学习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引导儿童适当开展一些新颖的数学竞赛,让孩子们在“比”中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比如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后,为了让学生很快记住,我就让小组与小组之间、男生和女生之间互相说,看谁说得又快又准。我还让同学们利用手势进行比赛,比如我出4,同学出5,看谁先说出9,谁就赢。每当这时我会故意放慢点,学生先说出来,他就特别的高兴和自豪——就连老师也比不过他。我还让同桌之间也进行这样的比赛,看谁赢的次数多。在这种良性的竞争和比赛中,孩子们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学习的效果非常好,教学质量也提高了。毋庸置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非常浓厚。

四、讲究评价艺术,增强学生的兴趣

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我们教师更应该尊重孩子、赏识孩子。评价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及时、准确的评价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给予肯定和表扬,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提高。一年级的学生离开父母后,见到老师既亲切又有些害怕,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的青睐,于是对学生口头的表扬与鼓励,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或者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轻轻的抚摸,都能带给学生极大的鼓舞。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秘诀,是学习的先导,是获取知识的开端。作为数学老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结合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标签:;  ;  ;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