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祖国的光荣 人民的骄傲》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丁明秀[1](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提出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解金鹏[2](2020)在《习近平忧患意识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与挑战同在。人们唯有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方能实现转危为机、化危为安。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1),这告诫人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我国面临着许多不可预料的国内外风险挑战,全体共产党人必须时刻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常怀对党、国家、人民和世界的高度责任感,防微杜渐、防范未然,绝不犯战略性系统性颠覆性错误,不断提升风险识别管控能力、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本选题研究主要涉及习近平忧患意识及其时代意义、生成逻辑、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意蕴、培育践行等章节,它系统回答了习近平忧患意识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来的、有什么内容、怎么样和怎么办等理论问题:其一,习近平忧患意识可以从外延定位、内涵结构和理论场域等层面来界定。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党执政地位稳固、民族振兴发展和世界和平大同,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提出的关于防范和应对党、人民、国家、民族和世界发展所面临的风险挑战的系列观点、论断和思想。其二,习近平忧患意识的时代意义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有助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如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等;二是有助于实现国家总体安全,如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大局、推进民族复兴大业、巩固社会稳定大势等;三是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如有助于刺激生产发展、达到生活富裕、实现生态良好等;四是有助于维护世界的正义和平,如有助于国际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世界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全球绿色清洁、美丽生态等。其三,习近平忧患意识的生成有着四重逻辑。一是关于民族历史、我国近代历史、党的历史的历史逻辑;二是关涉世界共同挑战、国家内部风险、党执政考验、人民生活问题等的实践逻辑;三是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理论思想战略等的理论逻辑;四是关涉习近平优良家风熏陶、艰苦知青岁月锤炼、丰富从政经历磨砺、大量文史阅读积累的个人逻辑。其四,习近平忧患意识的基本内容有着四个维度。一是忧党,忧党的执政本领不强、党的建设被削弱、党的领导被弱化等;二是忧国,忧生态保护、经济转型、文化自信、政治民主、社会稳定、国土安全和国家统一等;三是忧民,忧脱贫攻坚、青年成长、国民健康、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就业质量等;四是忧世,忧和平与发展、开放与包容、人类命运等。其五,习近平忧患意识具有多重的马克思主义意蕴。一是具有现代与未来兼顾、吸收外来立足实际结合、和平发展与民族复兴共存的科学性;二是具有继承性与发展性统一、绿色青山与金山银山统一、底线思维与进取精神统一的辩证性;三是具有以全人类命运为整体,以党、国家、人民发展为整体,以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整体的整体性;四是具有以问题为导向、以防范为引领、以实干为根本等的实践性;五是具有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主体地位、践行群众路线等的人民性。其六,习近平忧患意识的培育践行可以从四个层次展开剖析。一是增强忧患意识:强化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注重底线意识与奋进意识、提升防范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批判意识和辩证意识、激发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等;二是注重忧患理论:加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修养、掌握机遇哲学和主体性理论、培养前瞻性整体性和战略性思维等;三是提升忧患能力:自我反省能力、情绪疏导能力、忧患兢慎能力;四是打造忧患机制:挑战应对机制、风险抵御机制、阻力克服机制、矛盾解决机制。
张瑜[3](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认为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王艺霏[4](2020)在《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当代西方学者对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研究热潮的兴起,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的文学作品开始被普遍阅读,其中存在的价值也获得了更高的评价。夏洛特·史密斯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位,她被评论家朱迪斯·斯坦顿和斯图亚特·卡润评为英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认为是她开启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流派。也有一些研究者对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政治思想表示关注。艾米·加奈认为夏洛特·史密斯通过文学创作参与到了对当时重大历史事件,例如法国革命的探讨中,从中表达自身对政治的看法。关于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倾向,以往的研究者们存在着两方面不同的意见:一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夏洛特·史密斯作品中体现出的对政府与社会对个人的压迫所进行的批判与控诉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想倾向;另一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如果单纯地把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立场归为自由主义,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夏洛特·史密斯在作品中表达的对不列颠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对不列颠民族如何更好地继承并发展优良传统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从这个角度看,在有关政治的问题上史密斯也带有民族主义的立场。本论文认为值得对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观点,尤其是她对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的见解进行深入的探讨。本论文以夏洛特·史密斯的诗歌和小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史密斯通过文学创作参与不列颠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运动和不列颠民族认同的建构这一议题。民族主义理论家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主张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基本价值是可以互补的。这两种意识形态正对应了史密斯思想中所涵盖的两种价值取向,适合用来解释分析史密斯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她的不列颠民族认同被塑造形成的过程。此外,本论文也试图挖掘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本论文围绕以下几个章节展开: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在梳理了研究对象夏洛特·史密斯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基础上引出了本论文对史密斯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立场的关注;运用安东尼·史密斯的理论对论文使用的核心概念:民族、民族认同、民族的国家、民族主义的定义做了具体解释。运用耶尔·塔米尔的民族主义理论对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内涵予以界定;最后具体介绍了本论文的论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夏洛特·史密斯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这一章先是介绍了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和作为文学流派的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列颠王国形成、法国革命、英法战争等历史事件对浪漫主义诗人如华兹华斯、史密斯等萌发民族主义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接着深入分析了埃德蒙·伯克和托马斯·潘恩对史密斯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归纳分析了史密斯形成不列颠认同背后的原因和她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原因。第二章,民族认同的觉醒与民族主义的发轫。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文学生涯早期的作品《达斯蒙德》和《老庄园》。这两部作品对“不列颠民族认同”、“不列颠民族--国家”有所探讨,从中梳理了史密斯本人民族认同的觉醒过程,分析了史密斯民族主义思想发轫的原因。这一时期的史密斯受到法国革命的启发开始流露出对民族主义相关议题的关注,并在作品中积极呼吁建立共和制的“不列颠民族-国家”。第三章,民族认同的巩固与民族主义的修正。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在对法国革命产生失望幻灭情绪后创作的作品长诗《移民》和小说《被驱逐的人》。这两部作品书写与感慨了法国革命灾难性后果的,并对法国政治难民流亡欧洲各国情形表示同情。基于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可以挖掘出史密斯此时对民族主义的反思:她意识到民族主义存在着排斥异己和忽略个人权利的一面,为了修正这些负面影响,她试图通过强调一些自由主义价值来平衡她的民族主义主张。同时,这一时期英法之间处于战争状态,出于团结抗敌的原因,史密斯在这时期的作品中积极的宣扬不列颠认同,表明她的不列颠认同进一步巩固了。外部环境的变化触动了史密斯去修正她的民族主义主张,这种探索使得她的民族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第四章,民族认同的拓展与民族主义的完善。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创作生涯晚期的作品小说《年轻的哲学家》和长诗《比奇角》。前者描绘了不列颠民族移居海外生活的故事,后者对英国地标性风景“比奇角”赋予了不列颠民族历史意义的刻画。从两部作品中可以分析出史密斯此时的民族主义观点:她此时的民族主义肯定了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重视个人的意愿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认为民族的历史文化等精神资源比国家机器更能塑造民族认同。并且民族认同的范围也不局限于生活在同一疆界内的人类群体之中,对于拥有共同的民族历史和民族语言文化的人们来说,即使分散在不同的地域,仍然对同一民族身份拥有认同感。在经过长期思考后,史密斯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趋于成熟,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她民族主义的最终定位。第五章,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现代价值。这一章阐述的是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现代社会可供参考借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警惕和修正民族主义中激进和狭隘的倾向、更新和填补自由主义中低估和忽略共同体对个体重要性的空白、寻求个人自我实现与民族发展的合一。结论: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认同是不列颠认同。为了宣传不列颠认同,史密斯一直在作品里书写对民族主义、探索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她民族主义主张的最终定位。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现代社会提倡各民族国家休戚与共、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借鉴参考的价值。
张雷[5](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曲慧鑫[6](2020)在《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文中研究指明罗马共和国推崇荣誉。荣誉观念作为普遍的伦理意识在贵族、君主和平民眼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莎士比亚的罗马剧中,人们的荣誉观念和伦理选择呈现出互动关系。不同阶层的荣誉观念影响并决定不同的伦理选择,但同时,伦理选择又会反过来对荣誉观念的形成或改变产生影响。本文分四章考察了莎士比亚在不同阶层的荣誉观念和伦理选择中传达出的伦理教诲和对正处于转折时期的英国局势的思考。第一章以科里奥兰纳斯、伏伦尼亚和勃鲁托斯为研究对象,分析罗马贵族的荣誉观念与其在此观念影响下做出的伦理选择。科里奥兰纳斯的伦理身份经历了从“城邦守护者”向“城邦毁灭者”的转变,因过度推崇荣誉导致的悲剧性结局揭露出荣誉的实质是罗马操控英雄的工具。伏伦尼亚是罗马教育的具体化身,她为维护国家荣誉选择牺牲儿子的举动展现出罗马荣誉教育对贵族的深刻影响。勃鲁托斯的荣誉观念以美德为核心,他为维护共和自由触犯弑君伦理禁忌的行为暗示出其把握时代能力的匮乏。贵族对荣誉的追求更多地局限于个人层面,他们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间的互动充满悲剧性。在个人原则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中,罗马贵族的选择不但没有获得荣誉,反而导致了荣誉的幻灭。第二章将凯撒和安东尼作为正反面君主的典型代表,分析罗马君主的荣誉观念与他们在追求王权过程中的伦理选择。凯撒谋求新罗马的建立,以死追求王权的举动展现出其荣誉观念的灵活。安东尼是反面君主的代表,他无法维持情人与统治者身份间的平衡,在欲望与理智的冲突中,安东尼毅然抛弃伦理责任的举动表明罗马传统的荣誉观念已经无法对他产生影响。伟大君主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间的互动呈现出积极的一面,灵活的荣誉观念使君主根据局势采取有益的行动,该行动反过来又会成就君主的永恒。第三章分析罗马平民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平民阶级由护民官与民众组成。剧中的护民官是“煽动家”和“蛊惑家”的合体,他们为满足个人私欲抛弃公共伦理责任的行为展现出其德性的低下。罗马剧中的民众表现出暴力和无理性的特征,他们对荣誉漠然视之,为追逐利益而抛弃正义的伦理选择暗示出民众与贵族阶级德性上的巨大差异。平民阶级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间的互动是恶性的,追逐利益、缺少荣誉和实施暴力间形成了恶性循环,荣誉随着暴力行为的升级更加被民众无视。第四章分析莎士比亚罗马剧中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的成因,以及罗马剧创作的伦理环境。对罗马民众暴力行动的展示和以米尼涅斯为代表的堕落贵族的出现表达了莎士比亚对民主制和共和制的否定,作家对民众的丑化和剧中呈现出的精英主义倾向受西方传统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作家基于历史和时代的等级偏见。莎士比亚始终坚守以爱为核心的理想道德的追求,认为人必须运用理智和智慧抵抗欲望的诱惑,达成灵魂的完善。结语总结贵族、君主和平民阶层的不同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间的关系,从当代立场反思莎士比亚在罗马剧中体现的政治伦理观念。罗马剧中的荣誉观念既反映出古老民族价值体系和伦理秩序的独特性,又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思想意识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陈诗[7](2020)在《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记忆 ——从事件走向神话》文中研究表明北大师生对五四历史的集体记忆对北大的发展也曾起过相当的作用,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对五四运动的回忆和纪念不断影响着北大人的现实行动和精神世界。五四运动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发生时,北大师生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这场运动,并看到了不同的五四面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五四记忆。不同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北大中的老师和同学走上不同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事件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逐步展现出来,曾经亲历五四的北大的师生们也根据现实的需求向五四运动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有一部分人将五四前发生在北大的文学纷争、思潮变化视作五四运动的思想铺垫,将五四后发生在社会上的思想变化视作五四运动的成果,从而将北大内部的文化生态和五四运动的发生、社会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在渲染五四历史的同时也放大了记忆里北大的荣光。还有一部分人聚焦于五四运动的革命内涵。但无论是回忆五四的文化性还是革命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下的回忆总是不一致的。此外,北大师生与五四运动历史的互动是在多个层面发生的,他们不仅仅是利用五四运动来呼吁自己的事业,也不仅仅是用北大的历史来理解五四,赋予五四新的内涵,还会将五四历史放入北大的校史框架中认识和勉励自己,并以此奠定了五四的作为北大神话素材的基础,为一代又一代人利用五四建构北大的社会形象、影响师生行动做下了铺垫。在战争时代,艰难生存的北大便以五四历史作为斗争武器。每当学校受到冲击或国家社会面临危机时,五四记忆就会得到召唤,支持和影响着北大师生的行动。在学校面临合并的时候,他们手握的利剑便是自己的历史,对五四运动的记忆既在精神上支撑着他们不妥协,也在行动上予以了参考。在国家遭受侵略,政府却无所作为的时候,五四记忆就是他们反思现状、反思内部分歧的一面镜子。在猛烈的炮火中,北大的师生总是以各种形式延续着五四记忆,在西南联大时期他们也以不同的方式坚持纪念五四。每当他们为了控诉政府进行学生运动的时候,他们都认为他们延续了五四精神。五四记忆对于北大人来说蕴含了绵延不尽的精神力量。建国以后,心向人民的新政权对记忆的统一做出了要求,北大内部也开始对五四记忆进行改造和适应,但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现实的迷茫,以及大家对五四历史和中国现实的关系变化的认识不到位,曾一度造成记忆的混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加深,五四运动影响北大师生的方式以及北大师生回忆、纪念五四运动的原因、目的都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新的世纪,五四运动的记忆不再作为北大师生具体行动的指导而存在,而是作为北大师生的精神支撑而存在。人们纪念五四时也不再指向当下的具体问题,而是指向未来。随着五四历史和现实的关系的改变,北大人的五四记忆内容、传递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除了官方主导的纪念行为,北大里的许多老师们更是身体力行地传递五四记忆。其内部坚持纪念五四所形成的共识构成了北大师生集体认同的坚实基础。但是五四记忆同样给北大带了很多现实挑战,对内它需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警惕对五四历史的滥用和误用,对外要能够承受五四运动的社会记忆所带来的压力。
周晨[8](2020)在《普氏歌剧《战争与和平》研究 ——以中国“风骨”理论为观照》文中提出作为20世纪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列宁奖章获得者的普罗科菲耶夫,在生命最后谱写的巨作《战争与和平》,概括性地反映了他的创作思维、美学理念和作曲风格。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中国“风骨”理论作为本文立论的出发点,寻觅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作品《战争与和平》中隐藏的“风骨”意蕴,并对其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现代启示作进一步探讨。第一章:风力遒:动人之“风情”。本章从骏爽美、飘逸美、清新美三个方面阐释歌剧《战争与和平》中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超然物外的清新雅致和对大自然的心灵皈依。这类情感的抒发清晰明朗、郁勃充沛,隐含着理性的光辉和超凡的价值观,并渗透出创作主体的情志畅快与意气飞扬,具有“一种能够凌云高飞的强劲的力量”[1],与“风力遒”的审美特征相对应。第二章:骨髓峻:坚毅之“气骨”。本章从雄劲美、浑朴美、沉着美三个方面诠释歌剧《战争与和平》中坚毅的“气骨”:俄国军队的雄健刚勇,俄国人民的淳朴乐观,人民英雄的朴实无华,爱国者忧国忧民的悲悯沉郁等。这种因夹杂着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而深沉严肃、气韵雄浑的情感,渗透着创作主体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崇高精神,具有“巍然耸立或道义上的无畏勇敢的力量”[2],与“骨髓峻”的审美特征相对应。第三章:骨采圆:“风骨”之形态。本章继前两章所考察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中“风骨”美的两种主要风格特征后,结合音乐艺术的内部规律,对“风骨”美生成的内在机制展开更为细致的考察。动静结合、刚柔并济、虚实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静为主、动为客;刚为主、柔为次;实为体、虚为用的内在关系,都是构成歌剧《战争与和平》“风骨”之美学品格的必要条件。第四章:歌剧《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启示。本章针对歌剧所展现的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技法,探究其在苏联歌剧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并就其作为战争题材艺术化经典之作的现代启示展开讨论。结语部分是对以上相关问题的总结与延续。该部分首先总结了“风骨”美在歌剧《战争与和平》中的结构,并进一步探讨了两方面问题:一为构成“风骨”美不可缺失的作曲家之“气”;二为音乐与书画、文学风骨论的沟通及分际,由此深化歌剧《战争与和平》之“风骨”美意蕴。本文关于西方歌剧《战争与和平》中“风骨”美意蕴的探索,对于构建中国学者具有特色的《战争与和平》书写方式,进一步充实已在文学、绘画、书法领域繁荣发展的“风骨”理论具有理论意义、开拓意义与现实意义。
王兰芳[9](2020)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性》(节选)翻译报告》文中认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1941-1945)是俄罗斯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极为光辉的一页,苏联女性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选取了纪实性文学作品的《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性》(СоветскиеженщинывВеликой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войне)第二章的前两节作为翻译材料。纪实性文学作品兼具有纪实性和文学性两个特征,译者不仅要将真实的历史信息准确地介绍给读者,同时还要引发目的语读者的情感共鸣。以往文章都是从男性角度看待战争,本书的特点就在于从女性角度记录战争,本书在国内尚无中译本,而且目前我国对于纪实性文学翻译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此次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以薇·谢·穆尔曼采娃(В.С.Мурманцева)的《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性》(节选)的中译本为例,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作为指导,基于全译的翻译策略,从副动词、形动词、专有名词、主从复合句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原文本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方法。通过总结翻译过程中使用的增译、减译、转译、换译等翻译方法与翻译十二技巧,解决中俄语言在语法规则、句法表达及文化差异方面的问题,得出纪实文学翻译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以后的该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些许建设性意见。
包志国[10](2019)在《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随着世界步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在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东西方的价值观念、传统与现代的价值思想相互激荡交融,世界各国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发展和追问愈来愈烈。从这一大的全球视角来审视价值观念系统的建构,具有更加深远的现实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价值观教育是价值观念系统建构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之中,更是发挥着建立社会价值秩序、塑造人的内心世界以及重建人们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社会重大变革时期执政党的价值观教育对政权的巩固、多元价值观的整合以及社会思潮的引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949-1956年这一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传递新的时代精神、锻造新的时代品格和引领新的社会风尚的历史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自1840年代以来中国最为重大和最为根本的社会变革。这一深刻变革实现了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进而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开启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来从饱受屈辱到站起来的一个全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真正建成。新中国初创后的这七年,经济、政治、文化经历着急骤的变迁,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内心深处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异乎寻常的矛盾冲突和选择调适。各种价值观呈现出交织交锋状态,封建的、落后的、保守的、反革命的价值观与科学的、先进的、进步的、革命的价值观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碰撞与斗争,形势异常严峻和复杂。面对深刻的社会变化,如何通过执政党的力量来确立起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摆在当时刚刚取得全面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面前一项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在这段重要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价值观教育,整合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念,构建国家和民族新的价值观念系统,凝聚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平稳顺利地完成这一具有奠基性、开创性意义的社会变革,使得1949-1956年间的中国社会呈现出了蓬勃盎然的生机。本文中的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不同社会群体所进行的价值系统重塑的一种教育。从深刻意义层面来看,价值观教育是价值信仰系统建构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对于每个个体,都必不可少。对社会而言,其具有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融合多元的意识形态,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等重要作用。对个体而言,其具有认知时代发展趋势、坚定信仰、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功能。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这一重大变革时期,价值信仰系统建构如何稳固国家政权、如何巩固执政党地位以及如何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一问题导向为切入点。在归纳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历史文献资料,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融通中共党史、共和国史、价值哲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支撑,深入到文化深层结构的价值观层面,系统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头七年开国奠基时党的价值观教育,探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源头活水,剖析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背景,梳理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对象及核心内容,归纳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途径与载体,总结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显着成效、基本经验、主要教训以及对新时代价值观教育的深刻启示。历史需要观照现实,现实更要回望历史。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更好构筑中国价值,均需回溯到更深的层次和更大的历史格局中,在历史语境中去解读现实。本文在此基础上尝试拓展多学科协同研究的视野,在整体性把握下凸显中国共产党特定历史阶段价值观教育的特征,突出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当代走向研究,试图从学理层面为新时代构建国家民族价值信仰系统提供丰厚的思想资源及有益的历史借鉴。
二、《祖国的光荣 人民的骄傲》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祖国的光荣 人民的骄傲》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理由 |
二、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
(一)童谣 |
(二)儿歌 |
(三)儿童诗 |
二、童话 |
(一)童话与教育 |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
(三)借鉴中改写 |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
三、儿童小说 |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
四、儿童剧 |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一、深重的苦难 |
(一)生活的困苦 |
(二)精神的创伤 |
(三)生命的消亡 |
二、激烈的抗争 |
(一)反抗者的旗帜 |
(二)抗争中的和声 |
(三)黑暗里的低吟 |
三、满洲的颂歌 |
(一)悬赏征文 |
(二)献纳文体 |
四、艺术特色 |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
结语 |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2)习近平忧患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依据和研究思路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 研究现状和评价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价 |
1.3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重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习近平忧患意识范畴界定及其时代意义 |
2.1 习近平忧患意识的范畴界定 |
2.1.1 习近平忧患意识的外延定位 |
2.1.2 习近平忧患意识的内涵结构 |
2.1.3 习近平忧患意识的理论场域 |
2.2 习近平忧患意识的时代意义 |
2.2.1 有助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2.2.2 有助于实现国家总体安全 |
2.2.3 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2.2.4 有助于维护世界的正义和平 |
第三章 习近平忧患意识的生成逻辑 |
3.1 历史逻辑 |
3.1.1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沉淀 |
3.1.2 中国近代170多年的历史教训 |
3.1.3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经验 |
3.2 实践逻辑 |
3.2.1 世界发展面临的风险 |
3.2.2 党执政面临的考验 |
3.2.3 民族复兴面临的挑战 |
3.2.4 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 |
3.2.5 人民生活面临的困难 |
3.3 理论逻辑 |
3.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3.2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
3.3.3 党的理论、思想和战略 |
3.3.4 其它国家和民族的经验智慧 |
3.4 个人逻辑 |
3.4.1 优良革命家风熏陶 |
3.4.2 艰苦知青岁月锤炼 |
3.4.3 丰富从政经历磨砺 |
3.4.4 大量文史阅读积累 |
第四章 习近平忧患意识的基本内容 |
4.1 忧党 |
4.1.1 忧党的执政本领不强 |
4.1.2 忧党的建设被削弱 |
4.1.3 忧党的领导被弱化 |
4.2 忧国 |
4.2.1 生态环境保护之忧 |
4.2.2 经济转型之忧 |
4.2.3 文化自信之忧 |
4.2.4 政治民主之忧 |
4.2.5 社会稳定之忧 |
4.2.6 国土安全和国家统一之忧 |
4.3 忧民 |
4.3.1 脱贫攻坚之忧 |
4.3.2 青年成长之忧 |
4.3.3 国民健康之忧 |
4.3.4 社会保障之忧 |
4.3.5 教育公平之忧 |
4.3.6 就业质量之忧 |
4.4 忧世 |
4.4.1 和平与发展之忧 |
4.4.2 开放与包容之忧 |
4.4.3 人类命运之忧 |
第五章 习近平忧患意识的马克思主义意蕴 |
5.1 科学性 |
5.1.1 现代与未来兼顾 |
5.1.2 吸收外来与立足实际结合 |
5.1.3 和平发展与民族复兴共存 |
5.2 辩证性 |
5.2.1 继承性与发展性辩证统一 |
5.2.2 绿色青山和金山银山辩证统一 |
5.2.3 底线思维与进取精神辩证统一 |
5.3 整体性 |
5.3.1 以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整体 |
5.3.2 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发展为整体 |
5.3.3 以全人类命运为整体 |
5.4 实践性 |
5.4.1 以问题为导向 |
5.4.2 以防范为引领 |
5.4.3 以实干为根本 |
5.5 人民性 |
5.5.1 坚持人民立场 |
5.5.2 保持血肉联系 |
5.5.3 尊重主体地位 |
第六章 习近平忧患意识的培育践行 |
6.1 增强忧患意识 |
6.1.1 强化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 |
6.1.2 注重底线意识与奋进意识 |
6.1.3 提升防范意识和创新意识 |
6.1.4 树立批判意识和辩证意识 |
6.1.5 激发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
6.2 注重忧患理论 |
6.2.1 加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修养 |
6.2.2 掌握机遇哲学和主体性理论 |
6.2.3 培养前瞻性、整体性和战略性思维 |
6.3 提升忧患能力 |
6.3.1 提升自我反省能力 |
6.3.2 提升情绪疏导能力 |
6.3.3 提升忧患兢慎能力 |
6.4 打造忧患机制 |
6.4.1 打造挑战应对机制 |
6.4.2 打造风险抵御机制 |
6.4.3 打造阻力克服机制 |
6.4.4 打造矛盾解决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
(一)学生时代 |
(二)军旅生涯 |
(三)成为“反革命” |
(四)接受改造 |
(五)成为“群众” |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
(二)改造生活 |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
(一)求学 |
(二)工作 |
(三)管制 |
(四)改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
(一)大队书记 |
(二)大队长 |
(三)其他干部 |
三.小队干部 |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
(一)党课制度 |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
(三)作风问题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
一.制造模范 |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
二.解读模范 |
(一)模范贴近生活 |
(二)模范无处不在 |
(三)模范的奖励 |
三.典型模范 |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
四.事件中的模范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
(三)效果和经验 |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
(一)新的要求 |
(二)新的举措 |
(三)新的变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
(一)人数统计 |
(二)组织、干部结构 |
(三)年龄分析 |
(四)基本情况 |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
(一)军事训练制度 |
(二)宣传、学习制度 |
(三)武器管理制度 |
(四)评优制度 |
(五)问题及对策 |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
(一)改造种子山 |
(二)抗旱蓄水 |
(三)抗洪抢险 |
(四)科学种田 |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夏洛特·史密斯的研究现状 |
1 夏洛特·史密斯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2 夏洛特·史密斯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 民族、民族主义、民族认同与民族的国家 |
2 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 |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夏洛特·史密斯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 |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主义思想基础 |
1 夏洛特·史密斯与托马斯·潘恩的《人的权利》 |
2 夏洛特·史密斯与埃德蒙·伯克的《法国革命论》 |
3 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立场 |
第二章 民族认同的唤醒与民族主义的发轫 |
第一节 《达斯蒙德》:对不列颠民族认同的唤醒 |
第二节 《老庄园》:对不列颠民族—国家的设想 |
第三节 史密斯早期作品中对民族主义政治诉求的呼应 |
第三章 民族认同的巩固与民族主义的修正 |
第一节 《移民》:被战争巩固的不列颠民族认同 |
第二节 《被驱逐的人》:对民族内阶级差异的探讨 |
第三节 史密斯中期作品中用自由主义修正民族主义的探索 |
第四章 民族认同的拓展与民族主义的完善 |
第一节 《年轻的哲学家》:拓展国界的不列颠民族认同 |
第二节 《比奇角》:对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关注 |
第三节 史密斯晚期作品中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融合 |
第五章 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现代价值 |
第一节 对民族主义的修正 |
第二节 对自由主义的补充 |
第三节 自我实现与民族发展的合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关键术语阐释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爱名誉的贵族:个人美德与伦理两难 |
第一节 科里奥兰纳斯:“人—兽”混合的异形战士 |
一、人:高贵的“城邦守护者” |
二、“兽”:疯狂的“城邦毁灭者” |
三、“忠”与“孝”的对立:“孤龙”的自我挣扎 |
第二节 伏伦尼亚:爱荣誉的母亲与爱儿子的战士 |
一、铸造战士的母亲 |
二、追求荣誉的战士 |
三、“情”与“理”的较量:女战士的“冷血”牺牲 |
第三节 勃鲁托斯:共和美德的殉道者 |
一、德高望重的反叛首领 |
二、身心分裂的“弑君者” |
三、自由与毁灭的抗争:道德家的错误决策 |
小结 |
第二章 塑造理想君主:“最高荣誉”与伦理困境 |
第一节 凯撒:探索永恒王权的理想君主 |
一、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
二、“有意送死”的独裁者 |
三、永恒与死亡的博弈:伟大君主的精神塑造 |
第二节 安东尼:权力与爱欲中的分裂个体 |
一、最伟大的情人 |
二、最失败的王者 |
三、理性与激情的对抗:悲情英雄的身份覆灭 |
小结 |
第三章 罗马平民:“荣誉之外”与伦理狂欢 |
第一节 护民官:卑鄙政客的政治角力 |
一、拨弄舆情的牧羊人 |
二、上传下达的传声筒 |
三、公共利益与个人私欲的冲突:“中间人”的责任背弃 |
第二节 “荣誉之外”的群体:无理性的暴力狂欢 |
一、罗马平民的暴力 |
二、理性缺失的暴乱 |
三、暴力与正义的对决:“多头怪物”的利益崇拜 |
小结 |
第四章 罗马剧中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的成因 |
第一节 罗马平民的暴力:民主制的否定 |
第二节 堕落贵族:共和国的衰落 |
第三节 罗马剧创作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的伦理环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记忆 ——从事件走向神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 概念界定 |
(四) 研究现状 |
1.记忆史的相关研究 |
2.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的相关研究 |
3.关于五四运动阐释的研究 |
4.关于北大精神研究 |
5.文献述评 |
(五) 研究问题 |
(六) 研究方法 |
一、亲历五四: 当事师生的记忆 |
(一) 从经历到回首: 北大师生定义五四 |
(二) 从一天到一个时代: 五四内涵的延伸 |
(三) 从影响他人到勉励自己: 北大历史荣耀的起点 |
二、利用五四: 硝烟中记忆的延续 |
(一) 复校风波中的五四回响 |
(二) 反日与反思五四 |
(三) 联大岁月的五四纪念 |
三、改造五四: 解放以后适应中的记忆 |
(一) 红色语境下对五四记忆的扬弃 |
(二) 迷茫现实中对五四记忆的误用 |
(三) 五四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改变 |
四、传承五四: 新世纪的五四记忆 |
(一) 安静的精神力量 |
(二) 五四记忆在北大的代际传递 |
(三) 北大五四记忆面对的时代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普氏歌剧《战争与和平》研究 ——以中国“风骨”理论为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风骨”——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风力遒——动人之“风情” |
一、《战争与和平》中的骏爽美 |
1.意气骏爽:一曲深情的祖国颂 |
2.秀拔清朗:营构爱情悲欢 |
二、《战争与和平》中的飘逸美 |
1.清新雅致,超然物外 |
2.恬淡自然,寻求心灵之归依 |
三、《战争与和平》中的清新美 |
1.清朗甜美,纯净质朴 |
2.新颖清爽,朴素真实的生活情调 |
第二章 骨髓峻——坚毅之“气骨” |
一、《战争与和平》中的雄劲美 |
1.英姿雄健:火一般的激情 |
2.顽强刚勇:坚忍的守护 |
二、《战争与和平》中的浑朴美 |
1.浑厚朴实:英雄的赞歌 |
2.淳朴无华:与人民相依存 |
三、《战争与和平》中的沉着美 |
1.深沉蕴藉:黑暗中的希冀 |
2.离情愁思:嘶声传千里 |
第三章 骨采圆——“风骨”之形态 |
一、《战争与和平》中的动与静 |
1.动静相称 |
2.动静相待 |
二、《战争与和平》中的刚与柔 |
1.刚柔相济 |
2.刚柔映衬 |
三、《战争与和平》中的虚与实 |
1.虚实映照 |
2.虚实相生 |
第四章 《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启示 |
一、歌剧《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地位 |
1.丰富与发展了苏联歌剧创作的历史经验 |
2.传统与现代技法融合共生之典范 |
3.歌剧结构的改革理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
二、战争题材艺术化的现代启示 |
1.促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互通 |
2.激发人们的生命力量 |
3.使人们的心灵世界得到净化 |
结语 |
附录 1 歌剧《战争与和平》音乐结构图(总谱版) |
附录 2 苏联音乐史简纲(1919-1978)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性》(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性》(节选)翻译过程描述 |
第一节 《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性》(节选)的译前准备 |
一、译前材料分析 |
二、译前准备工作 |
第二节 翻译质量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性》(节选)语言特点分析 |
第一节 词汇特点 |
一、形动词的使用 |
二、副动词的使用 |
三、专有名词的使用 |
第二节 句法特点 |
一、说明从句的使用 |
二、限定从句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翻译方法与策略分析 |
第一节 翻译方法 |
一、增译 |
二、减译 |
三、转换引申 |
四、分译 |
第二节 归化策略 |
第三节 功能对等策略 |
第四节 四字格的使用 |
第五节 误译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一节 翻译心得与总结 |
第二节 翻译中的问题与解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性》(节选)出现的专有名词 |
附录2 :原文/译文(1-3稿) |
致谢 |
(10)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价值观 |
1.5.2 中国共产党价值观 |
1.5.3 价值观教育 |
第2章 源头活水: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源泉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观教育相关论述 |
2.1.2 列宁的价值观教育相关论述 |
2.1.3 毛泽东的价值观教育相关论述 |
2.2 实践源泉 |
2.2.1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初创 |
2.2.2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
2.2.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深入 |
2.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发展 |
第3章 现实需求: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背景 |
3.1 涤除旧的价值观念:旧中国统治阶级残余思想急需破除 |
3.1.1 肃清帝国主义奴化思想 |
3.1.2 清除封建主义愚民思想 |
3.1.3 根除官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
3.2 建构党和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价值观亟待确立 |
3.2.1 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形态的建构 |
3.2.2 中国共产党推动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 |
3.3 促进社会整合:社会变革时期各阶级的复杂社会心态尚待调节 |
3.3.1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迁 |
3.3.2 各阶级中的复杂社会形态 |
第4章 教育群体与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对象及内容 |
4.1 教育对象: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群体指向 |
4.1.1 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价值观教育的示范群体 |
4.1.2 工人、农民、革命军人:价值观教育的核心群体 |
4.1.3 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等群体:价值观教育的广泛群体 |
4.2 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4.2.1 马列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
4.2.2 社会主义:艰辛探索中的价值目标 |
4.2.3 爱国主义:凝聚民族的价值追求 |
4.2.4 集体主义:汇集众力的价值主张 |
4.2.5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价值倡导 |
4.2.6 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
第5章 教育举措、路径探寻与价值承载: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途径及载体 |
5.1 方法选择: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 |
5.1.1 理论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灌输与渗透 |
5.1.2 实践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培育与践行 |
5.1.3 榜样示范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典范与标杆 |
5.1.4 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强化与提高 |
5.2 路径探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
5.2.1 旧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广泛的价值观教育传播系统 |
5.2.2 思想改造:涤除旧社会的价值观念 |
5.2.3 思想文化领域的“三次批判”:掌握文化领导权 |
5.2.4 土地改革中的价值观教育:唤醒农民的阶级意识 |
5.2.5 “三反”“五反”运动中的价值观教育:树立新的社会风尚 |
5.2.6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价值观教育:引领新中国的发展走向 |
5.2.7 农村冬学教育: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 |
5.2.8 职工业余教育:启迪工人的阶级觉悟 |
5.3 价值承载: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
5.3.1 以重大活动载体增进新的价值认同 |
5.3.2 以重大会议载体达成新的价值共识 |
5.3.3 以传媒载体宣传新的价值主张 |
5.3.4 以文艺载体讴歌新的时代精神 |
第6章 审视反思: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经验、教训及启示 |
6.1 行之有效: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显着成效 |
6.1.1 凝聚思想共识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政权 |
6.1.2 新旧对比赢得了社会各阶层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
6.1.3 汇聚众力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
6.1.4 价值实践中人民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彰显 |
6.2 以史资政: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经验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
6.2.2 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价值观教育 |
6.2.3 运用政治动员增强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力 |
6.2.4 注重社会各阶层的正当利益需求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 |
6.3 知往鉴今: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教训 |
6.3.1 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与政治问题混淆界限 |
6.3.2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方式方法简单化 |
6.3.3 “三反”“五反”运动中的价值观教育存在过激行为 |
6.4 当代价值: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启示 |
6.4.1 价值观教育尤其是党自身的价值观教育极端重要 |
6.4.2 价值观教育要深入细致覆盖到不同社会群体 |
6.4.3 价值观教育要注重对多元价值观及社会思潮的引领 |
6.4.4 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代特征相融合 |
6.4.5 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不断创新 |
6.4.6 价值观教育要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
结语 现实观照:对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祖国的光荣 人民的骄傲》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习近平忧患意识研究[D]. 解金鹏.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3]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4]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D]. 王艺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6]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荣誉观念与伦理选择[D]. 曲慧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记忆 ——从事件走向神话[D]. 陈诗.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普氏歌剧《战争与和平》研究 ——以中国“风骨”理论为观照[D]. 周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女性》(节选)翻译报告[D]. 王兰芳.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研究(1949-1956)[D]. 包志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