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外科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熊茂森[1](202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Intrathoracic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para-lymph nodes,RLNLNs)转移对颈部淋巴结(Cervical lymph node,CLN)转移的预测价值,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74例行颈胸腹部三切口三野淋巴结清扫手术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对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χ2检验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肿瘤位置、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脉管内有无癌栓、肿瘤最大径无相关性(p﹥0.0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位置、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3.正交卡方检验分析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位于胸上段时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628),食管鳞状细胞癌位于胸中段或胸下段时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7,p=0.016)。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显着正向影响(B=1.352,p=0.000)。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是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阴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的2.378倍(OR=2.378)。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没有显着影响(p=0.144)。用交叉列联表二元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胸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右侧或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均无显着影响(p=0.998;p=0.999)。胸中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右侧或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均有显着正向影响(B=1.200,p=0.033;B=1.513,p=0.035)。且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是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阴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的3.320倍(OR=3.320)。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是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阴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的4.541倍(OR=4.541)。胸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显着正向影响(B=1.194,p=0.010),且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是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阴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的6.781倍(OR=6.781);而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无显着影响(p=0.455)。结论:1.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位置、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2.对于胸中段或胸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价值,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无预测价值。
马天怡,毛艳,王海波[2](2020)在《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科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基石作用。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和大数据医疗等理念的提出和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开展,乳腺癌的治疗正向着个体化、精准化、规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技术愈发成熟,应用范围进一步推广;新辅助治疗后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得到认可;乳房重建和肿瘤整形技术使乳腺癌治疗已逐渐由单纯的疾病治疗发展为乳房外形乃至功能的恢复;乳腺癌的微创治疗方法如腔镜手术、射频消融等备受青睐。国内各医疗中心开展临床研究,为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提供中国数据。本文针对近年来乳腺癌外科治疗领域的现状及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王文涵[3](2020)在《ENST00000489676联合超声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随着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US-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US-FNA)的广泛应用,其检出率迅速上升。颈部淋巴结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与手术范围及预后密切相关。高分辨率超声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转移的首选检查,对超声怀疑的淋巴结可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明确诊断。然而,超声对转移性淋巴结诊断的灵敏度较低,需要寻找其他方法如特异性分子标记物等以提高术前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特异性肿瘤分子标记物。前期我们筛选出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lnc RNA ENST00000489676,本研究将进行体外功能实验验证,并联合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探讨ENST00000489676辅助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前期筛选出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间显着差异表达的lnc RNA ENST00000489676,进行体外功能实验,观察过表达和敲低ENST00000489676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周期的变化。收集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且手术病理证实的2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NST0000048967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间的表达差异,并将ENST00000489676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ENST00000489676作为分子标记物辅助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体外功能实验证实ENST00000489676敲低和过表达分别促进和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高表达ENST00000489676通过抑制mi R-922而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对2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分析证实低龄、大结节、微钙化及多灶乳头状癌与淋巴结转移显着相关。PCR检测显示ENST00000489676在淋巴结非转移组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转移组,低表达ENST00000489676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ENST00000489676联合超声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超声单独诊断。结论高表达ENST00000489676通过竞争性抑制mi R-922从而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低表达ENST00000489676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ENST00000489676可作为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和肿瘤治疗靶点。ENST00000489676辅助超声可以提高术前超声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吴俊志[4](2020)在《BTG2和SEMA3D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检测人喉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B细胞异位基因2(B cell translocation gene 2,BTG2)和轴突导向因子 3D(Semaphorin3D,SEMA3D)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探讨BTG2和SEMA3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1.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月-2018年8月经外科手术切除喉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7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喉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BTG2和SEMA3D的表达情况,分析BTG2和SEMA3D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不同病理特征间BTG2和SEMA3D蛋白表达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校正卡方检验及Fisher精准检验。2.通过门诊复查、网络和电话随访获得67例喉癌患者预后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BTG2和SEMA3D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检验标准取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BTG2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呈弥漫性棕黄色染色;SEMA3D主要表达于细胞浆,部分表达于细胞膜,呈弥漫性棕黄色染色。BTG2在喉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16%、90.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EMA3D在喉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32%、72.3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BTG2在年龄小于等于55岁和大于55岁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8.18%、46.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TG2在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8.00%、19.05%、2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TG2在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24%、48.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SEMA3D在TNM分期为Ⅰ-Ⅱ期和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39%、16.2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EMA3D在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12%、37.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BTG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肿瘤原发部位、临床分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EAM3D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病理分化程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单因素Log-Rank检验发现,肿瘤的TNM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BTG2表达和SEMA3D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进一步采用Cox模型回归分析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BTG2表达和SEMA3D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1.喉癌组织中BTG2和SEMA3D呈阴性表达,在癌旁组织中呈阳性表达。2.BTG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随着患者年龄增大、肿瘤分化程度增高及无颈部淋巴结转移,BTG2表达阳性率越高。3.SEMA3D的表达与患者TNM分期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患者TNM分期越早、无颈部淋巴结转移,SEMA3D表达阳性率越高。4.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BTG2表达和SEMA3D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BTG2阳性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BTG2阴性组明显升高,SEMA3D 阳性组患者总体生存率较SEMA3D阴性组明显升高。
张双平[5](2020)在《改良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在MIE中的应用及食管癌中组蛋白修饰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改良的左侧喉返神经(LRLN)旁淋巴结清扫术在微创食管癌手术(MIE)中的应用2.探讨食管癌患者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36.组蛋白修饰谱变化与食管癌临床和病理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4.H2Bub表达上调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本课题分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了 194例食管癌患者微创手术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胸腔镜下三组不同的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手法(A组75例:传统手术方法;B组80例,骨骼化手术方法;C组39例:新改良的手术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三组左侧喉返神经转移率分别为A组12%、B组20%和C组28%,A组转移率明显低于C组,且比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 P=0.031)。2.A组平均清扫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1.59±0.84枚明显少于B组4.02± 1.96枚和C组4.31 ±2.14枚,且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声音嘶哑C组发生率为15.4%,显着低于B组(21.3%),高与A组(13.3%),但三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了 137例食管癌患者微创手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做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左、右侧及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 1.17%、21.89%和8.76%。2.单素分析发现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与分化、T分期、脉管癌栓有相关性(P<0.05)。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与分化、T分期有相关性(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和脉管癌栓与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有关,其0R值分别为3.707和3.053。肿瘤分化程度与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有关,其0R值分别为3.960。第三部分: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中75例食管癌组蛋白H3K9Ac、H3K27Me3、H2BS112G1cNAc及H2Bub表达,筛选出与食管癌相关的组蛋白修饰类型。结果显示:1.食管癌组织标本中H2Bub、H3K9ac、H2BS112G1cNAc蛋白强阳性表达率为84%、48%、21.3%,H3K27m3蛋白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2%,同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H2Bub、H3K9ac、H2BS112G1cNAc、H3K27m3水平有64%、46.7%、20.9%、26.7%表达上调。H2Bub与肿瘤分化有关(χ2=0.243 p=0.037)。2.H2Bub 低分化组中位生存时间(36.00月)明显短于高、中分化组(71.63±11.21、58.88±3.95月),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H3K27m3的表达水平上调组中位生存时间好于稳定组,两组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3K27m3的表达水平上调预后较好。食管癌组织H2BS112G1cNAc表达强阳性组与阳性组、表达水平上调组与稳定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P<0.05),提示H2BS112G1cNAc的表达强阳性和表达水平上调预后差。3.H3K9ac与H2Bub、H2BS112G1cNAc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第四部分:由第三部分鉴定出H2Bub组蛋白修饰分子,构建过表达RNF20质粒和敲除USP22siRNA;选用食管癌细胞ECA109和人食道上皮永生化细胞株HEEC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细胞划痕等方法研究H2Bub表达上调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进行裸鼠皮下荷瘤的动物模型验证。结果:1.过表达RNF20质粒转染效果差,我们准备进行慢病毒包装实验,但由于抗击新冠疫情所中断,我们会在以后进一步补充该实验。2.siRNA成功沉默ECA109和HEEC中USP22的表达,并建立了稳定过表达H2Bub的细胞系。3.CCK8增长曲线显示两种细胞株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快于空载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细胞划痕实验显示,相比空载体组,两种细胞株划痕的间距有明显减小趋势。5.裸鼠皮下荷瘤的动物模型显示实验组(USP22siRNA)较对照组(NCsiRNA)瘤体增大明显并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新改良的左侧喉返神经淋巴结清扫方法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可以提供足够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和减少喉返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在临床工作中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推广应用的。2.肿瘤分化程度和脉管癌栓是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肿瘤分化程度是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3.食管癌组织标本中H2Bub、H3K9ac、H2BS112G1cNAc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同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 H2Bub、H3K9ac、H2BS112G1cNAc、H3K27m3水平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4.低分化组H2Bub表达水平上调预后差;H2BS112G1cNAc的表达强阳性和表达水平上调预后差。H3K27m3的表达水平上调预后较好。5.CCK8实验实验证明H2Bub促进了 ECA109和HEEC细胞的增殖能力;裸鼠皮下荷瘤的动物模型证实了 H2Bub可促进食管癌体内成瘤能力。
张惠柯[6](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颈部淋巴结病变诊断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是颈部乃至全身许多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其良恶性鉴别不仅仅对疾病定性诊断有帮助,而且是恶性肿瘤患者分级、分期的重要依据,同时对肿瘤患者的生存、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判断有重要价值。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以神经元为基本单位的卷积神经网络,是目前医学领域最先进的机器学习方法之一。该模型已应用于肺结节的识别与鉴别、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识别与定位、肝癌的分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层及肿瘤患者预后模型的建立等疾病多个方面,并取得了较高的诊断效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深度学习模型是否能在多种颈部淋巴结病变中对淋巴结做出良恶性定性诊断及能否对颈部转移淋巴结来源进行预测。第一部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颈部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在颈部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15例病人的颈部增强CT轴位图像,包括恶性淋巴结207枚和良性淋巴结359枚,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前486枚(恶性169枚,良性317枚)作为训练组,后80枚(恶性38枚,良性42枚)作为验证组。训练组采用DenseNet网络进行模型训练,将训练后的模型对验证组淋巴结进行测试,根据混淆矩阵计算其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验证组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PPV、NPV分别为83.8%、76.3%、90.5%、87.9%、80.9%,曲线下面积(AUC)为 0.842。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DenseNet模型可以用于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其诊断效能优于常规影像方法的经验诊断,且可以节省时间。第二部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颈部转移淋巴结来源判断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能否对恶性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来源进行初步判断。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证实的59例病人的颈部增强CT轴位图像,包括头颈部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98枚和身体其它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110枚,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前128枚(头颈部转移54枚,其他部位转移74枚)作为训练组,后80枚(头颈部转移44枚,其他部位转移36枚)作为验证组。训练组采用DenseNet网络进行模型训练,将训练后的模型对验证组淋巴结进行测试,根据混淆矩阵计算其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验证组转移淋巴结来源判断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PPV、NPV 分别为 67.5%、59.1%、77.8%、76.5%、60.9%,曲线下面积(AUC)为 0.747。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DenseNet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颈部转移淋巴结来源进行预测,其诊断效能尚需要在更大规模的数据集上进一步验证。
王莹杰[7](2020)在《初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不同治疗模式及影响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对乳腺外科来说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治疗上,放疗作为局部治疗的主要方式,普遍认为能使患者的生存获益,但是否需行局部手术切除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通过评价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加放疗和单纯放疗对初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对比,探讨乳腺癌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不同治疗方式的获益情况,以期寻求出针对这类特殊群体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乳腺科就诊的122例初诊无远处转移的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4例患者因资料不全删除。符合条件的108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进行了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分为清扫加放疗组(84例)(简称清扫组)和单纯放疗组(简称放疗组)(24例)。所有患者均由病理证实了乳腺癌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采用查阅门诊及住院病例资料、电话、微信等途径了解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清扫组和放疗组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采用x 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符合条件的108例患者中,清扫组84例(77.8%),放疗组24例(22.2%)。59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复发转移,清扫组有41例(48.8%),其中远处转移34例(40.5%),局部复发15例(17.9%),同时伴有复发和转移8例(9.5%)。放疗组有18例(75.0%),其中远处转移11例(45.8%),局部复发15例(62.5%),同时伴有复发和转移8例(33.3%),两组局部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3例患者死亡,其中清扫组17例(20.2%),放疗组6例(25.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患者5年无疾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率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率分别为30.6%和67.8%。清扫组和放疗组5年DFS率分别为34.3%和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结果表明,雌激素受体状态(95%CI:1.337~3.889,P=0.002),腋窝淋巴结状态(95%CI:1.259~3.627,P=0.005)是初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5年DFS的影响因素。清扫组和放疗组5年OS分别为67.9%和6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 分析表明,雌激素受体状态(95%CI:1.100~18.288,P=0.036)是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初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加放疗或单纯根治性放疗对患者的生存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雌激素受体状态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初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雌激素受体状态是初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范啸文[8](2020)在《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策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手术中肝总动脉旁淋巴结的清扫策略。方法:通过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5-2017年中接受了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瘤体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神经脉管侵犯状态与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结果:413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性344例,女性69例,年龄37-84岁(平均61.72岁),瘤体长度0.5-10cm(平均3.78cm),肿瘤位于食管胸上段69例,食管胸中段224例,食管胸下段120例。其中经右胸-腹部正中两切口手术(Ivor-Lewis)98例,经左胸-腹部两切口手术9例,经颈部-右胸-上腹部正中三切口两野手术(McKeown 2-FL)234例,经颈部-右胸-腹部三切口正中三野手术(McKeown 3-FL)72例。I期患者64名,II期患者117名,III期患者184名,IV期患者48名。共计清扫淋巴结10649枚,848枚淋巴结出现转移。有187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5.27%,淋巴结转移度为7.96%。其中转移率较高的三个区域为第108组胸中段食管旁淋巴结15.21%,第101L、101R颈段食管旁淋巴结14.02%,第1、2组贲门旁淋巴结12.93%。而转移率较低的三个区域为第109L、109R组肺门旁淋巴结1.79%,第104L、104R组锁骨上淋巴结4.16%,第8组肝总动脉旁淋巴结4.51%。肝总动脉旁淋巴结共计清扫775枚,转移35枚,共29名患者出现转移,转移率为7.02%,淋巴结转移度4.51%。通过将肝总动脉转移的状态与患者相关病理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瘤体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神经脉管侵犯状态),得出如下结果,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状态与瘤体位置、瘤体长度密切相关(P<0.05),对于不同瘤体位置的淋巴结转移率胸上段(2.89%)、胸中段(5.35%)、胸下段(12.50%)。对于瘤体不同长度的淋巴结转移率,≤3cm的转移率为(5.20%),>3且≤5cm的转移率为(5.52%),>5cm的转移率为(14.28%);而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神经脉管侵犯状态、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总转移率位于较低水平(4.51%),仅高于肺门旁淋巴结(1.79%)以及锁骨上淋巴结(4.16%)。而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与瘤体长度及瘤体部位有着明确的相关性(P<0.05)。相较于胸下段转移率(12.5%)与>5cm瘤体转移率(14.28%),而胸上段转移率仅为(2.89%),≤3的瘤体转移率为(5.20%),>3且≤5的瘤体转移率为(5.52%)。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胸上段食管癌且瘤体≤5cm的患者,不建议常规进行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郑伟慧[9](2019)在《食管伴头颈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食管伴头颈部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分析食管伴下咽双发癌,食管伴头颈部三发癌的情况,并探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包括食管伴头颈部多发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筛选100例食管癌,104例食管伴下咽癌患者。了解同时性癌和异时性癌的占比情况。比较同时性癌和异时性癌和单纯食管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2)回顾性分析30例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患者的癌种分布情况,同时性癌与异时性癌的发病情况,并比较两者的临床特征因素和预后情况,同时比较不同是否积极治疗和治疗方式对生存情况的影响。3)检测31例头颈部局部晚期鳞癌患者(包括5例食管伴头颈部多发癌)、12例健康志愿者和6例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循环肿瘤细胞CTC被基于微流控的免疫捕获系统CytoSorter(?)富集。在诱导化疗前后以及手术和/或放疗后进行CTC检测。评价不同时间点CTC计数与患者生存结局及复发风险的相关性。评价CTC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患者随访至2019年3月。结果:1)单纯食管癌100例,同时性癌32例,异时性癌72例。食管下咽同时性癌组和异时性癌组的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8.56%和73.79%,29.99%和60.37%,14.99%和53.66%。异时性癌的预后明显优于同时性癌,两者的比较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06)。单纯的食管癌组和食管+下咽同时性癌的比较中,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2)30例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中,下咽+食管+肺和下咽+食管+口咽的发生率最高为20.0%。其次是下咽+食管+喉。同时性和异时性各占15例,临床特征比较中,异时性的手术率和是否积极治疗高于同时性,统计学有差异(P<0.05)。生存比较,同时性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9.9%,19.9%和0%。异时性癌为78.7%,77.8%和59.1%。两者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3)31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中24例检测到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照组未发现(P<0.0001)。CTCs与患者年龄(P=0.037)和淋巴结转移(P=0.034)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CTCs计数高的患者治疗后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的几率更高(P=0.0187)。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结束时CTCs显着降低。结论:食管癌伴下咽双原发癌的患者中异时性癌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总体生存率较高,但同时性癌的预后最差,需要探究更多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样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异时性癌通过多学科综合的多次治疗,生存率仍较高。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中,CytoSorter(?)系统可分离循环肿瘤细胞CTCs。CTCs可作为监测患者治疗反应和预测肿瘤治疗后局部复发。基线时CTC检测对预后影响大。
宋娇[10](2019)在《近红外光触发纳米粒用于小鼠乳腺肿瘤多模成像和光热治疗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近红外光触发纳米粒(NP-IR780)的制备和表征目的制备载全氟溴辛烷(perfluorooctyl bromide,PFOB)和碘化IR780(IR780 iodide,IR780)的脂质近红外光触发纳米粒(NP-IR780)并检测其一般性质。方法通过薄膜水化和声震的方法制备纳米粒,并对其一般性质进行检测:形态、分散性、超微结构、粒径、电位、IR780载药量。将NP-IR780稀释成不同浓度,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光声成像系统、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成像系统检测其近红外荧光/光:声/CT成像能力。通过激光辐照,热成像仪监测温度变化评估NP-IR780的光热转化效应。通过细胞增殖活性监测(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纳米粒对表达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乳腺癌细胞(4T1/Luc)的毒性;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纳米粒对4T1/Luc细胞的靶向性。结果NP-IR780呈球形壳核结构,大小均一,水溶液中分散性好,粒径266.0±50.2 nm,电位-23.97±4.40 mV,IR780 载药量 4.37±0.5%,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近红外荧光/光声/CT成像能力及光热转换效应。NP-IR780在浓度为5-30μg/mL范围内无明显细胞毒性;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证明与不携带IR780纳米粒(nanoparticles,NP)相比,NP-IR780有更好的肿瘤靶向性。结论通过薄膜水化和声震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一般性质良好的NP-IR780脂质纳米粒,该纳米粒在体外具有近红外荧光/光声/CT多模成像能力和光热转换效应,并且对4TI/Luc细胞表现出良好的靶向性。第二部分近红外光触发纳米粒(NP-IR780)体内多模成像实验研究目的评估近红外光触发纳米粒(NP-IR780)在小鼠体内的安全性,并通过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研究其在体内对肿瘤的靶向性,探讨其作为近红外荧光成像、光声成像和CT成像多模造影剂在体内显示肿瘤的效果。方法1.安全性评估:健康雌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NP-IR780 低剂量组(25mg/kg)、NP-IR780 高剂量组(50mg/kg)。:尾静脉给药14天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心功能的生化指标和心、肝、脾、肺、肾病理变化。2.成功建立4T1/Luc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后,评估NP-IR780的近红外荧光成像能力及其在体内的靶向性。荷瘤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 只):游离 IR780 组(1.1mg/kg)和 NP-IR780(25mg/kg,IR780 的剂量l.1mg/kg)。尾静脉给药后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分别采集小鼠生物发光图像和注射前、注射后(1小时、3小时、24小时、48小时)近红外荧光图像;在48小时处死两组小鼠,采集游离心、肝、脾、肺、肾、肿瘤组织的近红外荧光图像。荷瘤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只):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红色荧光染.料(1,Γ-Dioctadecy1-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perchlorate,DiI)标记的NP和NP-IR780,48小时后取肿瘤组织冰冻切片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NP和NP-IR780在肿瘤组织中分布的差异,进一步评估纳米粒在组织学水平的靶向性。确定NP-IR780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安全性和肿瘤靶向性后,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3小时、24小时)通过光声成像系统和CT成像系统采集图像,评估NP-IR780作为造影剂的光声成像和CT成像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注射了 NP-IR780(25mg/kg和50mg/kg)小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生化指标(ALT、AST、TPBL、CK、LDH、CR、BUN)以及组织器官(心、肝、脾、肺、肾)病理无明显变化,证实该纳米粒在剂量小于等于50mg/kg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安全性。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采集的近红外荧光图像显示游离的IR780和NP-IR780对肿瘤组织都具有靶向性,但是与游离的IR780相比,NP-IR780组荧光强度不仅有明显的升高,而且在24小时达到高峰后可以维持至48小时。48小时离体器官和肿瘤组织的荧光图像显示NP-IR780和游离的IR780在肿瘤组织中的聚集高于心、肝、脾、肺、肾组织;而NP-IR780组的整体荧光强度远远高于游离IR780组。进一步比较NP和NP-IR780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差异,发现注射DiI标记的NP-IR780和NP至荷瘤小鼠48小时后,荧光显微镜观察NP-IR780组的肿瘤组织横断面荧光强度明显高于NP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提示NP-IR780在肿瘤组织中的聚集明显优于NP。光声成像系统采集小鼠肿瘤部位NP-IR780注射前,注射后3小时和24小时后的图像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组织中的光声信号逐渐增加,24小时后光声信号约为注射前的3倍,提示NP-IR780可以通过光声成像显示肿瘤。CT成像系统采集荷瘤小鼠NP-IR780注射前,注射后3小时、24小时的CT图像,显示肿瘤部位的CT信号在注射后3小时,24小时增强,且在24小时CT信号值增加了约1.3倍,提示NP-IR780可以作为CT成像造影剂增强显示肿瘤。结论NP-IR780对小鼠4TI/Luc乳腺癌组织具有良好的靶向作用,且可以作为近红外荧光成像、光声成像、CT成像造影剂显示小鼠肿瘤组织。第三部分近红外光触发纳米粒(NP-IR780)术中近红外荧光导航肿瘤切除和光热治疗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NP-IR780术中近红外荧光成像显示原发肿瘤和淋巴结转移瘤的能力和术中介导光热消融残留病灶的治疗效果。方法原位乳腺癌小鼠经尾静脉注射NP-IR780后,在不同时间点(0天,1天.,2天,3天,4天,5天;每组3只)通过手术将肿瘤区域暴露于体式荧光显微镜下,并实时采集手术区域白光和近红外荧光图像,术中图像引导下切除肿瘤组织后行病理学检查。在耳廓皮下注射4TI/Luc肿瘤细胞,建立小鼠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监测成瘤过程。建立小鼠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模型后,经尾静脉注射NP-IR780,并于注射前、注射后2天(每组3只)采集术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瘤区域白光和近红外光图像,术中图像引导下切除转移瘤组织后行病理学检查。原位乳腺癌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1.对照组、2.NP-IR780组、3.激光组、4.光热组、5.手术组、6.手术+光热组。第4组给药(NP-IR780)48小时后,肿瘤区域给予激光辐照;第5组给药(NP-IR780)48小时后,行不完全肿瘤切除术;第6组给药(NP-IR780)48小时后,行不完全肿瘤切除术,术中对残余肿瘤行激光辐照。经过不同的处理后,观察小鼠肿瘤体积和生存时间的改变以及小鼠体重的变化。治疗后24小时,各组随机处死3只小鼠,取肿瘤组织做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细胞凋亡(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检查。结果静脉注射NP-IR780两天后,通过近红外荧光成像实时清晰显示了小于lcm肿瘤组织的边界,其大小与白光显示的肿瘤组织一致。通过图像软件进一步分析在注射纳米粒2天后可同时获得较高的肿瘤与正常组织荧光信号强度比(tumor-to-background fluorescence signal intensity ratio,TBR)和肿瘤区域平均荧光强度。冰冻切片病理分析显示NP-IR780在肿瘤组织中的聚集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监测,耳廓皮下接种4T1/LuC细胞25天左右成功建立小鼠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模型。经尾静脉注射NP-IR780至颈部淋巴结转移瘤小鼠体内,两天后通过术.中近红外荧光成像清晰的显示转移的淋巴结位置、边界和大小,转移瘤与周围组织的平均荧光强度比值为2.94±0.21。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为恶性转移瘤组织。原位乳腺癌小鼠随机分为6组,接受不同治疗后,结果显示:激光组和NP-IR780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体积和生存时间无明显改变;而手术和光热治疗(激光+NP-IR780)不同程度对肿瘤起了治疗作用,肿瘤体积缩小,小鼠生存时间延长,但所有的小鼠在后期出现了肿瘤复发。光热治疗+手术治疗组对荷瘤小鼠的疗效最好,完全治愈率达到80%,只有1只小鼠出现了肿瘤的复发。治疗后2周内各组小鼠的体重无明显差别。治疗后24小时的病理切片分析显示对照组、激光组、NP-IR780组和手术组中以增殖旺盛的PCNA阳性细胞为主,而光热组和手术+光热组以显示凋亡的TUNEL 阳性细胞为主,其中光热组中也可以见到少量PCNA 阳性的肿瘤细胞,H&E染色显示光热组和手术+光热组中有大量坏死的细胞。结论NP-IR780可以作为近红外荧光成像造影剂在术中实时引导肿瘤及淋巴结转移瘤切除术,并在术中介导光热治疗清除残留病灶,改善荷瘤小鼠的预后。光热治疗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高热坏死两种途径杀死肿瘤细胞。
二、乳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外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章 统计及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管癌前哨淋巴结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3)ENST00000489676联合超声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索引 |
绪论 |
第一部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特征评估颈部淋巴结转移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部分 ENST00000489676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体外功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部分 ENST00000489676联合超声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全文总结与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4)BTG2和SEMA3D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BTG2和SEMA3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第二章 BTG2和SEMA3D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 |
1 研究对象 |
2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BTG2和SEMA3D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改良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在MIE中的应用及食管癌中组蛋白修饰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改良的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在MIE中的应用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1.1.2 术前检查 |
1.1.3 手术方法 |
1.1.4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患者一般病理特征 |
1.2.2 淋巴结转移状态分析 |
1.2.3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
1.3 讨论 |
1.3.1 MIE喉返神经清扫与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的现状 |
1.3.2 MIE清扫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体位的研究 |
1.3.3 新改进手术方法的应用 |
1.4 小结 |
二、微创食管癌手术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术前检查 |
2.1.3 食管癌胸部淋巴结分组 |
2.1.4 手术方法 |
2.1.5 观察指标 |
2.1.6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术后一般资料 |
2.2.2 137例食管癌患者双侧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状态 |
2.2.3 食管癌患者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
2.2.4 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 |
2.2.5 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 |
2.2.6 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 |
2.3 讨论 |
2.3.1 清扫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的临床意义 |
2.3.2 喉返神经链旁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
2.4 小结 |
三、食管癌组蛋白修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随访 |
3.1.3 实验材料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食管癌和癌旁组织组蛋白修饰的表达及变化 |
3.2.2 食管癌和癌旁组织H2Bu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3.2.3 食管癌和癌旁组织H3K9a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3.2.4 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3K27m3的表达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3.2.5 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2BS112G1cNAc的表达及意义 |
3.2.6 H2Bub、H3K9ac、H2BS112G1cNAc和H3K27me3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肿瘤 |
3.3.2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与肿瘤 |
3.3.3 组蛋白泛素化修饰与肿瘤 |
3.3.4 组蛋白糖基化修饰与肿瘤 |
3.3.5 组蛋白修饰与食管癌 |
3.4 小结 |
四、H2Bub表达上调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生物信息学分析H2BK120ub相关(去)泛素化酶的表达情况 |
4.2.2 质粒RNF20 |
4.2.3 筛选稳定细胞系 |
4.2.4 绿色荧光标记蛋白的表达 |
4.2.5 免疫蛋白印迹检测H2Bub蛋白表达 |
4.2.6 CCK8检测 |
4.2.7 划痕实验 |
4.2.8 H2Bub表达上调体内成瘤能力 |
4.4 讨论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组蛋白修饰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深度学习的颈部淋巴结病变诊断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略索词索引 |
第一部分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颈部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初步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颈部转移淋巴结来源判断的初步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人工智能在颈部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初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不同治疗模式及影响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缩略对照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初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治疗策略(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食管伴头颈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
第一节 大宗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的生存分析及模型预测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第二节 104例食管伴下咽双原发癌与单纯食管癌的临床特点比较及预后分析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鳞癌的研究进展 |
前言 |
1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流行病学 |
2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发病假说 |
3 食管癌伴头颈多原发癌的致病因素 |
4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诊断 |
5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治疗 |
6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预后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
第一节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可预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疗效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图和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文献检索范围 |
3 文献检索策略 |
4 选用的数据库或检索工具 |
5 目前研究 |
6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等 |
致谢 |
(10)近红外光触发纳米粒用于小鼠乳腺肿瘤多模成像和光热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近红外光触发纳米粒(NP-IR780)的制备和表征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近红外光触发纳米粒(NP-IR780)体内多模成像实验研究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三部分 近红外光触发纳米粒(NP-IR780)术中近红外荧光导航肿瘤切除和光热治疗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
1 背景 |
2 术中荧光成像系统 |
3 临床可用的近红外造影剂 |
4 肿瘤靶向近红外荧光造影剂 |
5.近红外荧光造影剂的其他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研项目、会议交流情况 |
四、乳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外科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D]. 熊茂森.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2]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马天怡,毛艳,王海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0(07)
- [3]ENST00000489676联合超声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D]. 王文涵.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BTG2和SEMA3D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吴俊志.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5]改良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术在MIE中的应用及食管癌中组蛋白修饰变化的研究[D]. 张双平.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基于深度学习的颈部淋巴结病变诊断的初步研究[D]. 张惠柯. 郑州大学, 2020(02)
- [7]初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不同治疗模式及影响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回顾性分析[D]. 王莹杰. 郑州大学, 2020(02)
- [8]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策略分析[D]. 范啸文.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0)
- [9]食管伴头颈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D]. 郑伟慧. 苏州大学, 2019(06)
- [10]近红外光触发纳米粒用于小鼠乳腺肿瘤多模成像和光热治疗的实验研究[D]. 宋娇.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