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网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供电公司安徽省230000;2国网安徽省蚌埠供电公司安徽省233000;3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210003)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在电力系统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智能化的研究也在逐渐的深入。一直以来,继电保护技术都为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并且随着新时期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也逐渐开始转向保护、控制、测量、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数据通信一体化,从而有效促进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的提高,推动了企业的电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我国的传统电网中,继电保护的电源点潮流流向是固定的,其输出本策的电气量主要包括三相的电流和电压,这种工作模式下容易由于不合理操作而导致相关性能难以正常发挥。传统电网中的继电保护由于缺乏传感及智能设备,因此对外界的监测和观察不能持续,在面临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以及极端气候等严重的外界干扰时不能实现自动预警,抗干扰能力较低。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新技术
1智能电网主要特征及其技术支撑体系
智能电网(SmartGrid)与传统电网相比,更加灵活、自愈、清洁,它是高度自动化、信息化、电力潮流和信息量双向流动的电能供应系统。
1.1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与目前电网的功能相比较,智能电网具有以下特征:
①对外界干扰的快速自愈能力。传统电网在面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时相对脆弱,如2003年的美加大停电,由于网架结构、电网设备和调度、保护控制等方面的原因,从美国克利夫兰开始迅速蔓延为北美历史上最大范围的停电,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智能电网具有快速自愈能力,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可以自动预警,并具有持续监测和自我测试能力。
②较强的预测和抗干扰能力。传统电网在面对干扰时,可以动作于保护跳闸,智能电网则可以独立的识别系统干扰并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对干扰实现预测,并进行主动的预防性控制。
③电网能源结构更加优化。传统电网中,以一次不可再生能源为主,含有少量的分布式能源和储能形式,智能电网可以兼容所有的发电和储能形式,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即插即用,大量清洁能源,包括风电、光伏、潮汐等将接入电网运行。
④透明而灵活的分时电价。传统电网中,电价相对不透明,不可以实现实时定价,用户不能积极参与电网的优化和运行,智能电网由于能够采集充分的电价信息,可以实现分时电价,方案相对灵活。
1.2智能电网的技术体系
结合上文所述,可以将智能电网的支撑技术总结为六大系统:灵活的网络拓扑系统;高度集成的通信系统;发达的传感和测量系统;新型继电保护系统;快速故障诊断和排除系统;实时运行决策系统。
作为智能电网支撑技术的六大系统之一,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因智能电网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变革。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可再生能源并网、灵活多变的电网运行方式变化、大量电力电子元件应用等新的发展形势,催生了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新技术发展。
2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新技术
2.1适应超高压交直流混联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交直流运行电压等级最高的国家,根据规划,2015年,“三华”同步电网将建设成为“三纵”、“三横”的网架结构,超高压交直流混联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在发生故障时,电网的非周期分量衰减逐渐变慢,暂态特性更加复杂,并带来巨大的谐波分量,给保护的互感器传变特性提出更高要求。应用于特高压的互感器要求具有更强的性能,并针对电网特性进行更好的滤波和直流分量处理。
其次,电网暂态特性日益复杂,给继电保护内部使用谐波判据的难度变大,例如,对变压器保护来说,传统的二次谐波制动和波形识别等判据可能失效,内部故障与励磁涌流的区分更加复杂。
此外,高压交直流混联还带来许多新的特殊问题,例如超高压长线路的串联补偿和电容电流问题、同杆双回线路的零序互感和跨线故障问题、交直流互联暂态特性与计算误差问题、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的特殊性问题等,都需要继电保护设备进行特殊处理。
2.2考虑可再生能源并网
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以风电、光伏、新型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新能源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点,然而,新能源由于来源不稳定、并网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在接入电网时,可能给电能质量、电网运行、故障电流带来一定影响。
以风电为例,风电接入后给接入点下游电流保护带来助增电流,可能导致保护误动,给接入点上游带来的分支电流影响可能导致电流保护II段拒动,此外,当风机接入点相邻馈线故障时,还存在方向电流,可能导致保护反向误动。此外,风机的接入类型、工作状态、控制策略和故障类型不同,对故障电流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电网的潮流分布和短路电流特征更加复杂,有风电接入的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考虑这些变化并在判据中加以优化,使得保护既能够适应单向潮流,又能够适应双向潮流的影响。
2.3大量电力电子元件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大量电力电子元件应用也日益增多,如无功补偿器、可控串补、潮流控制器、换流器等,电力电子元件的应用有利于改进电能质量、提升控制策略的灵活性,但与此同时,也给电网运行特性带来了质的变化。
电力电子器件具有较高的开关频率,在系统中将产生大量的谐波,此外,FACTS元件在风能、光伏并网、直流输电等中的应用,还存在继电保护设备与电网控制策略协调的问题,继电保护装置设计时,必须考虑电力电子元件带来的谐波影响,尤其是直流线路中,行波保护作为直流线路的主保护,受到接线方式、波速和FACTS元件特性影响,依然存在行波信号不确定的问题。
2.4定值配合式保护有待改进
智能电网背景下,灵活多变的网络拓扑和系统运行方式使得很多传统保护的缺点暴露,不再适应电网发展。目前,以光纤电流差动为代表的主保护依然是电力系统主流的保护方法,然而,很多传统的后备保护表现出了较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后备保护与系统的整定和配合比较复杂,为了确保后备保护的可靠性,常常需要牺牲其选择性和灵敏性,导致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过长。其次,后备保护对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适应性较差,对于智能电网下运行方式的灵活变化带来的电网潮流改变,经常不能很好的区分,导致越级跳闸或拒动。
2.5广域保护的发展和应用
广域保护是近年来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热点,它改变了传统继电保护仅能利用单端量和双端量的现状,能够通过高速、实时、准确的信息通信,采集多点和多类型信息,从而实现对保护的开放/闭锁,以及相关的逻辑判别,并动作于告警或跳闸。
广域保护具有集中式、IED分布式、站域集中和分布相配合的三种模式,由于对故障的检测更加全面,所以,广域保护能够更好的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降低继电保护装置对定值整定的依赖,并有利于提升系统躲过负荷和振荡等异常情况的能力,由于广域保护采集的量相对较多,信息交互时间较长,所以保护的快速性很难达到主保护要求,但可以较好的承担后备保护的功能,或充当第二套主保护。
参考文献
[1]陈新,吕飞鹏,蒋科等.基于多代理技术的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在线整定系统[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8):167-173.
[2]张保会,郝治国,ZhiqianBO等.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研究的进展(一)――故障甄别新原理[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0(1):1-6.
[3]郝文斌,洪行旅.智能电网地区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2):80-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