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发育不全论文_郑苍尚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颌发育不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上颌,发育不全,鼻甲,釉质,腭裂,唇腭裂,同期。

上颌发育不全论文文献综述

郑苍尚[1](2009)在《牵张成骨技术在唇腭裂术后上颌发育不全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主要内容是将牵张成骨技术应用于唇腭裂术后上颌骨发育不全的患者,通过成骨牵引装置牵引使上颌骨获得矢状方向与横向的扩大。课题研究发现成骨牵引装置在截骨间产生张力和拉力,刺激骨组织的生长,可有效地延长前移上颌骨,同时对周围软组织包(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10-09)

伊彪[2](2009)在《正颌外科矫治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全的时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正颌外科矫治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全的恰当时机。[材料与方法]2例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全病例,儿童期行上颌牵引成骨治疗,并在当时已获得满意的面形和咬合关系,而在其青春发育期又逐渐出现严重的上颌发育不全畸形。[结果]2例病人待(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10-09)

张凯,伊彪,王兴,李自力,梁成[3](2009)在《颅外固定牵引成骨技术矫治重度上颌发育不全术后长期稳定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外置式牵引成骨技术矫治重度上颌后缩术后的长期稳定性。方法对采用外置式牵引器矫治的5例重度上颌发育不足患者拍摄治疗前、稳定期末、术后1年及术后3~6年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其X线头影测量结果。结果SNA角术后一年平均复发率23.7%,术后3~6年平均复发率38.0%。A点水平位移术后一年内平均复发率27.6%,术后3~6年平均复发率39.0%。A点垂直位移在术后1年内或上升或下降,但术后1年到术后3~6年内该变量均为向下增长。结论①在外置式牵引器拆除后一年内存在明显复发倾向,一年后复发趋势仍然存在,但明显减弱。②牵引成骨术后上颌骨前部骨质存在不同程度吸收改建。③未成年患者采用外置式牵引成骨术后面中部在垂直方向上存在进一步生长发育的可能。(本文来源于《现代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04期)

侯敏,柳春明,张海钟,张洪杰,高全文[4](2009)在《两种外置式牵引治疗严重上颌发育不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两种外置式牵引治疗严重上颌发育不全的效果。方法: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颌骨牵引装置,在全麻下行LeFortⅡ型截骨,将牵引钩置入鼻底或梨状孔侧缘,从鼻孔引出,对8例严重上颌发育不全成年患者前牵引治疗,其中3例采用面弓弹性前牵引,5例采用坚固外固定支架牵引,治疗前后拍摄定位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结果:采用坚固外固定支架前牵引治疗的5例患者按术前设计的要求顺利完成牵引成骨,患者咬合关系和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上颌平均前移11.6mm。面弓弹性前牵引的3例患者中,1例达到预期效果,2例弹性牵引后效果不明显改为坚固外固定支架前牵引后达到效果,其中1例由于额部因长期压迫出现局部缺血改换为坚固外固定支架。结论:RED是治疗严重上颌后缩畸形的有效方法,对唇腭裂严重上颌发育不全患者慎用面弓弹性牵拉。(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09年03期)

张弘,轩昆[5](2008)在《上颌恒切牙釉质发育不全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介绍患儿,女,11岁,2008-06因上颌恒切牙棕色斑块不美观来我科就诊。患儿母亲诉:患儿于7岁上颌恒切牙萌出时即发现上切牙唇面带状浅棕色斑块,随年龄增长颜色逐渐加深,影响美观,无其它自觉症状。患儿曾于一岁半时患“猩红热”;患儿母亲否认妊娠时期有患(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董跟喜,柴晓玲[6](2004)在《成人单侧唇腭裂术后牙槽嵴裂并上颌发育不全同期手术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颌外科术式对单侧唇腭裂患者术后伴有的上颌发育不全和牙槽嵴裂进行了同期手术治疗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04年10期)

侯敏,柳春明[7](2003)在《上颌牵引技术在矫治唇腭裂患者面中部发育不全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牵张成骨 (distractionosteogenesis ,DO)技术起源并广泛应用于肢体骨的延长 ,90年代初引入颅颌面外科 ,目前已成为颅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领域研究应用的热点。唇腭裂面中部发育不全由于先天性的发育障碍、瘢痕牵制、血运差、骨段稳定性不(本文来源于《中华整形外科杂志》期刊2003年03期)

范海东,王兴,林野,周彦恒,伊彪[8](2002)在《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治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发育不全畸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治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发育不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牵引方式的选择。方法  8例患者 (男 6例 ,女 2例 ) ,年龄 11~ 2 5岁。其中不全腭裂 1例 ,单侧完全腭裂 4例 ,双侧完全腭裂 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重度上颌发育不全畸形 ,7例患者采用改良高位台阶式LeFortⅠ型截骨术 ,1例儿童患者行LeFortⅠ型截骨后采用颅外固定牵引装置完成牵引。手术前术后均投照定位头颅正位、侧位片及曲面体层片、颞颌关节薛氏位片 ,并在模型外科上准确测量牵引距离 ,设计牵引方向 ,牵引完成后即开始术后正畸 4个月后拆除牵引器。结果  8例患者均按设计要求完成预定牵引。除 1例右侧上颌窦外侧壁截骨线处约有 1cm× 0 .5cm的骨缺损外 ,其余病例牵引区均有致密新骨生成 ,术后咬合关系稳定 ,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经平均 2 0个月的术后随访观察 ,上颌骨及咬合关系均稳定 ,无明显复发。 8例患者平均牵引上颌骨向前达 12mm(5~ 15mm) ,患者的上牙槽座角由术前的平均 71°增加到术后的 79° ,所有病例均达到容貌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牵引成骨技术是矫治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全畸形的有效方法 ,且不需植骨、效果稳定、对腭咽闭合的影响较小 ,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杂志》期刊2002年10期)

谭海燕[9](2001)在《1种新的上颌窦发育不全的分类方法及其相关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上颌窦发育不全 (MSH)的发病率及相关畸形。收集并分析了 49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鼻旁窦CT冠状位和轴位扫描图像 ,研究MSH的CT表现及相关解剖结构变异 ,提出一种新的MSH分类方法及诊断依据 ,研究了解剖学变异与MSH共存的频率。 4.2(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01年04期)

上颌发育不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矫治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全的恰当时机。[材料与方法]2例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全病例,儿童期行上颌牵引成骨治疗,并在当时已获得满意的面形和咬合关系,而在其青春发育期又逐渐出现严重的上颌发育不全畸形。[结果]2例病人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颌发育不全论文参考文献

[1].郑苍尚.牵张成骨技术在唇腭裂术后上颌发育不全的临床应用研究[C].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2].伊彪.正颌外科矫治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全的时机[C].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3].张凯,伊彪,王兴,李自力,梁成.颅外固定牵引成骨技术矫治重度上颌发育不全术后长期稳定性的初步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

[4].侯敏,柳春明,张海钟,张洪杰,高全文.两种外置式牵引治疗严重上颌发育不全[J].口腔医学研究.2009

[5].张弘,轩昆.上颌恒切牙釉质发育不全1例[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

[6].董跟喜,柴晓玲.成人单侧唇腭裂术后牙槽嵴裂并上颌发育不全同期手术的探讨[J].甘肃科技.2004

[7].侯敏,柳春明.上颌牵引技术在矫治唇腭裂患者面中部发育不全的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3

[8].范海东,王兴,林野,周彦恒,伊彪.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治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发育不全畸形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2

[9].谭海燕.1种新的上颌窦发育不全的分类方法及其相关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1

论文知识图

颅外固定牵引成骨技术矫治重度上颌颅外固定牵引成骨技术矫治重度上颌术前(上)术后(下)咬合像上颌骨左右侧牵引器安放情况术前(左)术后(右)侧位面像冠状位CT示上颌窦顶壁下陷突入上颌窦压...

标签:;  ;  ;  ;  ;  ;  ;  

上颌发育不全论文_郑苍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