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的中医治疗

泄泻的中医治疗

宋丽颖(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在治疗泄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5例泄泻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中医治疗后,47例患者中已经有44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1例患者进行了转院治疗。结论:中医治疗泄泻病在临床上得到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泄泻患者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254-02

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则泻出如水。有急性泄泻与慢性泄泻之分。西医学中的腹泻与本病含义相同。可见于急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及功能性腹泻等[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7例泄泻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泄泻患者47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5例。临床表现:感受外邪型:风寒: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伴有恶寒发热,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濡细;暑湿:泻下如水,粪色黄褐,身热,烦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濡数。饮食所伤型:腹痛肠鸣,脘腹痞满,泻下粪便色黄,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情志失调型:胸胁胀满或痛,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脾胃虚弱型: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脘腹胀闷不舒,舌淡苔白,脉细弱[2]。

1.2方法与结果:治疗方法有辩证治疗、中成药疗法、单方验方和饮食疗法。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已经有44例患者痊愈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已经好转继续留院接受观察治疗,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

2治疗方法

2.1辨证组方

2.1.1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藿香正气散为主方藿香10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陈皮6克,厚朴10克,大腹皮9克,半夏10克,紫苏9克,白芷9克。

2.1.2清热利湿

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12克,黄芩9克,黄连9克,金银花12克,茯苓10克,木通6克,车前子9克。

2.1.3消食导滞

保和丸为主方炒神曲10克,焦山楂9克,莱菔子9克,陈皮6克,半夏10克,连翘9克,茯苓12克。

2.1.4抑肝扶脾

痛泻要方为主方陈皮6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防风10克,木香10克,柴胡12克,炙鸡内金10克。

2.1.5温中健脾,祛寒助运

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党参3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山药10克,白扁豆10克,桔梗9克,砂仁5克(后下),吴茱萸10克,肉桂9克,薏苡仁9克。

2.2中成药

2.2.1香连丸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湿热泄泻。

2.2.2参苓白术散每次6~9克,每日2~3次。适用于脾虚泄泻。

2.2.3固本益肠片每次8片,每日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型泄泻。

2.2.4止泻片每次4片,每日3次。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泄泻轻症。

2.3单方验方

2.3.1黄鱼鳔50克,泡软后剪碎,放入碗内,加水适量,置碗于燕锅内,蒸至黄鱼鳔成胶食用。适用于虚性久泻。

2.3.2生姜、陈茶叶各9克,水煎取汁,1次饮完,连服数次。适用于水泻。

2.3.3青梅煮酒青梅30克,黄酒100毫升。将青梅洗净,放入杯中,加黄酒,入笼蒸20分钟。每次饮20~30毫升。功能健脾和胃,顺气止泻。

2.3.4姜醋蛋生姜50克,醋15毫升,鸡蛋1个。将生姜捣碎取汁,在姜汁中磕入鸡蛋,加醋,搅拌均匀,慢慢服用。适用于食积泄泻。

2.4饮食疗法

2.4.1山药大枣粥山药30克,薏苡仁20克,大枣10枚,干姜3片,糯米30克,红糖15克。按常法共熬煮成粥。每日分3次渐服,连续服用半个月。功能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之久泻不愈,时发时止者。

2.4.2咸柠檬茶柠檬数个,食盐适量。将柠檬在天晴时煮熟去皮晒干,放入瓷罐内,加食盐腌制,贮藏日久则更佳。每取1个,用沸水冲泡,加盖焖片刻,去渣饮用。功能止泄泻,止腹痛。适用于慢性泄泻者饮用。

2.4.3一味米醋饮米醋50毫升。将米醋用开水稀释后频频饮用。功能开胃消食,止泻。适用于食积泄泻者。

2.4.4鳗鲡山药汤鳗鲡鱼250克,山药100克,青菜心30克,调料适量。将鳗鲡洗净切丝;山药洗净切片。油锅烧至六成热,投入葱、姜煸香,烹入料酒,放入鳗鱼丝煸炒几下,加适量清水,放入山药、料酒、盐、葱、姜,煮至鱼肉熟烂,捡出葱姜,放入菜心稍煮,撒上胡椒粉即可。空腹服食,或随量分多次佐餐。功能补中益气,温肾止泻。适用于肾虚泄泻,尤其是五更泻者。

2.4.5香砂葛粉糊砂仁1克,木香1克,葛粉30克,白糖适量。将砂仁、木香研末,与葛粉、白糖一起煮成糊状,随量服用。功能疏肝理气,扶脾止泻。适用于肝气犯脾型慢性泄泻者服食。

3讨论

泄泻病因病机: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皆能引起泄泻,尤以湿邪最为常见,因脾喜燥而恶湿,湿邪犯脾,最易困阻脾土,使脾运失司,水谷不分,混杂而下而致泄泻。饮食所伤:暴饮暴食,宿食停滞;或欲食肥甘,湿热内蕴;或进食生冷不洁之品,以致损伤脾胃,脾运失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复因情志失调,忧郁恼怒,肝失条达,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受制,运化失常而致泄泻。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或因调摄失宜,或久病之后,则脾失升运,以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下走大肠,遂成泄泻[3]。

参考文献

[1]张秀云,姜宇宙.中药辩证治疗泄泻的体会[J];职业技术;2007年06期

[2]杨照坤.泄泻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3]左安龙.泄泻病治法理论与统计分析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标签:;  ;  ;  

泄泻的中医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